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铭”“说”等相关的文体知识。积累并掌握重要的文

言词语。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篇文言短文。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学习难点

.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

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铭”“说”等相关的文体知识。积累并掌握重要的文

言词语。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德肇()申素琴()鸿僮()案展()

甚畲()暹‘清涟()亵薪()鲜有,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冬()

(2)调衰节()

无,行之乱耳

(3))

无案康之劳形

(4))

可爱者甚善’

(5))

(6)亭亭净营()

濯清港而不妖

(7))

陶后稀有闻

(8))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作者,朝诗人。“铭”是古代可在器物上的

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押韵的。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

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

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2)《爱莲说》选自《》,作者是一代哲学家,后人称他为“”。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以—,本文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的世风。

4.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1)苔痕上阶绿,O

(2)斯是陋室,0

(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镜》中表意与之相

近的文句是“,”。

5.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合作探究

6.刘禹锡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7.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8.《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9.《陋室铭》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当堂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___

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13.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谈笑有序儒()⑵无案牍之单形()

⑶可爱者甚善()(4)亭亭净,()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丝竹本乱耳花*隐逸者也

B.濯清涟西不妖与人期行,相委西去

C.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

D.同予申何人晓之春亦舍然大喜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7.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自主突破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甚蕃(fm)暹(zhu6)淤泥(yu)

B.不蔓不枝(mcn)亵玩(xie)隐遇(yi)

C.鲜有闻(xioi)德馨(xii)M(lien)

D.案牍(du)调素琴(tiS)陋室(1Q1)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惟吾德馨()(2)阅含季()

(3)谈笑有涉便()(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即是陋室()(6)暹清涟而不妖()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8)亶乎众矣()

3.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把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至『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餐蕃:繁多

B.不蔓不核枝:长枝节

C.亭亭净律植:种植

D.陶后鲜有闻鲜:少

5.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夕花何陋与有

B.濯清涟而不妖(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自李唐来目以为大有所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中不含词类活用文言现象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多

B.无丝竹之和耳,无案牍之芳形

C.中通外直,不摹不核

D.牡丹之爱,拿乎众矣

7.下列对《陋室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8.下列对《爱莲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合作探究

9.周敦颐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0.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1.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12.《爱莲说》中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13.两篇短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作简要的分析。

拓展延伸

14.学习了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测试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

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15.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4)无案牍之劳形()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2)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___________

17.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

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

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蹑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

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蹶: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

身上一旦形成。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学苧净植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C.每履之,足苦蹶焉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20.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21.《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答案:

1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铭”“说”等相关的文体知识。积累并掌握重要的文

言词语。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篇文言短文。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学习难点

.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

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铭”“说”等相关的文体知识。积累并掌握重要的文

言词语。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德军()■素琴()鸿僚()案展()

甚善()暹清涟()藜玩()鲤有闻()

l.xinticorudufenzhu6xiexid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调素琴()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翥底之劳衫(

(5)可爱者甚年,(

(6)亭亭净植()

(7)濯清港而不妖()

(8)陶后鼻有闻()

2.(1)出着有名(2)不加装饰的琴(3)代指音乐(4)身体(5)多

(6)立(7)水波(8)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作者,朝诗人。“铭”是古代可在器物上的

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押韵的。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

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

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3)《爱莲说》选自《》,作者是代哲学家,后人称他为“”。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以—,本文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的世风。

3.(1)刘禹锡唐用来警戒自己或者记述功德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2)《周敦颐集》北宋濂溪先生叙事议论洁身自好趋炎

附势、追求富贵

4.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1)苔痕上阶绿,。

(2)斯是陋室,o

(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

近的文句是“,”。

4.(1)草色入帘青(2)惟吾德馨(3)亭亭净植(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显得简陋了)。(2)苔痕碧绿长到了台阶

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3)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4)对

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合作探究

6.刘禹锡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6.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

“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

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7.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7.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

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

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8.《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8.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

9.《陋室铭》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用此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当堂测试

(一)(2017.云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

10.(1)名:出名。(2)素:不加修饰。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12.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13.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13.文辞蕴藉、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

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二)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谈笑有净儒()⑵无案牍之芳形()

⑶可爱者甚羊()(4)亭亭净营()

14..(1)大(2)使……劳累(3)多(4)竖立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丝竹本乱耳花本隐逸者也

B.濯清涟通不妖与人期行,相委助去

C.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

D.同予者何人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5.D解析:此项中的“者”都解释为:……的人;A项的“之”分别解释为:主谓语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B项“而”分别解释为:表转折/表顺承;C项“以"分别解释

为:与“可”连用可以/用。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17.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17.《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自主突破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甚蕃(fm)暹(zhu6)淤泥(yu)

B.不蔓不枝(mm)亵玩(xie)隐遇(yi)

C.鲜有闻(xich)德馨(xin)M(licn)

D.案牍(du)调素琴(tifto)陋室(1di)

1.A解析:“蕃”应读:f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惟吾德萼()(2)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4)可远观而不可萼玩焉()

(5)斯是陋室()(6)濯清涟而不妖()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8)亶乎众矣()

2.(1)香气,指品德高尚(2)指佛经(3)有学问的人(4)亲近而不庄重

(5)这(6)洗涤(7)认为(8)应当

3.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把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至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1)E(2)A(3)D(4)D(5)A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善蕃:繁多

B.不蔓不松枝:长枝节

C.亭亭净植植:种植

D.陶后警有闻鲜:少

4.C解析:“植”应解释为:立。

5.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本花何陋彳有

B.濯清涟通不妖(油)自钱孔入,值钱不湿

C.自李唐来目以为大有所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B解析:B项的“而”都表转折,解释为:却,可是;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

志;C.连词从/代词自己;D.助词/兼词在其中。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中不含词类活用文言现象的一项是()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加耳,无案牍之半形

C.中通外直,不惠不核

D.牡丹之爱,拿乎众矣

6.D解析:A项“名”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出名,有名;B项“乱、劳”动词的使动用

法,解释为:使……扰乱,使……劳累;C项“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生枝蔓,

长枝节。

7.下列对《陋室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7.A解析:A项中,“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矛盾的说法有误。二者指代不

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城市嘈杂缭乱的宫廷富人家的丝竹,“调素琴”指

的是自己兴趣所在的音乐。

8.下列对《爱莲说》理解有洋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8.D解析:此项中“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比恰当,词句委婉的批判了世人追求荣

华富贵的世风。

合作探究

9.周敦颐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9.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

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

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10.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

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而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

富贵,但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

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1.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11.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

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12.《爱莲说》中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12.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

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3.两篇短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作简要的分析。

13.《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用“鸿儒”和“白丁”对比,表明自

己的交往都是些儒雅之人;《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爱牡丹的人众多和自己的“独爱莲”对比,表明自己的洁身自好的品质,委婉批判了趋炎

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拓展延伸

14.学习了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14.略。

当堂测试

(一)(2017.广东深圳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

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15.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4)无案牍之劳形()

15.(1)斯:这(2)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鸿儒:博学的人(4)案牍:官府的

公文。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2)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___________

16.(1)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2)怎么一天可以没有这位先生!

17.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

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17.共同点:所居的屋宇都很简陋,但所居之人志向高远、品性高洁,故而陋室不陋,空房

不空,因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看法:与广厦华服等外物相比,更重要的是对高尚的情

操与高洁的志趣的追求。

(二)(2015.山东荷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