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情况;知道发现北京人的意义。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意义。新课展开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发现地点生活年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160万年距今约100万年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脑容量增加,后来演化成能人,进而演化成直立人。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为具有现代人体质特征的人类,即早期智人。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相关史事: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读地图:找到我国境内发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化石的遗址。直立人: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和县人、南京人;早期智人:金牛山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左镇人。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石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2.生活年代: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3.发现过程:(1)北京人遗址最先于______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___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19213“北京直立人”“北京人”(2)1929年,我国学者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裴文中(3)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4.北京人的体貌特征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5.生存环境当时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常有动物出没。6.生产工具及觅食方式(1)北京人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制作工具。(2)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石块尖状器兽骨鹿角刮削器砍砸器(3)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____________”。旧石器时代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用直线连接起来,想想考古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的理由。砍砸器:器型不固定,较为粗大,便于手握,大多用来砍伐树木或打击野兽。刮削器:一侧边缘有凸出的、不规则的刃,用以刮削兽皮、木、骨的表面。尖状器:有尖刃,多用来锥或割。长97毫米,宽58毫米,厚24毫米长151毫米,宽142毫米,厚31毫米长55毫米,宽38毫米,厚22毫米7.社会组织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2)用途: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3)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8.火的使用(1)概况: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9.地位及意义(1)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2)意义: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想一想: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相比猿,人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头脑更发达等。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2.总体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相同,属于晚期智人。3.发现地点: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4.生产情况: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5.生活情况: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活动范围相当大,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北京人比较山顶洞人和现代人,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体形特征: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模样相同。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状况北京人直立人平均1088毫升山顶洞人晚期智人1300-1500毫升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3万年打制石器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使用火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课堂小结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北京人山顶洞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火可能知道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打制石器的技术较成熟旧石器时代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
A.距今约170万年
B.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C.距今18000年
D.20000年前A课堂练习2.下列古人类遗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3.(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A.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保存火种
D.制造工具AD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原始农业是怎样的呢?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习目标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知道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稻作农业的繁荣。了解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知道我国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特征。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新课展开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期的食物采集活动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2.最早的农作物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读地图:观察并说出长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长江流域:良渚遗址、河姆渡遗址等;黄河流域:半坡遗址、陶寺遗址、大汶口遗址等。3.意义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远古先民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我国是最早出现制陶技术的国家。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经科学测定可早至约2万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此外,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万年以上的陶器。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烧煮食物,而且能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相关史事:二、稻作农业的繁荣1.概况
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7000年。2.河姆渡遗址(1)时间:距今约7000年。(2)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3)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屋。(4)最早的水井: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5)农业: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人们还狩猎野猪、鹿等。河姆渡出土动物遗物狗头骨猪下颌骨(6)农业工具:
以骨耜最为典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藤条残木柄骨耜(7)手工业: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等技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及线描图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仰韶文化(1)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2)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3)房屋: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坑。(4)农业: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弓箭、鱼叉等进行渔猎。半地穴式房屋想一想:为什么半坡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房屋类型不同?两地原始居民房屋类型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南方湿热,干栏式建筑易于散热、通风;北方寒冷,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易于保暖。(5)手工业:能够制造精美的磨制石器;大量使用装饰品,并制作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半坡遗址出土的器具石锛骨箭头骨渔叉陶埙陶纺轮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距今6000多年的早期墓地中,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晚期,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人们制作陶器的时候,在泥坯表面用矿物颜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了彩色纹样,称为“彩陶”。仰韶文化彩陶分布广泛,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的跨区域发展是我国史前文化大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对周围影响的反映。仰韶文化彩陶甘肃甘谷出土的鲵鱼纹陶瓶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山西临汾出土的回旋勾连纹陶盆陕西华州出土的鸟纹陶钵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花卉纹河南巩义出土的六角星纹陶罐2.大汶口文化(1)地点: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2)时间:距今约5900-4400年(3)生产生活: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制作较为精致的陶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下列哪些现象表明了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请在□内画“√”。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定居生活
□磨制石器□人工取火□制作陶器√√√√√课堂小结仰韶文化早期代表:半坡遗址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种植粟、黍种植水稻饲养猪、狗饲养猪、狗磨制石器农具:骨耜烧制彩陶制作陶器稻作农业代表: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距今约6000年“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B
课堂练习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A.懂得人工取火B.人工栽培水稻
C.饲养多种家畜D.使用铁制农具B山东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这表明当时()A.早期农业产生B.出现贫富差距
C.墓葬文化盛行D.早期国家出现B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图中巨型雕像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目标知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知道早期国家的产生,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通过了解部落联盟时期的远古传说,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新课展开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出现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他们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相关史事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祭坛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1.良渚古城(1)地点:浙江余杭(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3)概况:古城面积大、有水利工程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反映了良渚社会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贵族墓地和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4)意义: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陶寺古城(1)地点:山西襄汾(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3)概况:都城面积大、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当时阶级分化严重(4)意义: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铜齿轮形器玉面兽彩绘龙纹陶盘朱书符号陶壶石磬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已经非常明显,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所以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三、远古的传说1.时间
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
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3
阪泉大战交战双方:地点:结果:黄帝联合一些部落炎帝部落阪泉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4
涿鹿大战交战双方:地点:结果:炎黄部落联盟蚩尤部落涿鹿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炎黄战蚩尤形势示意图涿鹿之战场面黄帝战蚩尤(画像砖)炎黄战蚩尤5.炎黄部落联盟的发展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炎帝黄帝中华民族的初祖阪泉之战炎黄联盟蚩尤涿鹿之战湖南炎陵县炎帝陵6.尧舜禹的禅让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他年老时,征求各部落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继承人。尧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尧、舜禅让,是流传很广的故事。就尧、舜传说故事来看,当时应属父系家长制氏族部落联盟的盛期濒临解体前的时期。尧、舜只是军事民主制中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帝王。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受尧识拔,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数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于苍梧之野。舜禹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由材料可知,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7.大禹治水(1)背景:禹的父亲鲧受舜之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2)经过: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大禹治水画像石拓片(局部)禹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说说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为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证实了当时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远古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传说华夏族由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形成,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课堂小结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社会早期国家远古传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陶寺古城表明当时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人文初祖:炎帝、黄帝部落联盟时期实行禅让制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C.黄帝、尧 D.尧、舜B课堂练习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B大禹采用什么方法治理水患()
A.筑堤堵截洪水B.修筑河堤大坝C.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D.用柴草堵塞决口C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复习导入1.黄河流域有哪些部落?2.人文初祖指的是谁?有哪些历史功绩?3.原始社会民主的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什么?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学习目标了解夏朝、商朝、西周三个王朝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了解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等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对西周产生的积极作用。初步认识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朝代兴亡的重要因素。约公元前2070年1.建立时间:都城:意义:阳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2.发展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国家机器: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家天下军队、刑法、监狱。国家机器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3.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桀)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不修德行,暴虐无道,用武力伤害百姓。夏桀把人当坐骑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生活区、墓葬群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长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镶嵌而成。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商朝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成就:约公元前1600年亳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商朝的统治2.盘庚迁都(殷)迁都原因:统治措施:战乱、环境变化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3.末代暴君①军事上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②经济上横征暴敛③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武王伐纣原因:条件:经过:结果:商王纣的暴政发展农业,任用贤人,壮大兵力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的兴衰想一想: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客观原因: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失去民心主观原因:1.商汤、周武王重用人才,壮大兵力,联合周边小国,抓住时机。2.商汤、周武王推翻暴政,深得人心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西周的分封制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目的)?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受封者有哪些义务和权利?分封制的实行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它有哪些重要意义?1.目的:2.依据:3.对象(受封者):巩固统治宗亲、功臣等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品、随从作战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分封制的作用:A.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周王室衰微,诸侯分裂积极消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西周的灭亡1.西周后期发生“国人暴动”。2.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末代君主周幽王。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兴: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才。亡:统治者的暴政。小结: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朝代都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夏商西周阳城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桀亳→殷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汤纣镐京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幽王夏商西周大事年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商王汤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约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周幽王课堂练习1.下列事件按时间发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禹建立夏朝②西周灭亡③盘庚迁都④商汤建国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B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A.禹B.启C.桀D.汤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A.阳城B.亳C.殷D.镐京BC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A.阪泉B.涿鹿C.牧野D.巨鹿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行省制CA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新课导入这件春秋时期的酒器青铜牺尊,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值得注意的是,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发生了哪些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和诸侯争霸的史实,知道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状况。知道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理解诸侯争霸的影响。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王室衰微
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这时候,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诸侯争霸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实质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原因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质性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③各诸侯国竞相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秦穆公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春秋首霸之齐桓公齐桓公争霸的条件地理条件: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1.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尊王攘夷”口号:称霸标志:公元前7世纪,召集诸侯会盟2.发展生产齐桓公改革:1.改革内政3.改革军制,训练强大的军队春秋争霸之晋楚争霸4.晋文公终成霸主3.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2.楚成王的礼待1.重耳流亡城濮之战有人说,春秋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战争频繁争霸战争2.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积极)民族流动迁徙民族融合诸侯国减少局部统一1.给人民带来灾难。(消极)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表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意义: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发展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规模扩大,分工细致三、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金属货币得到广泛使用课堂练习在农田中,一位农民正拿着铁制的农具进行耕作,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原始社会末期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C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微D根据历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统一C.适者生存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B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国时期齐国车马坑遗址(山东淄博齐国故城发掘)战国时期齐国历史博物馆(在山东淄博齐国故城)新课导入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湖北九连墩)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湖北九连墩)学习目标了解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以及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及影响。战国七雄楚秦国名都城齐临淄(今山东淄博)楚郢(今湖北荆州)燕蓟(今北京)韩郑(今河南新郑)赵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咸阳(今陕西咸阳)战国七雄简表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计策影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离间计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国魏国遭重创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时期代表战役战争规模时代特征春秋战国争霸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城濮之战兼并几十万大军,时间长,规模大,死伤多长平之战商鞅变法商鞅像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果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的话,那么,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这次变法带来秦国根本性的变化,写下中国古代的改革史上重要的一章。商鞅变法的背景战国时期,魏、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变法的作用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国富)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秦孝公的支持取信于民执法如山,敢于与顽固派作斗争
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战国时期双镰铁范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与此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青铜冰鉴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当时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都江堰的修筑就是伟大的创举。内江外江分水堰灌溉分洪岷江原因: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主持: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功能:防洪、灌溉、水运意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良田都江堰课堂练习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B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B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
)A.齐桓公B.晋文公C.李冰D.商鞅C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7课百家争鸣新课导入这是山东嘉祥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局部)“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学习目标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及其思想和教育成就。知道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百家争鸣的影响,认识百家争鸣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老子和《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ān)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相关著作:
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私人讲学;51岁从政;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核心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政治思想: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教育成就:他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成就: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孔子学说与《论语》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百家争鸣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他的思想被保存在《孟子》一书中。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他的思想被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的思想集中保留在《墨子》一书中。提倡节俭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著有《庄子》一书。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韩非他的学说保留在《韩非子》一书中。兵家代表人物: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提倡“仁”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节俭道家老子春秋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庄子战国人应该顺其自然法家韩非战国建立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兵家孙武春秋《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课后练习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春秋无义战D.仁政B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D.“法治”B3.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B4.以下几种主张,属于老子的思想是()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
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C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新课导入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勾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夏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太阳神鸟金饰天文、历法和医学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天文《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小雅·十月之交》《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历法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想一想:制定历法、测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使人们更好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这些历法和节气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无穷的智慧。医学夏商周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传说故事《神农尝百草》随着社会发展和经验积累,人们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炙、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甲骨文与青铜器甲骨文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地位: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造字方法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牛羊猴鸡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苗从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河柄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上下亦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工匠已能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来制作各种器具。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何尊及铭文拓片三星堆遗址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背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诗经》和“楚辞”《诗经》西周和春秋时期,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诗歌。这些诗歌被收集整理成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关注现实,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说说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通过描绘秦国军民的英勇形象和尚武精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争频繁的时代特征。“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屈原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课堂练习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在农历中安排二十四节气的主要目的是()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C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人们把汉字刻在甲骨或铸在青铜器上B.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B欣赏以下这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A.广泛使用字母B.刻画C.象形D.形声C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它”指的是()A.《诗经》B.《离骚》C.《论语》D.《墨子》A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理解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认识到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目标导航新课展开一、秦灭六国1.秦灭六国前的社会形势:(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掀起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秦的统一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公元前260年的秦国:秦王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①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②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③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前230年——前221年3.顺序:4.原因:韩、赵、魏、楚、燕、齐2.秦灭六国时间:国名攻灭时间韩前230年赵前228年魏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齐前221年秦灭六国时间一览表5.秦朝建立(1)时间:(2)都城:(3)人物:(4)意义:前221年咸阳嬴政(秦始皇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灭六国形势图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至高无上,大权独揽(2)中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3)地方:郡县制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行政大权独揽任免官员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军事监察宫廷警卫宫门卫戍宫廷车马皇室事务司法刑狱农赋财政工商税务皇室财务民族外交祭祀礼教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中央官制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地方:郡县制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行政大权独揽任免官员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军事监察郡县中央具体政务郡丞、郡守、郡尉县丞、县令、县尉九卿地方官制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章称“玺”。皇权独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至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位世袭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①政治: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②经济: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③文化: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圆形方孔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度[长度]衡[重量]量[容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交通上:车同轨,修筑全国道路;开凿灵渠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展灵渠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境内,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意义: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文字的统一,便利了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实行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4.民族关系上:北修长城抗拒匈奴长城国家统一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读地图1.观察秦朝疆域的范围,
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
域四至。秦朝都城:咸阳。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找到灵渠的位置,指
出灵渠连接的河流。灵渠连接了湘水和离水。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统治的差异,填写下表的空白处。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王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统治地方的方式实行郡县制课后活动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大权实行分封制2.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查阅资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从制造上来说,圆形方孔钱中间的方孔可以固定在模具上,便于加工整治,打锉毛边。从使用上来说,圆形的边缘不易磨损;铜钱中间的孔也为携带和计数提供了便利。秦统一中国秦灭六国背景过程意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路开渠修筑长城结构梳理课堂练习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60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1年D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
③太尉分管军事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A列举出秦朝行政系统里中央机构的官职名称。(1)分管行政——_______。(2)分管军事——_______。(3)分管监察——__________。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新课导入秦坑儒谷碑坑灰未冷山东乱。——章碣《焚书坑》讽刺秦始皇焚书的做法并不能使统治长久。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地位及历史意义。知道项羽、刘邦起义推翻秦朝统治的史实,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目标导航新课展开一、秦的暴政(1)表现: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死刑: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秦法还规定:族诛、连坐等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人犯法,邻里同罪(2)后果:民不聊生,为秦的灭亡种下祸根。老百姓生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种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相关史事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左右。秦始皇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徭役、兵役繁重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继位的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那时候,道路上到处是被押送的刑徒,民众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5.意义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大泽乡起义结果失败占领陈县,建立政权直接原因遇雨误期(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贾谊《过秦论》阅读材料,说一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关系。秦朝徭役繁重、法律严苛、统治残暴,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读地图1.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位置:渔阳(今北京)起义地点: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根据地:陈(今河南淮阳)。进军路线:从大泽乡起兵,攻占陈县后建立张楚政权,然后联络其他起义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2.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三、秦朝的灭亡1.反秦浪潮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他们的起义唤醒了人民反抗秦的暴政的意识。陈胜、吴广起义军虽然被秦朝军队击败,但他们的行动激励了其他反抗者,让人们看到了推翻暴政的希望,因此反秦的斗争仍在继续。楚国名将之后,骁勇善战2.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他们领导的队伍逐渐发展到数万人,成为反秦的强大武装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出身:经历:成就:出身平民,曾为小吏3.刘邦注重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巨鹿之战后,抓住时机,直抵秦都咸阳出身:经历:成就: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相关史事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一带的反秦起义军被30万秦军围攻。危急情况下,身为援军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的主将,率领2万人前往救援。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破釜沉舟,显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在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打得秦军一败涂地,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1.你认为下列哪些举措与秦朝速亡有关联?试在□中画“√”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货币□修建长城□强征赋税□严刑苛法□修骊山陵□√√√√√课后活动2.结合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秦末农民大起义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他们不堪忍受秦朝的残暴统治,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结构梳理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秦末农民大起义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秦二世更加残暴“焚书坑儒”刑法残酷课堂练习1.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暴政的表现()A.繁重的徭役和赋税B.刑法严酷C.秦二世残暴统治
D.森严的等级制度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DD3.战争既破坏社会的和谐,也推动社会的发展。(1)炎黄部落打败东方蚩尤部落的著名战役是
__________。
(2)士兵阵前倒戈,引周军攻商都,灭亡商朝
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3)项羽领导起义军在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
将秦军主力歼灭。涿鹿之战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目标导航知道楚汉之争的双方、结果,理解楚汉之争的性质。了解西汉的建立,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首要问题。了解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新课导入新课展开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西汉建立西汉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02年开国皇帝:都城:刘邦——汉高祖长安汉高祖刘邦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相关史事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罪刘邦项羽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想一想:战争目的代表阶级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战争性质反抗秦的暴政帝位之争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什么?产生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相关史事汉初,大臣陆贾在汉高祖面前经常谈论《诗》《书》中的治国道理,汉高祖反感地说:“乃公居马上而得知,安事《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汉高祖认为言之有理,让陆贾专门著书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建立之初,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饥荒、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背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措施:①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②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影响:经过多年的治理,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措施: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相关史事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有人进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宣布不接受献礼。修建陵墓时,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有锦、绣、绢、纱等,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使用。成效: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经过几十年的营建,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热闹繁华。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书·景帝纪》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文景之治”的局面(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封建王朝的治世课外拓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的生活和再生产。课后活动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呢?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另一方面,汉初大量土地荒芜,饥荒严重,人口锐减,国库亏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办公复印机买卖协议详细范本
- 2024年白字黑字无中介借款协议样例
- GF2024年工程设计服务协议
- 2024年初级水产批发销售协议样本
- 2024员工加入协议详细规定
- 2024年架子工承包协议
- 二手摩托车交易协议范本2024
- DB11∕T 1668-2019 轻钢现浇轻质内隔墙技术规程
- 2024年医疗器械试验协议模板
- 2024年企业股权奖励实施细则协议
- 2024-2025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沪科黔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招聘工作人员6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
- 人教版(2019)高中体育 4.6 紧急避险 教案
- 牛津译林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记忆版)
- 14 人人爱护公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 颜色科学与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学
- 办公大楼消防演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