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_第1页
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_第2页
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_第3页
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_第4页
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程及与划界有关的测量技术、界桩界牌公告牌的制作安装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设计灌溉面积为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及设计灌溉面积1~30万亩的中型灌区内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的划界,其他灌溉水利工程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201防洪标准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707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T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L106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65水闸设计规范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HJ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a河湖及水利工程界桩、标示牌制作与安装标准(试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灌区水利工程IrrigationHydraulicEngineering为防治灌区旱、涝、渍、污和盐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灌溉、排水等工程设施和其他相关设施。包括输配水渠道(管道)、排水沟道、水库(塘坝)、水闸、泵站、涵洞、渡槽、跌水、桥梁、量测水设施、信息化设施等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及配套的生产管理设施。3.2管理范围ManagementScope为保障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灌溉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及其他生产管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工程安全而划定的限制非水事活动的管理区域,包括灌区水利工程设施本身及其以外一定区域。3.3保护范围ProtectionScope为保障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灌溉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及其他生产管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工程安全,在其管理范围相连地域而划定的控制非水事活动的保护区域。23.4管理范围线Thelineofthemanagement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外边界线。3.5保护范围线ThelineoftheProtection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的外边界线。3.6护渠(沟)地Theareaforembankmentprotection为保护灌排渠沟工程安全及清淤、抢险需要,而在渠(沟)堤临、背水侧一定范围划定的限制非水事活动的管理区域。3.7界桩界牌Pileandsignboardofboundary在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时现场设置的标志物。“界桩”指河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桩。“界牌”指自治区、市、旗县(市、区)行政边界设置的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边界牌。公告牌指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的通告牌。4划界标准4.1水源工程4.1.1水库4.1.1.1管理范围水库工程区管理范围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道等建(构)筑物周围的管理范围和水库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区。大中小型水库大坝、溢洪道及其他建筑物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分类见表1。表1水库工程区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分类标准表从坝脚线向上游50~挖边线向外50~30~50m、小型15~注3:如库区征地范围线高于校核洪水位,应注4:黄土台塬区和沙漠区水库工程区管理范围应注5:隧洞、涵洞等岩层(土层)厚度、岩性和生产活动对工程安全无影响时,可不水库运行区管理范围应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档案室、仓库、防汛调度室、值班室、车库、食堂、值班宿舍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建(构)筑物的周边范围,按其征地范围线或围墙外边线划定管理范围。34.1.1.2保护范围a)水库工程区保护范围从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大型水库上、下游300~500m,两侧200~300m;中型水库上、下游200~300m,两侧100~200m;小型水库上、下游100~200m,两侧50~100m。b)水库库区保护范围,山丘区水库为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包括干、支流)管理范围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之间的区域,平原区水库为管理范围线以外大型800~1000m、中型500~800m、小型300~500m。c)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地时,其保护范围应包含一级和二级保护区。4.1.2泵站4.1.2.1管理范围泵站管理范围包括引渠、前池及进水池、厂房、出水管道、出水池、管理房、供电设施、专用道路等及其边界外延2~10m区域。大型泵站外延8~10m,中型泵站外延5~8m,小型泵站外延2~5m。4.1.2.2保护范围泵站保护范围由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外延5~20m。大型泵站外延15~20m,中型泵站外延10~15m,小型泵站外延5~10m。4.1.2.3浮动式抽水站,其管理范围可以取水作业范围为边界,保护范围以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向外延伸,具体根据工程实际合理确定。4.1.2.4在湿陷滑塌地质情况下,可将泵站的管理范围或保护范围扩大至危害区以外。4.1.3拦河闸、引水闸4.1.3.1管理范围管理范围从建筑物外边线计起。大型水闸上、下游渠道各200~300m,水闸两侧边墩翼墙外各50~100m,中型水闸上、下游渠道各50~150m,水闸两侧边墩翼墙外各20~40m,小型水闸上、下游渠道各20~100m,水闸两侧边墩翼墙外各10~20m。4.1.3.2保护范围自管理范围外延,大型水闸上、下游各300m~500m,左右两侧各200m~300m;中型水闸上、下游各200m~300m,左右两侧各100m~200m;小型水闸上、下游各100m~200m,左右两侧各50m~100m。4.2输配水工程4.2.1渠道4.2.1.1管理范围包括工程管理范围和运行区管理范围,具体按以下规定划界:工程管理范围包括渠道、护渠地,挖方渠道从渠口线计起,填方渠道从设计渠堤外坡脚线计起,傍山渠道从开挖线计起,见图1、图2(LA管理范围;LA1工程占地;LA2护管地;LB保护范围)。具体根据渠道设计流量,按表2划定。运行区管理范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档案室、仓库、防汛调度室、值班室、车库、食堂、值班宿舍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建(构)筑物的周边范围,按其征地范围线或围墙外边线划定管理范围。4.2.1.2保护范围从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外延。工程保护范围根据渠道设计流量,按表2划定。运行区保护范围从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3~5m。4图1挖方、填方渠道工程管理范围划界示意图图2傍山渠道工程管理范围划界示意图表2渠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分类标准表123454.2.1.3影响系数考虑到渠道受自然地形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可按表3给出的影响系数,适当扩大或缩小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表3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影响系数4.2.1.4有分洪、分凌任务的渠道同时具有分洪、分凌等防洪任务的渠道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定应参照SL17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执行见表4、表5,护渠地参照护堤地宽度执行。5表4护堤地宽度表5堤防工程保护范围4.2.2管道4.2.2.1地埋引水管涵地埋引水管涵只划定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为引水管涵覆盖面、引水管涵及其附属设施两侧外缘分别向外延伸5~20m的陆地区域,经过河道的引水管涵保护范围为引水管涵向上游延伸100m,向下游延伸500m的河道区域,保护范围两侧外缘分别向外延伸20m的陆地区域为控制范围。4.2.2.2露天管道按管道支墩边线向外计,管槽段按开挖线边界向外计,管理范围5~10m;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20m,见图3(LA管理范围;LA1工程占地;LA2护管地;LB保护范围)。4.2.2.3附属设施引水管涵检查井、通气孔及各种阀井等附属建筑物管理范围为建筑物边线以外5~10m;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20m。图3露天管道划界示意图4.2.3大中型水闸大中型进水闸、节制闸、退水闸等输配水闸门的管理、保护范围参照4.1.3拦河闸、引水闸执行。4.2.4渠系建筑物4.2.4.1跌水、陡坡、小型进水闸、小型节制闸、小型退水闸、涵洞、农桥、量测水设施、信息化监测设施等渠系建筑物,其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按所在渠道划界。4.2.4.2渡槽、倒虹吸等过沟建筑物其管理范围按同级渠道划界标准的1~2倍确定。保护范围从管理范围边线向河流(沟道)上游延伸300~1000m,下游延伸500~3000m。4.2.4.3隧洞进出口管理范围外缘控制线从开挖线计起,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按同级渠道划界标准的1.5~3倍确定。洞身段保护范围从隧洞地面投影两侧轮廓线记起,按同级渠道划界标准的1.5~3倍确4.3排水工程4.3.1排水沟6排水沟管理范围从沟沿向外两边宽度为:干沟15m、分干沟10m、支沟5m。必要时可划定5~10m的保护范围。4.3.2排水泵站排水泵站的管理、保护范围参照4.1.2泵站执行。4.4其他生产管理设施4.4.1管理设施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站、管理房、看守房及生活区(含为管理人员生活划定的生产基地)等,其管理范围按该区域以外3~10m确定。4.4.2灌溉试验场(站)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灌溉试验场(站)、工程防护林、预制构件和维修用场地等,按实际占有面积划定管理范围。4.4.3生产基地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农业生产基地、林场、果园、厂矿等,按实际占有土地面积确定管理范围。5测绘5.1坐标系及高程基准坐标系统应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5.2图幅规格按如下要求执行a)划线工作底图应尽量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可辅以正射影像图,应尽量利用现有测绘、水利、国土、规划等图件。b)图名为:×××灌区×××(旗县名称)管理(保护)范围界线及界址点设置平面图。c)图幅采用国家标准分幅,地形图编号采用流水编号法,在一个旗县内按渠道自西向东或从北向南流水编号,按照渠道编制图幅拼接表。d)底图范围边界应满足管理范围线以外20m(平面)以上。5.3控制测量技术要求a)测区引用的起始平面控制点须为四等以上GPS(GNSS)点或导线点,起始高程控制点须为四等以上水准点。b)所有引用的控制点需有可追溯的来源并符合相应技术规定。c)采用GPS-RTK测量控制点时,应采用能控制整个测区范围且分布均匀的不少于3个控制点进行参数转换,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小于±2厘米。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d)每次作业开始前或重新架设基准站后,均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已知点的检核,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7厘米。e)RTK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CH/T2009-2010RTK技术规范5.3的要求。5.4界桩测量放样技术要求a)根据测图资料掌握情况,选择先内业的工作方式。1)已有1:2000及以上大比例尺地形图,内业依据堤脚线、堤肩线绘制管理范围线,预布拐点界桩,外业对界桩点位置进行放样测量,并校核成果。对于管理范围线平顺的灌区水利工7程,可仅对界线拐点处预布界桩,其他界桩可外业时现场确定;对于实地变化或高程明显不符(高程相差大于20cm)的界桩点应实地进行调整并展绘上图调整已划界线。2)1:5000及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应实测或修测堤脚线或堤肩线。b)界桩点应尽量设置在田块的交界处、田埂边、河塘边、道路边等不影响耕作和通行的位置。界线拐点处应设置界桩,圆弧段应加密以准确反映出界线走向为原则。c)界桩理论位置在实地因故无法埋设,必须进行横向移位时,应测量出实际位置点坐标,并编制《××管理范围划界测量移位界桩点之记》注明移位信息。内业在界线图上应将此类移位界桩点作明确标示,并在界桩点成果表中标注。d)一般情况下可采用RTK进行界桩点放样,也可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e)当采用全站仪在基本控制点上不能直接放样时,也可采用在图根导线点或增设支线点上放样。增设支线点不能超出2站;使用全站仪放样时边长不宜超过300m。f)界桩点放样前应对测站和方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核,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能进行放样。g)界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cm;按洪水位确定的界桩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15cm。5.5管理范围线图绘制a)管理界线图上用红色实线绘制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线宽为0.6mm。b)管理范围界线桩点用红色圆圈表示,直径1.5mm,桩点符号内线条作掏空处理,界桩编号在桩位旁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