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_第1页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_第2页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_第3页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_第4页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课件+素材

9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看图猜节日

春节

看图猜节日

元宵节

新知导入

看图猜节日

端午节

新知导入

重阳节

看图猜节日

新知导入

元日

[宋]王安石

新知讲解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新知讲解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túsū

tónɡ

新知讲解

元日指的是哪一天?这首古诗描写了哪个传统节日的景象?

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这首古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这首诗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

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新知讲解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短下长。“付”的左下竖稍短些,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写在竖中线上。

上下

新知讲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chún)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屠苏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新知讲解

赏析:

这两句诗紧扣题目,写了人们在阵阵鞭炮声中辞旧迎新的景象,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景象,欢乐祥和的情景跃然纸上。

新知讲解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曈曈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新知讲解

“新桃”“旧符"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桃符。因为七言绝句每一句只能写七个字,受到字数的限制,“新桃”省去了“符"字,“旧符”省去了“桃"字。

新知讲解

赏析:

这两句诗紧接着前面两句的欢乐气氛。其中,第三句诗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最后一句诗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状物

万象更新

光明美好

元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言志

课堂小结

《元日》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

清明

唐杜牧

新知讲解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清明》一诗写出了这个节日怎样的情景。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

新知讲解

诗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那些扫墓人冒雨前行,心里更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欲断魂:形容伤感至极,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新知讲解

诗意:请问哪里才有酒家(可以借酒浇愁)?牧童用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请问。

新知讲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欲断魂"可谓神来之笔。清明时节,民间习俗要求人们在这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祭奠亡魂。诗人远离故乡又逢细雨绵绵,悲愁、哀伤之情油然而生。“欲断魂”便是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神来之笔。

新知讲解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遥"是“遥远”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远远地就能看见”,意思是诗人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远处的林梢上有酒旗招展,这让愁闷的诗人因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新知讲解

归纳小结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扫墓人的心情,渲染了一种悲愁、哀伤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一个“借问”,一个“遥指”,话不多,动作也不多,却写得极富韵味,同时兼具人物情态。牧童俏皮一指,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言语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回答了作者,抹去了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明快。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雨纷纷——欲断魂问酒家——杏花村

清明

愁闷振作

课堂小结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孤身行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失落的情绪和对生活的希望。

主题感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新知讲解

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新知讲解

先来理解一下诗题的意思。

思念。

题意:重阳节思念华山以东的兄弟。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新知讲解

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诗中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2.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知讲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意:(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他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

加倍,更加。

新知讲解

你从“独”和两个“异"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诗人一个人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

我体会到诗人此时非常需要亲人的陪伴。

新知讲解

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登高

茱萸

小资料:重阳登高的风俗始于东汉,九月初九人们为驱邪避祸,登高山祈福延寿,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新知讲解

说一说:诗中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重阳节登高

插戴茱萸

小资料: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人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思念亲人

新知讲解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还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的习俗。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人一跃而写想起家乡的_____________,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表达了游子的之情。

异乡

兄弟

思乡怀亲

拓展延伸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课堂练习

《元日》写的是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的景象。

一、根据古诗内容填空(填写节日)。

春节

重阳节

清明节

课堂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