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1页
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2页
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3页
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4页
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历史讲的是人的故事,以人物为线索的教学设计不失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在高二文科班教学实践中,试图从几类相关“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出发,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为法律制定者的“人”,作为法律执行者的“人”,作为法律适用对象的“人”,作为变法批评者的“人”。同时,以王安石变法为例,探讨初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及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整合建构,并引导学生对历史上变法成败的经验教训有清晰的认知框架。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王安石变法变法改革认知逻辑“教育首先是人学!”[1]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历史课程应该致力于发展人,成就人,倡导从“人”的视角分析历史上的人和事。如何认识教材中的“人”?又需要遵循哪些认知逻辑?王安石是历史教学中关注的一个人物,本文试图从“人”的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探讨初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及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整合建构。一、问题呈现:衔接引发的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论述的思考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统编七年级下册教材这样论述:“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2]初中教材的描述是与初中历史学科的定位相一致的,即“给学生打开观察和了解历史的视窗”。[3]对于教材论述,学生难免会产生疑问:1.变法很有必要,为何司马光等人还固执的反对变法?教材第12课还提到司马光是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为何他如此顽固不化?2.在语文课上学到过,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那么苏轼也是极端保守落后的官员吗?3.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唯一原因吗?这些疑问及思考都会为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探究中埋下伏笔。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和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以下简称“选必”)第4课、第16课、第17课等课中均提到了王安石变法。《纲要》呈现了变法反对派司马光、刘挚等人的两则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教材还希望学生理性看待变法反对派的言论:“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4]《选必》则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5]可见,相比初中教材,《纲要》重在培养高中生论从史出的核心素养。《选必》则注重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高度进行历史解释。那么,同一知识点对于不同学段学生,如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如何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尽管初中和高中进行了循环式教学编排,“但需要明确的是两次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和单纯的知识量增加,高中历史课程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循环,因而更具深度和广度。”[6]相比初中课程,高中课程更侧重于对历史“组织和建构”。而建构和整合的重要方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一些具有规律性或共通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有效理解与准确把握。”[7]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就是“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而成功的改革又离不开决策层、执行者、接受者等各种“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国家决策层治理好国家的政治善意与目标;改革目标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的深度吻合;社会发展程度与改革步骤的适应;具有政治智慧、耐心和洞察力的改革政策、策略、步骤与准备;稳妥而正确的实施路径;贯彻执行改革的人力资源,等等。”[8]具体到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在高二文科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也从“人”的视角予以探析:作为法律制定者的“人”——王安石;作为法律执行者的“人”——各级官员;作为法律适用对象的“人”——普通百姓;作为变法批评者的“人”——司马光、苏轼等人。历史讲的是人的故事,以人物为线索的教学设计不失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准此,我们试图从上述几类相关“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出发,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二、问题探究:从“人”的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成功的变法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因此,变法者应该关心人民的需求。那么,王安石是这样做的吗?环节一:法理还是人情?作为法律制定者的“人”——王安石的目标是否与人民需求相吻合?材料1初,保甲法行,乡民惊扰,至有截指断腕以避丁者。知开封府韩维言之,帝以问王安石,安石曰:“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为天下主者,如止任民情,则何必立君而为之建官置吏也!……惟陛下果断,不恤人言以行之。”安石由此益恶维。——毕沅《续资治通鉴》材料2韩宗师劾程昉导滹沱河水淤田,而堤坏水溢,广害民稼……宗师言:“昉奏称百姓乞淤田,臣勘会百姓元不曾乞淤田。昉分析,据差去检踏官取到逐县乞淤田状,但不曾户户取状。”上曰:“亦无人户状?”王安石曰:“淤田得差去官及逐县官吏状足矣,何用户户取状?程昉奏乞淤田既无状,即难明虚实,然为朝廷宣力淤田至四千余顷,假令奏状称人户乞淤田一句不实,亦无可罪之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九设计意图:呈现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定法律的人应该慎重考虑民情民意。材料1,老百姓以自残的方式抵制保甲法,表明变法措施存在不足之处,但王安石对老百姓的痛苦遭遇不仅不同情,反而认为“不足怪”。材料2,程昉在没有征得百姓广泛同意的情况下,决河淤田,毁坏百姓庄稼,还虚假上报,王安石没有怜惜百姓,还极力为程昉辩解。因此,改革想要成功,必须尊重民情民意。法律是由人来执行的,即便法律本身完美无缺,得不到认真的贯彻执行,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环节二:贯彻还是歪曲?作为法律执行者的“人”——各级官员能否不折不扣的执行变法措施?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部分人:材料3吕惠卿:始,惠卿逢合安石,骤致执政,安石去位,遂极力排之,至发其私书于上……弟升卿无学术,引为侍讲。又用弟和卿计,制五等丁产簿,使民自供手实,尺椽寸土,检括无遗,至鸡豚亦遍抄之。隐匿者许告……民不胜其困……上下骚动。——脱脱《宋史》材料4曾布和章惇:初,章惇为相,布草制极其称美……布赞惇“绍述”甚力,请甄赏元祐臣庶论更役法不便者,以劝敢言。惇遂兴大狱,陷正人,流贬镌废,略无虚日,布多阴挤之。掖庭诏狱成,付执政蔽罪,法官谓厌魅事未成,不当处极典。布曰:“驴媚蛇雾,是未成否?”众皆瞿然,于是死者三人。——脱脱《宋史》设计意图:呈现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变法派的特征:吕惠卿背信弃义、任人唯亲。曾布乱施淫威、阿谀逢迎。章惇陷害忠良、草菅人命。这些人打着支持变法的旗号谋取个人私利,所以,用人不当导致“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走了样”[9]。因此,改革需要依靠德才兼备的执法者,如果执法者道德品质不佳,改革必将走向失败。王安石主持变法,他不仅制定了很多法律措施,还到各地考察民情,那么,老百姓如何看待这些变法措施呢?环节三:拥护还是反对?作为法律适用者的“人”——普通老百姓如何看待变法措施?材料5(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第35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材料6东明等县百姓千余人,诣开封府诉超升等第出助役钱事,本府不受,遂突入王安石私第……退而访问,乃司农寺不依诸县元定户等,却以见管户口量第定出役钱数付诸县,各令管认,别造簿籍……凡等第升降,盖视人家产高下,乃得其实。今乃自司农寺先画数,令本县依数定簿,岂得民无争诉哉!——毕沅《续资治通鉴》设计意图:展示材料5,通过“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等语句,引导学生分析变法措施带给普通百姓的血泪和心酸。展示材料6,由于地方官员随意认定户等,任意摊派,将变法变成了追求政绩、鱼肉百姓的一种方式。而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改革之路终将走向失败。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王安石变法没有“宽养民力”,没有“厚培国本”,以至于“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1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变法者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那么王安石是这样做的吗?环节四:私利还是公议?作为变法批评者的“人”——司马光、苏轼等人的论述是否一派胡言?材料7司马光:“下等户及单丁户,从来无役;今尽使之出钱,是鳏寡孤独之人俱不免役……谷帛者,民可耕桑而得;至于钱者,县官之所铸,民之所不得私为也。今有司立法,惟钱是求,岁丰则民贱粜其谷,岁凶则伐桑枣、杀牛、卖田得钱以输,民何以为生乎!此法卒行……贫者困穷日甚矣。”——毕沅《续资治通鉴》材料8苏轼:“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垄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苏轼《苏轼集》设计意图:呈现材料,展现变法反对者的不同声音。司马光认为免疫法给鳏寡孤独者带来很多困难,苏轼在地方任职时亲眼目睹民生艰难。这些观点展现了宋朝士大夫心忧天下的使命感。“如果因为司马光揭露了客观事实,而说他不过是代表了大地主利益……不仅缺乏根据,而且是很不公平的。”[11]因此,改革想要成功,必须博采众长,形成改革合力。三、问题澄清后的思考1.历史教师要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既有知识储备“建构新知识”、“支持新的学习”。因此,鉴于初中生已经了解很多历史信息,高中教师需要提供学习支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超越事实”、“形成自己对事件的解释,得出结论。”[12]从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呈现螺旋式上升。比如,有必要以王安石变法为例,使学生对历史上变法成败的经验教训有清晰的认知框架,有明确的认知逻辑。2.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历史思维定势面对社会危机,苏轼、欧阳修、程颢等社会名流之所以质疑变法措施,“肯定不是出于个人私利的考虑,也不单单是代表地主阶层的利益,他们同样忧国忧民,同样真诚地关注民间疾苦、倾听民间苦难的呻吟。”[13]因此,我们不能以落后、反动、顽固等词语对司马光、苏轼等人随意贴标签。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有助于引导学生打破对于改革与守旧问题的思维定势,“我们不能因为王安石主变法是一改革即加以肯定,也不因司马光主张守旧就加以否定”、“凡变能利民惠民的,就应当变,而不应当守,凡不变能惠民利民的,就应当守,不应当变。”[14]3.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历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怀普通人的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