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职业中专高一(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扣(shé)璀璨(càn)同胞(pāo)侦察兵(zhēn)B.廿三(niàn)惩戒(chéng)荫庇(pì)搓搓手(cuō)C.供给(jǐ)温馨(xīn)姗姗(shān)黑黝黝(yǒu)D.噩梦(è)忏悔(qiān)漂泊(bó)凉飕飕(sōu)【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折扣”的“折”应读作zhé,“同胞”的“胞”应读作bāo。B.“荫庇”的“庇”应读作bì。D.“忏悔”的“忏”应读作chàn。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嘱咐虔敬祭伺兴高彩烈B.臆想兀立摇曳爽心悦目C.委屈懦夫罪孽瓢拔大雨D.筹画溪畔驱逐雅雀无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祭伺”的“伺”应写作“祀”,“兴高彩烈”的“彩”应写作“采”。C.“瓢拔大雨”的“拔”应写作“泼”。D.“筹画”的“画”应写作“划”,“雅雀无声”的“雅”应写作“鸦”。故选B。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而无,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而无,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A.重复变化变化重复B.变化重复重复变化C.重复发展发展重复D.发展重复重复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根据句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可确定,本句主题是“重复和变化的问题”,排除CD。两个填空处均是“只有……而无……”的结构,“只有”表示唯一条件,“而”表转折。根据“必然单调枯燥”可判断第一空应填“重复”,“重复”造成作品“单调枯燥”。根据“陷于散漫凌乱”可判断第三空填“变化”,“变化”造成作品“散漫凌乱”,排除B。故选A。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太阳就要落山,落日的余晖将自然界幻化得金碧辉煌。B.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吸引了不少听众。C.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真是让人眼花缭乱。D.春天的花园里五彩缤纷,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在句中所形容的是“自然界”,使用错误。B.“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在句中用来形容故事吸引人,使用正确。C.“琳琅满足”,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在句中形容商店里的商品好的东西很多,使用正确。D.“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在句中形容花园里的花颜色多,十分好看,使用正确。故选A。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答案】B【解析】【详解】A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到底是说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表意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河南河北”古代是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C.五音十二律是指我国古代音乐中高低不同的各种音阶。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D.“唐宋八大家之一”错误。白居易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故选D。7.下列文体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西汉人,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和欧阳修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D.背景材料、导语都是新闻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B.“李清照和欧阳修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错误。欧阳修虽然也是宋代文学家,更多是以散文和古文运动领袖的身份被后人铭记,将欧阳修列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是不准确的。故选B。8.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_______。A.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B.不要以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C.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D.不要以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A.“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虽然与“宽容”有关,但更侧重于对他人的态度。B.“不要以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与原文内容不相关,因为原文讨论的是宽容他人。C.“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则直接体现了宽容他人的态度,并且与“享受生活的美好”相呼应,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D.“不要以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虽然也是正面的态度,但与原文中强调的“宽容他人”并不直接相关。故选C。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C.“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D.古时,“左迁”指的是贬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C.“‘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错误。“望”在农历中指每月十五。故选C。10.对下面这首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志未酬的内心苦闷。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斑;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指代闭居之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错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两句诗的意思是,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表达了自己报国的壮志。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故选A。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结果自豪。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1)对作者用“隐讳”的手法说马克思逝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一项是()A.因作者与马克思有着深厚的友谊,故不忍心直说“逝世”这两个有伤感情的字来。B.是因为作者想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马克思的崇敬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C.是为了更有力赞颂马克思的崇高的革命精神。D.因为马克思是一代伟人,直接说他逝世有损形象。(2)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对敌人的诽谤、诅咒已经司空见惯,所以马克思毫不在意。B.敌人不堪一击,故可如对蛛丝一般,不必花费大力气C.敌人的诽谤是无理的,卑劣的,无需在意地去一一作答。D.马克思对驱逐、攻击他的敌人极端蔑视,表现出了惊人的胆量。(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过一个私敌”,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毕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战,他的敌人则是“公敌”。B.攻击马克思的敌人,是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而不是作为马克思个人。C.马克思超脱世俗的局限;他不因个人恩怨而与他人结仇,故无“私敌”。D.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公敌蜂起,“私敌”已无暇顾及。【答案】(1)B(2)B(3)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不忍心直说”“有伤感情”错误,表述不全面,排除A;“为了更有力的赞颂马克思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并不能体现出来,排除C;“直接说他逝世有损形象”错误,理解有误,排除D。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敌人不堪一击,故可如对蛛丝一般,不必花费大力气”错误。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不屑一顾和大无畏精神,准确地传达了他内心的无畏和坚定。选项理解有误。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私敌’已无暇顾及”错误。“公敌蜂起”,马克思不因个人恩怨而与他人结仇,所以说没有“私敌”;马克思可能有许多敌人,但那都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他的敌人都是“公敌”。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故选D。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1)本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理解正确的一组是()A.主要通过举例 B.主要通过数字C.主要通过比喻 D.主要通过比较(2)语段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想要揭示的问题是()A.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建筑巧妙。B.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得益于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C.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来源于重复与变化手法的完美结合。D.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艺术依靠那简单重复的几十根柱子。(3)对北京的明清故宫的“最杰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重复与变化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典型性。B.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一惯性。C.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超常性。D.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科学性。【答案】(1)A(2)C(3)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能力。B.“数字”错误。文中虽然提到了“几十根柱子”等数字,但这些数字只是为了辅助说明和增强描述的准确性。C.“比喻”错误。文中虽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故宫的建筑群比作“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等,但这些比喻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并不是主导。D.“比较”错误。文本并没有直接通过比较来阐述主题。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建筑巧妙”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第二段“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可知,语段第二段作者要揭示的是人民大会堂“重复与变化的统一”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对它的特点评价。B.“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错误。原文第二段主要描述了人民大会堂如何通过“重复与变化”这一手法的完美结合来达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并没有描述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D.“依靠那简单重复的几十根柱子”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可知,选项忽略了文中提到的其他建筑元素。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一惯性”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可知,明清故宫的建筑风格是通过“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来达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而不是简单的“一惯性”。C.“超常性”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可知,故宫建筑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文中并没有提及明清故宫具有超乎寻常的建筑风格。D.“科学性”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第三段“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可知,文章主要讨论的是明清故宫建筑中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性。故选A。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自韩愈《师说》)(1)下列句子中,“师”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择师而教之。(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非生而知之者。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古之学者必有师。C.吾从而师之。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下列各句与文中第②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C.大王来何操。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4)对这段文字中加点字“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的经典B.道路C.学习的风尚D.道教(5)翻译句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答案】(1)B(2)C(3)B(4)A(5)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师”,名词,老师。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B.“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句意:我跟随他并以他为师。C.“师”,名词,老师。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D.“师”,名词,老师。句意:选择老师来教他们。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之”,代词,代道理。句意: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懂得道理的。A.“之”,动词,到、去。句意: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沛公的军营。B.“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C.“之”,代词,他。句意:我跟随他并以他为师。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第②句句式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A.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B.判断句。语意判断。句意: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话。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句意: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我持一双白璧,欲献项王。句意:我带着一对白璧,打算献给项王。故选B。【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故选A。【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是故”,因此;“无”,无论;“贵”,地位高;“贱”,地位低;“长”,年纪大;“少”,年纪小;“道”,道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存”,存在的地方;“师”,老师。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没有地位高低贵贱,没有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选自韩愈《师说》)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答案】①.同是天涯沦落人②.此时无声胜有声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⑤.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沦”“倍”。15.按要求写作。某校团委计划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组织全校团干部去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陪伴”活动。请据此写一份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简洁,有关内容可以虚拟。【答案】示例:通知各班团支部:为了让失亲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学校团委将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组织各班团干部前往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陪伴”活动。请相关人员于6月1日上午8点在学校门口集合,集体乘车出发。××学校团委2023年5月29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通知通知的拟写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内容、落款四部分。标题:居中写“通知”二字。主送机关:通知要发给谁,这里就写谁,本题是告知“各班团支部”,“各班团支部”顶格写即可。正文部分:通知的正文部分要谨慎措辞,毕竟是要说清楚事情的。要明确出席对象、时间、地点、通知的内容以及对出席者的要求等。本题是一则活动的通知,面向对象是“各班团支部”,在正文部分,要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开展“爱心陪伴”活动,活动的时间“6月1日上午8点”,活动的地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落款:署名在上,日期在下,正文内容结束后的右下角。本题为“××学校团委”以及发通知的时间,靠右对齐。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毕升是我国北宋时一个优秀的刻字工人,他的手艺很精巧,刻的木板印出来的书很受欢迎。但是,他在长期的艰辛劳动中深深感到雕版印刷很有缺点,经常苦苦思索要设法改进它。有一次,他看见孩子用黏土做成骰子,放在炉火上烤干,就可以拿去玩了。他触景生情,反复思索,心想:假如把印书用的字,也刻的像骰子一样一个一个的,该多方便!他经过长久的细心钻研,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我国古代科学四大发明之一。(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考”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思考”是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先导,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侦察兵,是孕育发明之花的阳光雨露,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那些有重大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思考的作用,而且都是最善于思考的人。(3)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说:马克思有“非凡的思考力”,“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李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毛泽东同志多次教导我们要“多思”“多想”。他说:“多想出智慧”,“必须提倡思索”。周恩来同志、华罗庚同志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行成于思,毁于随。”(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思想认识就是客观材料人脑这个加工厂中进行加工后的产品。人脑这个加工厂还具有特殊的性能,这就是:在劳动和实践中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的表面依靠思考的作用。所谓创造性的劳动,就是劳动加上思考,也就是在从事体力劳动或科学实验等劳动的同时,进行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那些不肯开动脑筋的思想懒汉,是谈不上有创造性的劳动,更谈不上做出什么发明创造的。有志于献身“四化”的青年朋友,在劳动、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努力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1)第二自然段“从这里看出”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2)语段中,划线句子起到什么作用?(3)上述语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除活字印刷术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有什么?【答案】(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引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4)火药、造纸术、指南针【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这里”在第二段中具体指的是上文所描述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深感雕版印刷的缺点,经过长时间的细心钻研。这个过程充分展示了思考在创新中的重要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那些有重大发明创造的科学家,艺术家,而且都是最善于思考的人”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对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描述;同时,领起了下文对科学家、文学家重视思考的重要性的论述。因此,这个过渡句使得文章更加连贯和完整。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第三段引用了保尔的话、周恩来的话,属于引用论证;文章第四段“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思想认识就是客观材料人脑这个加工厂中进行加工后的产品”,把思想认识比作产品,属于比喻论证;文章第一段中列举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属于举例论证。【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活字印刷术外,还有指南针、火药、造纸术。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传说中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跃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看,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简单的树枝!倘若它把鸟窝食物等用品都带在身上,那还能飞起来吗?看了这则材料后,请以“成功与条件”为话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答案】例文:成功与条件:轻装上阵的智慧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有一种鸟儿以其非凡的毅力与智慧,跨越了广阔的太平洋,而它的秘诀,竟是那微不足道的一小截树枝。这不禁让人深思:成功与条件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成功,这个光芒四射的词汇,往往被赋予了诸多复杂的定义和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考虑风险约束的资产配置策略实证研究
- 英语四级词汇
-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 2024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第1课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1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5北京丰台初二(上)期末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代办采矿权许可证延续登记的委托代理合同律改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企业内训师培训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品牌授权书范本一
- 田英章经典毛笔楷书字帖{编辑完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