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似三角形(第10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从而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标杆或平面镜的反射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重点1.借助标杆测量物体的高度.2.利用平面镜的反射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难点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探究】如图,左、右并排的两棵大树的高分别为AB=8m和CD=12m,两树底部的距离BD=5m,一个人估计自己眼睛距地面1.6m.她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一条水平直路l从左向右前进,当她与左边较低的树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看不到右边较高的树的顶端C了?【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如图(1),设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为点F,画出观察者的水平视线FG,分别交AB,CD于点H,K.视线FA与FG的夹角∠AFH是观察点A时的仰角.类似地,∠CFK是观察点C时的仰角.由于树的遮挡,区域Ⅰ和Ⅱ,观察者都看不到.学生根据提示尝试独立作答,教师巡查纠错并板书讲解.【答案】解:如图(2),假设观察者从左向右走到点E时,她的眼睛的位置点E与两棵树的顶端A,C恰在一条直线上.∵AB⊥l,CD⊥l,∴AB∥CD.∴△AEH∽△CEK.∴.即.解得EH=8m.由此可知,如果观察者继续前进,当她与左边的树的距离小于8m时,由于这棵树的遮挡,她看不到右边树的顶端C.【新知】借助标杆测量物体的高度测量原理:∵CD∥AB,∴△AGF∽△DHF.∴.∵四边形FECH、四边形FEBG是矩形,∴BG=EF,EC=FH,EB=FG.∴AB=AG+EF,测量数据:测量数据有四个,分别是眼晴距地面的高度EF=a,标杆的高度CD=b,标杆底端到物体底端的距离BC=c,观测者底端到物体底端的距离BE=d.计算方法:设该物体的高度为h,得.特别提醒:(1)利用标杆测量物体的高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要时可用自已的身高和臂长等作为测量工具;(2)使用这种方法时,观测者的眼睛必须与标杆的顶端、物体的顶端“三点共线”,标杆必须与地面垂直;(3)该测量方法和“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物体的高度”的方法类似,都是构造相似三角形,但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不同;(4)注意利用标杆测量物体的高度时,不要漏加观测者眼晴的高度.【探究】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m,BP=1.8m,PD=12m,求该古城墙CD的高度.【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回答,教师纠错并板书讲解.【答案】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得∠APB=∠CPD.又∠ABP=∠CDP=90°,∴△ABP∽△CDP.∴,即.∴CD=8m.因此该古城墙的高度为8m.【新知】利用平面镜的反射测量物体的高度测量原理:∵∠ACB=∠ECD,∠B=∠D=90°,∴△ABC∽△EDC.∴.测量数据:测量数据有三个,分别是观测者眼晴距地面的高度ED=a,物体底端到平面镜的距离CB=b,观测者底端到平面镜的距离CD=c.计算方法:设物体的高度为h,则.一般步骤:(1)利用物理学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知识得到一对等角;(2)根据被测物体和人都垂直于地面可知两个直角相等,从而由两角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3)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到关于被测物体高度的比例式,代入已知数值即可求出物体的高度.【设计意图】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并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标杆或平面镜的反射测量物体的高度.二、典例精讲【例1】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过网(DE),而且落在距离网底端(点E)4m的点A处,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作答,教师巡查纠错.【答案】1.5m【解析】由题意可知,DE∥BC,∴△ADE∽△ACB.∴,即.解得h=1.5m.【例2】如图(示意图),小明为了测量高楼MN的高度,在离N点20m的A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沿NA方向后退1.5m到C点,此时从镜子中恰好看到楼顶的M点,已知小明的眼睛(点B)到地面的高度BC是1.6m,则大楼MN的高度(精确到0.1m)约是().A.18.75m B.18.8m C.21.3m D.19m【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尝试独立作答,教师巡查纠错并讲解.【答案】C【解析】∵BC⊥CA,MN⊥AN,∴∠C=∠MNA=90°.∵∠BAC=∠MAN,∴△BCA∽△MNA.∴,即.解得MN≈21.3m.【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