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余姚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1.“【甲】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

同体作出更大贡献。”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

信中如此说到。[乙]正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所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

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头,一点不能亵渎,不能旁wU()”。这就是仁者的本色。

(1)给文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亵渎(AduBdou)

(2)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汉字。

旁wu_______________

(3)【甲】处画线句属于下列复句类型的是()

A.条件复句B.递进复句C.转折复句D.并列复句

(4)【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名篇默写

2.仁者,难忘故土,“(1),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仁者,忧国忧民,

“(2),9"(范仲淹《岳阳楼记》);仁者,乐以忘忧,如“山水之乐,

(4)”(欧阳修《醉翁亭记》);仁者,直道而行,义无反顾,“(5),(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仁者,昂扬乐观,胸怀大志“⑺,(8)”(李白

《行路难(其一)》);仁者,更愿把美好的祝愿赠与他人,“(9),(10)”(苏轼

《水调歌头》)。

三、翻译

3.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2)或异二者之为

(3)彳区偻提携(4)焉得更有此人

四、名著阅读

北方(节选)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1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4.以上选段选自《》,作者蒋正涵,他的成名作是《:

5.根据作者创作诗歌的先后顺序,下面三首诗歌应排序为为、

(填写字母)。

A.《刈草的孩子》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C.《鱼化石》

6.诗歌选段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说说诗人在其中寄予的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

木匠老莫

①我家建房子,砖木结构,要请一个木匠。恰好,我爹在李村遇到木匠老莫。我爹一说,老莫一

口答应了。

②第二天一早,我们还没起床,老莫就来了。我爹开门一看,老莫背着工具箱站在门口,惊讶不

己:“咋这么早?”

③老莫看看天色:“不早了吧。”

④院子里堆满木材,老莫打开工具箱,拿出锯、包铿刀、凿子、墨斗、卡尺等工具开始干活,

一时间,锯末飞溅,刨花纷飞。老莫截好了一大堆木料,刨好了几条窗格,我娘才做好早餐,喊

老莫过来吃。这时,建房子的工人才陆陆续续来到我们家。

⑤房子建好后,家里只剩下老莫一个人干木工活。中午,我爹不在家。我娘在地里锄草,活多,

忘了回家,猛一抬头,日头偏西了,赶紧扯了几把青菜,在半路上遇到卖猪肉的老黑头,割了一

斤肉。

⑥我娘回到家,老莫正在大汗淋漓地劈木头,飞溅的木屑僻僻啪啪,他浑身上下像在水里捞出来

一样。村庄静悄悄的,只有风声伴着老莫的拉锯声、推刨子声。院子里,锯好的木料堆积如山。

⑦我娘做好午饭,老莫坐下来,一看饭菜,埋怨我娘:“咋整得这么复杂?有粥有饭吃就行;肉呢,

不要了。”我娘说:“这怎么行?”老莫说:“咋不行?”我娘说:“怎么也要有肉有酒。”

⑧那时,是上世纪70年代末,家家户户还不富裕,朝粥晚饭,肚子里没多少油水,饿啊!

⑨老莫瞅瞅四周,墙角有一堆红薯芋头。老莫说:“中午我就吃红薯芋头,我自己煲,你该干啥

干啥。”

⑩这苦了老莫了。我娘摇摇头,说什么也不答应。

⑪老莫的集脾气上来了:“你不答应,我就不干了!”

⑫话说到这份上,我娘只好应允了。那段时间我娘忙,想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谁知,我娘一忙,

就忙了一个多月。收完水稻,收完花生,犁了,播下返秋稻,村里又抽调劳力去修水库,我娘被

抽中。等我娘忙完了,老莫的木工活也就完成了,他吃了一个多月的红薯芋头,墙角那一大堆红

薯芋头差不多吃光了。

2

⑬那时,每天中午,老莫煲红薯芋头吃。吃完,抽根烟,歇一下,又开始干活。老莫的工钱按日

结算。我也跟着老莫吃红薯芋头,吃了一段时间,打嗝都涌出红薯芋头味,味蕾寡淡,反胃,冒

酸水,一闻到红薯芋头味就想吐,也不知道老莫怎么吃得了!后来我娘跟我爹说到这事,眼窝里

一阵潮湿,感叹:“老实人啊!”

⑭工钱结算完毕,家里没钱,欠着。后来我爷爷病重,我读大学,老莫的工钱就一直拖欠着,直

到我毕业,当了老师,领了工资,才给了他。从我家起,此后,老莫一直在附近的三村六屯做木

工。他不缺活,大家争着请他。一家接一家,赶趟儿似的,一直没有停歇过。

⑮老莫做出来的门窗家具,纯手工打的卯,严丝合缝,那一斧一凿,一锯一刨,一锤一线,无不

浸着老莫的汗水和心血。大家都说,老莫是个实在人,干活用心,勤恳吃苦,不偷懒。

⑯可当初李村的人不是这样说的。

摩爹到李村给猪崽打疫苗。李村的人说,你干吗请老莫?他又懒又精,奸猾得很。

⑱那是以前的事,那时老莫年轻,讲究吃,奸懒,怠工,一天干不多少活,老莫名声不好,李村

的人不请他,附近的村庄也没人请他。老莫家境困难,等着活干,可就是没人请他。老莫常在家,

抚摸着那套工具,神情落寞,郁郁寡欢。我爹想起来了,他叫老莫到我家做木工时,老莫愣怔了

好一阵,眼睛湿润,感激不尽。

⑲那天晚上,老莫拿出生锈的工具,磨了大半夜,一件一件地磨,曜曜曜,曜曜曜。

⑳第二天一早,老莫背着工具到我家来。因为我爹,老莫的手艺终于重见天日。后来,他成了我

们县里最好的木匠,手艺精湛,远近驰名。重修三江风雨桥的时候,上级指定,老莫总负责。也

因此,老莫和我爹成了莫逆之交,亲如手足。

7.作者在叙述时用了插叙的手法,请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梳理故事脉络,补全情节。

I⑴-I

电真一口》3"ft-量能木工活

(2)

老其手5层,广就警,大家争*才也・

8.请赏析第⑮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那一斧一凿,一锯一刨,一锤一线,无不浸着老莫的汗水和心血。

9.在阅读小说时应格外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因为语言描写往往是人物心理、性格的直观体现。

文中⑦一⑪段老莫和“我”娘之间的对话虽然看起来语气不甚友善,却别有一番情味。情分析两

人话语,补全表格。

仁者仁语仁心(揣摩人物心理)仁性(性格)

“咋整得这么复杂?有粥有饭吃就行;肉呢,

不要了。”

“咋不行?”

老莫(1)(2)

“中午我就吃红薯芋头,我自己煲,你该干

啥干啥。”

“你不答应,我就不干了!”

3

“这怎么行?”

“我”娘(3)(4)

“怎么也要有肉有酒。”

10.文章最后一段说“老莫和我爹成了莫逆之交,亲如三户足”,其用意何在?请结合生活实际,

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

①“那个染着粉色头发的女孩走了……”近日,一则新闻刺痛了大家的心。据报道,女孩小郑曾

在网上分享自己和亲人的合影,但随后有账号盗用照片捏造谣言,大量恶劣的人身攻击,最终将

她推上了不归路。

②遗憾的是,小郑的悲剧并不是个例,种种事实警示着我们,整治网络暴力,清朗虚拟空间,己

刻不容缓。

③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仅靠网友举报与平台处理是远远不够的,法律更应成为长期悬吊在网络施

暴者头上的一柄剑。《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深入推行网络实名制,以法律条文掀掉网暴

者匿名的外衣;《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严处借网暴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问

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

④青少年网民由于三观尚处于成型期,若接触到海量负面网络信息,容易沦为“集火”的对象,

成为网暴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影响,也有可能转

变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因此,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应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告诉孩子们

如果不幸遭遇网暴,要勇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网暴受害者的心理疏导。

⑤惩治网络暴力需多方“出列”。家庭与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让他们明确认识到网络暴

力的危害,从小在心中树立道德与法律的红线。全社会需形成合力,重视网络暴力行为对青少年

造成的现实危害,勒紧网络暴力躁动的缰绳,让抵制网暴成为社会共识,让施暴者无所遁形,望

不再有人沦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材料二

①说到暴力,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传统暴力,但有了网络之后,不需要动手打人,敲敲键盘,就

能够施暴。

②首先,传统暴力心理成本很高,要动手,而且要直面惨烈的后果;网暴则不同,在施暴人这里

发一条评论,就能够完成伤害,过程中,他根本看不到被害人,也看不到严重的后果,所以他的

心理成本很低。其次,传统暴力的实施是在一个场地里发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暴则可以

一直延续及时更新,就算某一个施暴者休息了,其他施暴者也会接力施暴。第三,传统暴力里面

受害者可以找一个避难所,比如回家躲起来;网暴则不同,数字媒体可以进入一切空间,回家也

不会放过你。

③正是因为网暴的成本太低,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还有一些人不认为自己对别人实施

了暴力,还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

(摘编自《给孩子的国内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就治理“网络黑粉”“网络医闹”“网络审判”等网络暴

力提出三条意见,再度引起热议。这是他第三次在两会上提出网络暴力治理的相关建议。李东生

建议,一是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二是构建网暴技术识别

模型,建立快速举报通道;三是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监察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

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限流、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

(摘编自《凤凰周刊》)

4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交平台除了禁言、查封账号等举措,还应防患于未然,及时识别、处理问题,掐灭网络

暴力的火苗。

B.负面网络信息对于青少年网民的伤害更大,很容易形成不可逆的伤害。

C.很多人之所以大肆在网络上施暴,是因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D.全国人大代表已多次提出要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的专门法。

12.阅读材料一,请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13.网络暴力与传统暴力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14.惩治网络暴力,我们能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建议。

六、文言文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张岱,探究其仁者品质,特搜集了以下资料。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二粒而己。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湮湮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

柳,能与湖为浅深。

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客至,则载之去,版®舟于烟波缥缈。态

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角里街,果菰蔬鲜,法膳琼苏

%咄嗟立办,旋即归航。柳湾桃坞,痴迷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

(节选自张岱《烟雨楼》)

【丙】

自题小像

[明]张岱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

【注释】①取:停船靠岸。②法膳:上好的饭食。琼苏:美酒名,此指美酒。③覆瓮:比喻著作

毫无价值,只可做盖酱罐用,多为谦辞。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角里街。

5

17.【甲】文中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和【丙】文中对自我形象的刻画是否相同?请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

18.【甲】文的张岱偶遇两人,主动“问其姓氏";【乙】文的张岱痴想遇仙缘,却“洒然言别,

不落姓氏”,这是为什么?

七、作文

19.学习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古文之后,同学们收获颇丰,感慨颇多。小语说: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是被贬之后,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可见逆境不仅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也可以创造奇迹。”小文却不以为然,说道:“你没听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吗?我

觉得顺境更能培养我们乐观、积极的心态,也更能造就人才。”

她们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顺境造就人才”或“逆境造就人才”为话题,至少运用一

种论证方法,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表达流畅,逻辑清楚,100字左右。

20.题目:点点善意暖人心

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丝丝春风,驱散寒意;像缕缕阳光,温暖人心……

请你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DA

⑵鹫

(3)D

(4)”。改为。”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亵渎:xiedu,轻慢,冒犯。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旁鹫:pangwu,意思是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3)本题考查复句类型的判断。

[甲]处“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语意上存在并列关系,可知

其为并列复句。

故选D。

(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乙]处"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头,一点不能亵渎,不能旁

()”是完全引用,故括号后面的句号应该在引号里面。

2.因思杜陵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欲为圣明除弊

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重点字:陵、寓、弊、衰、沧、婵娟。

3.属,同“嘱”,嘱托或许老人还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同“嘱”,嘱托。

(2)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

6

(3)句意: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信偻:老人。

(4)句意: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焉:还。

4.《艾青诗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5.BAC6.土地。“土地”这个意象,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解析】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根据“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

可知,题干中的选段出自《艾青诗选》,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

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毕业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现当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作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

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著有《大堰

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5.本题考查艾青诗歌的创作情况。

《刈草的孩子》是艾青1940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写的是一个孩子在夕阳下割草的画面。《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是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

诗人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鱼化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78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是

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

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全诗分节匀齐,诗句和谐,抒情

自然,语言有一种朴素美。据此可知,三首诗歌应排序为:BAC。

6.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表达的理解分析。

《北方》写于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彼时艾青应聘赴山西执教,旅经陕西潼关,目睹战争给这片土

地带来的荒凉和纷乱,因而有感写下这首诗歌。诗文主要描写了灾难深重的北国环境,人民流离

失所的状况,以及作者对这块土地强大生命力的礼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忧虑,对人民处

境的深刻同情,以及北方永远不会灭亡和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念。诗文采用散文化笔法,活用画图

感与一系列的意象表达,其意象虽沉郁,却给人坚强有力的感受。根据“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

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可知,选段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作者在其

中寄予的情感是:表达对祖国的深深忧虑,对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以及北方永远不会灭亡和人

民必胜的坚强信念。

7.(1)老莫年轻时名声不好,没有人请他干活(2)老莫拒绝母亲的“复杂”午饭,每天只吃

红薯芋头(3)老莫成了我们县里最好的木匠,与“我”爹成了莫逆之交。8.运用了排比的修

辞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斧、凿、锯、包h锤、线”一步步细化了老莫打造门窗

家具的过程,体现了他用心专一,勤劳肯吃苦,付出了极大的汗水与心血。运用短句,节奏明快,

生动体现了他做门窗家具动作流畅、技艺高超。

8.(1)你们家里也不富裕,不要为我破费了(他觉得“我”家也不富裕,还要买肉烧饭给他太

浪费了,不如吃红薯芋头省点钱)(2)朴素、善良、直爽、为他人考虑(3)老莫来我们家辛勤

做工不能怠慢了他,一定要招待好。(4)热情好客,待人友善

10.正是因为“我”爹的信任,使老莫的手艺终于重见天日,让他从原本的无活可干到成为远近

驰名的木匠,被上级指定负责重修三江风雨楼。而老莫的吃苦耐劳、有责任心,让他没有辜负“我”

爹的信任,两人成为“莫逆之交,亲如手足”更体现出老莫有一颗感恩之心,珍惜现在。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既要用一颗恒心吃苦耐劳突破困境,也不要忘记在困境中拉

自己一把的人,永怀感恩之心。

11.C12.第一段列举女孩小郑遭遇网暴,最后走上不归路的新闻事件,引出下文对于网络暴力

的论述;作为论据,证明了“整治网络暴力,清朗虚拟空间,已刻不容缓”这一论点;同时,这

一新闻事件令人震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网络暴力施暴人心理成本低;网络暴力施暴不受时空限制;网络暴力受害者无法避难;网络

暴力施暴者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

7

14.自觉抵制和举报网络暴力行为(材料一第3段);遭遇网络暴力时,勇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

己(材料一第4段);了解并向周围人宣传网暴的危害,提醒大家要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不要不

自觉的成为施暴者。(根据材料一和二得出)

15.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16.(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

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舟中(人)如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就划船到宣公桥、角里街(去置办)。17.相同。甲

文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丙文作者在自嘲中讽世,显示了自己

的卓然独立。

18.甲文中,作者在大雪天独往湖心亭看雪,看到湖心亭已有两人,觉得他们也是超脱世俗的孤

高者,于是主动“问其姓氏”;乙文中,作者本是洒脱孤高之人,在烟雨楼吟诗作对,其乐无穷,

并不在意互留姓名这些世俗的东西,因而“不落姓氏”。

【分析】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

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

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句意:我们感到生活恣意悠闲,烧着茶炉,喝着茶,相对而坐,心意安闲,经过很长时间也还流

连忘返。“态度”为名词,“幽娴”是形容词,可以判断“态度幽闲”是一个整体,为主谓短语,

断开第一处;“茗炉”为名词,名词作状语,“相对”指面对面,作状语,“茗炉相对”也是一

个整体,偏正短语,断开第二处;“意之所安”是一个固定句式,”……之所……”断开第三处;

“经旬不返”为偏正短语,“经旬”修饰“返”,所以“经旬不返”是整体。

故断句为: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

结合。

(1)重点词:俱,都;绝,消失;

(2)重点词:需,需要;贝U,就。

17.本题考查文言主旨理解。

【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独”是独自、独立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孤傲、洒脱、清高的情怀和生活态度。这句话中的“独”字不仅表达了作者独自前往

湖心亭看雪的情景,更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态度。作者不畏世俗眼光,不随波逐流,而

是追求自由、独立、高雅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怀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常见,因此表现

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丙】文的意思是:功名已然落空,荣华富贵是一场梦。想做忠臣以死报国却有些怕痛,想做

农民耕种自给却怕锄头重。首先,他运用戏谑之语进行自我调侃。本来对自己一生的作为进行反

思是极严肃的事情,可是作者通篇使用的却是“落空”“如梦”“怕痛”“怕重”这些俗言俚语,

显得极不严肃。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使此文取得了滑稽诙谐的效果。其次,作者对自己的一生进行

全面否定和百般嘲弄。不但可望之功名无所成就,连已有的富贵也成为烟云;做为国而死的忠臣

没有勇气,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没有能力。张岱是自由的,他虽然失去了仕宦的生活,却在心

志的自由中体验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间的沧桑;张岱是洒脱的,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一个令他失

望的时代的束缚,以敏锐和睿智对视着世俗的目光而回归了自然,这其中也有着一个没落贵族的

孤高自赏的情调和品格,一个落拓文人的良知和冰雪般的操守。

18.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分析。

结合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意思是(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可

知作者独自一人去看雪,遇到了想法相同的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

8

人啊!”可知甲文描写的是作者在大雪天独往湖心亭看雪,看到湖心亭也有人与他有相同的想法,

觉得他们和自己一样是个超脱世俗的孤高的人,因此主动“问其姓氏”;

结合乙文“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意思是湖中有很多精美的画

舫,美人乘船,载着书画茶酒,与客人相会在烟雨楼。可知乙文描写的是文人雅士在烟雨楼吟诗

作对,纵情享乐,遇到仙缘一般都会很开心。结合“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意思是如

果遇到有缘人,就潇洒地讲话告别,彼此都不留姓名,可知作者是个洒脱的人,不在意这些世俗

的东西,因而“不落姓氏”,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清高自赏的情感;甲、乙文中两种截然不同

的态度都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

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

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

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

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

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嘉兴人开口闭口夸烟雨楼,天下人都笑话这件事,但是烟雨楼本来就不错。烟雨楼正面对

着莺泽湖,莺泽湖上水汽氤氤,空空濠濠,时带雨意,远远望去一片烟雨迷蒙的景象。岸边长着

长长的芦苇和高大的柳树,和湖水相接时能看得清湖水的深浅。湖中有很多精美的画舫,美人乘

船,载着书画茶酒,与客人相会在烟雨楼。客人一到,立即载着他离开,停泊在烟波浩渺的江面

上。我们感到生活恣意悠闲,烧着茶炉,喝着茶,相对而坐,心意安闲,经过很长时间也还流连

忘返。舟中如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则划船到宣公桥、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