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物质的变化(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物质的变化(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物质的变化(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物质的变化(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物质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A.饮料瓶变瘪B.云的形成C.燃放烟花D.酒精蒸发2.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A.(6.5-7.5)饮用水B.(4.0-4.4)番茄汁C.(2.0-3.0)柠檬汁D.(9.5-10.5)液体肥皂3.央视正在热播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广告有如下画面:【情景描述】主持人小强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另一只盛其他的水。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盛农夫山泉水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绿色,另一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由此可推断出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约为▲,这个结果▲用一般的pH试纸测试。A.5.6能B.5.6不能C.7.3能D.7.3不能4.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可以完成任务的“警察”是(▲)A.硝酸银溶液B.稀盐酸溶液C.无色酚酞溶液D.氯化钾溶液5.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硫酸液滴飞溅6.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ABCD7.某工厂排放的废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与之中和: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市场参考价(元/千克)CaCO31001.8Ca(OH)2742.0HN3176.5NaOH4011.5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同样质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A.CaCO3B.Ca(OH)2C.NH3D.NaOH8.右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9.铁锈(主要成分是Fc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A.白醋B.酱油C.酒精D.洗洁精10.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人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人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硫酸的质量分数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溶液的pHD.生成氢气的质量11.生产自来水时,向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这是因为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通常不会使药品明显变质的是(▲)A.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食盐水D.碳酸钠溶液12.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13.实验室用密度为1.84克/厘米,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毫升的量筒量取多少毫升的浓硫酸(▲)A.100毫升54毫升B.100毫升55.5毫升C.250毫升54.35毫升D.250毫升55.5毫升14.在托盘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放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并使天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m克碳酸钙,右边烧杯中加入m克碳酸钠,当反应停止后,发现左边烧杯中仍有固体不溶物,则此时天平的指针(▲)A.偏向左B.偏向右C.不偏转D.无法判断15.镁粉、锌粉的混合物m克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n克,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克B.克C.克D.克16.某金属M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那么该金属硝酸盐的电离方程式为(▲)A.M(NO3)2==M2++2NOB.M(NO3)3==M3++3NOC.M2(NO3)3==2M3++3NOD.MNO3==M3++NO17.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8.将稀盐酸分别慢慢滴入装有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试管中,会发现: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很快产生气泡,而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随着滴入稀盐酸的量增加,逐渐产生气泡,在Na2CO3溶液试管中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Na2CO3溶液开始与稀盐酸不反应B.与CaCO3和过量CO2水溶液反应类似,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先生成了NaHCO3C.NaHCO3溶液碱性比Na2CO3溶液强,与盐酸反应快D.Na2CO3溶液呈酸性19.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变红色B.红色褪去C.①}②NaCL溶液①②H2O20.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作“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二、填空题21.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1)图中营养成分A遇碘液会变蓝色,则A是▲。(2)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发酵B.降解C.加工成型2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加入熟石灰m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克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选填“>”“<”或“=”)。23.某二元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RnO3n+1,其酸酐中R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此酸的电离方程式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2(OH)mRO3·nH2O(m、n均为整数),则元素R的化合价为▲。24.蚁酸是一种存在于蜂类和某些蚁类分泌物中的一种有机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蚁酸易溶于水,其溶于水后,只能电离出HCOO-酸根阴离子,蚁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钠盐,蚁酸可用作消毒剂或防腐剂。从以上叙述中可知蚁酸的物理性质为▲,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该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形成的钠盐的化学式为▲。2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天然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某些泉水中的无机悬浮物如CaCO3,可以跟废水中的盐酸反应:▲。(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一共只含两种元素。甲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丙是甲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之一,但不是酸酐。乙和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1)农业上可以用▲溶液来选种(填写化学式)。(2)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选用的一种药剂是▲(填写序号)。(3)写出①和③两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①、②、③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27.如图所示,A、B两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烧杯上方悬挂一金属等臂杠杆,杠杆中央的金属滑片,可随杠杆左右摆动(摆动角度足够大),杠杆两端各悬挂一完全相同的塑料小球,杠杆平衡,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固体和铁粉,恰好反应后:(1)A烧杯内的现象是▲。(2)B烧杯内小球将▲(选填“上浮”或“下沉”)。(3)闭合电键K后,电流表▲(选填“A1”或“A2”)有示数。28.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9.“......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有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摘自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肥皂水的pH▲7(选填“>”“<”或“=”)。(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性质相似。30.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1234实验操作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取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则:固体C是▲,操作③的名称是▲,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三、实验探究题3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共同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方法(填选项编号)立即确认。A.讨论B.调查C.实验D.上网具体的做法是▲。(2)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同学们依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小烧杯中加10克5%的NaOH溶液;第2步,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第3步,向10毫升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至一定刻度;第4步,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中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一直滴到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为止;第5步,记录实验数据;第6步,计算,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①本实验为什么要用指示剂(酚酞)?▲。②第3步中向量筒注入盐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与B、B与C刻度间均相差1毫升,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盐酸的体积是▲毫升。③第4步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目的是▲。停止滴入盐酸后,胶头滴管中残留的盐酸应▲。④第5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测定每毫升该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原理和方法还有多种,为此大家继续进行探究。有人提出用KOH等碱类试剂替代上述NaOH与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测定耗去盐酸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盐酸中HCL的含量,这和上述实验属同一种方法。你能写出三种其他可行的方法吗?若能,请写在下面(用文字简述所依据的原理和要测定的数据,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4)请在上述三种方法中,选一种,并写出按此法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我选的是方法▲,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32.小明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铝丝(粗细也相同)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实验编号盐酸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铝丝消失的时间(秒)①320500②620300③63080(1)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②和③表明:该反应快慢与▲有关。(3)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时:▲。(4)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面难与稀硫酸反应呢?【提出假设】CL-的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四、分析计算题3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连渐滴人上连氧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图。(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右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3)在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3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入容器中;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③......;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克/升)蛋壳的质量/克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收集到CO2气体的体积/升7.51001.1试通过计算确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若蛋壳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中不含碳元素,请通过计算回答,7.5克蛋壳中含碳元素多少克?炼铜厂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先对矿石通空气进行高温处理,生成两种氧化物;将处理过的矿石加上一定质量未经处理的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燃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SO2。(1)请你写出上述炼铜过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2)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炼铜厂附近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环保标准来判断污染等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毫克·米-3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50.500.70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你将会看到▲(填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L。向试管中加入2.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0.0127%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加入2∽3滴淀粉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色变为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③研究性学习小组分为甲小组和乙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两个小组所用时间相同、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叹应恰好完全进行时,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毫升),请将下表填写完整(保留两位小数)。不同级别的测量值分组甲小组乙小组抽气次数240280空气中SO2质量分数/毫克·米-3--------④通过测定并计算,根据标准等级请你判断出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标准。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值,为什么?专题复习---物质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A.饮料瓶变瘪B.云的形成C.燃放烟花D.酒精蒸发【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分析】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详解】A、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升高,固态变为液态,体积缩小,瓶子变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云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降温,水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放烟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A.(6.5-7.5)饮用水B.(4.0-4.4)番茄汁C.(2.0-3.0)柠檬汁D.(9.5-10.5)液体肥皂【答案】D【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详解】饮用水的pH在6.5和7.5之间,可能显酸性或显碱性或显中性;番茄汁、柠檬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液体肥皂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D。3.央视正在热播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广告有如下画面:【情景描述】主持人小强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另一只盛其他的水。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盛农夫山泉水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绿色,另一杯中的pH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由此可推断出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约为▲,这个结果▲用一般的pH试纸测试。A.5.6能B.5.6不能C.7.3能D.7.3不能【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可以根据广告说明判断“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酸碱性,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要精确测定,需要使用pH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测定溶液的PH等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详解】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所以“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呈弱碱性,所以它的PH应该为7.3,故选D;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pH试纸测定的溶液的酸碱度为整数值,故填:不能,故选:D。4.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可以完成任务的“警察”是(▲)A.硝酸银溶液B.稀盐酸溶液C.无色酚酞溶液D.氯化钾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使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时,要求所使用的试剂与多种物质反应出现多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也可以借助能确定的物质与其它未确定物质间的特殊现象辅助鉴别【详解】A、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稀硫酸能与硝酸银结合产生硫酸银微溶于水形成沉混反淀;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石灰水不与硝酸银反应;因此,使用硝酸银溶液无法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B、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溶液都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石灰水虽然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由于既不生成气体也无沉淀,因此也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滴加稀盐酸后都无明显现象,使用稀盐酸不能鉴别三种溶液;C、取样分别滴加无色酚酞,只有石灰水能使酚酞变成红色;然后可以使用变红的石灰水分别向另外两种溶液中滴加,滴入后红色消失的溶液为稀硫酸,红色不消失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因此,使用无色酚酞也可以鉴别三种溶液;D、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都不与氯化钾反应,无法鉴别;故选C。5.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硫酸液滴飞溅【答案】C【解析】A、从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药液流下时腐蚀标签去分析解答;B、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去分析解答;C、从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盖上瓶塞时使瓶中试剂受污染;D、从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去分析解答。【分析】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详解】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药液流下时腐蚀标签,故A错误;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B错误;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盖上瓶塞时使瓶中试剂受污染,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6.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ABCD【答案】A【解析】稀硫酸显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加水稀释后,溶液的酸性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减弱,pH也就随之增大,溶液逐渐接近中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等于7或大于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酸碱性会随着稀释而减弱,但要注意无论酸性还是碱性溶液加入水都不会改变它们的酸碱性。【详解】A、图中所示曲线起点的pH小于7,稀释前为酸性,与稀硫酸显酸性相符;图中曲线所示溶液pH不断增大,且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等于7或大于7,符合题目中所述溶液变化情况;故选项正确;B、图中所示曲线起点的pH大于7,稀释前为碱性,与稀硫酸显酸性不符,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曲线起点的pH大于7,稀释前为碱性,与稀硫酸显酸性不符,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曲线起点虽小于7,稀释前为酸性,但随水量的增加,酸性变弱,溶液pH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A。7.某工厂排放的废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与之中和: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市场参考价(元/千克)CaCO31001.8Ca(OH)2742.0HN3176.5NaOH4011.5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同样质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A.CaCO3B.Ca(OH)2C.NH3D.NaOH【答案】B【解析】本题根据了对化学反应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掌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方法;2、根据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用量进行分析;3、根据处理相同的稀硫酸要求所用的钱最少,则需要计算所需要的物质的质量。以此分析解答。【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详解】CaCO3+H2SO4=CaSO4+H2O+CO2↑10098Ca(OH)2+H2SO4=CaSO4+2H207498NH3+H2SO4=(NH4)2SO434982NaOH+H2SO4=Na2SO4+2H2O8098假如都是处理硫酸的质量为98Kg,则需要碳酸钙的钱数为100Kg×1.8元/Kg=180元,需要氢氧化钙的钱数为74Kg×2.0元/Kg=148元,需要氨气的钱数为34Kg×6.5元/Kg=221元,需要氢氧化钠的钱数为80Kg×11.5元/Kg=920元,使用氢氧化钙所用的钱数最少。故选B。8.右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答案】A【解析】稀硫酸显酸性,可能显红色、橙色或绿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稀硫酸显酸性,可能显红色、橙色或绿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该指示剂在pH小于7时可能显红色、橙色或绿色,大于7时显蓝色或紫色;故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由红变紫;由绿变橙、由绿变橙、由蓝变紫均不可能。故选:A。9.铁锈(主要成分是Fc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A.白醋B.酱油C.酒精D.洗洁精【答案】A【解析】酸能和某些金属单质、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物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的性质,解答时要从酸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不大。【详解】A.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醋酸铁和水,从而把白色衬衣上的铁锈除去,故A正确;B.酱油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故B错误;C.酒精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故C错误;D.洗洁精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故D错误;故选:A。10.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人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人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硫酸的质量分数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溶液的pHD.生成氢气的质量【答案】A【解析】通过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估算锌粉、硫酸锌、氢气和溶液的总质量,再分别让锌粉的质量、硫酸锌的质量、氢气的质量和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开始时、反应进行中和反应结束后对应在坐标系中,就能得出相应的图象,再与所给图象对照,即可得到答案。【分析】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本意,审清图象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象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才能够正确解题。【详解】A、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硫酸会不断被消耗,则硫酸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变小,所以该图不符合。B、硫酸锌在反应开始时的质量为零,反应中硫酸锌的质量逐渐增加,由于锌过量,因此当硫酸全部反应后,硫酸锌的质量就增加到最大值,从而不再变化,所以对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先上升,再保持水平的一条曲线。所以该图符合。C、硫酸的溶液呈酸性硫酸锌的溶液呈弱酸性,所以随着硫酸不断变小,溶液的酸性会不断变弱,pH会不断升高,直至硫酸消耗完后;D、氢气在反应开始时的质量为零,反应中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由于锌过量,因此当硫酸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就增加到最大值,从而不再变化,所以对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先上升,再保持水平的一条曲线。所以该图符合;故选:A。11.生产自来水时,向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这是因为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通常不会使药品明显变质的是(▲)A.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食盐水D.碳酸钠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容易错选A,主要是没有理解石蕊作指示剂显色原理。指示剂变色主要是盐酸解离出的氢离子与石蕊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详解】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均能与自来水中的盐酸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会使溶液变质,而食盐水则不与盐酸或次氯酸反应,不会发生明显变质,故选C。12.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答案】B【解析】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是: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析】酸和碱反应后会失去原有性质,某些盐、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等和碱反应后也会失去原有性质,要注意理解。【详解】A、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盐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种类很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实验室用密度为1.84克/厘米,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毫升的量筒量取多少毫升的浓硫酸(▲)A.100毫升54毫升B.100毫升55.5毫升C.250毫升54.35毫升D.250毫升55.5毫升【答案】B【解析】利用m=pv、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量筒的使用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1.84g/cm3×98%×x=500gx×20%x≈55.5cm3=55.5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55.5mL浓硫酸,应选用100mL的量筒。故选:B。14.在托盘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放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并使天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m克碳酸钙,右边烧杯中加入m克碳酸钠,当反应停止后,发现左边烧杯中仍有固体不溶物,则此时天平的指针(▲)A.偏向左B.偏向右C.不偏转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当碳酸钙和碳酸钠足量,盐酸耗尽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天平平衡,指针不偏转;当盐酸足量,碳酸钠和碳酸钙耗尽时,由于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碳酸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大,所以指针会向右偏转;反由于现有条件无法判断那种物质耗尽,所以无法判断指针偏转的情况。故选D。15.镁粉、锌粉的混合物m克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n克,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克B.克C.克D.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蒸发后的n克固体为硫酸镁与硫酸锌的混合物,反应前的固体是镁与锌,共m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m)g为硫酸根的质量,再除以硫酸根的摩尔质量96g/mol,即可得出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也就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也是氢气的物质的量,因此,后乘以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即可得出氢气的质量.从而推算出得出A选项是正确的。另解(用差量法):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两式合并Mg+Zn+2H2SO4═ZnSO4+MgSO4+2H2↑△M(硫酸根的质量)24+65

65+96+24+96

4

96+96

m

n

x

n-m则:x=故选A。16.某金属M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那么该金属硝酸盐的电离方程式为(▲)A.M(NO3)2==M2++2NOB.M(NO3)3==M3++3NOC.M2(NO3)3==2M3++3NOD.MNO3==M3++N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M2(SO4)3确定M呈+3价,所以M的硝酸盐化学式M(NO3)3。故选B。17.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结合酸的化学性质,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由题意,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显酸性,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pH比醋酸pH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题意,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显酸性,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题意,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显酸性,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8.将稀盐酸分别慢慢滴入装有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试管中,会发现: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很快产生气泡,而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随着滴入稀盐酸的量增加,逐渐产生气泡,在Na2CO3溶液试管中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Na2CO3溶液开始与稀盐酸不反应B.与CaCO3和过量CO2水溶液反应类似,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先生成了NaHCO3C.NaHCO3溶液碱性比Na2CO3溶液强,与盐酸反应快D.Na2CO3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析】盐酸首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没有二氧化碳产生,然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详解】A、碳酸钠溶液开始与稀盐酸反应,只是现象不明显,故A错误;B、盐酸首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没有二氧化碳产生,然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强,故C错误;D、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B。19.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变红色B.红色褪去C.①}②NaCL溶液①②H2O【答案】D【解析】首先弄清稀盐酸中存在的粒子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真正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离子而不是其他的两种粒子,因此设计实验时应选取含有这三种粒子的试剂来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实质情况,从而加深学生从微观角度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运用排除法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A、由于水中含有水分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这两种物质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水分子和氯离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说明稀盐酸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氢离子,故A设计合理;B、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粒子发生了改变,水分子和氯离子都没有变化,氢离子没有了,溶液由红色变成了紫色,说明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氢离子有关,故B设计合理;C、通过第一组实验可以看出,盐酸和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和水分子,而变红,说明可能与氢离子或者水分子有关,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结果。而氯化钠和盐酸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两者都含有水分子和氯离子,所以盐酸使石蕊变红,而氯化钠溶液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与水分子和氯离子无关。所以可以得出氢离子使石蕊变红。硫酸钠和硫酸的对比,说明变红一定与水分子和硫酸根离子无关,本实验可以不做,做了使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故C设计合理;D、由于该实验分别设计了水、硝酸钠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水分子和钠离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说明了氢离子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由于盐酸中不含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做硝酸钠的对比实验是不必要的,故D设计不合理。故选D。20.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作“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答案】B【解析】爆炸包含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是化学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是物理爆炸。【分析】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是化学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是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详解】A.瓦斯爆炸是指瓦斯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爆炸,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C.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烟花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D.燃气泄漏而爆炸是燃气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21.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1)图中营养成分A遇碘液会变蓝色,则A是▲。(2)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发酵B.降解C.加工成型【答案】(1)淀粉;(2)C【解析】(1)根据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解答;(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分析】一掌握动植物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1)淀粉与水得到乳白色的混合液,遇碘液会变蓝.无粘性.(2)发酵和降解生成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加工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1)淀粉;(2)C。2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加入熟石灰m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克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选填“>”“<”或“=”)。【答案】(1)Ca(OH)2+2HCL=CaCL2+2H20;(2)CaCL2和HCl;(3)pH<7。【解析】(1)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与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地增大到大于7,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mg时,溶液的pH小于7,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从而得知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0;(2)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3)NaOH+HCL=NaCL+H2O4036.5Ca(OH)2+2HCL=CaCL2+2H207473可以看出与相同的盐酸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多,当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时,盐酸未全部参加反应,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故答案为:(1)Ca(OH)2+2HCL=CaCL2+2H20;(2)CaCL2和HCl;(3)pH<7。23.某二元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RnO3n+1,其酸酐中R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此酸的电离方程式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2(OH)mRO3·nH2O(m、n均为整数),则元素R的化合价为▲。【答案】1:3;H2RnO3n+1=2H++RnO;2+m【解析】根据酸酐的定义解答:某酸脱去一分子水或几分子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该酸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再依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写出对应的电离方程式;并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总和为0的原则计算求解。【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酸酐的理解和应用,并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很好的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详解】H2RnO3n+1去掉一个水分子分子后剩RnO3n,所以R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3;此酸的电离方程式为:如果是强酸:H2RnO3n+1=2H++RnO;如果是弱酸:H2RnO3n+1=H++HRn,HRn=H++RnO;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总和为0的原则求R元素的化合价,在这里不用管n个水,Mg为+2,OH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通常显-2价,所以4-m+x-6=0x(为R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整理可知x=2+m,所以R的化合价是+(2+m),当m等于4时,就没有后面的酸根离子,所以m<4,故答案为:1:3;H2RnO3n+1=2H++RnO;2+m24.蚁酸是一种存在于蜂类和某些蚁类分泌物中的一种有机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蚁酸易溶于水,其溶于水后,只能电离出HCOO-酸根阴离子,蚁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钠盐,蚁酸可用作消毒剂或防腐剂。从以上叙述中可知蚁酸的物理性质为▲,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该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形成的钠盐的化学式为▲。【答案】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易溶于水;46;HCOONa【解析】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盐是由酸根与金属离子结合来求出钠盐化学式。【分析】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盐的书写,因为没有接触过HC00根,要把它看成和前面学过去的原子团一样就行了。【详解】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所以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属于蚁酸的物理性质;因为蚁酸能电离出HC00-所以蚁酸的化学式为HC00H,所以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16+16+1=46;因为钠显+1价,HC00根显-1价,所以钠盐的化学式为HCOONa。故答案为: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易溶于水;46;HCOONa。2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天然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某些泉水中的无机悬浮物如CaCO3,可以跟废水中的盐酸反应:▲。(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一共只含两种元素。甲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丙是甲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之一,但不是酸酐。乙和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CO2+H2O=H2CO3【解析】根据反应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析】本题考查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详解】(1)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甲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故甲是一氧化碳,丙是甲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故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应,故乙是水,故填:CO2+H2O=H2CO3。26.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1)农业上可以用▲溶液来选种(填写化学式)。(2)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选用的一种药剂是▲(填写序号)。(3)写出①和③两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①、②、③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答案】NaCL;④;HCL+NaOH=NaCL+H2O;③>②>①【解析】(1)根据盐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来考虑选种;(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和物质的性质考虑,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完成;(4)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回答.【分析】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比较小.【详解】(1)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其化学式为:NaCL;(2)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选用的一种药剂是碳酸氢钠,它能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故选④;(3)①和③两瓶溶液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4)①、②、③三种溶液的pH值分别是盐酸<7,氯化钠溶液=7,氢氧化钠溶液>7,故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27.如图所示,A、B两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烧杯上方悬挂一金属等臂杠杆,杠杆中央的金属滑片,可随杠杆左右摆动(摆动角度足够大),杠杆两端各悬挂一完全相同的塑料小球,杠杆平衡,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固体和铁粉,恰好反应后:(1)A烧杯内的现象是▲。(2)B烧杯内小球将▲(选填“上浮”或“下沉”)。(3)闭合电键K后,电流表▲(选填“A1”或“A2”)有示数。【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上浮;(3)A2【解析】(1)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2)铁能够和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硫酸亚铁,从而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判断出溶液密度的变化,然后结合浮力公式可以完成解答;(3)根据小球的倾斜方向来判断金属片的连接的一端,从而判断出哪知电流表有示数。【分析】本题将物质的反应与物理上的力学和电学知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及其密度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道好题。【详解】(1)因为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故A烧杯内的现象产生白色沉淀;(2)因为铁能够和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硫酸亚铁,则可判断溶液质量的增加,则判断出溶液密度的变大,根据F浮=ρgv排=G,因为ρ变大,则V排变小;故B烧杯内小球将上浮;(3)因为B烧杯生成气体,则B烧杯质量减少,故金属片的连接的一端斜向左边,闭合电键K后,形成闭合电路,从而判断出A1电流表有示数。故答案为:(1)产生白色沉淀;(2)上浮;(3)A2。28.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答案】(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解析】【分析】【详解】(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石灰水变浑浊。29.“......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有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摘自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肥皂水的pH▲7(选填“>”“<”或“=”)。(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性质相似。【答案】(1)>;(2)食醋;(3)石蕊试液【解析】(1)由于花青素遇碱变蓝,放于肥皂水中颜色为蓝色,则此溶液呈现碱性。(2)因为花青素遇到酸会变红,则喇叭花放在调味品中时变红色,则此调味品呈现酸性。(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与花青素极为相似。【分析】此题是对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指示剂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决。【详解】(1)由于花青素遇碱变蓝,放于肥皂水中颜色为蓝色,则说明溶液呈现碱性,碱性溶液pH大于7,故答案为:>。(2)因为花青素遇到酸会变红,则喇叭花放在调味品中时变红色,则此调味品呈现酸性,常见的显酸性的调味品是食醋。故答案为:食醋;(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与花青素极为相似。故答案为:石蕊。故答案为:(1)>;(2)食醋;(3)石蕊试液。30.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1234实验操作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取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则:固体C是▲,操作③的名称是▲,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答案】铁;过滤;锌【解析】根据题意,固体C能被磁铁所吸起,应是铁,根据提炼出铁和铜流程图,结合溶液的成分及金属的活动性,当加入过量的锌粉时,过量锌粉与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等的混合溶液反应后,将溶液中的铁、铜全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由实验过程图可判断,操作③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③为过滤操作。【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离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只要抓住反应过程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并结合相关的实验过程就能顺利解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固体C能被磁铁所吸起,应是铁.由于金属活动性是锌>铁>铜,当加入过量的锌粉时,过量锌粉与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反应后,将溶液中的铁、铜全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与适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能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由实验过程图可判断,操作③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③为过滤操作。故答为:铁;过滤;锌。三、实验探究题3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共同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方法(填选项编号)立即确认。A.讨论B.调查C.实验D.上网具体的做法是▲。(2)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同学们依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小烧杯中加10克5%的NaOH溶液;第2步,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第3步,向10毫升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至一定刻度;第4步,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中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一直滴到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为止;第5步,记录实验数据;第6步,计算,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①本实验为什么要用指示剂(酚酞)?▲。②第3步中向量筒注入盐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与B、B与C刻度间均相差1毫升,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盐酸的体积是▲毫升。③第4步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目的是▲。停止滴入盐酸后,胶头滴管中残留的盐酸应▲。④第5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测定每毫升该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原理和方法还有多种,为此大家继续进行探究。有人提出用KOH等碱类试剂替代上述NaOH与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测定耗去盐酸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盐酸中HCL的含量,这和上述实验属同一种方法。你能写出三种其他可行的方法吗?若能,请写在下面(用文字简述所依据的原理和要测定的数据,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4)请在上述三种方法中,选一种,并写出按此法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我选的是方法▲,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答案】(1)C;打开瓶塞,若有白雾冒出是浓盐酸,否则不是浓盐酸;(2)①为了指示NaOH与HCL什么时候恰好完全中和;②7.2;③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全部滴回量筒中;④量筒中剩下盐酸的体积;(3)①用一定质量锌粒(或铁、镁等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②用一定质量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酸式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③用一定质量CuO(或其他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4)方法①: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方法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方法③: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解析】(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才可靠.判断一瓶盐酸是否为浓盐酸最简便的办法是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来确定;(2)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若不用指示剂的话,将不知道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②先确定b处的刻度和量筒的分度值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若不搅拌,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不均匀,不能充分反应;④要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算出,所用盐酸溶液的量不知道,可用所取盐酸的量-剩余盐酸的量得到,所以这里记录的是剩余盐酸的量;(3)根据酸的通性,酸除了能与碱反应外还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反应.涉及有关酸的质量的计算,可从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盐的反应来考虑。【分析】此题属于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设计题,解题重视基础训练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题【详解】(1)要确定该瓶盐酸为浓盐酸,通过讨论、调查、上网的方法都不可行,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结论.若是浓盐酸的话,打开瓶盖,从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上方会看到有白雾出现;(2)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当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显中性,此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②A处的刻度为8,则B处的刻度为7,该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在7.2ml处;③用玻璃棒搅拌可以让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均匀,使其充分反应;④这里记录的是量筒中剩余盐酸的量,从而确定所用盐酸的量;(3)一定量的酸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可算出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氧化物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可算出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量的酸与足量的碳酸盐反应,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碳酸盐的质量可求出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根据设计的方法,判断实验时所需的器材即可。故答案为:(1)C;打开瓶塞,若有白雾冒出是浓盐酸,否则不是浓盐酸;(2)①为了指示NaOH与HCL什么时候恰好完全中和;②7.2;③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全部滴回量筒中;④量筒中剩下盐酸的体积;(3)①用一定质量锌粒(或铁、镁等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②用一定质量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酸式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③用一定质量CuO(或其他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4)方法①: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方法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方法③: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32.小明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铝丝(粗细也相同)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实验编号盐酸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铝丝消失的时间(秒)①320500②620300③63080(1)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②和③表明:该反应快慢与▲有关。(3)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时:▲。(4)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面难与稀硫酸反应呢?【提出假设】CL-的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答案】(1)2AL+6HCl=2ALCl3+3H2↑;(2)温度;(3)300<t<500;(4)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铝丝和稀硫酸,再分别加入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解析】(1)熟练掌握铝与盐酸的反应;(2)比较②和③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在于温度;(3)把盐酸浓度改为4%那么此时浓度在3%和6%之间,所以反应所需时间也应该在这之间;【分析】本题是通过控制不同的量来探究能够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的,这类似于物理上所学的控制变量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解答.【详解】由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反应温度不同,反应的时间不同,故该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由实验①②对比可知,盐酸的浓度越高,反应的时间就越短,而且已知,铝丝与3%的盐酸反应,需要300秒;与6%的盐酸反应,需要300秒.4%的盐酸的浓度在3%到6%之间,所以铝丝与4%的盐酸反应的时间应该在500秒到300秒之间。衡量该反应的快慢的方法很多,如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氢气所需时间的多少、温度变化来衡量等。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铝丝和稀硫酸,再分别加入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了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证明Cl的存在使酸和铝反应容易进行。故答案为:(1)2AL+6HCL=2ALCL3+3H2↑;(2)温度;(3)300<t<500;(4)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铝丝和稀硫酸,再分别加入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四、分析计算题3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连渐滴人上连氧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图。(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右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3)在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答案】(1)玻璃棒、烧杯;36.5;(2)0.37%;(3)NaCL、HCL【解析】(1)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以及需要的仪器进行解答;(2)根据溶液的pH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求出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3)当溶液的pH达到2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有剩余进行解答。【分析】本题是结合题中信息的计算题,考查了根据NaOH+HCL=NaCL+H2O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