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济南一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导致的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雄果蝇占1/32.如图表示水稻根尖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和根尖细胞的呼吸类型相同B.氧气浓度为a时,Ⅰ、Ⅲ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相等C.根尖细胞的细胞呼吸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直接联系D.曲线Ⅲ中产生能量最多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基质3.研究发现,新冠病毒(COVID-19)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2,病毒可凭借这种受体,与同样含有这种酶的黏膜细胞完成受体结合,侵入细胞内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D.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4.以下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上清液中含有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大肠杆菌菌体C.①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未进入大肠杆菌中D.②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5.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与此酶相比,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只在第229位由丙氨酸(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ACU、ACC、ACA、ACG),失去了原有的酶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为m基因是因为G—C替换为A—TB.M基因突变为m基因后导致三个密码子发生改变C.赤霉素是M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促进豌豆茎的生长D.在杂合体Mm个体中,M基因表达,m基因不表达6.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C.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从2019年9月开始,澳大利亚大火已经烧毁了超过数千万亩的土地,大约五亿只动物在这场火灾中丧生。(1)生态学家估计澳大利亚大火向空中释放了1.5亿吨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通过碳循环被吸收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可通过大气弥散到世界各地,这说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性。(2)考拉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火灾中考拉的大量死亡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降低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这从侧面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1)有报道说,当地“火鹰”(如啸鸢等)纵火加剧了火灾灾情。“火鹰”是肉食性猛禽,喜欢在着火的森林里活动觅食,它们会衔着着火的树枝将其运送到到尚未燃烧的森林里。试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火鹰”纵火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死亡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型。(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___。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_______之间。(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不慎脱落,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_______(“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_____的竞争能力不同。研究表明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9.(10分)某昆虫有多对相对性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让此昆虫的一只纯合灰身红眼雌性与一只纯合黑身白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灰身红眼,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性∶黑身红眼雌性∶灰身红眼雄性∶灰身白眼雄性∶黑身红眼雄性∶黑身白眼雄性=6∶2∶3∶3∶1∶1。控制体色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此昆虫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2)此昆虫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干中子二代中灰身红眼雌性个体与灰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则子三代中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_________________;如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已知此昆虫体内缺乏眼色基因无法存活),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能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11.(15分)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如图为某农村因地制宜设计的生态农场模式图,基本实现了绿色无污染生产。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_________。(2)生活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进入大棚的意义是_____。(3)研究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_____。(4)受环境影响,农田不同地段同种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同,能否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__(能/不能),解释原因:_____。(5)图中沼气发酵后沼渣可以肥田,说明物质可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也叫_____________循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1、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2、分析图形:图示为一对X染色体,有一对等位基因B、b,h与B连锁。【详解】A、h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核基因,其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的产生都是核糖体,A正确;B、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B错误;C、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B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C正确;D、由于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Xh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产生的子代有XhBXb:XbXb:XbY=1:1:1,F1中雄果蝇占1/3,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选项。2、A【解析】

水稻根尖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详解】酵母菌的细胞和根尖细胞均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氧气浓度为a时,Ⅰ、Ⅲ单应时间内产生的CO2量相等,Ⅰ是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Ⅲ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多,B错误;根尖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直接联系,C错误;曲线Ⅲ中产生能量最多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内膜,D错误。【点睛】注意: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时,由于前者消耗的葡萄糖较后者少,所以有氧呼吸的强度小于无氧呼吸的强度。3、C【解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COVID-19病毒自身,A错误;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C、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C正确;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D错误。故选C。4、A【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在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S元素标记的是蛋白质,P元素标记的是DNA,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中而DNA进入,说明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此实验只能证明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上清液主要成分是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噬菌体外壳和培养基,沉淀物主要是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菌体,B正确;C、①实验结果说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高,说明标记物没有进入细菌,C正确;D、噬菌体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这样DNA和蛋白质就自然的分开了,D正确;故选A。5、A【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A、分析丙氨酸(GCU、GCC、GCA、GCG)和苏氨酸(ACU、ACC、ACA、ACG)的密码子的区别可以看出,密码子中G→A,也就是M基因相应位置中的G—C替换为A—T,A正确;B、由A项分析可知,M基因突变为m基因后只导致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B错误;C、赤霉素不是M基因的表达产物,M基因的表达产物为控制赤霉素合成的酶,C错误;D、在杂合体Mm个体中,M基因和m基因均有表达产物,只是m表达的酶失去了原有的活性,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6、C【解析】

分析图解:图一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为0;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时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H点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净光合速率也为0。图二中,纵坐标表示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d、h两点植物光合速率为0;f点时可能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详解】图一中的B点为凌晨,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凌晨气温下降,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因此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的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图一中,FG段CO2下降明显减慢,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图二中ef段(中午的时间段)出现下降的可能原因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B正确;图二中gh段时虽然光照强度减弱,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h点(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图甲中比较A点和I点,I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一昼夜二氧化碳净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D正确。【点睛】注意抓住两条曲线中的关键点含义:一是图一中D、H两点的含义都是净光合速率=0,二是图二中dh两点的含义也是净光合速率=0;其次要注意两曲线中出现FG段和efg段原因相同,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所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H、O、N、P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全球遗传(基因)间接“火鹰”纵火可以将小动物从森林中驱赶出来,便于“火鹰”捕食【解析】

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的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详解】(1)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是全球性运动,具有反复循环的特点,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可通过大气弥散到世界各地,这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个体致死后导致其基因丧失,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火灾中考拉的大量死亡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其生态功能,具有蓄洪防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生物多样性降低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这从侧面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火鹰”是肉食性猛禽,喜欢在着火的森林里活动觅食,它们会衔着着火的树枝将其运送到到尚未燃烧的森林里,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推测“火鹰”纵火的目的是通过纵火可以将小动物从森林中驱赶出来,便于“火鹰”捕食。【点睛】本题结合澳大利亚大火的社会热点,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小于增长型cK2~K3偏高有利次生演替阳光直接使用价值【解析】

(1)题图表示,野兔的种群数量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达到环境容纳量,并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种群数量处于增长阶段,其死亡率小于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2)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环境容纳量在K2与K3之间。推测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c处。(3)野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不慎脱落,根据种群数量=N1N2/n(N1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数量,n表示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的数量,N2表示第二次捕获数量),当n减少,估算出的种群数量则偏高。摄入食物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有利于种群繁殖而增长。(4)草原原有土壤条件和部分繁殖体或者种子保留而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中优势种群的替代主要是植被物种对阳光的竞争力不同导致。利用生物的药用价值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点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分析(1)K值及其变化示意图①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②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2)封闭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在封闭环境中,无外源物质和能量的补充,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随资源的消耗和有害物质的积累,最终K值不断降低,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亡。9、X子二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出现眼色与性别关联的现象是子二代中灰身∶黑身=3∶1,红眼∶白眼=3∶1,同时分析两对性状遗传时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子二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1/72基因突变让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性别比例及眼色情况若子代个体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1∶1,则为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个体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2∶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一只纯合灰身红眼雌性与一只纯合黑身白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性∶黑身红眼雌性∶灰身红眼雄性∶灰身白眼雄性∶黑身红眼雄性∶黑身白眼雄性=6∶2∶3∶3∶1∶1,F2中无论雌雄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此昆虫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子二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出现眼色与性别关联的现象。(2)由于子二代中灰身∶黑身=3∶1,红眼∶白眼=3∶1,同时分析两对性状遗传时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子二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故此昆虫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据题意可知,子二代中灰身红眼雌性个体与灰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交配,使用“先拆分再组合”的解题策略。①灰身雌性基因型是1/3AA,2/3Aa,灰身雄性基因型也是1/3AA,2/3Aa,棋盘法表示如下:②红眼雌性基因型是1/2XBXB,1/2XBXb,红眼雄性基因型是XBY,棋盘法表示如下:组合在一起,子三代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9×1/8=1/72。(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基因突变所致。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0,若为基因突变,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b。为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让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XBY)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性别比例及眼色情况。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XbXb×XBY杂交的子代个体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1∶1;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XbX0×XBY杂交的子代个体雌性(XBX0、XBXb)全为红眼,由于X0Y死亡,所以雄性全为白眼(XbY),且雌性∶雄性=2∶1。【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变异类型的判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能力。10、降低CO2光反应D1蛋白的含量降低光系统Ⅱ减弱缓解【解析】

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图1显示,较强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