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根据谁写的哪首诗的意境而创作的吗?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记载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一、文体知识记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二、复习巩固1、根据课文填空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⑵土地平旷,

。⑶

,并怡然自乐。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

。2、文学常识填空⑴“记”是古代的一种

,主要是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散文的范畴。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隔绝文体记载事物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三、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字

,唐代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之一。他和

是唐代“

”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是河东人,曾任柳州刺史,所以人称

。著有《柳河东集》。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子厚唐宋八大家韩愈古文运动柳河东柳柳州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三、作者简介以下哪些是唐宋八大家?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四、背景链接常识扩展:历史上很多文人都热衷于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其中写山水散文游记艺术最高的应该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风格的就是这篇《小石潭记》。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屿()嵁()俶尔()佁然()翕忽()悄怆()幽邃()奉壹()huánɡlièquánchíyǔkānchùyǐxīchuànɡsuìyī五、生难字六、听读课文,掌握停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六、听读课文,掌握停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了水声,着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情为之高兴。(于是)砍掉一些竹子,开劈出一条道路来,往下走就出现了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潭)把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潭底周围向上弯曲突出水面的石头,形成水中的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高耸的大石。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以.....为乐整块石头格外向西竹林听见开辟发出的声音砍伐名作状,向下弯曲、翻卷露出水面成为把...当作蒙盖缠绕摇曳牵连连词,相当于“而”,不翻译七、串讲文意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表示约数在空中游动穿透向下散布呆呆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相互取乐向西南形状、地势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太阳光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和游人相互取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地势象狗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七、串讲文意翻译像北斗星像蛇翻译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凄清,不能够长久地停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环绕合抱寂静寥落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凄凉深因为过分停留记述离开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年轻人随从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人,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七、串讲文意翻译翻译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潭中鱼可百许头崔氏二小生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八、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停留今义:住,居住离开今义:到,往大约今义:可以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副词,大约副词,可以,能够介词,自,由动词,跟随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八、知识积累(二)一词多义可从为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名词,玉饰动词,环绕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介词,把连词,而介词,因为八、知识积累(二)一词多义以清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日光下澈()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心乐之()名词做状语,向西名词做状语,向下名词做状语,在空中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八、知识积累(三)词类活用蛇: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悲伤)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1.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2.省略句:影布石上()斗折蛇行()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布”后面省略介词“于”句首省略主语“溪流”八、知识积累(四)文言句式九、整体感知1.作者在小石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水

2.小石潭中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体现出来?(1)水——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石——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清凉(水尤清冽)句子:奇句子:青句子: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小石潭的?游览的空间顺序:发现石潭——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氛围1.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十、课文研读文章写发现小石潭是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隔篁竹,闻水声”写听到水的声音,用“如鸣珮环”的比喻来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激发读者的兴趣。动词:

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隔、闻、伐、取、见2.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篁竹水声小谭青树移步换景十、课文研读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十、课文研读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特写镜头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十、课文研读潭水游鱼2.第二段游鱼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潭水的什么特点?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

同时,写游鱼由景生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也表现了作者在赏景时的愉悦心情,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十、课文研读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手法:动静结合清澈侧面描写潭水特点:

“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游鱼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侧面描写小石潭。十、课文研读朗读课文三、四段,讨论下列问题:2.分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表达作用。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幽深冷寂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孤寂悲凉的心情。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溪水:蜿蜒曲折(斗折蛇行)岸势:参差不齐(犬牙差互)两者动静相映,各具特色。十一、课文探究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1)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2)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触景生情。一乐一忧,都体现了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2.同行的有五人,为什么作者还说“寂寥无人”呢?(2)这里的无人强调的是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寂漠。(1)与作者当时心境有关;发现小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幽深冷寂孤寂悲凉潭中景物:潭水:清澈(侧面描写)游鱼:活泼(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形象比喻潭上氛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寓情于景)同游之人:补充交代十二、结构梳理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