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厚蓄(zhu)移职(chei)狡黠(xia).下(b»

B.展笑(ni)迸溅(beig)佟仃(1h)炫耀(xucn)

C.置助(yudi)猝然(cu)尴雄(ga)嬉戏(xt)

D.咚喝(yGD)速别(JUe)扒窃(pa)头彳勺(xicn)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缭草喉咙干涩絮叨翻来复去

B.捶打决别祷告姊妹喜出望外

C.徘徊觅食感概憔悴犹然而生

D.瘫痪尴尬奥秘难堪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拿地即有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

服生命力的伟大。

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

来说,真是他擎写等啊。

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冬像不装地笑了起来。

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电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

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

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1/10

5、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比喻)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拟人)

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和谐是什么?

②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③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④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⑤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小桥流水人家,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

眉山月歌》)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4)默写《次北固山下》的前四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2/10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毒()

(2)濯清涟而不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

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

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o

(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

揭示作者、的品质。

4.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1)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

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2)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3)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

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

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

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

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3/10

(4)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

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

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

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碗。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5)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

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

己那一季的麦子。

(6)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7)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

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

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

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

住咽口水。

(8)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

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

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

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9)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

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

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

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10)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

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

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

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

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

子赶进了城里。

(11)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

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

4/10

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

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12)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

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

子。

(13)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

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14)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

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

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1.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老赵的麦田因拆迁被村里卖掉,他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不顾劝说在地里

种下了一茬麦子。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

再发展:镇长出面,老赵答应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之后让出自己的土地。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麦子黄了,众人前来围观,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

田。

2.第(7)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第(1)段“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

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一句中的“肆意”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第(7)段划线的句子。

4.这篇小小说最初发表时,题目是“老赵的麦田”,其他刊物转载时改为“老

赵”。你认为哪个题目恰当些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

5/10

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

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

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

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

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

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

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

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

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

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

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

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

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

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

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

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

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

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

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入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

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

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

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

6/10

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

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

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

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

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

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

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

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

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须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

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

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

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

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

白杨。

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

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7/10

①“一周之后,他们才孥,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宴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

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四、写作题(40分)

请以“阳光下,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战胜了自己”“聆听老师(父母)的教诲”“学会了

独立(自信)”等词语。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

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8/10

参考答案:

A

D

C

B

A

B

(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3)正

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1.(1)多(2)过分艳丽

2.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

玩弄它。

3(1)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

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老板拿来大把大把的钱让他让出土地,老赵仍然不愿让出土地。亲

戚劝说,儿子逼他让出土地好去领钱,老赵还是不答应。

2.插叙,写了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突出他种田的高超本领)交代了老赵舍

不得让出土地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