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任务驱动作文审题立意

(解析版)

【考情分析】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种重要题型,它着重考查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以下是对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点分析和

近年趋势的总结:

一、考点分析

1.阅读理解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步是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准

确理解题目给出的材料和任务要求。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

的能力。

2.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这需要学

生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段落组织、论证思路等方面的能力。

3.思维深度: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涉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道德伦理问题,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分析问题、提出观

点、进行论证,并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近年趋势

1.题目类型多样化:近年来,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目类型越来越多样

化,涉及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这要求学生具备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思考能

力。

2.题目难度增加: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目难度也在

逐渐增加。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和任务要求越来越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阅读

理解和写作能力。

3.注重思维深度:近年来,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

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和争议性,需要学生

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论证能力。

总之,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题型,需要学

生在平时注重积累和提高。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等方面

的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题型并取得好成绩。

【知识图要】

厂抓住关键

T审准材料)—读懂内容

[扣题见“料”b一全面把握

情境任务作

文审题立意

|落实各项任务PL审准情境

内容指令

审出情境任务卜~

q主体指令

匚明确任务

对象指令

文体指令

【通法通则】

(一)审准材料

1.综合材料,抓住核心概念、关键语句、重要对象等要素,读懂并概括内

2.综合材料内容及相关要素,读懂材料内容。

3.分析材料既要抓住关键语句,又不能忽视材料细节,需要“全面把握”。

有些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总会或多或少,或“一叶障目”,或“丢三落四”,遗

漏材料的部分内容,造成审题偏差。所以,大多数材料作文题,都要求“全面理

解材料”,就是在提醒考生审题时切勿断章取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情境任务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少是多则或复合型材料,

理解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将复合型材料从时间、空间、属性等角度进行

分类处理,找到碎片化材料的内在关联;(2)对多则材料可以采取异中求同法,

把握文章内容。

(二)审出情境任务

1.审准情境

即试题给出了什么样的写作情境,或班级读书会,或国际交流大会,或毕业

赠言等。

2.明确任务指令

(1)内容指令,就是要求你写什么内容,这是审题关键中的关键,要认真、

仔细地斟酌每一个字词,尤其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绝不可发生理解上的偏差。

如2020年全国I卷中“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感

触”“最深”是关键词,“最深”暗含三者的比较。又如2020年新高考H卷中

的“地名”,就是最核心的词,绝不可等同于“地方”。

⑵写作主体指令,即写作主体是谁。高考作文“写作指令”对写作主体的

要求不仅是“考生”的实际身份,而且是置于真实具体的写作情境中的交际主

体,因而对写作主体就有时代背景、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的显性或隐

性规定。审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3)写作对象指令,即读者对象是谁。过去,高考作文写作是长期缺失读者

对象意识的。如果有,也是投阅卷者所好。现在,写给谁的,任务指令中已经很

明确、具体了。

(4)对话或文体指令,即使用什么样的对话文体。如材料规定的演讲稿、书

信、观后感、慰问信等。

在完成这两项审题任务的基础上准确立意: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系。

(1)对于分析材料时所得出的基本观点,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多角

度思考,深化认识。

(2)联系时代、文化、个人等因素,进一步理清材料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深

入思考。

【真题演练】

(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双奥之城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比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

赛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

成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

绩好成绩成绩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科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

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

技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

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

亮100%

通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

支通,助力奥运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家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

经年)年)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

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

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

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

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明确了写作主题“跨越,再跨越

(1)结合背景材料,“跨越,再跨越"指的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2008年

和2022年两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代表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度,两次“跨

越性”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也让我们懂得民

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梦想。

(2)审读材料内涵要把握其中暗含的因果逻辑,如“中国的体育事业为什么

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什么说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体育事业对

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何重要意义?”据材料中的图表可知,两次奥运会中,中

国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体育事业真正发

展成为全民性质的事业,而不是少数人的运动或是“贵族运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与民族的强大,最根本的保障就是有着强健体魄的国民,而非“东亚病夫",历史

已经给我们留下过惨痛的经验教训,我们自然不能重蹈覆辙。而中国体育事业之

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促进,二是国民的觉醒和生

活水平的改善,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经济实力

还是科技实力,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也证明了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一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3)当然,我们更要明白,体育事业关乎我们每个国民,体育事业的发展

要依靠我们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所以,"未来前行",我们要把自己“融

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考生写作,不宜就奥运只谈奥运,就体育只谈体育,思考要呈现出阶梯式的

高度,如由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体会到中国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进而联想到

体育事业在中国的群众化发展趋势,而这恰恰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最重要

的标准,再进一步思考体育事业与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之间的关系。文章要

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要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国家

的命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写作思维还可以具体化到个人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思考针对

新时代的青年个体,我们如何实现自我的“跨越,再跨越",从而避免作文陷入“唱

高调”的怪圈。

立意:

1.中国在不断的"跨越"中走向兴旺发达。

2.跨越无止境,民族正复兴。

3.跨越的根本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4.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

5.在跨越前行中,我们与国家同步调。

【例文】

"跨越",显盛世荣华

体育是媒介,奥运是桥梁,"双奥之城"北京以绝世的风华闪耀世界,让国人

也让世界感受到体育和奥运的魅力,以及和平与发展的要义。两次奥运,两度跨

越,跨越,再跨越,这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态势,也是以经济与科技实力

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兴盛态势。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

"东亚病夫"的世纪之辱犹在眼前,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隆隆声仍在耳畔。在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中无颗粟果腹的年代里,先不奢谈体育事业的发

展,就连国民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保障。羸弱的躯体,怎能担负起国家解放和

民族独立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发展经济,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还国民一个健

康的体魄。在迈向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里,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

国策,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并千方•百计地进行科研创新,努力提升科技水平;因

为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的竞争已

经提升为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今,双奥之城,双星闪耀,两

度"跨越”的辉煌,今昔对照,正是我国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明证。

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这是了不起的跨越;同样的,由"精英体育"到"群

众体育”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我们曾经历过“唯金牌"的时代,我们曾把成败

得失看得比性命还重,但“双奥会”让我们,也让世界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赢了,我们热烈欢呼;败了,我们永不言弃。参赛了就是胜利,拼搏了就是冠军。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所有拼搏的运动健儿们都是我们青年的偶像和榜样,各项

体育运动开始大众化,就连以往小众的冰雪运动也在民间蓬勃兴起。这才是体育

以及奥运的真正要义,这才是体育事业兴旺发达的真正标志,也是我国由“体育

大国”向"体育强国”的一个巨大的跨越。

在"跨越"和"再跨越"中,我们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之路,也见证了国

家的发展兴盛之路。当然,我们也见证了自己由懵懂儿童到有为青年的成长之路。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未来前行,征途漫漫,前方尚有无数的关隘险阻正等候着

我们去跨越。

国家的跨越,需要以综合实力作保障;个人的跨越,同样需要个人实力来支

撑。而且,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个人的跨越要与国家的跨越同频共振,国家的跨

越更需要我们无数有为青年共同努力。

在跨越中,我们的人生走向光明;在跨越中,我们的国家走向辉煌。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中提到了"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理查德•伯顿也曾

说过:“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

的真相。”

《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在自媒体时代,信息

过载,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我

们接收信息也更便捷了。然而过量的信息也造成了我们的选择性困难。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信息时代?面对各种信息,我们应该

怎么取舍?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综合分析情境材料可知,它是模仿2023年新高考二卷的作文体例命制的。

它由两个语义段组成:第一段以“竞争性真相”为引入点,引述理查德伯顿的话指

出面对林林总总的信息该怎样获得“真相"的认知;第二段引用《吕氏春秋.察传》

中的话,意在强调,我们对听到的各种信息要进行思辨性的甄别,不能不加区别

地接受。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包围着,这无形之

中就增加了认识事物真相的难度。面对信息过载的现实,我们该怎样对待,才能

趋利避害,需要费思量。基于此,由材料提供的话题可以思考的角度有:面对泛

滥的信息我们该怎样做;如何理性地对待信息过载;如何辨别信息真伪,跳出竞

争性真相的桎梏,怎样积极运用信息帮助自己成长。

写作任务:怎样看待,明确要求表达对信息时代的看法;怎么取舍,指出在

泛滥的信息中怎样做;认识与思考,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核心。

这样,本文写作时,可首先根据材料提出本文的观点一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辨识真相助成长;继之,对接材料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从过载信息中汲取有效有

用信息的意义;然后,关联现实,精选材料,从不同角度阐述获取有意义、有价

值信息的重要性;最后,联系现实,面对信息过载的现实,我们应该理性地甄别,

找出真相,去粗取精。

立意:

1.理性甄别取其精。

2.莫为泛滥信息遮望眼。

3.辨别真相,莫做井蛙。

【例文】

取精去粗助成长

漫溯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到机器轰鸣的工业文明,再到

如今迅速发展的科技文明,各种资讯随着滚滚发展的文明演进也在不断地发生着

量的爆棚式增长和质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你愿意与否,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

以各自的方式挤进你的双眼、撞击你的耳膜。面对过载的信息,我们只有放出眼

光,加以甄别,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才能得到真相,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这是一个联系空前紧密的时代,世界之大,每一个生命体都无法亲临每一个

地方,但是空前发展的信息,却让每个人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有

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的帮助,只要你不食古不化,愿意接受新事物,你就能够

做到“精鹫八极,心游万仞",就不会成为"井底之蛙”。

不过,快速发展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由此带来的过载真正虚假信息也是一

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泛滥的信息不仅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还会对

我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伤害。因为既然是泛滥的信息,就决定了这些信息的质量

的无法保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面对这些信息,如果不加甄别,悉数照拿,

那些不良的,甚至是有毒的信息会不知不觉地侵入到思想意识中。或者我们会被

那些别有用心的信息牵着鼻子走,不仅看不到真相,而且可能会被利用。而要避

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就要求置身在铺天盖地信息中每一个人要谨记鲁迅先生的

谆谆告诫:“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放出眼光”就是对信息加以甄别;

“运用脑髓",就是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辨识真伪;“自己来拿",根据自

己的实际需要,适合的,为我所用;不适合的,要果断剔除。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人,是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要保持与整个大网和谐共振。只有抱持“家事国事天下事”是思想,时时汲

取有益的信息,才能不与之疏离。朱熹老先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要不落后于时代,就不应该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

思想封闭自我。只有“苟日新,日日新“,才能"又日新"。当然,汲取信息,不是

照抄照搬,而要用理性的眼光审视甄别。

我们不是生活在杳无人烟的孤岛上,我们离不开各种资讯对思想的撞击。但

是,用什么样的信息来丰盈自己的思想,需要放出眼光。精粹的信息是精神的营

养品,我们要汲取;糟粕的信息是思想的垃圾品,我们要坚决剔除,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2024•安徽芜湖•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n中提到“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考古。“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

历史代表过去,科技代表未来。历史与科技似乎毫无关联。

你对“历史・科技”有何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三部分。一是选文部分,突出了科技对现代考古的作用。二是人们对历

史和科技内涵的认识。三是对历史和科技关系的认识。因此,考生要从材料出发

谈自己对“历史•科技”的认识。

首先,应联系社会生活,明确“历史”与“科技”的丰富内涵。“历史”代表过去,可

以指过去的事物、文化、观念、传统等。“新科技”代表未来,代表着社会最新发

展方向与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还应该思考“历史”与“科技”、“过去”与“未来”的辩证关系。没有“过去”

何来“未来”?没有历史的积淀何来科技的发展?没有科技的发展何来历史的进

步?历史与科技是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历史为创造和发展科技提供基础和精

神动力,科技为历史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历史积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推动着科学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不断推

动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技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推进着

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明确中心论点,如“科技加历史,携手

向远方”;正文部分可先论述历史的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氛围;接着论述科技的进步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最后可以论述科技加历史

的意义。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

实有力地说理。

立意:

1.科技改变生活,推动历史发展。

2.在历史的土壤中长出科技的果实。

3.传承历史创新科技,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年轻人而言,真正的

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

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

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进入青春期的你认为什么才是成熟的模样。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通过“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引出我们年轻

人的“真正的成熟〃与草木鸟兽的“成熟模样〃的区别,即我们年轻人的“真正成

熟"“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回答"什么才是成熟的模样"是材料的重点,也是我们

思考立意的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扣住关键语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进行思考。“真

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是命题者对我们选择写作内容的引导与提

示。“身体的长成“固然是“成熟"的一种"模样",但命题者显然不是让我们写这方

面的内容,命题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另辟蹊径,选择更能体现"成熟""模

样”的典型"模样”来写,如责任担当意识、正确的荣誉观、直面苦难、正视挫折,

等等。这是我们选择写作内容时必须要注意的,一旦马虎忽视,必将留下遗憾。

试题要求写出自己对于成熟的思考,写成自己理解的成熟的模样。写作时我

们可以从反向突破,首先对不成熟的现象进行反思。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反思自

己曾经的幼稚、单纯,糊涂、任性,莽撞、不通情理、无视别人感受等行为;也

可联想古今中外一些不成熟的人和事,谈不成熟的影响、危害。然后结合上述分

析指出何为成熟(包括身体、思想心灵、社会关系等),如何辨别是否成熟。最

后,还可探讨实现成熟的途径。就自我修身而言,吾日三省吾身,面对遇到的困

难、不幸,不怨天尤人,不软弱退缩,勇敢坚强,有道德,有理想;就处理与他

人、社会的矛盾而言,不鲁莽冲动,不自私自利,有底线,有信念,懂得包容、

勇于担责,懂得谦让、主动吃亏等。

立意:

1.充满正义感,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2.有责任担当,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3.为理想奋斗,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4.充满同情心,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5.快乐每一天,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6.正视挫折,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7.独立思考,是我们成熟的模样。

例文:

成熟:唯奋斗与意志炼就

时间长河川流不息,生命长河亦不停歇,转眼间,我们已到了奋斗和拼搏的

年纪。我们时常感慨自己已不是小孩,时常感叹自己已经长大成熟。但,到底什

么是成熟呢,怎样才算真正成熟?

有人说,懂得是非,学会礼尚往来就是成熟;有人说,为他人着想就是成熟。

但,在我看来,成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唯有在意志中坚持,在奋斗中前行,方

可达到成熟之端。

意志是前进路上的灯塔。身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交通已经实现了便

捷,生活进入了5G时代。可是,你是否知道大山中的孩子的现状?偶然的一天,

我看新闻报道:一个年仅八岁的留守孩子,待在外公外婆身边。外公外婆年迈体

弱,腿脚不便,是他撑起了整个家,早上公鸡打鸣时就上山去采草药,拿来熬给

多病的外婆吃,下午上山砍柴,回家还洗衣做饭照顾外公外婆。他或许也知道命

运的不公,可是他那颗坚强的心,让他在磨难中成长。那一刻,我只感觉,他有

着这个年纪所不该有的成熟。

奋斗是扬帆起航的船,砥砺前行,不惧风霜。你还记得那个刚出生就失聪,

仅靠学唇语,摸着父亲喉结学说话,但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江梦南吗?我们都

在羡慕她考上了清华,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生起跑线,将来或许可以能够实现

更大的人生价值。但你可知道,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她却听不到那外面世界

的美好声音呢?她的所有成绩都是靠她的奋斗换来的。或许年幼时,她就明白了

自己出生的平凡与命运的不公平,于是从小她就变得成熟、懂事。她的成熟就是

靠奋斗和意志得来的。

山河与云雾同在,唯有奋斗可摘星光;云雾与烟霞共存,非有奋斗可破迷雾;

奋斗与成熟共行,唯有奋斗可抵成熟。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成熟

在我们眼中或许是个微乎其微的词语。我们总有着贪玩的天性,总觉得我们要在

青春这个美好的年纪留下最美好的印记,总觉得成熟与奋斗应该是大人的事,却

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无奋斗不青春",希望年轻时的我们不要拘泥于此。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

看看"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蓝瘦香菇"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

诗和远方",都离不开成熟。

去抵达那份成熟吧!抛开幼稚和单纯的幻想,明白唯有奋斗和意志才能抵达

美丽的梦想之巅。志之所趋,心之所向,奋斗从此启程,纵然黑云压城,我自招

然不动,因为,我已成熟。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路”,古往今来的人们有很多感受和思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安石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鲁迅说:

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对于“路",你有什么思考?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从情境材料谈及的内容看,它先以一句话引出“路”的话题,然后分别引用

了屈原、王安石和鲁迅先生的话,从不同角度阐述对“路"的看法:屈原的话告诉

人们选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就应该矢志不渝地追求,不因困难而止步不前;

王安石的话说明追寻的时候,可能濒临绝境,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会出现柳暗花

明的惊喜;鲁迅先生的话告诫人们一个人"前途〃很远,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不可

能一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