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加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2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180学时(20/9周)总学分:11学分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数控加工是在学完机械识绘图模块、手工与机械加工模块等相关课程之后进行,通过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数控加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达到数控高级工的相应标准。二、设计思路依据六步法原则,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零件加工项目为载体,根据不同零件特征,确定本学习领域(课程)的10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从分析零件图纸,编制加工工艺到程序编制到进行质量检验一个完整过程,把公差、材料、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相关知识融入到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三、课程目标(一)职业知识通过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工作任务,使学生获得从数控加工理论到实际数控加工的工作经验。本学习领域是以典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做中学习数控零件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数控工艺知识的理解,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零件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常用零件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对刀操作;4.掌握常用数控加工刀具和夹具的选择及使用;5.学会使用常用量具检测工件尺寸的检测方法。(二)职业能力1.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际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数控加工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能力。2.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沉着应变、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职业素养1.培养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严谨求实和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按照企业的“6S”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学生。“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沉着应变、爱岗敬业的精神。四、课程任务学生通过完成10个教学项目,掌握相应的数控加工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岗位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能够达到数控高级工对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方便面要求标准。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标准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序号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期1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20第三学期2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203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164盘类外形轴类零件加工125凸轮廓类零件加工206凹轮廓类零件加工207钻孔类零件加工168镗孔类零件加工169曲面轮廓类零件加工2010配合类零件加工20合计=SUM(ABOVE)180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通过完成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将理论合理的融入到实践生产中并亲身领会,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直线外形轴类零件数控车床操作使用步骤;4.了解常用轴类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5.了解常用轴类零件简单外圆/端面车刀的选择;6.掌握外圆尺寸公差的检测方法;7.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学习内容1.编程指令G00、G01、G36、G37、G80、M03、M04、M05、M30、M02、G04及编程方法;2.工艺:1)工艺性分析;2)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艺参数的选择。3.轴类零件常用材料45#钢切削性能;4.数控车床常用按键使用;5.数控车床加工基本操作;6.三爪夹盘夹紧定位方法;7.游标卡尺检测尺寸公差方法;8.熟记安全操作规范。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四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设立目标、计划、具体实施、评估。设立目标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经教师建议确定一条合理计划;具体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典型直线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卧式CK6140数控车床、教学资料、黑板、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卧式数控车床编程手册、操作规范;2.93º外圆精车刀、45º端面刀、游标卡尺。1.数学知识;2.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3.读图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工件检测能力、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方法: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内容: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机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学习情境2: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通过完成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将理论合理的融入到实践生产中并亲身领会,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操作;4.了解加工圆弧外圆车刀的选择及使用;5.学会圆弧尺寸公差的检测方法;6.掌握轴类零件的定位原则;7.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内容1.编程指令G02、G03、G71、G94、G95、G54~G59、M07、M08、M09及编程方法;2.工艺:1)工艺性分析;2)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艺参数的选择。3.刀具的选择原则;4.理解掌握数控车床坐标系统;5.学会数控车床外圆对刀基本操作;6.可以用游标卡尺、专用量规检测尺寸公差、形状公差;7.顶尖的使用方法;8.熟记安全操作规范。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四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设立目标、计划、具体实施、评估。设立目标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经教师建议确定一条合理计划;具体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典型圆弧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卧式CK6140数控车床、教学资料、黑板、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卧式数控车床编程手册、操作规范;2.93º外圆精车刀、45º端面刀、游标卡尺、专用量规。1.数学知识;2.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3.读图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工件检测能力、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3.团队合作情况评价;4.工作态度评价;5.任务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机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学习情境3: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学时:16学时学习目标通过完成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将理论合理的融入到实践生产中并亲身领会,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数控车床螺纹车刀的对刀操作;4.加工螺纹车刀的选择及使用;5.学会螺纹的检测方法;6.学会螺纹加工的切削余量选取;7.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内容1.编程指令G32、G82、G20/G21及编程方法;2.工艺:1)工艺性分析;2)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艺参数的选择。4.螺纹加工的切削余量选取;5.学会数控车床螺纹刀的选择及对刀方法;6.可以用游标卡尺、螺纹规检测尺寸公差、形状公差;7.熟记安全操作规范。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四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设立目标、计划、具体实施、评估。设立目标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经教师建议确定一条合理计划;具体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典型螺纹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卧式CK6140数控车床、教学资料、黑板、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卧式数控车床编程手册、操作规范;2.93º外圆精车刀、45º端面刀、游标卡尺、螺纹规、Ø22麻花钻、外圆切槽刀、60°外圆螺纹刀。1.数学知识;2.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3.读图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工件检测能力、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机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学习情境4:盘类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学时:12学时学习目标通过完成盘类外形轴类零件加工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将理论合理的融入到实践生产中并亲身领会,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回转体盘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回转体盘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法;3.掌握数控车床内孔车刀的对刀操作;4.了解常用轴类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5.学会加工盘类零件外形/内孔车刀的选择及使用;6.加工的工艺参数选取;7.掌握盘类零件外形/内孔的检测方法;8.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内容1.编程指令G81、G72及编程方法;2.工艺:1)工艺性分析;2)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艺参数的选择。4.数控车床内孔车刀的对刀方法;5.数控车床切槽刀的加工参数确定;6.可以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塞规,带磁力表座千分表检测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7.熟记职业操作规范。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所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典型数控车床盘类零件加工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加工完成的零件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卧式CK6140数控车床、教学资料、黑板、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卧式数控车床编程手册、操作规范;2.93º外圆精车刀、45º端面刀、内(盲)孔车刀、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塞规、带磁力表座千分表。1.数学知识;2.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3.读图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工件检测能力、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机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学习情境5:凸轮廓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通过完成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工作任务,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亲身体验、亲自动手。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会制定平面类凸轮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2.会正确使用平口虎钳装夹工件;3.会合理选用常用的端铣刀;4.学会编程知识;5.学会零件图的识图;6.学会数控铣床的操作。学习内容1.学会平面类凸轮廓零件的加工;2.学会平面类零件工艺制定;3.会用G00/G01/G02/G03等指令编程;4.掌握数控铣床面板操作;5.合理使用刀具和刀柄;6.掌握其加工工艺;7.会合理使用平面铣刀刀具;8.数控工件坐标系的设定;9.会合理选用加工工艺;10.会对刀具的背吃刀量的计算;11.会选用零件毛坯,确定加工方案;12.会确定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教学方法与策略1.演讲法、引导文教学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凸轮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设计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数控铣床(XH714)、虎钳、扳手一把、钻头直径10MM、卡尺、深度尺。1.数学知识;2.机械基础技术知识;3.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4.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5.机械制图知识。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加工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任务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机床的使用;4.熟练掌握加工工艺的知识;5.能够正确分析加工零件图;6.熟练掌握机床工作原理。学习情境6:凹轮廓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1.会制订平面型腔类零件数控铣削工艺;2.会合理选用常用立铣刀、键槽铣刀和模具铣刀;3.会计算编程尺寸;4.利用子程序功能编写分层铣削程序。学习内容1.加工平面的选择;2.镜像编程;3.工件编程圆点的设定;4.立铣刀的装夹;5.立铣刀的使用方法及参数选择;6.立铣刀的装夹及使用;7.立铣刀的对刀;8.平面类工件的检测。教学方法与策略1.演讲法、引导文教学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凹轮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设计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数控铣床(XH714)、虎钳、扳手一把、钻头直径10MM、卡尺、深度尺。1.数学知识;2.机械基础技术知识;3.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4.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5.机械制图知识。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加工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机床的使用;4.熟练掌握加工工艺的知识;5.能够正确分析加工零件图;6.熟练掌握机床工作原理。学习情境7:钻孔类零件加工学时:16学时学习目标1.会制订盘类零件数控钻孔工艺;2.会正确使用孔加工刀具;3.会装卸工具系统接杆;4.会编制孔加工程序。学习内容1.孔类编程;2.钻孔的加工工艺;3.钻头、中心钻;4.孔类刀具安装操作;5.孔类刀具对刀;6.孔类工件检测。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四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设计目标、计划、具体实施、评估。设计目标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计划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具体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孔类工件加工工作;评估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数控铣床(XH714)、虎钳、扳手一把、钻头直径10MM、卡尺、深度尺。1.读图能力;2.工艺分析能力;3.工件检测能力;4.普通机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任务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中级职称以上;4.工厂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实际理论教学三年以上(基本600学时)。学习情境8:镗孔类零件加工学时:16学时学习目标1.会制定盘类零件数控镗孔工艺;2.会正确使用镗孔加工刀具;3.会装卸工具系统接杆;4.会编制镗孔加工程序。学习内容1.镗削零件编程;2.镗削零件加工工艺;3.镗刀;4.镗削刀具安装操作;5.镗削刀具对刀;6.镗削工件检测;7.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四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设计目标、计划、具体实施、评估。设计目标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计划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具体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孔类工件加工工作;评估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铣削加工中心(XH716)、虎钳、扳手一把、镗刀、卡尺、深度尺。1.读图能力;2.工艺分析能力;3.工件检测能力;4.普通机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评价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中级职称以上;4.工厂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实际理论教学三年以上(基本600学时)。学习情境9:曲面轮廓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1.学会零件图的识图;2.学会数控铣床的操作;3.会使用CAXA软件造型;4.会利用介质传送加工程序。学习内容1.不同方案比较;2.指导复杂工艺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1.演讲法、引导文教学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曲面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的设计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铣削加工中心(XH716)、虎钳、扳手一把、镗刀、卡尺、深度尺。1.数学知识;2.机械基础技术知识;3.对任务书的理解能力;4.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5.机械制图知识;6.CACX软件应用知识。考核与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加工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任务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机床的使用;4.熟练掌握加工工艺的知识;5.能够正确分析加工零件图;6.熟练掌握机床工作原理;7.熟练掌握CACX软件应用。学习情境10:配合类零件加工学时:20学时学习目标1.学会装配图的识图与拆分;2.会合理使用数控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3.会独立完成数控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学习内容1.不同方案比较;2.指导复杂工艺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1.引导文法、演讲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2.本项目依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和设计思想,按照完成一个实际工作完整的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可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计划,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作出教师评估。媒体和工具对学生基础的要求1.计算机、教学资料、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机加工手册手册、操作规范;2.数控车(XCK6150)、数控铣(XH714)铣削加工中心(XH716);3.数控车、数控铣刀具和量具。1.读图能力;2.工艺分析能力;3.工件检测能力;4.普通机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评价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内容:1.基本知识技能评价;2.方案设计能力评价;3.任务完成情况评价;4.团队合作情况评价;5.工作态度评价;6.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小组成员互评;3.教师评价。1.教师应具有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能力;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中级职称以上;4.工厂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实际理论教学三年以上(基本600学时)。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本学习领域(课程)实行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