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一、新课标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内容分析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起国家。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战胜蚩尤部落,渐渐新城日后的华夏族。黄帝之后的著名部族联盟首领尧、舜、禹,通过部族联盟民主推举的“禅让制”产生。他们德才兼备,克己爱民,带领人民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赢得人民的尊重。教学目标1.通过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二)讲授新课1.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判断“文明”的标志有哪些?“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学生活动①物质文明的标准:金属工具②政治文明的标准:国家出现③精神文明的标准:文字出现④考古学上的标准:城市出现(3)教师活动国家产生的条件: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记笔记】2.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16,概况良渚古城的基本内容。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分析材料,概况良渚古城的特点有哪些?材料1: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材料2:古城背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水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材料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20万千克碳化稻谷。材料4(相关史事):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在神人、神兽的周边还有飞鸟。考古发现表明,各地良渚文化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材料5:“第一等级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二等级既随葬少量玉礼器,又有生产工具随葬的;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四等级以无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姜军《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述》(4)学生活动特点1:良渚文化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特点2: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特点3: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记笔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5)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16,概况陶寺都城的基本内容。(6)学生活动(7)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17,归纳陶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8)学生活动①当时阶级分化严重。②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③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④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的巨石阵早500年。【记笔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3.远古的传说(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绘制华夏族的形成图。(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18,概况禅让制的基本内容。(4)学生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