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皮肤病3_第1页
细菌性皮肤病3_第2页
细菌性皮肤病3_第3页
细菌性皮肤病3_第4页
细菌性皮肤病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皮肤病细菌细菌正常皮肤表面的细菌分为皮肤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暂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与皮肤病关系密切:引起感染性病变(疖)、中毒性病变(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免疫介导性病变(超抗原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球菌性皮肤病:葡萄球菌、链球菌所致(原发感染)杆菌性皮肤病:结核、麻风(特异性感染)和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非特异性感染-继发性感染)脓疱疮(impetigo)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streptococcus)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浸渍科促进细菌的局部繁殖;瘙痒性皮肤病患者搔抓后破坏表皮屏障,有利于细菌侵入细菌侵犯表皮,引起化脓性炎症;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引起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抵抗力低下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或骨髓炎、关节炎、肺炎等;少数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主要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脓疱疮(impetigo)-临床表现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接触传染性脓疱疮(impetigocontagiosa),又称寻常型脓疱疮(impetigovulgaris)传染性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部暴露部位为多深脓疱疮(ecthyma)臁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好发于小腿或臀部。疼痛明显,病程2-4周或更长。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大疱性脓疱疮(impetigobullosa):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所致,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特别是HIV感染者。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neonatorum)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起病急,传染性强。脓疱疮(impetigo)-临床类型葡萄球菌性烫伤杨皮肤综合征(staphyl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所致;多累积5岁内婴幼儿;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咽、鼻、耳等处的化脓性感染脓疱疮(impetigo)-诊断与治疗脓疱疮(impetigo)-诊断与治疗脓疱疮(impetigo)-诊断与治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必要时可做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诊断和鉴别诊断:寻常型脓疱疮有时需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等进行鉴别;外用药物治疗:杀菌、消炎脓疱未破者可用10%炉甘石洗剂,脓疱较大时应抽取疱液,脓疱破溃者,可外用抗生素软膏。系统药物治疗:皮损泛发、全身症状较重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毛囊炎、疖、痈是一组累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多为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感染引起,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也可由真菌性毛囊炎(糠秕马拉色菌)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毛囊炎(folliculitis)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decalvans);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sycosis)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keloidalis)疖、痈疖(furuncle)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furunculosis);痈(carbuncle)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部感染。毛囊炎、疖、痈-诊断与治疗毛囊炎、疖、痈-诊断与治疗实验室检查:取脓液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后镜检,可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多发性毛囊炎及较严重的疖、痈应进行系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早期可以用超短波、远红外线和紫外线理疗手术治疗:晚期已化脓破溃的疖和痈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丹毒和蜂窝织炎累及皮肤深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丹毒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损伤侵入;足癣、趾甲真菌病、鼻炎、慢性湿疹等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促发因素;蜂窝织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外伤、溃疡、其他局限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细菌直接通过皮肤微小创伤侵入丹毒(erysipelas)好发于面部、小腿、足背等处,多为单侧;起病急,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全身症状;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的色素沉着及脱屑。水疱型、大疱型和脓疱型、坏疽型、游走型;复发型;丹毒(erysipelas)蜂窝织炎(cellulitis)多发生于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丹毒和蜂窝织炎-诊断与治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本病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缓解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防止复发。丹毒首选青霉素,每天480-640万单位静脉滴注,持续用药两周左右以防止复发;蜂窝织炎宜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类药物;或奎诺酮类药物外用药物: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手术治疗:已化脓者应手术切开排脓。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感染所致的慢性皮肤病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本病可为人型或牛型结核分支杆菌所致。感染途径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成分的毒性作用及机体的超敏反应外源性接种所致: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疣状皮肤结核内源性扩散或自身接种所致:瘰疠性皮肤结核、腔口部皮肤结核等血行播散至皮肤:如寻常狼疮、急性粟粒性皮肤结核等结核疹:硬红斑、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瘰疠性苔藓等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临床类型及其表现寻常狼疮(lupusvulgaris):最常见。好发于面部,其次是颈部、臀部和四肢。探针贯通现象;玻片压诊呈棕黄色,如苹果酱颜色,苹果酱现象。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临床类型及其表现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临床类型及其表现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verrucosacutis):多累积成年男性手背、指背,其次为足、臀、消退等暴露部位。中央网状瘢痕、疣状边缘和四周红晕称为三廓征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表现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实验室检查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实验室检查PPD(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实验室检查胸部X片检查:可发现活动性或陈旧性结核病灶细菌性检查:直接涂片或组织切片行抗酸染色,可发现结核杆菌,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和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cutis)-诊断与治疗诊断:临床特点结合病理检查积极治疗患者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同时对易感人群普遍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皮肤结核的关键。需系统药物治疗,应以“早期、足量、规则、联合及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原则,通常采用2-3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6个月。常用药物及成人剂量:异烟肼:300mg,每天1次顿服;乙胺丁醇:750mg,每天一次顿服;硫酸链霉素:1g每天,分两次肌注;利福平:450-600mg每天,每天一次顿服麻风(leprosy)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leprosy)传染源: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生活密切接触、纹身等也可以传播易感人群:人对麻风杆菌由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密切接触患者患病率低于5%流行病学:麻风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麻风(leprosy)-临床表现分型:5级分类法:免疫力较强的结核样型麻风(tuberculoidleprosy,TT)为一端,免疫力较弱的瘤型麻风(lepromatousleprosy,LL)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为免疫力不稳定的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orderlinetuberculoidleprosy,BT)、中间界线类麻风(mid-borderlineleprosy,BB)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orderlinelepromatousleprosy,BL)。麻风分枝杆菌数量:LL>BL>BB>BT>TT细胞免疫反应强度:TT>BT>BB>BL>LL。麻风(leprosy)-临床表现未定类麻风:麻风的早期表现,临床表现轻微。可自愈或转为其他类型结核样型麻风:此型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皮损常局限,数目少,比较稳定。治疗后皮损消退快,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自愈。麻风(leprosy)-临床表现瘤型麻风本型患者机体抵抗力很低,故皮损数目多且对称,发展较快,受累组织器官范围广。皮损处可查到大量细菌,麻风菌素试验阴性。麻风反应某些患者病程中可突然出现原有皮损或神经炎加重,同时出现新皮损和神经损害,并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称为麻风反应。麻风(leprosy)-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测:TT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及神经周围有上皮样细胞侵润,抗酸染色查不到抗酸杆菌;LL表现为真皮内含有泡沫细胞(即麻风细胞)肉芽肿,抗酸染色显示泡沫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麻风杆菌,因不侵犯真皮浅层,故表皮与真皮间有一无浸润带。麻风(leprosy)-实验室检查麻风(leprosy)-实验室检查麻风杆菌检查:取活动性皮损组织液印片进行抗酸染色,TT多呈阴性,LL多呈阳性。麻风菌素试验:用于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的迟发型超敏反应,TT多呈强阳性,而LL多呈阴性。麻风(leprosy)-诊断与治疗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周围神经受累,表现为神经干粗大伴相应的功能障碍;皮损组织切片或组织液涂片查到麻风杆菌;病理课件特征性病变;4条中的2条或2条以上,或符合第3条者一般可确立诊断。麻风(lepros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