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分析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一、地质构造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二、基本形态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形式地貌原因褶皱背斜形成山岭,如A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谷地,如C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形成谷地,如B处中间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山岭,如D处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A部分叫地垒,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B部分叫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名师解惑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疑难辨析1.断层和断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重点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2)具体方法方法及图示判读事例看新老关系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看岩层弯曲没有说明岩层新老关系的情况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貌为谷地。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为山岭看相关数据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向斜,背斜建隧道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地下水和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典例](2021·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题。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答案B(2023·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1~2题。1.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答案C解析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图形专项突破10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第一步: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结合图中的图例、地层的层序、岩层的侵入关系等确定出岩层的新老关系。(1)一般岩层越老,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位置越靠上;(2)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则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第二步: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和地形从岩层的弯曲变形、断裂错位以及连续延伸状况判断岩层形态,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利用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地形类型看海拔高低变化。第三步:判断岩层运动特点和地质构造应用(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2)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也可能伴随着上升运动;(3)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4)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构造情况,以利于施工和安全等。[典例](2021·6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1)~(2)题。(1)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① B.②C.③ D.④(1)文字信息获取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说明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2)图示信息获取答案(1)C(2)B(2022·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1~2题。1.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A.东北 B.西南C.西北 D.东南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若甲地发育河流,应沿断层线发育,呈东北—西南走向,排除C、D;该地北部有水库,地势整体南高北低,故河流最可能流向东北方向,A对、B错。2.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b比c老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③b比c新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b覆于c之上,该地为向斜,所以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可知,沉积岩颗粒越细,沉积环境水深越深,b为石灰岩,c为砂页岩,b岩石颗粒物比c岩石颗粒物小,说明先形成c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所以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某地质考察队对重庆某地进行考察,测得其东西向且相邻不远的甲、乙、丙三地的气温和同一岩层的埋藏深度。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所测地区的地形是()A.背斜山 B.向斜山C.背斜谷 D.向斜谷答案C解析甲、丙两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说明该地的地形是谷地。乙地岩层埋藏深度200m,甲、乙两地温差2℃,海拔大约相差333m,由600>(333+200)可知,甲地岩层埋藏深度比乙深,同理由500>(167+200)可知,丙地岩层埋藏深度比乙深。说明岩层中间高两侧低,是背斜。故图中所测地区地形是背斜谷,C对。故选C。2.图示地区白天风向和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甲→乙流水侵蚀 B.乙→甲流水沉积C.甲→乙流水沉积 D.乙→甲流水侵蚀答案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地形是背斜谷,乙为谷地。白天,近地面气流从谷地流向两侧山坡,盛行谷风,所以白天风向为乙→甲,A、C错;该地为背斜谷,背斜岩层向上拱起,顶部裂隙发育,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该地位于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所以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可能是流水侵蚀,而不是流水沉积,B错,D正确。故选D。(2024·河北衡水中学一模)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点,即页岩既是产气岩又是储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下图为某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剖面图,②③为两处钻井,勘探结果显示两处钻井附近页岩气储量贫乏,甲处是该区域背斜主体构造的核心部位。据此完成3~5题。3.①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作用是()A.西北—东南方向挤压 B.西北—东南方向拉伸C.东北—西南方向挤压 D.岩浆活动答案C解析①地质构造为断层构造,是岩层受到的压力或张力作用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范围,岩石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根据图中方向信息,其东北侧岩层发生明显弯曲变形,是受东北—西南方向挤压形成的,C正确,A、B错误;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属于沉积岩,不是岩浆活动形成的,D错误。故选C。4.②钻井附近所处的地质构造位置是()A.断层西南侧的相对上升部分B.向斜东北翼的中部C.断层东北侧的相对下降部分D.背斜东北翼次级背斜近核部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②钻井附近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根据材料,甲处是该区域背斜主体构造的核心部位,因此②钻井附近是在背斜东北翼次级背斜近核部,D正确。5.②③钻井附近页岩气储量贫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钻井附近娄山关组岩层封闭性较差B.钻井附近牛蹄塘组岩层顶部张裂发育C.牛蹄塘组页岩气形成时间短D.断层不利于南华系—震旦系页岩气汇聚答案B解析图示为某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与其他组岩层无关,A、D错误;钻井附近牛蹄塘组岩层顶部在甲附近有张裂发育,②③与甲处于同一个背斜构造区域中,产生的页岩气无法大量储存,导致②③钻井附近页岩气储量贫乏,B正确;牛蹄塘组页岩气形成于寒武系,形成时间长,C错误。故选B。课时作业下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分布范围分别是M、N、P。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层年龄为M<N<P。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A.背斜顶部 B.向斜槽部C.向斜右翼 D.背斜右翼答案C解析岩层年龄为M<N<P,右侧岩层老,左侧岩层新,结合背斜、向斜岩层弯曲特点,可以判断地质剖面示意图位于向斜右翼或背斜左翼,故C项正确。2.①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处于断裂带,岩石破碎 B.向斜槽部地势凹陷C.夏季汛期流水侵蚀严重 D.地表岩层差异侵蚀答案D解析根据提示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断裂带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岩层有错位,岩层在形成时间上会不连续,即该处不可能处于断裂带,A项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处不是向斜槽部,B项错误;由于图示地区是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量少,流水侵蚀弱,C项错误;①处两侧地势起伏较大,且地势走向与岩层分界线走向一致,故应是两侧地表岩层差异侵蚀造成的,D项正确。(2024·江西八校联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3~4题。3.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A.T3>T4>T5 B.T4>T3>T5C.T3>T5>T4 D.T5>T4>T3答案A解析图中东西两岸相同地层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说明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地层顺序没有颠倒,故海拔越低的地层形成时间越早,地层年龄越大,故选A。4.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A.向斜谷 B.背斜山C.背斜谷 D.向斜山答案A解析若地层年龄T3>T2>T1,那么从河谷地层向两翼地层年龄由新到老,该河谷是在向斜构造基础上形成的,故选A。(2024·北京密云区期末)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⑥ B.岩层②断裂之后相对下降C.形成岩层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 D.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岩层⑥被断层①切断,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⑥,A错。从图中的断裂处看,岩层②断裂之后左侧相对上升,右侧相对下降,B错。岩层④为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岩层③为在岩浆岩周围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岩层③④形成的内力作用不同,C对。⑤处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故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