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季节》呈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河姆渡遗址表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培水稻,故C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地处云南元谋县,考古表明不能栽培水稻,故A不符合题意;北京人遗址表明以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其食物来源主要是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半坡遗址表明半坡人能栽培粟而非水稻,故D不符合题意。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化》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限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心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限制,C错误。【点睛】从战国时期起先,中国出现了中心集权的政治。3.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旺盛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故A正确;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解除B;旺盛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解除C;民族关系的发展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解除D。4.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主动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削减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使北方趋于安静【答案】C【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南方的混乱局面没有必定联系,解除A;B不是最重要的主动影响,解除;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与北方是否安静没有必定的因果关系,解除D。5.《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A.中原文化的拓展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C.社会分化的加深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永嘉之乱后,中原人为躲避战乱而逃至河西走廊,但中原礼仪文化却世代相承,说明中原文化拓展到河西之地,A项正确;B项,题干与经济沟通无关,解除;题干中并未体现河西社会分化深化及自身文化圈的形成,故解除C、D。6.“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缘由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留意调整统治政策③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留意调整统治政策以及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都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缘由,①②④项符合题意,因此D选项正确。唐太宗和唐玄宗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③项不属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缘由,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实行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心驾驭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文人)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北宋重文轻武思想,故派文臣任州郡长官,A项正确。设“三衙”,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别,与重文轻武无关,解除B。C项涉及财政问题,减弱地方割据基础,与重文轻武的思想无关,解除。“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减弱厢军,与重文轻武无关,解除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8.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实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当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须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特别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解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解除。9.《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当是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辽史”“取得幽云十六州”“官分南北”等,反映的是契丹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制度。它实行“因俗而治”的方法,接受汉族农耕及管理制度,又保持契丹游牧生活的特点,“得其宜矣”,故C符合题意;党项人的政治制度仿照北宋,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人统一全国后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地方管理,故B不符合题意;女真人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故D不符合题意。10.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看法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A.皇权渐渐衰弱B宦官权力失控C.内阁取代六部D.君主专制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政事皆决于一身”说明明朝利用内阁和宦官执行政务,体现出皇权的高度集中,D正确。皇权是明显加强不是减弱,A错误。宦官权力渐渐提升,不是失控,B错误。六部是详细执行机构,内阁并没有取代六部,C错误。11.据此可知A.古代科技重视理性思维B.古代忽视军事工业的发展C.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D.科技发展与农耕联系紧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思维,解除A;材料不能表明中国古代忽视军事工业的发展,解除B;材料仅是本国科技成就比较,不能体现领先世界,解除C;表中数据可知,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与农业发展有关的成果较多,说明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展,故选D。12.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相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海盗猖獗B.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人民失业C.新航路开拓促进东南沿海贸易发展D.俺答汗扩大互市,复原边疆的和平【答案】A【解析】【详解】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人民从事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加上倭寇的侵扰,沿海的海盗活动频繁。故答案为A项。B项,依据所学可知,戚继光取得抗倭斗争成功后,朝廷放松了沿海私人贸易的限制,沿海局势才安定下来,解除;C项,16世纪,开拓新航路的葡萄牙起先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虽然通过新航路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得到发展,但材料供应的信息与此关系不大,解除;D项,依据所学可知,俺答汗是蒙古族鞑靼首领,他通过复原、扩大互市,维持了北方边疆的安静,该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主旨不符,解除。13.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割让香港岛 C.协定关税 D.巨额的斗争赔款【答案】C【解析】【详解】最能说明英国挑起鸦片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的史实是《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协定关税”,C项正确;“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次次鸦片斗争后以“洋药”名义出口)、割让香港岛和巨额斗争赔款,都不能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目的在于“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ABD三项错误。14.在中日甲午斗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干脆反映出甲午斗争中国失败的缘由是A.国力差距悬殊B.封建制度落后C.战略战术不当D.民族意识淡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中日甲午斗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可知,甲午中日斗争中百姓并没有相识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之中,即当时中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故D选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国力差距悬殊是甲午中日斗争失败的重要缘由之一,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这方面的缘由,故A选项错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甲午战败的根本缘由,但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甲午中日斗争中战略战术不当也是战败的重要缘由,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C选项错误。15.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先后失败,其根本缘由都是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C.领导力气的阶级局限性D.袁世凯出卖或镇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农夫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故答案为C项。A项义和团属于农夫阶级领导的,解除;B项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是其先后失败的外部因素,解除;D项袁世凯出卖或镇压只与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关,不符合题意,解除。16.90多年前,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宝—“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C.无产阶级革命 D.科学主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广泛群众参与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启迪广阔人民的觉悟,促使人民的觉醒。17.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沟通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所以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故选D;A属于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解除;中国不符合“小国寡民”,解除B;C不是最主要缘由,解除。18.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化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渐渐成为被折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旺盛一时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给被折服地区带来了灾难【答案】B【解析】【详解】由古代罗马帝国在其统治的广阔地区,诞生并传播了基督教、拉丁文,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可得出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起源于地中海区域、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给被折服地区带来了灾难等,都与其读史笔记无关,ACD三项错误。19.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市民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市民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最明显体现在双方曾()A.共同镇压无产阶级 B.合作复兴古典文化C.相互支持反对教会 D.共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市民与封建王权双方相互支持反对教会,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故选C;西欧城市兴起时,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也不会有无产阶级,解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材料反映市民与封建王权的相互支持,无法体现反对君主专制,解除D。20.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拓》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200万磅300——400万磅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65万磅70——100万磅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变更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答案】D【解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经好望角”航路的商品少于“经地中海”航路的商品,这说明以“经地中海”代表的传统航路在中西方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但无法体现出与美洲的贸易,故A项解除;B项说法错误,新航路开拓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材料“胡椒”“丁香、靛蓝、肉豆、药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贸易内容没有发生变更,故C项错误。21.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拓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新航路开拓后,欧洲商人奔跑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世界各地,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大大加强了洲际经济联系,故A项正确;由材料“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当时欧洲的工业品销往的主要是非洲和美洲,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可知,欧洲的掠夺遍及亚、非、美洲,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拓后,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起先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拓·新航路开拓的影响22.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主要是指意大利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领先开拓了新航路C.首先提倡复兴人文主义D.最先开展宗教改革【答案】C【解析】依据“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并结合所学可知,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最先兴起的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使得意大利的思想文化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城市几乎同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意大利在这方面没有独创性。领先开拓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国家是德意志。故答案选C。点睛: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见,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3.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索和行动,试图发觉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说明A.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B.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C.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D.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答案】B【解析】牛顿提出视察试验方法,留意理性思维,为启蒙运动思想奠定科技基础,故B正确;A中全球性不符合史实;C中永恒性不符合物理学规律;D中与思想和科技关系不符。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思想和科技相互关系,思想推动科技,科技推动思想。如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推动启蒙运动思想产生,该思想推动进化论产生。24.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才智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B.议会制度逐步完善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D.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力。英国是人类历史上代议制创立的先河,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就已经有限制王权的传统,经过革命,议会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故B正确。【详解】25.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假如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扩散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A.英国人追求动态消费刺激工业革命出现B.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C.英国引领世界消费潮流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假如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扩散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可知,尼尔·弗格森认为工业革命的发展离不开需求量的无限增加,而这种需求量上的变更来源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故选B。材料未反映英国人的消费观念,解除A;材料未体现英国对世界潮流的引领,解除C;D项只看到了材料中的结论,而忽视了其发展的前提,解除。【点睛】本题简单选择A和D,缘由在于材料中相关语句的描述与选项接近或者与局部完全一样,考生须要挑出思维陷阱,对选项中出现的名词和程度副词多加咀嚼,反复体会。26.依据资料记载,18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1/2。这干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引发了生产力的飞跃B.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带来社会关系的变更D.促进经营理念革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18世纪初”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急剧增加,再结合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史实,综合推断可知,材料干脆说明白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城市化,与生产力发展无关,A选项解除。材料与社会关系变更无关,C选项解除。促进经营理念革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解除。27.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其次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776年,其次次工业革命已经起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停留在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其次次工业革命占据先机。故选A。其次次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解除BC;D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次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不平衡28.有探讨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斗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缘由,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拓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心集权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解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缘由所在,B项解除。29.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与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同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起先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与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同等的民主权利”表明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究,故D正确;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这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而是个人的探究,A说法错误;欧文不属于无产阶级,B说法错误;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而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C说法错误。3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赞扬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精彩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白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斗争成功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斗争的主要缘由D.中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答案】B【解析】赴法华工的表现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法国是协约国的一方,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一方,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成功做出了贡献,故B符合题意;中国的参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取胜,但是不是主要缘由,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参与了一战,但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并没有收回,故D不符合题意。【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要依据材料不能脱离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是协约国的一方,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成功做出了贡献。3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B.斗争给人类带来的恐惊C.人类对友好的憧憬 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学问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一战后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斗争的恐惊,对和平友好的渴望与憧憬,这从本质上说明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解除。考点: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2.20世纪20年头末至30年头中期,苏联不断充溢企业技术、生产、财务安排的内容,增加安排指标,并相应削减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须要 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气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复原【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增加安排指标,并相应削减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是为了建立安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安排,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因此苏联的上述举措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须要,故答案为A项。“国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全部制方面的变更,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B、C项;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经济复原的任务,解除D项。点睛:在斯大林模式所开拓的安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下,国家可以依据统一安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安排,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其次位。苏联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33.175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在《经济表》中指出,经济运行必需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订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须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这反映了魁奈的主见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引发了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渗透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理念D.表明传统的经济政策得到持续【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订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须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可得出魁奈主见把自由竞争与政府相结合,这是不同关于传统的经济政策,故解除D,C符合题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起先萌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各国普遍发展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34.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解说词:“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实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干脆出厂,迎战德军。”材料主要表明A.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实力很强B.纳粹德国侵略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抗拒C.斯大林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工业化建设为取得斗争成功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苏联巨大的工业实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可知,苏联巨大的工业生产实力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A是材料现象,不是本质,解除;材料没有体现斯大林格勒人民抗拒德国侵略,解除B;材料信息与轻工业发展无关,解除C。35.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独创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B.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D.斯大林体制存在严峻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阅读材料可知,“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现象是由于斯大林体制重视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而导致的,故D项正确;冷战时期苏联工业化水平居世界其次位,不是相对落后,故A项错误;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归结于苏联体制的因素,故B项错误;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主要是高端技术的封锁,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缘由,故C项错误。36.1955年苏共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厂长权限》的决议,规定厂长“在完成国家安排基础上,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可在编制和工资总额范围内调整企业人员的工资”。此决议A.拉开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表明苏联工业转向了市场经济C.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D.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动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可在编制和工资总额范内调整企业人员的工资”可以看出,厂长的经营自主权扩大,这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主动性,故D项正确;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3年起接连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局部调整,不是1955年,故A项解除;赫鲁晓夫并未变更斯大林模式,照旧实行安排经济,所以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中,企业仍受国家管理,并未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主动性的角度入手,即可解除无关选项。37.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更状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福利支出国民生产总值1951年20.74145.081982年685.103166.98A.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B.政府干预经济的实力增加C.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D.财政出现了严峻的困难【答案】B【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大幅增加,这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即政府干预经济的实力增加,故B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故A错误;材料数据并不能反映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的数据也无法体现英国财政出现了严峻的困难,故D错误。故选B。38.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支付实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这反映了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限制力加强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旧存在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体现出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达国家仍旧占据肯定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仍旧处于劣势,也就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旧存在,故C项正确;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地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达国家对世界的限制力比以前减弱,故A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是在其次次工业革命以后,故B项错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独立,故D项错误。39.下表是1960年欧佩克(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前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增长状况表(单位:美元)。这反映了()年份成本价格利润19500.302.161.8619793.2520.0016.75A.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B.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油价上涨C.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变更了世界经济格局D.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图表可知石油价格、利润大幅度增加,这有利于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竞争,故选A项;材料强调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给世界的影响而非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解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新兴经济体的兴起,解除C项;石油输出国组织是能源合作组织而非区域集团化组织,解除D项。故选A。40.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很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A.人类须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形势动荡担心 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类生产全球性问题凸显,这说明人类须要全球治理,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材料主要强调经济领域的全球问题,C项强调政治领域问题,解除;材料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诸多问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今全球化发展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花卉苗木买卖合同范文
- 集体土地厂房买卖合同简易范文
- 加工合同协议书范例
- 工程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 大学学校安全协议
- 混凝土公司劳务合同
-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
- 工程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四川省峨眉市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暨押题文综地理试题2
- 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2
- 水的液态、固态与气态:了解相变的过程
- 2024年减肥训练营投资计划书
- 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英语试题
- 中小学反恐风险评估报告
- 消防工程防排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视力矫正商业计划书
- 四川省情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中班音乐韵律《打喷嚏的小老鼠》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品质保证体系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