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冠豸中学2023—2024学年下期第二次核心素养能力训练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展开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作战。材料叙述了隋朝的 A.建立时间 B.统一进程 C.巩固措施 D.制度革新 2.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与诗句描绘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丝绸之路 C.大运河 D.万里长城3.表1隋代全国户数、人口、耕地面积变化表年份全国户数(万)全国人口(万)耕地面积(万顷)隋文帝即位(581年)50030001900隋炀帝即位(604年)80046005500 表1变化说明隋朝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科技文化成就斐然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D.户籍人口超过秦汉4.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A.以民为本B.完善制度C.重用人才D.依法治国5.图1反映了唐朝制瓷业A.工艺水平高超B.遍布沿海地区 C.产品种类单一秘色瓷唐三彩D.制作流程简约秘色瓷唐三彩图16.图1表2作者诗名诗句李白《白马篇》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据表2可知,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具有A.延续性 B.多元化 C.相似性 D.一体化7.图2、图3所示为唐朝娱乐活动情景。它反映了唐朝A.宽松的政治氛围

B.平等的男女地位C.独特的绘画艺术D.开放的社会风气

图2弈棋仕女图图3女子蹴鞠图8.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的诗淳朴厚重,强调了历史现实主义的风格。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文化政策的影响 B.国内政局的变动 C.皇帝喜好的差异 D.经济重心的南移9.唐玄宗到了开元中后期,政治上安于现状,不图进取,任用奸佞之臣,生活上失去自检,追求安逸享乐。材料表述了“安史之乱”的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10.历史典故往往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可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下列历史典故与赵匡胤有关的是 A.投笔从戎 B.破釜沉舟 C.三顾茅庐 D.黄袍加身图411.

图4A.为政以德 B.重农抑商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图512.图5图5A.商品经济繁荣B.民众生活奢靡C.海外贸易兴盛D.阶级矛盾尖锐13.图6所示作品属于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图614.据图7和图8可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图7图8A.王朝的繁荣与开放 B.政权的并立与对峙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帝国的兴盛与衰弱15.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其评选的最有力证据是A.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 B.开拓疆土,统一蒙古草原 C.加强皇权,建立行省制度 D.兴建大都,推行中原文化16.“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颗星星”。其中,形成于元朝的那颗“星”是A.藏族 B.契丹族 C.回族 D.满洲族17.据《汉藏史集》记载:1264年,忽必烈派宣政院使前往西藏的萨斯迦,沿途清查户口、物产、道路等情况。这一记载A.印证了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B.反映了汉藏民族矛盾日趋激化C.说明了元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D.表明西藏未正式归入元朝版图18.图9是中国古代邮驿史上的大型驿站,它的建立体现了A.对外交往频繁B.水路航运畅通C.外贸范围拓展D.陆路交通发达图9元朝鸡鸣驿19.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其建立的时间可表述为A.公元13世纪60年代 B.公元13世纪80年代 C.公元14世纪60年代 图10答卷格式,采用八股,文章结构,不得有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内容空疏,形式呆板。D.图10答卷格式,采用八股,文章结构,不得有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内容空疏,形式呆板。20.图10所示材料反映了明朝科举制度A.注重实践,培养人才 B.利于创新,启智增慧 C.经世致用,繁荣文化 D.脱离实际,禁锢思想21.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书中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作者这样编排意在A.重视农业生产 B.关注著作销量C.贬抑商业活动 D.倡导节俭品德22.明朝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它逐步走向覆亡。导致它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藩镇割据和军事专制 B.自然灾害连绵不断C.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D.底层民众灾难深重23.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大规模地营建北京城B.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作物C.明朝建立后组织全国人力先后18次修筑长城D.《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24.图11空框处的内容应为A.抗击外敌B.民族交融C.和平交流D.巩固海防图1125.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商人、工匠、市民和妇女常常成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地位提高B.君主专制加强C.思想控制放松D.市民文化繁荣26.清政府规定:出海贸易的商船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的政策是A.开放海禁 B.闭关锁国 C.轻徭薄赋 D.朝贡贸易27.与右图直接相关的传统节日是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图12清代《龙舟盛会图》28.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C.汉唐是开放、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为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摘编自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指出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做法的是哪一个皇帝?(2分)(2)小历同学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①②③④图5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注: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图6清廷赐予达赖与班禅的金印图7乾隆帝颁发的金奔巴瓶(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5中指向唐太宗的序号。(2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元朝在处理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上采取的不同方式。(4分)(3)结合图6、图7和所学知识,简述清廷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方式。(2分)(4)综合以上材料,得出一个历史结论。(2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图14材料二从朱元璋开始,由皇帝亲自领导各部管理全国政务。在清朝雍正时期,由中央直接传达给各地方督抚大员。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明清两朝有较长时间未再出现地方割据问题,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以及中央王朝对广大疆域的实际控制,也是在明清两代真正实现的;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都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填写图14中①②③的相关内容,并简述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