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_第1页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_第2页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_第3页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_第4页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PAGE13文憑試題庫列印本©齡記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PAGE13文憑試題庫列印本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课题3科举制与人才消长7 资料一: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如确定殿试制,实行「糊名」、「誊录」,不准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两宋史论》 资料二: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段……而在明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可培植些人才。改写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a) 宋代如何透过科举制打击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其成效彰显吗?试参考资料一,并援引史实加以分析。(10分) (b) 根据资料二,并就你所知,分析明代科举制如何有利国家选拔合适的人才任官。(15分)参考答案:7(a)废除行卷、通榜:在唐代科举考试中,有行卷和通榜的规定。行卷是指士子在省试前将自己优秀的作品抄录整理,并请达官显贵品评推荐,以引起考官的关注。由于考生在考试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名声和地位,即使临场发挥不佳,也有可能获得录取。而通榜则是指考官在评卷和定名次时,会参考社会名流对考生的意见。废除这两种制度后,世族在考场外不再具有优势。此外,还增加了复试环节,进一步打击了官宦世家。因此,世族子弟在科举考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甚至比寒门子弟更为严格。这使得寒门子弟能够公平应试,从而大量进入仕途。举制为免官僚、权贵子弟在科埸中占有优势,阻塞寒门上进之路,实行锁厅试、别试以杜绝官宦之家私相授受;又设糊名、胆录、锁院等制度。由于举制的防弊体制完善,减少了笼络、贿赂考官的情况,「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就在宋代出现。在宋代,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殿试环节。皇帝亲自主持这一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士子。这种选拔方式使得皇帝能够直接掌握国家选拔士子的权力。所有通过殿试的考生都被称为“天子门生”,这在形式上有助于避免官员利用录取之恩来拉拢后辈结成党派的问题。同时,这一改革也对打击世族垄断仕途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反垄断的成果: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宋代科举考试不仅力求选拔人才,而且对于来自官宦家庭或高门大族的子弟,在考试规则下似乎并无先天优势,因此许多寒门子弟得以大量晋升。据统计,宋代约有四成的重要官员来自平民家庭;而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从的超过三成,下降至真宗以后的不足两成。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有助于打击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b)重视培训和实习:明代科举兼具选才、育才的功能。根据资料二,明代透过科举吸纳全国精英,当最优秀的进士取得科名后,就会进入作重点培训,为内阁及其他行政部门,发挥储才之所的作用。另外,明代实行的「进士观政制度」让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一面读书,一面观政;而二甲以下的进士都必需要经过观政才会被分派到朝廷或地方任职。故此科举制度不但扩阔了翰林官的来源,更为明代高级官吏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明代,实行了一项名为「科举必由学校」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士子必须先进入学校学习,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通过童试后,士子还需要获得县、州、府学的生员资格,才能继续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因此,学校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预备基地,每位应考的士子都需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科举规范严密:明代科举制度发展成熟、完备,不论在考试程序、内容、应考资格等、都能做到公开、公正的原则。明代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循序渐进,并在宋代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更严厉的防弊措施,如沿用宋代的「糊名」、「誊录」等,并在士子进入考场前仔细搜身,称为「搜检」等。另外,明代科举又以经义、八股取士令考试的评核标准更加客观统一,更为公允。故此明代科举完善公正,吸纳来自不同阶层的士子仕进,有利政府培养一个庞大而有质素的官僚体制。明代科举选拔人才具有广泛性:明代的科举制度对全民开放,无论官宦、平民还是富商,都有资格参加考试,选拔机会公平。除了在社会阶层上的开放外,明代科举还在地域上实行分区选拔。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仅凭数量选拔人才很难充分发挥科举制度的作用。因此,明代科举实行区域配额选拔,通过地域分配录取名额来平衡各地区的选拔人数,即南、北、中卷制度。这表明,明朝非常重视科举选拔的公正性和广泛性,防止仕途被某一地区的士人垄断,并吸纳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才。试后分析同学必须紧扣题旨,清楚解释考规下为何世族无法垄断仕途,才可获高分。若只详述防弊措施,予人默写课文之感,则最多只得5分。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课题3科举制与人才消长8 资料一:自贡举法(科举制)推行以来,士人都以摘录经文、拟订题目为志向。他们只顾钻研、窥探四书及经注,对其他学问则漫不经心。若和他们谈论经传以外的学问,都会目瞪口呆,不能应对。改写自宋濂《銮坡集‧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铭》 (a) 参考资料一,并就你所知,分析明代八股取士对人才消长的利弊。(10分) (b) 试从考试程序、考试内容、科场规范三方面,比较唐代和宋代科举制度的异同。(15分)参考答案:8(a)具客观统一的标准:明代科举制规定以八股文应考,考生必须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并以八股文体作答。由于八股文在分段、字数、句式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因此考生不能靠词藻的华美和文饰来蒙混过关,必须言之有物才能中选。八股文的严格格式规范使评卷标准化,使明代取士更为客观统一,有效避免取才不公的现象。吸纳热衷学术、尊崇儒家的士子:在八股文这一文体中,考生需要严格遵循历史典故和严谨的笔法才能撰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他们必须深入研读经书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表明明代的八股取士有助于政府吸引一批具有修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人才。限制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于对经学和文学的深厚功底,而国家时政则相对次要。这导致一些士子只注重死记硬背,而不了解实际事务,缺乏真正的实践能力。即使是极为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视野也仅限于文史领域,对于实用技能和时事知识的掌握不足,这对于处理实际政务来说并无实际帮助。八股文范本的盛行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在八股取士实行初期,士子眼光虽然狭隘,不黯实务,但至少在经史文理上具有真才实学。然而制度行之日久,八股文范本开始盛行,如「程文」、「墨卷」以及「房稿」。士子只需勤于诵习写作范本,在考试中倒背出来,即使不读经书,亦有机会考中举人、进士。造成明代士人连四书五经亦未必通晓的问题(b)考试过程:与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相似。两朝都设有常规科举和特殊科举。常规科举每年定期进行;而特殊科举则是不定时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特定领域的人才。然而,在常规科举方面,独有的生徒入省试制度在宋代被废除,改为通过乡贡选拔士子。此外,考生在通过省试后,还需经过复试才能获得官职;而则废除了复试,首创了殿试。通过省试的士子被称为进士,皇帝会亲自提问,但殿试仅用于决定名次,并不会淘汰考生。在特殊科举方面,曾开设多达八十多科的科目,而宋代的科目数量相对较少,在仁宗时期也不超过十科。考试内容:与宋代初年的科举考试内容,皆根据应考的科目而有所不同,如明经科考核儒家经籍的原文及注疏内容;进士科则以策问、帖经和诗赋为重点,而其中又特重诗赋。两朝的不同之处,在于唐代的覆试以身、言、书、判,即仪容、说话条理、书法字体、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铨选准则。则无覆试。另外,至神宗熙宁变法时,由罢诸科而独存进士科。进士科又罢考诗赋而专试策论,改背诵为析论。至此宋代科举的考试内容已大异于唐代。虽然后来变法失败,但由于士人已习惯新制,故分进士为经义进士科及诗赋进士科,两科兼考策论,与唐代科举重诗赋的风气亦有分别。唐代科举虽有一定规范,如设立贡院作为专门考埸;及严厉惩处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考官等。但大体而言,规范可谓颇为宽松。挟带应考、泄漏试题之事屡见不鲜,冒名顶替之事更是十分严重,社会上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说法;当时考生又能够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呈请评阅,以取得名声和地位。官方亦公然参考社会先达名流对考生的意见,再作评核及定名次,称为行卷、通榜。可见唐代科举根本不是纯粹考核士子的才能。

直至宋代,不但废除了行卷、通榜的做法,更增设糊名,将考卷上的考生资料糊上,以防考官阅卷时徇私。为免考官认出考生的笔迹,朝廷更会命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抄录,称为誊录。此外,在进入试场后,贡院即会封锁,以防止他们作弊;而在考选期间则同样不能离开贡院,完全杜绝了他们受贿的机会。由此可见两朝的科场规范可谓一松一紧,大异其趣。试后分析1. 留意题目是「明代八股取士对人才消长的利弊」,而不是「明代科举制对人才消长的利弊」,所答内容必须和「八股取士」有关,否则予人离题或审题不慎的印象,影响得分。2. 留意题目是要求「比较」,而不是「分述」,故同学须按题目要求,每一方面都陈列唐、宋科举制度的情况。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课题3科举制与人才消长9 有人认为历代科举制均促成朋党之争,对朝政造成的祸害甚大。试以明代科举制为例加以析论。(25分)参考答案:9历代推行科举制度,皆导致或助长了朝中党争的问题,纵使在科举制业已成熟的明代,亦不能避免,现试析述如下:在明代的内阁制度下,首辅的地位类似宰相。他们会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授意党羽或亲自出任科举的主考官,自称「座主」,以建立一个围绕自己的势力集团。至于在该届及第的考生,为了平步宦途,亦会自称「门生」来依附主考官。于是科举制度便滋生了不同的朝中党派,造成所谓「科甲朋党」的出现,彼此之间互相倾轨以争夺政治权力和利益。科举制度遂沦为政治工具官员持有地域偏见:明代科举制通过南北中分卷制度,旨在吸引来自不同地区的士子,以平衡各地的取士差异,期望各地人才都有机会加入政府。然而,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士人之间存在明显的思想文化差异,而来自相同地区的士人则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主考官更倾向于录取来自相同籍贯的士子,以便结成利益集团。明代末年,与对抗的浙党、齐党、楚党、宣党及昆党,就是这种地域党派的鲜明例子。这表明,这种地域偏见不仅不利于吸纳真正有才能的人,还对明末朝政的衰败负有一定责任。在明朝时期,与齐、楚、浙、宣、昆五党之间的党争持续了很长时间,起始于万历年间,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这场党争的影响范围遍及朝野上下,严重消耗了明朝的国力。双方的冲突最初源于是否尽早确立为太子的争议,即所谓的“争国本”问题。随后,又经历了“梃击”、“红丸”、“移宫”明末三案,使得这场党争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为了铲除东林党的势力,浙、齐、楚、宣、昆五党寻求与熹宗年间权倾朝野的宦官结盟。他们通过“三案”的争论来罗织罪名,引发党狱,企图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京察过程中的党派斗争:此外,和五党之间的纷争也对京察产生了影响。京察是指对在京任职的官员进行考察,每六年进行一次,根据官员的政绩和品行来决定升迁、降调或罢官。在万历年间进行的几次京察中,分别由和五党主持。每当某一党派主持时,便会大量贬谪另一党的官员,将京察视为排挤和打击对方的手段,导致朝政混乱。这表明,科甲朋党的斗争使朝廷陷入了极度的腐败,最终导致明朝的衰亡。试后分析此题目其实包含两个提问,分别是明代科举制如何促成朋党之争,以及明代朋党之争如何祸害朝政。同学作答时不宜将两者混为一谈,或只侧重其中一问作答。

选修单元4制度与政治演变课题3科举制与人才消长10 资料一:元仁宗时,科场岁开一次,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场考试。命题分繁简,获选分难易。罗香林《中国通史》 (a) 根据资料一,并援引史实,析论元代科举制对人才消长的影响。(10分) (b) 试析论清代科举制如何有助羁縻汉人,消弭他们对异族政权的抗拒。(15分)参考答案:10(a)元代科举选拔人才相对较少:由于元代科举制度建立较晚,并且曾一度中断,因此只能吸引到有限的人才。此外,元代的民族歧视观念较为明显,科举考试分为左右两榜:左榜主要面向南人,乡试和会试各举行三场,答题字数较多,考试难度较高;而右榜则主要针对蒙古人、色目人,乡试和会试各举行两场,答题字数较少,考核难度相对较低。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导致许多著名的对参加科举考试不屑一顾,例如等。由此可见,元代科举并未能广泛吸引民间才子。士子转向杂学:元代科举制度并不公平,和南方人在仕途上的机会较少。即使侥幸中举,也只能担任蒙古人的助手,前途黯淡。这使得许多士子对感到绝望。因此,元代汉族文人转向其他学科发展,如戏曲、小说、水利工程等,培养了各种领域的人才。科学技艺的发展甚至比传统的经学、儒学等领域更为繁荣。提升文化:由于元代科举制度设立了让蒙古子弟较容易应考的右榜,成为出仕捷径。因此不少蒙古人都愿意应考科举并研习儒家经典,有助于部分蒙古人将其勇武习尚消弭于汉文化中,提升了蒙古人的文化水平。(b)袭用明代制度: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承袭明制开科取士,给予入仕的机会。科举程序同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四个阶段。而考试科目以进士科为主,亦设武科、特科及繙译科。进士科从四书及五经中出题,须以程颐、等的注疏阐释作答。除了经义以外,进士科亦兼考论、判、时务策、试帖诗等。考试形式亦沿袭明制,规定考生以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