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D/10/wKhkGWbZpsaAVtwqAAIF1aiTwyY235.jp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D/10/wKhkGWbZpsaAVtwqAAIF1aiTwyY2352.jp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D/10/wKhkGWbZpsaAVtwqAAIF1aiTwyY2353.jp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D/10/wKhkGWbZpsaAVtwqAAIF1aiTwyY2354.jp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D/10/wKhkGWbZpsaAVtwqAAIF1aiTwyY2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晋·陈寿《三国志》)下列认知有误的是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 B.“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 D.“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2、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B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CO2的集气题中,镁条持续燃烧燃烧不一定需要O2参与C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无色气体不一定为H2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CO2与稀醋酸一样是一种酸A.A B.B C.C D.D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A.A B.B C.C D.D4、能达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除去碳酸钙中的少量氧化钙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实验方案A.A B.B C.C D.D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的“X气体”是指A.CO B.O2 C.CH4 D.H2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B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该气体不一定是H2C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为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为二氧化碳D称量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前后的质量加热后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7、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中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8、了解防火防爆常识,才能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下列物质在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氢气 C.煤粉 D.面粉9、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两个燃烧条件的是A. B.C.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图书馆内,图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D.森林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过去的2021年,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接种疫苗,有序测温。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体温测量仪功不可没,体温计有三种类型。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题。(1)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水银体温计中的金属汞是由______构成。汞的元素符号是______。(2)手持额温枪可以在1秒内准确地测量出人体的温度。使用时只需将探头对准额头,按下按钮即可。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但酸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制取钽的原理为:,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3)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①该测温仪还可用于_________(填序号)。A.分析湖水水质B.测量化学变化时的热量变化C.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②该测温仪由于使用不当发生着火,可用________进行灭火。A.干粉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水基型灭火器2、请按照要求填空:(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菌消毒。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初中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煤、________、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物较少,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碳单质家族成员很多,如金刚石、石墨、C60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写字母序号)。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结构不同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通常称为化石燃料。(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5、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分子间间隔变___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SO2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SO2的质量表示)。浓度级别SO2标准(mg/m3)一级浓度≤0.15二级0.15<浓度≤0.50三级0.50<浓度≤0.7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SO2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一定含量碘(I2)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SO2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此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是____。2、2020年5月5日晚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称“冰箭”,因为火箭肚子里装了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请回答:(1)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应攻克的难题是_____。(2)计算每1kg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是多少?()3、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4、将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氧气的质量/g4.514.018.0二氧化硫的质量/g9.028.028.0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次刚好完全反应.(2)在第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g.在第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g.若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_____g.5、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502)超长纳米线,成功地研制出新型耐火纸。在1000℃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能包住火”成为现实。(1)羟基磷灰石由多少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出计算式即可)。(2)1000℃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甲、乙两位同学查阅资料知:CH4和CO两种气体均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他们想对CH4的还原性进行研究。[提出假设]他们对CH4还原CuO的产物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1:Cu、CO、CO2假设2:Cu、CO、H2O假设3:Cu、CO2、H2O假设4:Cu、CO、CO2、H2O其中假设_______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设计实验]为了判断其它几种假设的合理性,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步骤:①通入CH4;②停止通CH4;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停止加热;⑤检验甲烷的纯度;⑥继续通入甲烷,直至装置冷却。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进行实验](1)甲同学用以下装置进行定性检验(假设药品都是足量的)。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为了尽可能多地检验出CH4还原CuO的产物,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填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A→B→_____→_____→_____→G→B→_____→_____。(2)乙同学用以下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假设药品都是足量的)。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装置序号MNP实验前装置的质量150156.6256.8实验后装置的质量145.6159.3259.0由以上数据可推测,假设_______合理,M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假若24.4g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g。求剩余固体中金属铜的质量。_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薪草”“膏油”均能够燃烧,是可燃物,故A正确;B、“同时发火”提高了温度,使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开始燃烧。着火点为可燃物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燃烧会更剧烈,故C正确;D、油的密度比水小,着火时若用水扑火,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因此不宜用水灭火,故D正确;故选B。2、D【详解】A.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B.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CO2的集气题中,镁条持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参与,不符合题意;C.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说明无色气体具有还原性,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一种酸,符合题意。故选D。3、A【分析】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发生。【详解】A、在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水,矿泉水瓶变瘪了,只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故A不正确;B、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端产生氢气,正极端产生氧气,故B正确;C、用酒精灯加热铜片,铜片的温度是由低到高的,可以通过纸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的先后顺序来判断纸片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的高低不同,故C正确;D、在小试管中加入干冰后,左边容器中由于降温而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内的液面会左升右降,故D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比如白炽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4、C【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导致塑料瓶变瘪,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的,错误;B、碳酸钙高温加热生成氧化钙,欲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C、水中白磷不燃烧、空气中白磷燃烧,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与氧气接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错误。故选C。5、C【详解】湖泊或池沼中腐烂的有机物会生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故这里的“X气体”是指CH4,故选C。6、B【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也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甲烷等,符合题意;C、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称量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前后的质量,加热后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是因为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该反应是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防止引起爆炸,正确;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区域内严禁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错误;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中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正确;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正确。故选:B。8、A【详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就会引起爆炸,氢气、煤粉、面粉都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都可能引起爆炸,氮气不具备可燃性,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A。9、C【详解】A、小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只能得出一个燃烧条件,不符合题意;B、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只能得出一个燃烧条件,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能得出两个燃烧条件,符合题意;D、被烧杯罩住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烧杯外的蜡烛继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只能得出一个燃烧条件,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A、室内起火,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等于加快空气流通,给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A选项错误;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同时也能降低室内温度,防止燃烧和爆炸的发生,故B选项正确;C、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对图书档案造成二次破坏,应使用灭火时不留痕迹的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选项错误;D、森林发生火灾,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着火点,故D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汞原子Hg(2)+5NaF(3)BB【分析】(1)汞是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汞元素的符号是Hg。(2)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Li为+1价,O为-2价,所以LiTaO3中Ta为+5价。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为5Na、2K、1Ta、7F,反应后为1Ta、2K、2F,所以5R中有5Na、5F,R为NaF。(3)①A.无法分析湖水水质,错误。B.测量化学变化时的热量可转化为测量温度变化,正确。C.无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错误。故选B。②该测温仪属于精密仪器,所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避免对仪器产生损坏。故选B。2、(1)【分析】(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使火焰熄灭,故填:隔绝氧气(或空气)。(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菌消毒,故填:煮沸(或加热煮沸)。3、(1)石油CH4+2O2CO2+2H2O(2)CO2+2NH3CO(NH2)2+H2O(3)BC【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比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而石墨质软,不符合题意;B、石墨与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故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符合题意;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环保,回收,便利等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C。4、(1)石油(2)二氧化硫(3)(4)C【分析】(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进一步氧化形成硫酸。故填:二氧化硫(3)(4)少用一次性的木筷可以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节省用电,减少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理念;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5、温度达到着火点小【分析】36.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太阳能等;37.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干冰升华吸热,故能作制冷剂;38.氢气属于可燃物,且与氧气接触,要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受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三、计算题1、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碘的质量2.54mg,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mg,再除以二得0.32mg/m3,因此为二级【详解】解:设2m3空气中含SO2为xSO2+I2+2H2O═H2SO4+2HI64254x2.54mg,x=0.64mg空气中SO2浓度=0.64mg÷2m3=0.32mg/m3由于0.15mg/m3<0.32mg/m3<0.5mg/m3,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二级答: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二级.2、(1)氢能源的贮存和运输问题(2)设每1千克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为x,则x=8kg;答:每1千克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为8kg。【详解】(1)现在最理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通过太阳能和催化剂使水分解,所以现在主要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催化剂,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这都是导致氢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应攻克的难题是氢能源的贮存和运输问题;(2)详见答案。3、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解得:x=8g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分析】根据题目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详解】见答案。【点睛】4、(1)2;(2)1;9.5;3;4.0;8.0【分析】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详解】(1)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则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14.0g,故在这三次实验中,第2次刚好完全反应。(2)第1次实验中,氧气的质量是4.5g,需要硫的质量为4.5g,故第1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硫的质量为。第3次实验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没有增加,说明没有反应,氧气剩余,剩余质量为,剩余的硫是9.5g,和4.0g氧气反应消耗的硫的质量为4.0g。设4.0g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8.0g。5、(1)四;(2);(3)温度没有达到羟基磷灰石的着火点;(4)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详解】(1)根据羟基磷灰石[Ca5(OH)(PO4)3]化学式可知,羟基磷灰石由四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动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别墅房屋转让合同范本
- 产品订购合同范本模板
- 净化工程合同范本
- 企业食堂经营合同范本
- 如何推动专家型校长的成长
- 农村屋瓦收购合同范本
- 买汽车有合同范本
- 使用权销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
- 医院紧急医疗救援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1课 第1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制度
- 咨询与评估管理制度
- 中医辨证-八纲辨证(中医学课件)
-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 2024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2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 肯德基用户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