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_第1页
专题6 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_第2页
专题6 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_第3页
专题6 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_第4页
专题6 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6诗文联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教学设计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专题6诗文联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第11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将围绕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联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诗文的风格、主题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结合课本中的课后练习,设计相关同步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诗文联读,使学生能够分析、评价不同诗文的风格、主题和表达技巧,感受古诗文的艺术魅力。

2.增强文化自信: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发展思维品质: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同步练习,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意,对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和韵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古人的智慧和表达方式感兴趣,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文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的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擅长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困难,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不足,以及对诗歌意境和深层含义的把握不够准确。此外,学生在评价和创作诗歌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等问题。四、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

-交互式电子白板

-学生用计算机或平板电脑

-投影仪

2.软件资源:

-课文PPT

-古诗文朗读音频

-同步练习题库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课堂互动平台

4.信息化资源:

-电子版教材

-古诗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

-在线诗词鉴赏文章

5.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讨论与分享

-课后在线自主练习与反馈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6.辅助材料:

-古诗文鉴赏指南

-词汇卡片

-课文注释手册五、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关于古诗文联读的预习资料,包括PPT和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古诗文的艺术特色,设计问题如“比较两首诗的韵律差异,分析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统计功能,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通过微信群提醒学生按时完成预习。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阅读教材中的古诗文,观看预习视频,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答案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问题和思考总结提交至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古诗文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问题发现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则与古诗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古诗文联读的技巧,如比较、分析和评价不同诗文的风格和表达手法。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古代诗人创作诗文的场景。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进行个别或集体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诗人的创作过程,共同分析诗文的特点。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勇于提问并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古诗文联读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诗文意境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古诗文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同步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古诗文相关的书籍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深入研究。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利用教师推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形成持续进步的学习习惯。六、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古诗文鉴赏类书籍:《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这些书籍详细解读了古代诗文的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文。

-古诗文主题的纪录片或视频:如《唐之韵》、《诗话中国》等,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

-古诗文朗诵音频:选取专业朗诵者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古诗文主题的名家讲座:如余光中、蒋勋等文学家的讲座,他们对古诗文的独特见解和深刻分析,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古诗文鉴赏类书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精读,并尝试撰写自己的鉴赏笔记。

-观看纪录片或视频,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对照课文中的诗文,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收听古诗文的朗诵音频,模仿专业朗诵者的发音和语调,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同时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参加或观看名家讲座,学习他们对古诗文的解读方法,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组织或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古诗创作比赛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七、课后作业1.1请分析《静夜思》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的意象差异,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开头,意象清新、淡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夜泊牛渚怀古》则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开篇,意象宏大、壮阔,展现了诗人对古人业绩的敬仰和自身的孤寂之情。

1.2请比较《登鹳雀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并谈谈你对它们各自表现主题的理解。

答案:《登鹳雀楼》运用了生动的景物描写,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以送别为背景,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情。

1.3请从韵律角度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的特点,并说明其对表达诗人心境的作用。

答案:本诗采用了平仄相间的韵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使诗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这种韵律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1.4请结合《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的内容,谈谈你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这句诗意味着人生百态,岁月沧桑。通过对比原上草的枯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感慨,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1.5请尝试运用课堂所学的古诗文联读技巧,分析《望岳》和《登高》两首诗的异同,并撰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

答案:《望岳》和《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但《望岳》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壮志凌云的抱负,而《登高》则通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以下是简短的鉴赏文章:

《望岳》与《登高》两首诗,虽同以登高为主题,却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在《望岳》中,杜甫以豪情万丈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诗人立志攀登人生高峰的决心。而在《登高》中,杜甫则将视角转向了长江之滨,以悲凉的笔调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八、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请学生选择一首本节课学习的古诗文,分析其意象和表达的情感,并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2.请学生对比两首不同诗人的古诗文,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比较鉴赏文章。

3.请学生结合一首古诗文的写作背景,分析诗人的写作目的和创作手法,并撰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论文。

作业反馈:

1.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2.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对于优秀的作业,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古诗文联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分析古诗文意象和情感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诗文的内涵。例如,在分析《静夜思》时,学生只能简单地说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意象如何表现这种情感。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象征意义、色彩、氛围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其次,学生在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差异,而无法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例如,在比较《登鹳雀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只能说出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不同,而没有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是由诗人的写作背景和心境所导致的。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

再次,学生在鉴赏古诗文时,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例如,在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学生只关注了诗的韵律特点,而忽略了诗中所表达的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诗的内容出发,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

最后,学生在撰写鉴赏文章时,往往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不够严密。例如,在撰写比较鉴赏文章时,学生往往只是简单罗列两首诗的异同,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让他们学会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板书设计①比较不同诗文的意象和情感

②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和目的

③理解诗文的背景和内涵

2.课文案例分析

①《静夜思》:意象清新,表达思乡之情

②《夜泊牛渚怀古》:意象宏大,展现敬仰与孤寂

③《登鹳雀楼》:景物描写表现国家关怀

④《黄鹤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