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5-山东省临沂市莒南二中2025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独创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变更【答案】A【解析】【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解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解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变更产生确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变更,故D项错误。2.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觉,更无运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奇妙意义的纹饰,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首次发觉,更无运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奇妙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依据材料“更无运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3.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靠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对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确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靠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4.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干脆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减弱【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干脆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减弱,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更,B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供应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故选D。5.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超群分工细致 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浩大 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答案】D【解析】【详解】据“放与农家预定值”、“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计工受值”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存在商业资本项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解除。故选D。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塞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美,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夜以继日,往来不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描述的是鹦鹉洲商业繁盛景象,依据“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閈(街道里巷)甚盛”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依据“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美”可知,当时南市的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备,B正确;依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可以推断,南市是城市的外延,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题干中“一日可尽”指的是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能在一日之内售罄,而非指贸易活动的时间。依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④不符合题意,ACD解除。7.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A.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非常重视 B.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C.客观上调整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 D.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关键词“取予以时”,即依据时令买入卖出,获得利润,客观上顺应了市场需求,是对市场交易的调整,C项正确;白圭的做法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政府,解除A;材料没有涉及以农为本的思想,B项错误;春秋时期就已经打破工商食官,解除D。8.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全部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D项正确;利用政府限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全部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限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9.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全部权归国家全部【答案】D【解析】【详解】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交换而变动居处,“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是份地(私田)的临时运用者,没有全部权,私田的全部权归国家全部,D项正确;井田制下无论公田、私田(土地)都不能买卖,A项错误;村社成员随着份田变动而更换居所,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收获物上缴国家,B项错误;村社成员耕种的份地并不固定,不是份地的主子,私田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不同,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C项错误。10.如图是朱元璋颁旨绘制的《大明混如图》,该图将中国描绘的异样浩大,而将印度半岛、印度洋、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及非洲大陆描绘的比实际更小。此图着重描绘了明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这A.推动了明初朝贡贸易的发展 B.阻断了中外文化的沟通C.实现了中心对地方完全限制 D.制约了明朝的长远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作为由明太祖朱元璋颁旨绘制,着重描绘并放大中国,将印度半岛等亚非其他地区缩小的地图,《大明混如图》体现了当时天朝上国的传统理念,这种旧观念制约了明朝的长远发展,D项正确;《大明混如图》的绘制和理念,不是明初“朝贡贸易的发展”的动力,A项错误;明初中外文化的沟通并未被“阻断”,B项错误;《大明混如图》体现的是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不能实现中心对地方的“完全”限制,C项错误。11.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它们都加紧了殖民地的争夺,通过投资运输业能够有效的扩大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A项正确;外国在华投资和所占比例状况不能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B项错误;一战前,国际资本竞争激烈,并非趋于“和缓”,C项错误;仅从“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增加”及其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变更,不能得出“中国民族资本的市场竞争实力有所提高”的结论,D项错误。12.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变更 D.洋务派打算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需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打算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见不能说明“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见“华商独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13.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渐渐购人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马上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旺盛,日益从农家分别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 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斗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别,简化了手工织布业的生产程序,客观上使手工织布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有所提高,促进了手工织布业的发展,故选择D项;“纺”“织”分别,表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起先解体,解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29世纪初,且手工织布工场没有运用机器生产,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解除B项;手工织布只是“一度的兴盛和旺盛”,且进口机织棉布的销售状况材料没有反映,解除C项。14.20世纪初,文献中运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A.社会结构变动 B.商人地位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 D.近代工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已是浑然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群体,这是社会结构变动的表现,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地位的提高,B错误;据所学可知,鸦片斗争后自然经济已经起先解体,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工业的发展”,D错误。15.随着洋务企业的发展,四周农业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大都市中成为产业工人或劳工,促使了这些城市的规模飞速膨胀,并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一现象A.催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 B.加速了近代中国城市化步伐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起先解体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动【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城市的规模飞速膨胀”得知,因为洋务企业的发展使部分城市的工人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故选B;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在鸦片斗争后的外商企业中,A错误;鸦片斗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起先解体,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D项解除。16.1873年的《轮船招商局局规》规定:由诸商董中推举一位商总,总局和各分局分别由商总和商董主持。总局须将各董信息“开单转详大宪(李鸿章)存查”,更换商总或商董时均须“察请大宪”。这一规定A.体现了官督商办的特点 B.阻碍了民用企业的发展C.解决了军事企业的困难 D.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总局须将各董信息‘开单转详大宪(李鸿章)存查’,更换商总或商董时均须‘察请大宪’”等信息可知,洋务派民用企业汲取部分私人资金,并允许商人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实权仍驾驭在清朝官僚手中,体现了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官督商办”特点,A项正确;洋务派民用企业汲取部分私人资金,并允许商人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有利于民用企业的发展,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阻碍民用企业的信息,B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军事企业的困难主要是资金,而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解决军事企业困难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特点,封建势力的强大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D项错误。
17.20世纪20年头,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非常困难,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须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干脆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解除B项;材料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解除C项;“阻断了”表述太确定,解除D项。18.1940年头中后期,中国很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旺盛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斗争的成功推动生产复原C.国统区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1940年头中后期正值抗战成功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企业账面利润难以维持生产,说明通货膨胀严峻,这些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中国的工矿企业虽然有利润,但是难以维持生产,出现了囤积原料为主,生产为辅的局面,C正确;题干未提及商业旺盛状况,不能得出商业旺盛带动工业生产,解除A;当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复原,解除B;1940年中后期不存在军阀混战局面,解除D。19.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更示意图。其中①是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一战期间特殊是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曲线①所示的在华商号数量迅猛增长相对应,A项符合题意;1914年到1918年,英德等欧洲列强忙于帝国主义斗争,削减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华商号数量发展与曲线①所示不符,BC两项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退出了帝国主义阵营,在华商行数量与图中曲线①的发展趋势并不对应,D项错误。20.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久益烟公司马上生产出“三省”烟,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由此可知A.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B.国民政府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C.日本全面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答案】A【解析】依据“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可知,烟草业广告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上,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烟标,内容驾驭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是商家制作广告的前提,这就使得烟标与时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A正确;材料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国民政府的看法,解除B;材料反映的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状况,解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解除与关键信息无关选项即可。21.1949年,四川边远县份多已拒用金圆券,而由各商家自制票证。还有已废弃的法币,写上数目,加上号章,当作现钞,流通运用,也有以物易物的。材料说明A.外来资本冲击了金融秩序 B.西南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C.四川民众的民办法识增加 D.金融措施引发了市场混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人们用各种形式抵制金圆券,这表明国民政府的金融措施引起了市场混乱,D项正确;引起当时金融乱象的是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而不是外来资本,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金融措施导致市场混乱,难以反映西南地区的经济基础,B项错误;人们用抵制金圆券是经济行为,难以说明民办法识增加,C项错误。22.1949年5月,中共中心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情愿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事实上马上歼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复原发展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鉴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现状,党中心联合资产阶级的目的是便于接管城市后进行经济的复原,B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解除A项;国营经济是公有,而资本家是私有,因此联合资本家明显不是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故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党中心要联合资本家,而不是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解除D项。故选B。23.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扬画。该作品旨在()A.宣扬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C.提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气【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64年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图中“跟前辈学习,把青春献给农业”体现出了人们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故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解除A项;材料中只涉及农业发展,并没有体现工业,解除B项;从材料中的人物来看,其中还有中年,并不是只有青年,解除D项。24.20世纪50年头,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起先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状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才智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A.国民经济复原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头正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期,材料中“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以及图片中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工作,都是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故D正确;1953年已经起先一五安排,而不是国民经济复原,解除A项;“全面提升”不符合史实,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奋斗,而不是节约,解除C项。25.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1965年至1975年中苏关系恶化,因此我国在西南西北等三线地区投资基建,而且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比例较高,这样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工业发展,改善我国工业布局,D正确;这一时期的三线建设受到国际形势影响,与经济发展规律无关,解除A;1965年至1975年我国已经是安排经济体制,三线建设是国家安排内容,并不是国家对经济管理的强化,而是安排经济的体现,解除B;国民经济结构指的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者关系,题干仅仅涉及的是基建投资,属于工业,因此不能证明三线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解除C。26.1983年,安徽某面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全部制结构起先发生变更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渐渐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政府允许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说明政府确定程度上削减了对企业的限制,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D项正确;发展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起先,解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小型企业,因此其它大型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B项说法过夸张,解除B项;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全部权仍旧是国家的,因此全部制结构并没有变更,故解除C项。27.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加 B.国企改革全面绽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1983年,四家百货商场与主管部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承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加,A项正确;此时国企改革尚未“全面绽开”,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C项错误;我国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起先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2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夫领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心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确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全部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确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究 D.引导全国各地农夫走向共同富有【答案】C【解析】【详解】从小岗村的领先包干到户,到中心支持包干到户,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在改革进程中顺应并确定了群众的要求和探究,故C项正确;当时农村并不是发展多元经济全部制,解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解除B项;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解除D项。29.有经济学家认为,依据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动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安排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随后又进行了十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78年起先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动,故选择A项;对外开放在1978年起先,解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1992年才明确提出,解除C项;城乡差别缩小是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表现,解除D项。30.1978年底,中心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探讨A.增加国营企业活力 B.主动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1978年12月,党中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和党中心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探讨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B正确;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起先的,核心是增加企业活力,A解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解除;材料侧重的是对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利用,与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关,D解除。故选B。3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在对外开放推动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在回到北京后谈到:“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学问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欣然挥笔:“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确定的特区阅历是()。A.深圳发展阅历 B.北海发展阅历C.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阅历 D.上海浦东发展阅历【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在1979年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首批出口特区,对外开放,此后在1988年将海南作为经济特区,题干时间是1984年,因此邓小平确定的特区阅历是指深圳的发展阅历,A正确;北海不是经济特区,解除B;海南1988年才成为经济特区,解除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在1990年,解除D。3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供应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食其力转向依靠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看法和政策的变更,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更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33.1985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中进口税率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税目。此次关税改革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绽开C.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做主动打算 D.透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动的须要【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我国在20世纪80年头降低关税税率,此举有利于进口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等,是我国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的表现,说明此次关税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动的须要,故选D;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就已经起先,解除A;我国在50年头就起先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解除B;20世纪80年头世贸组织尚未出现,解除C。故选D。34.哥伦布航行安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从而出现了一个历史假设问题:假设他估计正确的话,他确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确定发觉不了美洲新大陆。这说明A.历史的假设结论没有历史意义B.历史的客观效果与历史的主观动机相符合C.历史的假设结论须要史料实证D.历史的发展进程超出了当事人的主观估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假设他估计正确的话,他确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确定发觉不了美洲新大陆”可以看出,新航路开拓的进程超出了哥伦布对地球距离的主观估计,故D项正确;“没有意义”表述太确定,解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解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并没有强调历史假设的论证问题,解除C项。35.在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这样一块纪念碑,正面写给麦哲伦,背面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碑文正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文背面是“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这说明A.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B.历史是非,清楚可辨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 D.角度不同,结论迥异【答案】D【解析】【详解】碑文正面确定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反面确定了菲律宾人抗拒西班牙入侵的民族抗争精神,正反面碑文看待麦哲伦航行的角度不同,正面站在全球史观角度,反面站在反殖民角度,最终两者结论迥异,D正确;从新航路开拓过程来看,其本身含有殖民性质,因此两种观念并不冲突,解除A;题干并未强调是非,解除B;碑文正反面说明不存在主流,只有立场之分,解除C。36.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缘由,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说明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 B.探讨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C.后期史学工作者素养较前期更高 D.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行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对价格革命发生缘由的不同相识,不断有新的探讨角度,体现了探讨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现反映出史学探讨的与时俱进,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真像是什么,解除A项;材料并不强调探讨者的素养问题,解除C项;“不行信”的说法错误,解除D项。37.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供应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供应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沟通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豆类等物种传到亚洲、欧洲等地,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的饮食结构,故选C;玉米等是美洲,不是欧洲的,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工业化问题,B错误;材料体现物种传播给亚欧人饮食带来的变更,没有体现亚欧贸易问题,解除D。38.14~15世纪,意大利的画家们受到王公和富商的托付,描绘时人注目的丝袍、瓷器,香料罐、外族人以及异域动物等,这些绘画被呈现于皇宫居处及各商业场所。这反映出当时A.意大利是东西方沟通的重要场所 B.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C.商业革命引起欧洲社会风尚变更 D.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4~15世纪,地中海仍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有意大利的画家们有足够的关于东部的绘画资源,故选A项;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是在新航路开拓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解除B项;商业革命出现于新航路开拓之后,故与B项同理可解除C项;材料没有表现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D项结论,解除。39.在经验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殖民政府最终相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就的恶果”,在孟买、马德拉斯、缅甸、西北省、中心邦、奥德等地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海上马车夫的雄风C.拿破仑陛下的荣光 D.日不落帝国的宽阔【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孟买、马德拉斯、缅甸、西北省、中心邦、奥德均为印度的管辖区,殖民政府在以上地区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说明此时印度已是殖民地,印度为英国殖民地,故D项正确;西班牙未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解除A项;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越来越失去了影响力,联省共和国执政威廉五世把全部荷兰在印度的殖民地放弃给英国,解除B项;18世纪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区域仅限南部沿海小部分地区,解除C项。故选D。40.据史料记载,欧洲人抵达美洲大陆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大约1亿左右。但面对欧洲人的枪炮和旧大陆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无反抗力。到19世纪,美洲印第安人仅存300多万。材料说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A.造成亚、非、拉美各文明相续毁灭 B.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产沟通和交换C.使传染病流行成为世界性的严峻问题 D.是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主要缘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欧洲人在抵达美洲后,面对着欧洲人的枪炮和旧大陆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无反抗力,这致使美洲人口大量锐减,故D项符合题意;西方殖民扩张并没有完全摧毁亚、非、拉美文明,A项解除;B项不是材料探讨的主旨信息,解除;在西方殖民扩张之前,传染病已经是世界性问题,C项解除。故选D。41.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曾说:“欧洲不仅是支配和变更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英国历史发展的下列相识,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颁布《航海条例》,爱护海外贸易利益B.颁布《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领先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建立广阔海外殖民地,成日不落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作为宗主国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处于对殖民地的支配和变更地位,符合材料观点。D正确;《航海条例》的颁布只是为了爱护英国自身利益,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A解除;《权利法案》只是确定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B解除;C强调的是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不涉及对外部的支配,解除。故选D。42.17世纪下半叶,东印度公司每年给查理二世10500英镑。正因为这样,查理二世登基次年(1662年),便扩大了东印度公司的特权:增加东印度公司可运往国外的黄金数量额,准予该公司在印度组建军队、修筑堡垒。不久,查理二世又授予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造币厂的权利。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东印度公司的权利得到提升 B.英国国王获得印度的统治权C.国家力气推动早期殖民扩张 D.英国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英国国王授予东印度公司各项特权有助于东印度公司加快对外殖民扩张,体现国家力气影响早期殖民扩张,故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的权利得到提升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本质.解除A项;材料中不能体现英国国王获得印度的统治权,解除B项;题干信息与英国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无关,解除D项。故选C。43.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赐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这些公司由国家赐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可知这些公司大大促进了英国、荷兰和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A项符合题意;17世纪时主要是以重商主义为主,还没有建立起自由贸易体制,解除B项;17世纪时世界市场刚起先出现雏形,经济全球化尚未出现,解除C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解除D项。故选A。4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头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迥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侈之城”,另一座是“凄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凄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欲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答案】B【解析】【详解】“奢侈之城”和“凄惨之城”体现了巴黎城内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依据“19世纪六七十年头”可知此时是工业革命期间,所以导致“凄惨之城”形成的缘由主要和工业革命有关,即资产阶级的贪欲,故选B;19世纪六七十年头波旁王朝已经不复存在,解除A;贸易中心转移是新航路开拓的结果,时间在16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解除C;经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系列思想解放运动,教会势力已经遭到沉重打击,更不能形成统治局面,所以出现材料中的状况和教会统治的腐朽无关,解除D。故选B。45.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很多人有剧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埋怨:“我本应接着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埋怨()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出现的大雾与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有关,因此其埋怨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A项正确;垄断产生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合,解除B项;材料与精神危机无关,而是环境污染问题,解除C项;此时汽车还没有出现,解除D项。46.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②亲密了国际间的经济沟通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市场准入是指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是通过国家立法来实现的,与铁路里程的增长无关,故①错误,ABC解除;铁路里程的增长是陆路运输发展的表现,亲密了国际间的陆路经济沟通,故②正确;到1900年,各大洲铁路里程均有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大洲的铁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故③正确;各大洲的铁路里程的增长,大大变更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④正确,故选择D项。47.纽约科尼岛的旅游业崛起于1890年,发展到1915年,一位游客这样写道:“对占据游客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来说,这里是一个奇妙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工人游客成为主体的缘由是A.生产率提高工人相对闲暇 B.关税爱护促进了经济旺盛C.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上升 D.彻底实现了社会同等公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其次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大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确定程度上解放了工人阶级,让他们有了休闲度假的理念、时间和物质基础,故选A;关税爱护会阻碍经济的发展,B错误;其次次科技革命后,科技的运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自由时间,休闲意识出现并发展,与人口上升无干脆关系,解除C;D说法确定化,不符合史实,解除。48.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接着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激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胡佛主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有适度的进行干预,但是效果有限。而罗斯福新政则是全面干预经济,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干预的力度不一样,故A项正确;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解除B项;二者都要遵守美国的宪法,解除C项;从胡佛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来看,二者都关注失业问题、公共工程等方面,因此关注的社会问题基本一样,解除D项。49.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峻,一些学者很少担忧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应问题,却非常担忧总统能否赐予他们实行措施实施保障的实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 B.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C.照搬苏联的安排经济体制 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一些学者很少担忧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应问题,却非常担忧总统能否赐予他们实行措施实施保障的实力”可知学者意在说明须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以保障对失业等问题的解决,故选D;依据材料“少担忧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应问题”可以说明政府有强大的物质保障,但是不符从“侧面反映”这一要求,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以工代赈的内容,B错误;材料内容反映学者须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并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并且照搬苏联模式与史实不符合,C错误。50.在新政的其次阶段(1933-1935年),罗斯福政府为创建更多就业岗位,保证人民群众能够自食其力,国得以安定富强,颁布了多部具有“产业促进法”性质的法规,以期在保障工农业生产优先发展之上,带动经济从整体上获得发展。罗斯福政府此举()A.旨在调整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冲突 B.意图振兴美国的实体经济C.解决了生产与销售间不平衡的问题 D.弱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新政的其次阶段(1933-1935年)”“为创建更多就业岗位”“保障工农业生产优先发展”“颁布了多部具有“产业促进法’性质的法规”说明这时期罗斯福政府将经济调控的重心放在了振兴民族实体经济,B正确;A、C不是材料主旨;材料“颁布了多部具有‘产业促进法’性质的法规”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51.明清社会材料一明清时期,商品流通空前旺盛,市场范围已突破区城性限制,全国性的统一市场渐渐形成。商人的活动已走向集团化,形成众多商帮,其经营活动具有全国性和专业化特点。白银成为主币,金融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很多集市发展成为市镇,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明清社会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变革性因素。从政治上来看,为防范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分化,以至威逼中心集权统治,明朝以后,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从社会关系上看,城市市民的抗税斗争及职业分化、城乡分化日益明显。从思想领域来看,这一时期思想界出现的泰州学派,代表了民众追求特性自由和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丘泼所提出在经济活动方面“听民自为”,在国家政策上提倡“保富”以及开放对外贸易等经济思想,更是商品经济迫切须要打破传统禁锢,自由发展的要求。——摘编自林文勋《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新变更与影响。材料二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梗概: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曾造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挚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请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橘子打算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橘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地区购买田宅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2)结合明清史学问,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实际状况或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精确全面。)【答案】(1)新变更:统一市场渐渐形成;长途贩运的商帮形成;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金融货币体系地位凸显;专业性工商业市镇崛起,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影响: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社会关系上城乡分化明显;思想上出现经济自由和发展的要求。(2)示例一:情节:捡到一只大龟壳,被一位波斯商人用5万两白银买去。历史现象:明朝时期货币经济发达。概述和评价: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加之赋税制度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 2024年无线呼叫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煤制合成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集锦
- 视觉、情感与认同:视听综艺节目的文化认同建构路径
- 牛津译林版英语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4年桥梁建设协议格式实例
- 二手房经纪服务个性化协议样本
- 2024年非全日制员工协议示范文本
- 2024年试用期间协议期限规定详解
- 75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
- 光伏系统的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标准作业组合票--自动生成
- 王洼二矿原煤仓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资料文稿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完整版)绕口令基本功练习
- PSR-E423中英文音色对照表
- 船舶舱室内装饰施工及检验标准
- 餐饮MBO目标管理课件
- 《2021国标结构专业图集资料》15G323-2 钢筋混凝土吊车梁(A4、A5级)(有水印)
-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