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课件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_第1页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课件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_第2页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课件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_第3页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课件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_第4页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课件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EngineeringDesignforHVAC

1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2经过处理的空气要通过风管输送到被调节的空间,并通过一定形式的送风口将送入空间的空气合理地分配,以达到空间内工作区的温、湿度或其他控制参数满足使用要求,空气输送和分配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风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空调风管设计及气流组织设计。风管设计是解决空调系统的空气输送和分配问题,而如何在室内实现良好的空气分布是气流组织设计问题。3空调风系统设计主要步骤如下:1、气流组织设计:气流组织确定、送回风口或风机盘管布置、气流组织计算;2、风管设计:风管布置(送、回、新风)、水力计算、风管绘制;3、根据风系统阻力校核设备机外余压或风机全压。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4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6.2空调区的气流分布方式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6.4空调管路设计及风机选型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5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侧送是已有的几种送风方式中比较简单经济的一种。在一般空调区中,大多可采用侧送。《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空调区宜采用百叶、条缝型等风口贴附侧送;当侧送气流有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的风速要求严格时,不应采用侧送。(1)侧送风口表6-1列举了常用侧送风口。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6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贴附侧送有如下要求:1)

侧送风口安装位置宜靠近顶棚,这样容易贴附。如果送风口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为了达到贴附目的,规定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2)送风口内宜设置防止射流偏斜的导流片;3)射流流程中应无阻挡物。(1)侧送风口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7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2)散流器“民规”规定:

设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用散流器或孔板送风。采用散流器送风时,应满足下列要求: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采用平送方式时,贴附射流区无阻挡物;兼作热风供暖,且风口安装高度较高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8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3)孔板送风口孔板送风的主要优点:送风均匀,噪声小;射流的速度和温度都衰减很快;在直接控制的区域内,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区域温差小,可达到±0.1℃的要求。“民规”规定:

设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用散流器或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的风速或区域温差要求较小时,应采用孔板送风。孔板风口适用于工艺性空调中的恒温室、洁净室及某些实验环境等。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9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3)孔板送风口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净高不应小于0.2m;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m/s~5m/s。除送风射流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稳压层的送风口处,宜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孔板布置应与局部热源分布相适应。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10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4)喷射式送风口对于高大空间,采用上述几种送风方式时,布置风管困难,难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图6-3为用于远程送风的喷口,它属于轴向型风口,送风气流诱导的室内风量少,可以送较远的距离,射程可达到10~30m,甚至更远。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11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4)喷射式送风口喷口送风的要求:1)为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人员活动区宜位于回流区;2)喷口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和回流区分布等确定;喷口送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和侧送是相似的,都是受限射流。受限射流的气流分布与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和送风口安装高度等因素有关。送风口安装高度太低,则射流易直接进入人员活动区;太高则使回流区厚度增加,回流速度过小,两者均影响舒适感;3)对于兼作热风供暖的喷口,为防止热射流上翘,设计时应考虑使喷口具有改变射流角度的功能。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126.1.1送风口的型式及应用(6)旋流送风口工作原理: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特点:由于旋转射流的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合,然后送至工作区。形式:下送式和上送式。“民规”规定: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下部送风。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136.1.2回风口的形式及应用常用的回风口有单层百叶风口、格栅风口、网式风口及活动篦板式回风口。设计时,应考虑尽量避免射流短路和产生“死区”等现象。1)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期停留的地点;当送风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2)兼做热风供暖、房间净高较高时,宜设在房间的下部;3)条件允许时,宜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4)采用置换通风、地板送风时,应设在人员活动区的上方;5)若设在房间下部时,为避免灰尘和杂物吸入,风口下缘离地面至少0.15m。6.1送、回风口的型式及应用146.1.3送、回风口的风速送、回风口的风速除了考虑气流组织,还应考虑气流噪声的影响,速度过高,可能产生噪声。表6-3送风口出口风速(m/s)风口类型侧送、散流器平送孔板下送条缝形风口喷口送风旋流风口出口风速2~53~52~44~103~8表6-4回风口的吸风速度(m/s)回风口的位置最大吸风速度房间上部≤4.0房间下部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3.0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1.56.2空调区的气流分布方式15房间气流分布方式也是对空调送、回风气流的组织方式,从基本形态来看,房间气流的基本方式见表6-5。其主要特点是由使用对象的要求确定的。一般民用建筑采用稀释方式。各种送回风方式设计特点及技术要求见表6-6。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16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确定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尺寸,使工作区的风速和温差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体舒适感的要求。176.3.1侧送风的计算除了高大空间中的侧送风气流可以当自由射流外,大部分房间的侧送风气流都是受限射流。侧送方式的气流流型宜设计为贴附射流,在整个房间截面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旋气流,也就是使射流有足够的射程能够送到对面墙(对双侧送风方式,要求能送到房间的一半),整个工作区为回流区,避免射流中途进入工作区。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186.3.1侧送风的计算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这样设计流型可使射流有足够的射程,在进入工作区前其风速和温差可以充分衰减,工作区达到较均匀的温度和速度;使整个工作区为回流区,可以减小区域温差。因此,在空调房间中,通常设计这种贴附射流流型。

196.3.1侧送风的计算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图6-12侧送贴附射流流型206.3.1侧送风的计算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侧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步骤根据允许的射流温度衰减值,求出最小相对射程计算风口的最大允许直径选取送风口速度,计算各风口送风量

计算送风口数量与实际送风速度校核送风速度校核射流贴附长度

216.3.2散流器送风的设计计算6.3气流组织的设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