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第3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课时作业39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辽宁铁岭调研)学者李喜所认为,该书是鸦片斗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确定与仿效。该书最有可能的是(B)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解析:“该书是鸦片斗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表明该书是《海国图志》,故选B项;《四洲志》成书于鸦片斗争前,解除A项;《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不是史地著述,解除C项;《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著作,不是史地著述,解除D项。2.(2024·甘青宁联考)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A.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 B.推翻“中体西用”学说C.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解析:据材料把西学的源头说成是中学,即“西学中源”说,其目的在于削减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的阻力,故选A项;洋务派倡行“中体西用”学说,即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纳西方的好用科技,解除B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学西方制度和思想文化,解除C项;洋务派坚持文明优越理论不是其主要目的,解除D项。3.(2024·河南平顶山一模)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调。该主见(B)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确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供应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解析:冯桂芬主见“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以实现“君民不隔(统治者与人民要有沟通互动)”,可以看出冯桂芬的思想涉及了西方某些政治制度,这在确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故选B项;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解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供应理论基础,解除C项;冯桂芬的主见只是有西方的“民权”色调,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解除D项。4.(2024·山东泰安一模)“他”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命题,强调“民主并非西方之体,而是用,自由才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材料中的“他”(C)A.编撰《海国图志》,主见师夷长技B.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C.介绍进化论思想,提倡救亡图存D.宣扬民主科学思想,培育新青年解析: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严复,他介绍进化论思想,故选C项;编撰《海国图志》,主见师夷长技的是魏源,解除A项;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的是康有为,解除B项;宣扬民主科学思想,培育新青年的是陈独秀,解除D项。5.(2024·辽宁凌源一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行行者,置之”。据此可知,康有为主见的君主立宪制(B)A.干脆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C.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D.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解析:依据材料,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行行者,置之”,由可行的采纳,不行行的可不予理睬,可知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仍旧强调君主的权威,所以应当是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而康有为仍旧强调君主权威,所以不是干脆照搬英国的君主立宪,解除A项;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见,而非中国人民的斗争需求,解除C项;康有为维新思想主见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进行渐进的改良,而民主共和思想主见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不能为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解除D项。6.(2024·山西临汾调研)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高校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与。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后悔“失节”,竟在京师高校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C)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 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 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解析:举人参与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京师高校堂受到很大的非议,从侧面说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故选C项;材料不是探讨传统文化,解除A项;19世纪末甲午战败后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解除B项;1898年正是维新运动快速发展之际,解除D项。7.(2024·江苏模拟)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他说:“诸书分为三类: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算学,曰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曰官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游记,曰报章。”这表明当时(C)A.洋务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B.维新活动限于思想启蒙C.学习西方不断深化拓展 D.全盘西化思潮较为盛行解析:“诸书分为三类: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算学,曰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曰官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游记,曰报章”可得出对西学的探究学习不断深化发展,故选C项;“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是向西方学习的表现,同洋务运动性质相同,解除A项;活动早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已经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解除B项;“《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只是西学的一种分类法,无法看出全盘西化的思潮在盛行,解除D项。8.(2024·河南新乡调研)1905~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A)A.吸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 B.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C.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解析:材料“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说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训,意图用社会主义留意民生的思想来对中国即将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补充与发展,防范大资本家的发生,故选A项;材料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未体现动员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因而解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解除C项;材料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未涉及清政府的腐朽,解除D项。9.(2024·雅礼中学月考)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复原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提倡“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D)A.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B.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D.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解析: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复原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也就是孙中山所主见的民族革命,材料中“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复原中华’的思想先驱”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故选D项;民族主义的提出,把反对清王朝统治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并非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解除A项;“复原中华”“华夷之辨”“排满革命”体现了民族革命,但未涉及民主共和观念,解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民主共和观念,解除C项。10.(2024·安徽示范性中学一模)在鲁迅的早期杂文中,多是围绕批判“保存国粹”“扶乩驱邪”的封建迷信,以及痛贬扼杀青年、儿童的社会恶习等命题绽开;其杂文集《坟》中写于“五四”前后的文章,也是重在批判封建节烈观、家庭观、精神麻醉、奴隶根性等。由此可知,鲁迅的这些杂文(D)A.基本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C.开创了近代文学的全新体裁D.留意对国民性进行深刻反思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重在批判封建节烈观、家庭观、精神麻醉、奴隶根性等”可以得出,鲁迅的这些杂文留意对国民性进行深刻反思,故选D项;鲁迅的这些杂文留意对国民性进行深刻反思,没有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解除A项;揭开了“文学革命”序幕的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解除B项;本题主要考查鲁迅杂文的思想内涵,而不是文学体裁,解除C项。11.(2024·湖北八市联考)1916年诞生的山东边缘学问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胜利,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绽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是(A)A.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B.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C.中国参与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D.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解析:材料“辛亥革命没有胜利,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表明辛亥革命虽推翻帝制却没有触动文化层面,结合“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绽开的”可知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文化,故选A项;材料主要叙述中国革命的影响不是西方文明,解除B项;据所学中国虽然参与了一战并成为战胜国但并没有确立大国地位,解除C项;材料“真的革命”可知不是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解除D项。12.(2024·湖北七市联合考试)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表明李大钊(A)A.相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B.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C.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D.主见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解析:“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强调俄国革命的世界意义,故选A项;“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无法体现建党的思想,解除B项;“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与辛亥革命无关,解除C项;“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不能体现联俄的政治主见,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甘肃兰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殊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同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殊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很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像”。——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材料二:“西学东渐”不仅干脆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填补了很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探讨,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起先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特地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的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变更,新式的思想和探讨方法变更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摘编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缘由。(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8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沟通。(10分)答案:(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强;耶稣会士的传播。(2)中国近代科学形成并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3)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转变了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模式,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影响;“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解析:第(1)问,结合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状况并参照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探讨,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起先形成并且逐步发展”,得出中国近代科学形成并发展;据材料二“新式的思想和探讨方法变更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得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第(3)问,据材料一“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得出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转变了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模式,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影响;据材料二“‘西学东渐’不仅干脆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填补了很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起先形成并且逐步发展……新式的思想和探讨方法变更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得出“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国人的觉醒;再结合前两问的答案,推导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14.(2024·百师联盟高三摸底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像之处”。其后胡适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