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演化》专项训练一、综合题1.“聚宝盆”的再开发柴达木盆地是随青藏高原隆升而逐渐形成的一个高原盆地,在其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油气和盐类等矿产资源,被誉为“聚宝盆”。近年来,当地加强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清洁、可再生,但不稳定。目前格尔木地区采取水(能)光(能)互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1)柴达木盆地年降水不足100毫米,造成其气候干旱的原因有____。(不定项选择)A.沙漠广布 B.地处中纬 C.高山环抱 D.深居内陆(2)柴达木盆地本是湿润的陆地地理环境,下列哪些化石可以提供证据____。(不定项选择)A.珊瑚 B.常绿阔叶林 C.大象和犀牛 D.沙葱(3)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出现在(单项选择: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岩层内,在图2中大型油田可能储存在(单项选择:A.甲;B.乙;C.丙)区域,该地油气生成在质地更密的(单项选择:A.泥岩;B.砂岩)。(4)图2中缺失侏罗纪与古近纪之间的白垩纪地层,分析其地质原因。(5)2023年8月19日,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后主要服务当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并兼顾青海电网的调峰、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分析气候变化对该水电站抽水蓄能的影响。(6)柴达木盆地太阳能丰富,但是不稳定,分析其原因,并说明水光互补的必要性。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山前发育有大面积古湖相(湖泊环境)沉积。研究表明,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剧烈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图示意古湖区某地层剖面沉积序列,其中ka表示“千年”。(1)判断该古湖最近一次销失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2)分别从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原因。(3)指出距今130~54ka期间古湖流域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及地质状况示意图,该区域以沉积岩为主,其中乙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区域东侧分布有花岗岩,花岗岩周边的围岩甲与两侧的岩石性质差别较大。F1和F2为断层线,F2处发育有河流。(1)说出乙地煤炭形成时期的自然环境特点。(2)推测甲岩石的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请在图中F1处两条短线上用箭头表示出断层两侧岩层的移动方向,并简析F2处发育河流的原因。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化石是指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化石的类型和数量对化石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下图为福建某山区地层结构图。(1)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存在的地层为(填字母代号,下同),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为(2)说出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所在的地层,并阐述该地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特征。(3)简述古生物演化的特点。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青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代。(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二、选择题氮气是一种新兴战略资源。氦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岩盐和硬石膏是唯一可以阻止氮原子运移的盖层。花岗岩中铀和钍的衰变产生氦,氦气多与天然气伴生。图2示意长庆油田区域氮气矿藏赋存的地质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粉砂岩、灰岩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能对应()A.太古宙古生代 B.新生代古生代C.古生代太古宙 D.中生代寒武纪7.通过图中地质构造,可以看出()A.地质时期侵蚀作用较强 B.天然气藏位于背斜部位C.断层形成晚于硬石膏层 D.多岩浆喷出、变质作用8.该区域氦气矿藏赋存的有利条件包括()①花岗岩:铀和钍的衰变,是氦气补充的重要条件②断层:为氦气沉降提供通道③背斜:顶部形态利于氦与天然气集聚、伴生④石膏层:阻滞氦气向上扩散,利于氦气积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青藏科考队对喜马拉雅山卓奥友峰考察时,在海拔五千多米的位置发现了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的鲨鱼化石。左图为三叠纪鲨鱼牙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单位:亿年)。完成下面小题。9.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A.蕨类植物茂盛 B.有大量爬行类动物C.恐龙已经灭绝 D.现代海陆格局形成10.通过对该鲨鱼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A.卓奥友峰的隆起时间 B.鲨鱼的活动范围C.卓奥友峰现今的环境 D.当地古环境特征鳞木是一种已灭绝的高大的树状蕨类植物。2024年5月,科考人员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图1),类型近十种,集中在距今3.1亿~2.9亿年之间。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图1图211.此次发现的鳞木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2.鳞木类植物繁盛的时期()A.被子植物繁盛 B.出现哺乳动物C.恐龙已经灭绝 D.华北已为陆地2023年初,古生物学者对距今1.7亿年的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确认属于被子植物,并命名为美丽青甘宁果序。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图判断,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在()A.古近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石炭纪14.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的地质时期()A.出现哺乳动物 B.形成大量铁矿C.蕨类植物盛行 D.古陆完全解体云南丽江古城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街道依山傍水而建。古城、老街和纳西族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玉龙雪山形成于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第四纪时期。完成下列小题。15.地域文化在古城景观上体现不明显的是A.建筑风格 B.民居特色 C.城市格局 D.社会习俗16.与玉龙雪山形成同时期的是A.鱼类出现 B.我国华北抬成陆地C.恐龙灭绝 D.现代地貌格局形成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曾被认为是古老湖泊底部物质沉积,后因地壳上升、湖泊干涸而形成。后期研究表明,黄土层中夹杂的红色地层是在暖湿的古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其红色是由黄土层中的氧化亚铁进一步氧化而成。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区某一土壤剖面,红黄相间的土层中保存着两类蜗牛(一种陆生软体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推断黄土高原区黄土层的形成是风力沉积而非流水沉积的依据是①氧化环境②层理构造③生物化石④岩层厚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红黄相间的地层成为地质学家窥探古气候环境的重要窗口,其直接依据是A.蜗牛化石类型 B.土层较黄土层薄C.外力风化作用 D.与黄土层物源不同19.黄土高原红色古土壤颜色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变深(浓),反映了高原内部A.土壤质地差异 B.风力侵蚀差异C.降水空间差异 D.土壤透水性差异下列是天津四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20.对四幅景观图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七里海湿地对区域温度、湿度、空气和水质均有调节作用B.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地层中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C.宁河牡蛎滩可作为研究古海岸线的依据D.八仙山自然保护区兼具生态价值与旅游价值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指示该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地质年代 B.地表形态 C.岩石类型 D.岩层走向22.该地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至少是()A.2 B.4 C.1 D.323.推测该地在侏罗纪时期地理环境为()A.海陆变迁频繁 B.气候温暖湿润C.断层广泛发育 D.岩浆活动剧烈2023年5月1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发现整窝恐龙蛋化石及零星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如图)。经鉴定,该恐龙蛋的产蛋母体为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窃蛋龙类。完成下面小题。24.推测白垩纪晚期上杭县地区A.沙漠广布 B.植被繁盛 C.冰天雪地 D.海域深邃25.关于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层是具有空间差异的层状岩石B.地层中一定含有生物化石C.越古老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D.先沉积的地层在上,后沉积的地层在下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6.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宙27.乙所处的地质时期()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恐龙从盛行至消失28.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①蕨类植物繁盛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③地壳运动剧烈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D(2)B;C(3)C;B;A(4)该地在白垩纪之前,在内力作用下,地壳下沉,各地质年代的沉积物依次沉积于此;后随青藏高原隆升,在风力、流水等侵蚀作用下,地表白垩纪期间形成的沉积物被剥蚀殆尽;但该地于古近纪开始,在内力作用下,地壳又发生下沉运动,后续各地质年代依次沉积,形成现有的地层分布。(5)该水电站的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速,带来水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发电量;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冰川体积进一步减少,来水量减少,水电站可能面临无水发电的状况。(6)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因此太阳能丰富。但受天气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太阳能不稳定。水能相对于太阳能而言,比较稳定,水光互补,不仅可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体系。【解析】【分析】(1)柴达木盆地由于气候干旱,造成沙漠广布,A选项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与气候干旱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柴达木盆地四周高山环抱,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气候干旱,C选项正确;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D选项正确;

(2)珊瑚化石体现曾经为海域环境,A选项错误;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较为湿润的地理环境,B选项正确;大象和犀牛主要为大型食草动物,主要生活在较为湿润,多植被的地区,C选项正确;沙葱,又较叫做蒙古韭,为多年汉生草本植物,D选项错误;

(3)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沉积岩的岩层中;石油、天然气主要储存在背斜构造内。向斜和断层主要为储水构造,泥岩地质更密,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储存;

(4)地壳下沉:这通常是指地壳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垂直移动,向地下深处移动。这种运动可能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或拉张造成的。沉积物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物会在地壳下沉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地层。这些沉积物可能包括岩石碎屑、生物残骸、化学沉积物等。青藏高原隆升: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隆升过程中,高原地区的地壳会向上抬升。侵蚀作用:包括风力和流水等自然力量,它们会剥蚀地表的岩石和沉积物,改变地表的形态。古近纪下沉运动:古近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大约从6600万年前到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该地区的地壳再次发生下沉,导致新的沉积物沉积,形成新的地层。现有地层分布:经过上述地质过程,该地区形成了现有的地层结构,这些地层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的不同事件和环境变化;

(5)昆仑山是中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山脉,拥有大量的冰川。这些冰川在夏季融化时,为河流提供了大量的水源。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的长期上升趋势,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这导致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加速融化。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河流的水量。冰川融化加速会导致河流水量的短期增加,这可能会提升水电站的发电量,因为水电站的发电量与水流的流量和落差有关。然而,从长远来看,如果冰川持续融化并最终消失,水电站将面临水量减少的问题。冰川是河流的重要水源,一旦冰川消失,河流的水量将大幅减少,可能导致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如果水量减少到无法满足水电站运行的最低要求,水电站将面临严重的运营问题,甚至可能完全停止发电。

(6)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大气压力较低,空气稀薄,这有助于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增加。干旱的气候和晴朗的天气条件有利于太阳能的收集,因为云层较少,太阳辐射能够更直接地照射到地面。由于上述因素,柴达木盆地的光照强度较高,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尽管光照条件良好,但太阳能的产量仍然受到天气变化(如云层覆盖)和季节变化(如日照时间的变化)的影响,导致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与太阳能相比,水能发电通常更为稳定,因为水电站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水库的蓄水量和水头,这些因素相对容易控制和预测。结合水能和太阳能发电,可以形成互补的能源系统。在太阳能发电不足时,水能发电可以补充;反之,在水电站蓄水不足时,太阳能发电可以提供支持。通过水光互补,可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种互补系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浪费。长期来看,水光互补有助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体系,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故答案为:(1)C、D;(2)B、C;(3)C、B、A;(4)该地在白垩纪之前,在内力作用下,地壳下沉,各地质年代的沉积物依次沉积于此;后随青藏高原隆升,在风力、流水等侵蚀作用下,地表白垩纪期间形成的沉积物被剥蚀殆尽;但该地于古近纪开始,在内力作用下,地壳又发生下沉运动,后续各地质年代依次沉积,形成现有的地层分布。(5)该水电站的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速,带来水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发电量;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冰川体积进一步减少,来水量减少,水电站可能面临无水发电的状况。(6)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因此太阳能丰富。但受天气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太阳能不稳定。水能相对于太阳能而言,比较稳定,水光互补,不仅可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体系。

【点评】(1)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高原内陆盆地,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其干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地理位置:柴达木盆地被高山环绕,远离海洋,这限制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进入盆地,导致降水量少。

地形影响:盆地的地形使得其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进一步减少了降水的机会。

蒸发量大:由于盆地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导致蒸发量非常大,使得水分难以在地表积累。

风力强盛:柴达木盆地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强风会加速水分的蒸发,进一步加剧干旱。

气候变化:全球变冷是控制柴达木盆地干旱气候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同时青藏高原晚期持续阶段性的强烈隆起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柴达木盆地的古地理环境曾经是湿润的,这一点有多项研究和证据支持:

古生物证据:根据,约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被温带落叶阔叶林覆盖,与现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过1000毫米,夏季干燥、冬季湿润。

古湖泊存在:和提到,在距今八百五十万至七百万年间,柴达木盆地存在一个古湖,这表明当时的气候显著变湿,与现代干旱的气候截然不同。

季风影响:和中提到,气候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带的向西北移动,这表明柴达木盆地曾经受到季风的影响,导致气候湿润。

孢粉记录:中提到,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地区始新世—上新世孢粉记录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这可能为古湿润环境提供间接证据。

地质构造变化:提到柴达木盆地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构造增强,这可能与古气候变化有关,进一步表明该地区曾经存在不同的气候条件。

(3)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压实和胶结形成的。以下是沉积岩的一些主要特点:

层理结构:沉积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这是由于沉积物在不同时间段沉积形成的。每一层都可能代表一个特定的地质时期或环境。

沉积物来源:沉积岩的组成可以非常多样,包括岩石碎屑、矿物晶体、生物残骸、化学沉积物等。这些沉积物可以来自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生物活动或化学沉淀。

沉积环境: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多样,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沙漠等。不同的沉积环境会影响沉积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颗粒大小: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可以从细小的粘土到较大的砾石不等。根据颗粒大小,沉积岩可以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

化石含量:许多沉积岩含有化石,这些化石可以提供关于古生物、古环境和地质年代的重要信息。

(4)侏罗纪地层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包括其地质年代的划分、沉积环境、生物群落以及矿产资源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特点:

地质年代划分: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大约从1亿9960万年前到1亿4550万年前212223。它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质和生物特征。

沉积环境:侏罗纪地层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但以陆相沉积为主,特别是在中国。在青藏地区、华南南部、东北局部地区也发育了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

海相侏罗系:在西欧,海相侏罗系以德国南部发育最为典型,下统多为黑色页岩(里阿斯统),中统多为棕色含铁砂岩(道格统),上统多为白色泥灰岩(麻姆统)。

生物群落: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其中蜥脚类恐龙占据了优势。同时,昆虫、植物群落也非常繁盛,包括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等裸子植物。

矿产资源:侏罗纪地层富含化石,尤其是菊石类,为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侏罗纪地层中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油页岩、石油、石膏以及沉积铁、铜矿产等。

(5)水电站抽水蓄能,也称为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时再放水至下水库,通过水轮机发电的水电站。其工作原理基于能量转换和储存,具体过程如下:

抽水阶段: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利用电网中多余的电能,通过泵站将下水库的水抽送到上水库。这个过程中,电能被转换成水的势能。

储存能量:水被储存在上水库中,以势能的形式保持,直到需要发电时使用。

发电阶段: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上水库的水通过导流系统释放到下水库,水流带动水轮机旋转。

转换能量:水轮机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循环利用:发完电的水回到下水库,整个系统可以循环使用,只要维持两个水库的水位差,就可以不断地进行抽水和发电。

(7)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海拔高,空气稀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这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少,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强。

日照时间长:柴达木盆地年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这为太阳能资源的丰富性提供了条件。

年总辐射量大: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显示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高潜力。

晴朗天气多:柴达木盆地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多,进一步增强了太阳辐射的强度。

大气透明度好:柴达木盆地的大气透明度好、日光穿透率高,加之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理位置: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属于高原内陆盆地,这些自然条件为太阳能资源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2.【答案】(1)距今18ka。理由:距今18ka之前是钙质粉砂堆积,说明处于深水湖泊环境;距今18ka之后出现粗砂和砂砾岩堆积,说明当地已成陆地环境。(2)气候变干,降水减少,汇入湖泊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下降;地壳抬升,湖盆变浅,湖水外泄。(3)呈周期性变化。理由:有黏土层沉积,说明该阶段湖泊水较深,推测降水量较多;有石膏层沉积,说明水体中矿物质呈饱和状态,推测该阶段水体蒸发旺盛,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距今18ka之前,为钙质粉砂、黏土和石膏,都是深水堆积物或水中矿物质饱和析出,说明距今18ka之前,当地为深水湖泊环境;距今18ka之后,沉积物为粗砂和砂砾石,为河流堆积物和山前冲积扇,说明当地已经不是湖泊环

境,所以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大致时间为距今18ka。

(2)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燥,获得的水汽补给减少,降水减少,陆地径流量减少,湖泊获得的补给水源减少;蒸发就加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泊水量不断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导致当地地壳挤压抬升,湖泊变浅,大量湖水外泄,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逐渐消失。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今130~54ka期间黏土和石育相间分布,黏土为渗水堆积物,黏土沉积时,说明当地湖水较深,推测降水量较多;石膏为水体中矿物质饱和结晶析出,石膏出现,说明水体达到饱和,说明水体大量蒸发,推测气候较干旱,降水量较少,所以该地距今130~54ka期间古湖流域降水量呈周期性变化的特征。

【点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会导致湖泊的形成和消失。例如,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新的湖泊;而地壳运动如地震和地势抬升也可能改变地表水系,导致湖泊的形成或消失。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可能改变湖泊的大小和深度。气候干旱会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泊变浅甚至干涸;而地壳运动如地震可能改变湖泊的地形,导致湖泊变浅或变深。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可能影响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会影响湖泊的水量和温度,进而影响水体循环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地壳运动可能改变湖泊周围的地质构造,影响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也会影响湖泊周围的生态系统。例如,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湖泊周围植被类型和分布的变化,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地壳运动可能改变湖泊周围的地形地貌,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3.【答案】(1)气候温暖湿润;陆地上植物茂盛,森林密布;地壳运动活跃。(2)岩石类型:变质岩。形成过程:岩浆侵入沉积岩,与岩浆接触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3)原因:F2处为山谷地形,容易汇水;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而形成河流。【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煤炭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的末期以及中生代时期,是由大量的植物残体经过亿万年的地质作用产生。因此,乙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区形成煤炭时期应分布着丰富的植被,因此,可以推测,当时的气候温暖湿润,陆地上植被较为茂密,森林密布,且地壳运动较为活跃,有利于煤炭的形成。

(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花岗岩附近,由于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岩浆侵入沉积岩当中,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因此,与花岗岩接触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成分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形成变质岩,因此甲岩石为变质岩。

(3)结合图中同一岩层的分布可知,同一岩层在F1右侧相对较高,左侧相对较低,因此,右侧相对上升左侧相对下降,绘图如下: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F2处岩层发生明显断裂,岩石较为破碎,极易遭受风化侵蚀,同时,该地区为山谷地形,容易汇水,形成河流。

【点评】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4.【答案】(1)U;D(2)S。环境特征:气候温暖湿润;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3)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在第四纪以后最可能发现,U地层最可能存在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在石炭纪就有发育,所以D是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

(2)爬行动物在侏罗纪盛行,对应S,侏罗纪时期氧气含量高,气候温暖湿润,陆地上的裸子植物繁盛,恐龙是当时的霸主。

(3)首先,古生物演化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种群经历了逐渐的演变和进化,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到多细胞生物,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有脊椎动物。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体现了生物种群演化的趋势,表明生物逐渐获得了更高级、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其次,古生物演化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在演化的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经历了逐渐的复杂化。最初的生物形态简单,结构简单,功能有限,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然选择的作用,生物逐渐进化出了更复杂、更多样化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点评】古生物演化的特点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种演化趋势体现了生物种群逐渐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从简单的生物到复杂的生物,从低级的特征到高级的特征。这一演化过程是长期的、渐进的,并塑造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发展。5.【答案】(1)(古)生物化石。(2)沉积;古生。(3)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解析】【分析】(1)给这次考察命名为“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合适的。这个命名突出了考察的主题内容,即古生物化石在地质年代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和关联。

(2)“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这里的岩层多为沉积岩,因为沉积岩是由岩层中沉积物堆积而成的。而根据“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一信息,可以推测该地区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3)根据提供的信息,三叶虫生活的时期应为海洋环境,因为三叶虫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古生物。而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陆地环境,因为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古生物。在恐龙繁盛时期,该地的气候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植被也相对茂密。因此,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这些特点可以描述恐龙繁盛时期该地的气候和植被情况。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得出的考察结论表明,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点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约4500米,其部分地区海拔超过8000米,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类居住和生存的最高处,高原气候独具特色。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高山冰川、冰雪覆盖地带广泛,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答案】6.A7.B8.C【解析】【点评】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进行系统性地编年,形成了地质年代表。地球环境和地球生命就是沿着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一系列地质年代的历程由远及近的不断变化和进化的。6.花岗岩为侵入岩,故粉砂岩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早,而花岗岩属元古代,粉砂岩只能是太古宙,A正确;由此排除B、C、D。

故答案为:A。7.A、该地沉积岩多,以沉积作用为主,A错误;

B、从岩层变形结构来看两处气藏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是气藏保存的良好构造,B正确;

C、硬石膏层没有发生断层,故先断层,后形成硬石膏层,C错误;

D、图中显示无岩浆喷出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8.氦气是自花岗岩处产生,所以断层是为氦气上升提供通道,不是沉降,所以②的说法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铀和钍的衰变产生氦,故其是氦气补充的重要条件;背斜顶部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为天然气和氦气等气体提供了储存空间,利于氦与天然气集聚、伴生;硬石膏层封闭效果好,阻滞氦气向上扩散,利于氦气积累。综上所述①③④的说法均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答案】9.B10.D【解析】【点评】地球的演化史宙代纪生物发展阶段显生宙新

代第四纪动物植物新近纪人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古近纪哺乳动物时代中

代白垩纪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两栖类动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石炭纪泥盆纪鱼类动物时代志留纪奥陶纪藻菌时代寒武纪无脊椎动物时代元古宙震旦纪

(埃迪卡拉纪)太古宙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冥古宙

9.由材料可知,该化石形成于距今2.2亿年。读右图可知,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属于中生代。古生代蕨类植物茂盛,A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大量繁盛,所以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B正确;恐龙灭绝在白垩纪即中生代末期,C错误;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D错误。故选B。10.通过对该鲨鱼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当地的古环境特征,D正确;卓奥友峰鲨鱼生活在中生代,而卓奥友峰的隆起发生的时间更晚,故不能依据化石推测卓奥友峰的隆起时间及现今的环境,AC错误;鲨鱼的活动范围受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变化大,故不能推测鲨鱼的活动范围,B错误。故选D。【答案】11.B12.D【解析】【点评】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11.据材料大量鳞木类化石“集中在距今3.1亿~2.9亿年之间”,结合图2可知,该时期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12.据上题可知,鳞木类植物繁盛的时期为古生代,此时蕨类植物繁盛,华北已为陆地,D正确;被子植物繁盛、出现哺乳动物为新生代,AB错误;恐龙灭绝在中生代末期,C错误。

故答案为:D。【答案】13.B14.A【解析】【点评】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13.A、古近纪属于新生代,时间较晚,A错误;

B、根据材料可知,美丽青甘宁果序距今1.7亿年,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处于中生代的侏罗纪,B正确;

C、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时间较早,C错误;

D、石炭纪属于古生代,时间较早,D错误。

故答案为:B。14.A、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的侏罗纪。侏罗纪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A正确;

B、侏罗纪时期是主要的成煤期,大量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B错误;

C、侏罗纪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蕨类植物在古生代盛行,C错误;

D、古陆完全解体在新生代时期,D错误。

故答案为:A。【答案】15.D16.D【解析】【点评】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15.古城景观可以反映古城的建筑特征,城市布局,较明显的体现建筑风格、民居特色、城市格局,但难以体现社会习俗,D符合题意,ABC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D。16.A、玉龙雪山形成于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第四纪时期,因此形成于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A错误;

B、我国华北抬成陆地出现在联合古陆形成的古生代,B错误;

C、恐龙灭绝在中生代末期,C错误;

D、现代地貌格局形成于新生代,D正确。

故答案为:D。【答案】17.D18.A19.C【解析】【点评】土壤是地球陆地的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形成的环境决定于母岩的自然环境,由于风化的岩石发生元素和化合物的淋滤作用,并在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积累,或溶解于土壤水中,形成多种植被营养元素的土壤环境。它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和微生物的疏松表层环境。17.风力沉积形成的环境相对较为干燥,呈现氧化环境,而流水沉积一般是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下,①正确;层理构造并不是区分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的特有依据,②错误;陆生软体动物化石表明当时的环境是陆地环境,而非水生环境,更倾向于风力沉积,③正确;岩层厚度与沉积方式的关系不是很直接,④错误。所以依据是①③。

故答案为:D。18.A、蜗牛化石类型能反映当时的气候环境,比如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蜗牛种类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蜗牛化石类型来窥探古气候环境,A正确;

B、土层较薄不能直接反映古气候环境,B错误:

C、外力风化作用不能明确体现古气候特点,C错误;

D、与黄土层物源不同不能直接说明古气候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A。19.红色古士壤颜色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变深(浓),可能是因为东南地区降水相对较多,气候更为暖湿,氧化作用更强,导致颜色更深,反映了降水空间差异,C正确;土壤质地差异、风力侵蚀差异和土壤透水性差异与颜色变深的关系不紧密,ABD错误。

故答案为:C。【答案】20.B【解析】【点评】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20.A、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对于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和水质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是湿地的基本生态功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三叶虫化石主要出现在古生代地层中,尤其是寒武纪。而中上元古界地层主要是元古宙的地层,这一时期远在三叶虫出现之前,B错误,符合题意;

C、牡蛎滩是古海岸线的标志之一,可以反映古海岸线的位置和历史变迁,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自然保护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