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文结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解析)_第1页
图表文结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解析)_第2页
图表文结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解析)_第3页
图表文结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解析)_第4页
图表文结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巩固卷04图表文结合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15分实际得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气象组织1月12日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这

打破了最暖纪录,也超出了许多气候科学家的预期。

升温可能还未停止。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

变暖。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英国《自

然》网站刊文称,随着人类持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2024年可能会出现比2023年更极

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热

浪还会继续,但无法预测它们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各种气候数据服务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6日),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7月),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个月(包括6月―12月)。当研究

人员将现代温度记录与古气候温度指标相结合时,他们发现,2023年可能是10万年以来最

热的一年。

伯吉斯说,造成2023年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亿吨。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吸热的水

蒸气,也是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模拟表明,地球现在处于或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顶峰。

伯吉斯说,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

但研究人员仍未确定,2023年的极端气温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还是在一定程

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

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其中包括5级飓风“奥蒂斯”,它突袭了墨

西哥城市阿卡普尔科,致数十人死亡。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产生的烟雾蔓延到美

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许多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洲部分地区。7月和8月,希腊各地大

火肆虐,烧毁了森林,夺走许多人和动物的生命。8月,在夏威夷的毛伊岛,一场由强风和

入侵的野草引发的野火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2023年底,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

领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料,但许多人认为此举相对于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来说“太少、

太迟”。

(摘编自张佳欣《2024年地球还会再掀热浪吗?》)

材料二: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

中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落实国家自主贡

献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截至

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2021年,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

成交量2.38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9.12亿元。

2022年以来,中国继续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及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做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

变化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

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

主行动的关系,并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

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试卷第2页,共14页

中国碳排放结构图

数据来源:《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A.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关键。

B.二氧化碳排放中,体量最大的板块是工业,其次是电力、建筑和交通。

C.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占比72%,可见中国低碳转型的重点是能源转型。

D.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

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

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

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

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

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

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

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

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

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

富字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

的历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

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

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

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

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

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

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

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

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

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

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

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

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

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

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

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

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

试卷第4页,共14页

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

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

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

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

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

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一草

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

,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

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

“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

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

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久W火火火火

日G)09日日日g

月Dg电月月N

山心业山山山夕

田9田田田国

A.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相

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

实用。

三、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

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

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

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

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

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

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物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

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利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

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

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

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

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

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

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

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

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

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

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需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

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

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

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

试卷第6页,共14页

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

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

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匹配,并初查种子

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

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

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

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

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

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

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

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

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

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

下来,每隔5To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

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

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

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

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

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

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

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

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

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噢

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

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

作的乐趣之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

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试卷第8页,共14页

四、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形成离不开工匠主体的生产实践、文化惯习和集群关系,是受特

定历史时期影响的结果,亦是同期社会文化、经济、精神等特征的镜像映射。虽然,传统工

匠文化空间表象涵盖了如工匠技艺、工匠器物、工匠观念、工匠实践等,但其内在却是一个

关系体,是一组由工匠集群关系构成的结构体。不同组的关系体,构成了空间的工匠实践性

知识,亦突显出工匠文化空间内涵的“主体性对此,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主体性既展现

为物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核心),这是主体性的客观方面即工艺一社会

结构亦即社会存在方面……同时,主体性也包括社会意识亦即文化一心理结构的主观方面”。

换言之,传统工匠文化空间作为主体的“实践场”,其实践性知识包含了主体的历史实践经验

和文化社会意识,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可见,工匠文化的集群系统建构出传统工匠文化空

间的实质,并与社会生产形成互嵌性关系,显现出其丰富的主体性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针对文化的集群系统提出“文化综合体”的概念。他以“苏必利尔湖

边的奥吉伟印第安人以野生稻谷为食,人们准确地把它当作他们文化的特质。因为他们以野

生稻谷为食是一个整体的文化活动,包含收割、晒干、去壳、扬谷、贮藏、烹制和食用,并

进行与其相关的交换、赠送、分配、规则、责任等一系列围绕野生稻谷所进行的活动“,并

认为“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名称就叫野生稻综合体”,类似的文化综合体还有图腾崇拜、巫术、

祭礼等。

虽然文化综合体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文化特质,但针对某种特定主题则可成为代表文

化全部的内容。由此看来,并不能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视为一种特殊性的独立对象,而应当

将其置于对文化综合体的理解当中。譬如,清代景德镇制作的“御瓷”,表面看是由制瓷工匠

借助技艺所呈现的结果,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御瓷”本身,还包含着朝纲权威、烧窑祭拜、

传授方式、制器精神、造物观念等,这些围绕制餐工匠而延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和精神意识,

建构出一个以制作御瓷为特质的文化综合体。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进一步阐释了“文

化综合体”现象的内质:因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

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

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从传

统工匠文化空间的互动关系来看,首先,工匠文化处于文化场域之中,遵守着工匠习俗、工

匠规则、工匠体制等,形成了制度互动的结构;其次,工匠文化中包括了技术美学和技术生

活互动的两个层面;最后,工匠文化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内核的工匠精神反映了社会

文明的实质。

传统工匠文化空间中的互动形成了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这些是具有自身逻

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其中包含着与其相关的各个环节,并反映在工匠与生产、技

术与艺术、伦理与社会等各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上。然而,工匠文化虽遵循着其自身的文化场

域权利、规则和惯习,但外在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亦会对其文化产生相应的影响。抑或说,

传统工匠文化空间中存有不同文化特质为核心的文化综合体,其空间结构受到文化综合体的

构型与规则的影响,呈现出其独特的空间特征。

(摘编自邓文杰《从物质到虚拟: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传承

工匠文化、培育大国工匠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助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工匠文化是技能劳动者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与精神

财富的总和。通过深入挖掘工匠文化内涵、特色,总结提炼工匠文化资源体系,创新工匠文

化教育传播方式,推进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可以激活工匠文化的内在价值,增强

工匠职业身份认同与职业标识,激发工匠的主体意识、劳动精神和自主创造能力,进而提升

工匠技能水平和生产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创新是中华民族

的基因禀赋,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精神是工匠文化的灵魂。与传统工匠不同,

现代生产方式、工艺技术赋予现代工匠更丰富、更广泛的内涵,高端的、先进的、精密的制

造业需要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匠文化既倡导追求

卓越精致、崇尚完美极致,同时也鼓励打破思维固化,追求突破和革新,实现传统技艺的提

升与超越。因此,弘扬工匠文化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不

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

发展,为构建技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摘编自范中健《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材料三:

试卷第10页,共14页

120-]------------

104

100---------

(

)Y

大木匠砖瓦匠石匠漆匠木雕匠砖雕匠石雕匠泥瓦匠彩绘工窑工

・35岁及以下・36-50岁・51-65岁・66岁及以上

安徽省黄山市各工种传统建筑工匠年龄统计

25O

2a。

5o

(

)Y

Y某0o

5O

安徽省黄山市传统建筑工匠的教育背景统计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三图文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各工种人数呈现不均衡性,大木匠人数远远多于其他工种,工种组织体系不健全,容易

出现技艺应用不全的现象。

B.传统建筑工匠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合理性,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传统建筑技

艺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困难。

C.大部分工匠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较为专业、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科班培训,表明他们的

传统建筑技艺很可能不高。

D.以上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青壮年涌向城市,使本就缺乏吸引力

的传统工艺更加后继乏人。

五、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

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

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

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

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

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

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

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

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

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

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

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

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

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

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

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

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

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

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

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

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

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

试卷第12页,共14页

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

(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

材料二:

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

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

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

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

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

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

纬度。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

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

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

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

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

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

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

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

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

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

(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气温低气温高

积雪.

积雪

雪线

图1雪山雪线与气温的关系

挪威雪线海拔高度(米)中国气温距平变化(℃)

。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