![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B/27/wKhkGWbhNS6AP5B6AAFnRYpuM1A470.jpg)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B/27/wKhkGWbhNS6AP5B6AAFnRYpuM1A4702.jpg)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B/27/wKhkGWbhNS6AP5B6AAFnRYpuM1A4703.jpg)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B/27/wKhkGWbhNS6AP5B6AAFnRYpuM1A4704.jpg)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B/27/wKhkGWbhNS6AP5B6AAFnRYpuM1A4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宁德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宁德师范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宁德师范学院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___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摘要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则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本文研究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且结合初中化学教材。以课题“二氧化碳性质”为例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学习,大胆提出想法和见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发现合作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应用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teaching,thedevelopmentofstudentshasbeenrestricted.Inorderto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inthenewera,teachingneedstobereformed.Thispaperstudiestheapplicationofcooperativeinquiryteachinginjuniorhighschoolchemistry,anddiscussestheprogressofcooperativeinquiryteachinginjunior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byreferringtoalargenumberofrelevantliteraturematerialsandcombiningwithjunior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materials.Tostudythe"natureofcarbondioxide",studentscanlearnfromtheproblemsandputforwardtheirideasandopinions.Thestudents'learningeffectandlearningsituationwereobservedandanalyzed.Inthisway,theproblemsofcooperativeinquiryteachingarefoundout,andthecorrespondingeffective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whichwillbeimprovedinthefutureteachingwork.Keywords:Cooperativeinquiryteaching;Juniorhighschoolchemistry;Application目录TOC\o"1-3"\h\u1绪论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绪论1.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并没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1]。要想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就要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重建教育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主要任务。思想是付出实践的源头,只有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教育改革才能有序地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要通过实际的教育行动体现出来,教育观念为实际教育行动提供了方向。要进行教学改革,教育者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享受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知识,并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学习的乐趣,新课程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实现教学方式改革的基本保证。1.2合作探究式教学概述1.2.1合作探究性教学的涵义合作探究教育模式以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和教学课程实习探索为基础,学生着重学习探求与合作[2]。布鲁纳的观点强调发现的重要性,并推出发现过程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通过教学设计的问题,使学生之间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让问题能够主动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获的了体验知识的乐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分析探讨化学问题,并在优质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1.2.2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合作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获得过程,合作探究式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主体和教师引导”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3]。首先,通过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学生的热情高涨,可以积极探索和搜索课程知识。在合作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认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学习有关教科书的知识。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了解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其次,与现有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显得更加开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同学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完全表现出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合作探究,可以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合作中学习知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要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3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现状以问题为基础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比现有教学模式具有更大的优点。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在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化学实验的创造和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基础差的学生不完全参与,一些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性,限制学生的思想。合作探究式教学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在教学目标下,提出教学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努力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教授知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部分教师没有完全理解课堂教学的重要。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缺乏指导和组织,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结果课堂反馈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必须继续加强自身的能力,这样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4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团结合作。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2关于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在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普及下,学校教师纷纷教学改革,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关于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广大学者有不同看法,对于此教学方法,我有如下开展2.1设置问题情境在传统化学教学里,教师不注重知识的过程,而注重知识的传递,使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和兴趣。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各个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学生不热爱学习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家庭原因,或者是教师原因,也有可能是学生个人原因。个人觉得是学生对于本学科不感兴趣,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那么对于如何吸引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日渐思考的问题。首先将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每组大概4-6人适宜,大概有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位置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方便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走动观察。在进行小组人员分配时,应该采取学生自由自愿结合的原则[5]。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特定的角色。在小组中每个人的角色都应该得到互换,目的是为了保持新鲜感和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走向思考,打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和教材,选取适合探究的课题。对学生情况进行预先设计,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猜想。例如在初中化学上册学习二氧化碳性质一节中,可以选择运用问题情境导入的方法。对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表2-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进入山洞里,过了一会发现小狗死了,而人却没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小组内思考,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归纳是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小狗死亡教师进行学生的问题总结——再次提问为什么人却没事?在此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学生之间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问题归纳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引起的对学生的猜想进行讲解引出课题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进入课题学生充满期待问题分析探究1实验探究;高度不同的两只蜡烛,谁先熄灭?引导组织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实验归纳1总结归纳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的比较,并解释人却没事的原因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问题分析探究2二氧化碳溶于水吗?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怎么验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逐步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归纳2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让学生写出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小组内探讨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学会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相互合作,团结合作。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之间能够走得亲密,学生能够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会学的更好。合理的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对知识的欲望,学生更加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学习上与人共享,共同进步,共同发展[6]。2.2利用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那么为了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时,化学实验是更为关注的话题。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与研究课题中,教师事先准备好教学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石灰石,足量稀盐酸,铁架台,大烧杯,火柴,蜡烛)。由于上一节由教师演示了二氧化碳的制取,这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实验的有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节约药品和时间,所以教师对于实验要有所创新[7],实验的步骤有所调整。例如,在实验前准备三支试管,其中两只滴加2d水,再加入少量石蕊试液(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只加入Ca(OH)2溶液。待发生装置发生反应后,将其导管放入Ca(OH)2中,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其现象。观察有白色沉淀时,迅速将导管放入石蕊试管中,观察现象。与另一支试管进行对比,思考原因。最后在进行蜡烛熄灭的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2-2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探究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回忆旧知识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进行回忆讲解实验相关的原理及步骤请同学们进行回忆小组内进行回忆制取的原理对实验有关步骤进行调整让学生准备实验前的三支试管小组内成员迅速完成教师安排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开始进行实验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小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在小组间进行巡视,进行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操作错误总结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学生思考实验现象的原因,小组内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对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在完成试验后,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有关的表格,并且写出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表2-3实验记录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空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研究是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完成探究,并自己归纳总结,再一次巩固了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化学实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课堂显得生机勃勃。2.3利用网络工具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学方法的空间开发得到了改善。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探索活动感到更加丰富舒适,也能积极地开展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知识,使其更具体地掌握抽象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感受和提高知识。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一节中,由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实验装置图的话,有诸多缺点。第一浪费教学时间,第二并不能直观形象的描述出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缺乏动态性。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绘图软件,可以直观的描述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装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在课堂结束之余,对学生提问,“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生活中的可乐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带着问题,学生当成课后作业来完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发达,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设计相关的实验探索计划。最后教师可以收集和决定可行性的计划,可以专门开设一节猜想验证课,验证学生们收集到的猜想是否可行。让学生们独立探索,与学生合作完成,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互联网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好好利用网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网络工具成了老师的辅助教学工具[8]。2.4学生讨论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表格,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激烈讨论,完成相应问题和表格。此时教师在小组间走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当中,必要时给学生进行指导讲解。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产生有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够适当地补充问题和学生理解的问题。对于问题多疑的学生,老师和学生积极讨论,以确定知识重点的准确性,使学生能更好地记住知识重点,避免学生犯错误。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在此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要点”和表达技术不够,教师要鼓励学生纠正表达错误。学生反映问题有的平淡,有的奇怪。教师不应该是嘲弄和讽刺学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纠正学生的在知识点的表达。只要在探索中遗留的所有问题,合作探究的方法就能达成目标[9]。通过让学生之间讨论问题,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得到合作,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想法。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表现不足的给予充分鼓励,以便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尝试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实际问题中,养成惯性思维,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10]。2.5利用导学案探究导学案是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转化为具有思考性和意义性的问题点。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导学案上呈现的信息,更加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并对探究问题提供进一步学习[11]。同时导学案能够将课堂紧密联系,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构成了相互紧凑的一部分,使学习效果得到优化。学生在课前可以对导学案进行独立完成,对于不会的或者理解不是顺畅的知识点,重点标记。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最后自己无法完成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标记。在课上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同学之间互相解决遗留的问题。总之,导学案是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的重要一部分。3合作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的有效对策合作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总体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增添了许多乐趣,课堂确实活跃了不少,但同时也发现和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问题教师得到积极反馈,及时改进,为合作探究式教学奠定基础。3.1合作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合作探究式教学只是在于表面形式,合作探究形式化严重。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表现形式,并且达到真正沟通的意义上的学习交流。讨论,相互作用及学习活动未能实现。表面上学生们实际上活跃,教室里的气氛很活泼。如果仔细观察,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合作探究学习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被你没有多大意义。第二,出现大锅饭现象。一般来说,在小组里说话的人不多,往往代表发言的人就是那么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像个别学习效果那么好,学生的动机减少。不喜欢学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法,把这种学习当作娱乐机会,经常在浑水摸鱼。部分学生丧失了积极性。为了能让各组成员真正参与,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是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12]。第三,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发导致教学出现问题,受原有传统教学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没有经过大脑分析,有的人不参与讨论而妨碍其他学生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似乎失去了本质,没有意义,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13]。3.2改进的有效对策第一,要以教材为中心,设计教学。不可完全抛弃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具有一定意义。合作探究式教学应该以传统相结合,取长补短。合作探究式教学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教材为基础,针对教学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的教学不可以离开书本,合作探究式教学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在逐渐展开来,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合作探究式教学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只有结合教材,设计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思路,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学生才能真正的获得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第二,要想使合作探究教学不只以形式存在,教师就要正确指导,更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调整。合作探究学习应该由学生主导,讨论教材中教学涉及的特定问题。因此,组员在进行组合时,应采用自发性的组合,优缺点的组合和差异性的互补性。老师要有团队组织能力,调整组织,使学生有序协作沟通,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队伍内劳动分工要分明。老师应该指导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共同提高,形成一个舒适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成长[14]。第三,学生们须明确分工和个人的责任。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小组,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遇到棘手的问题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要积极讨论。小组的领导收集每个成员的意见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做出正确的决定。老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集体的发展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合作的必要性,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所以学习小组合作不仅要完成小组课题,还要注意小组合作与互动、小组成员参与、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15]。教师要表扬成绩突出的学生,成绩不好的首先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对其进行鼓励,希望下次可以做的好。评价学生的最好方法是先扬后抑。4结论与展望通过此次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开展,总结一下合作探究式教学的优点。第一学生亲自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根本领悟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加使学生对知识点牢记于心。第二学生能够对设置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实验过程中会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三同学之间完成实验时,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沟通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氛围确实得到改善,整体学生学习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合作探究式教学中,缺少互动。合作探究式教学并没有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希望在今后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时,汲取经验的不足,加强改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张雪婷.试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67-168.[2]马先锋.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论,2019(34):31-32.[3]高小琴.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问题与改进策略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91-192.[4]张明理.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3-84.[5]陈银梁.“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6]王习云.基于问题探究模式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探究[C].北京: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56-257.[7]杨静.谈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弊端[J].内蒙古教育,2018(12):66-68.[8]康峥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50):190-191.[9]武丽.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63-164.[10]张红艳.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2):152-153.[11]郭新英.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C].北京: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132-133.[12]廖杰峰.对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探究式学习存在问题的反思[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01):5-7.[13]杨成铁.初中数学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学习研究,2012(24):32-33.[14]陈慧敏.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市场,2011(45):178-179.[15]陶正荣.让探究式教学走进初中化学课堂[J].林区教学,2006(07):72-73.致谢首先,我要感谢崔春娜老师。您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让我终生受益无穷。老师不仅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在课题的选题及研究过程中给与悉心的指导,还多次询问研究进程,要求严格,帮助我拓宽研究思路。感谢您还抽出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对我的论文提出许多改进意见,使我受益菲浅。在此,谨向所有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还要向四年来帮助和教育过我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从您们的身上我收获无数,却无以回报。谢谢你们的辛勤栽培和孜孜不倦的教诲。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室友。感谢你们陪伴我经历四年风风雨雨,这份感情铭记于心。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上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你们,让我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快乐的生活。感谢百忙之中审阅、指导本文的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组、老师们!
Word常用快捷键由于Word有定义快捷键的功能,在重新指定快捷键后,不能再使用该组合完成以前的操作。例如,按快捷键Ctrl+B可将选定文本改为加粗格式,如果将Ctrl+B重新指定给一个新的命令或其他命令,则不能通过按Ctrl+B为文本应用加粗格式,除非将快捷键指定恢复到初始设置。下面的列表使用说明如下:(1)表中出现的(F)、(E)、(V)、(I)、(O)、(T)、(A)、(W):分别代表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和窗口菜单。(2)(切换方式):表示重复按该键还原操作。(3)Num?:表示小键盘上的数字键。(4)Ctrl+A:表示Ctrl键和A键的组合,其余类推。A.1常规快捷键Ctrl+A(E)选取整篇文档(Ctrl+Num5)Ctrl+R可使段落右对齐Ctrl+B(E)加粗文本(Ctrl+Shift+B)Ctrl+](O)按磅值增加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C(E)复制所选内容Ctrl+[(O)按磅值缩小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D(O)修改选定字符格式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下标(切换方式)Ctrl+E(O)段落居中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上标(切换方式)Ctrl+H(E)查找并修改指定文字或格式Ctrl+*(V)显示/隐藏所有非打印字符Ctrl+I(O)倾斜所选文字(切换方式)Ctrl+Tab(A)在单元格中插入制表符Ctrl+M(F)调整整段缩进Ctrl+L(O)段落左对齐Ctrl+N(F)创建新文档或模板Ctrl+Enter(O)在插入点插入一个分页符Ctrl+O(F)打开已有的文档或模板Ctrl+Up(E)将插入点上移一个段落Ctrl+P(F)打印文档(=Ctrl+Shift+F12)Ctrl+Down(E)将插入点下移一个段落Ctrl+Q(O)删除段落格式Ctrl+Home(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开始Ctrl+S(F)保存当前活动文档Ctrl+End(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结尾Ctrl+T(O)设置悬挂式缩进Alt+/(A)快速选定整个表格Ctrl+U(O)给所选内容添加下划线Shift+F1(W)有关命令、屏幕区域的帮助信息或文字属性Ctrl+V(E)在插入点插入剪贴板内容Ctrl+Alt+I打印预览Ctrl+W关闭文档Ctrl+K(E)插入超级链接Ctrl+X(E)剪切所选内容并将其放入剪贴板Ctrl+Shift+Space-bar创建不间断空格Ctrl+Y(E)重复上一步操作(=F4=Alt+Enter)Ctrl+连字符创建不间断连字符Ctrl+Z(E)取消上一步操作(=Alt+Backspace)Ctrl+Spacebar删除字符格式A.2Ctrl与光标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段落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段落A.3Ctrl与部分数字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0可迅速在段前增加或删除12磅的行距Ctrl+1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Ctrl+5改变段落的行距为1.5倍行距Ctrl+2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双倍行距A.4Ctrl与Shif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Shift+P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号Ctrl+Shift+>增大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减小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A将所有选定的字母设为大写Ctrl+Shift+C复制选定内容的格式Ctrl+Shift+D段落最后一行文字占满全行Ctrl+Shift+E打开或关闭任务栏上的“修订”标记Ctrl+Shift+F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体Ctrl+Shift+H应用隐藏文字格式Ctrl+Shift+K将所选字母中的小写字母设成大写,但字母字体大小不变Ctrl+Shift+L应用“列表”样式Ctrl+Shift+M取消左侧段落缩进Ctrl+Shift+N选定段落变为“正文”样式Ctrl+Shift+Q将所选英文字母变为Symbol字体Ctrl+Shift+S再通过按“↑”和“↓”键改变样式Ctrl+Shift+T减小悬挂缩进量Ctrl+Shift+V对选定内容粘贴格式Ctrl+Shift+W只给字、词加下划线,不给空格加下划线Ctrl+Shift+*显示非打印字符Alt+Shift+D插入“日期”域Alt+Ctrl+L插入ListNum域Alt+Shift+P插入页数域Alt+Shift+T插入时间域A.5Ctrl与Al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Alt+D在文章末尾插入尾注Ctrl+Alt+F在当前页插入尾注Ctrl+Alt+K启动“自动套用格式”Ctrl+Alt+LListnum域Ctrl+Alt+M创建批注Ctrl+Alt+N切换到普通视图Ctrl+Alt+O切换到大纲视图Ctrl+Alt+P切换到页面视图Ctrl+Alt+T输入【™】Ctrl+Alt+Z返回到光标先前位置Ctrl+Alt+1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1”样式Ctrl+Alt+2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2”样式Ctrl+Alt+3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3”样式Ctrl+Alt+PageUp将插入点移到窗口开始处Ctrl+Alt+PageDown将插入点移到窗口结尾处Ctrl+Alt+连字符然后单击要删除的命令,可将此命令从菜单中删除Ctrl+Alt+F2“文件”|“打开”命令A.6功能键F1获得“帮助”或“Office助手”F2移动文字或图形F3插入自动图文集词条(在文档中显示该词条之后)F4重复上一项操作F5选择“编辑”|“定位”命令F6前往下一个窗格或框架F7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