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1940年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有必要设计一种既不同于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又不同于欧美资产阶级专政,即新民主主义的“政体”。这种政体应实行民主集中制,“采取国民大会、省民大会、县民大会、区民大会直至乡民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大会选举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B.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新方案C.注重借鉴苏俄革命经验 D.致力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孙中山指出:“除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上规定的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权。直接民权凡四种一选举权、一罢免权、一创制权、一复决权。”关于县治的规定有助于(

)A.提高地方的行政管理效率 B.构建直接民权的国家模式C.践行主权在民的价值理念 D.深化基层的分权制衡实践3.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对知识分子的相应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吸收、教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团结、教育、改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收人才”,再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A.中共知识分子政策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C.改革开放新时期侧重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尊重知识分子劳动创造4.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下列根据地曾推行过上述政策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苏区C.晋察冀边区 D.华北解放区5.如图是画家丁聪在1946年为《民主》杂志绘制的漫画《太多的自由》,该漫画反映了(

《太多的自由》A.平等自由原则的真正落实 B.近代政党政治的蓬勃发展C.“宪政”外衣下的专制独裁 D.国民政府一党专政的本质6.1941年11月8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林伯渠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边区成立三年来,“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该级参议会。至于乡市则采取议行合一制度”。这体现出边区政权(

)A.工农民主专政的特色 B.主权在民的施政宗旨C.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7.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进行过多次讨论,还多次组织高级干部进行座谈、讨论。如1980年10月至11月就组织高级干部4000人参与讨论。这反映了(

)A.党内民主不断推进 B.人大加强立法工作C.多党协商得以贯彻 D.我党健全监察体系8.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县选歌》《民主选举歌》《选村长》《民主政权歌》《选举代表》《开会来》《民主的好收成》等歌曲不断涌现和传唱。这反映了抗日根据地(

)A.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 B.政党政治取得重要成果C.苏维埃政权已普遍建立 D.贯彻人民民主专政思想9.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

)A.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C.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D.有利于巩固各级苏维埃政权10.“袁氏宣读了革命领导人1912年在南京起草的《临时约法》和总统誓词,宣誓实行共和体制。……总统是全国海陆军的统帅;要弹劾总统是不容易的。再者,总统在理论上有广泛任用官吏的权力,同内阁总理和内阁共同承担责任。”材料反映的《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

)A.实行共和体制 B.国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利C.确立责任内阁制 D.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11.1949年9月之前,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从而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有办公厅、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大行政区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的演进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建设C.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权D.体现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实施12.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在记录延安的一个小村庄选举乡级参议员中写道:“(小村庄)要推选出当地参加参政会的代表,选举委员会11人坐在那儿清查选民的资格。委员会中包括一个富农、一个中农、三个贫民,两个雇工,三个妇女,一个小学教师。”此记述作为史料,可佐证(

)A.抗日民主政权的初步建立 B.参政会是农民的政权组织C.边区民主政治具有广泛性 D.基层选举禁止了地主参选13.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哪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材料强调的是(

)A.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B.人民群众的嘱托鞭策C.中国共产党的主体领导 D.对“糖衣炮弹”时刻警醒14.民国著名记者黄远庸曾这样形容民初政治:“其新者以为法律万能,但能全本抄录外国之法科全书,吾国便不难立时变成黄金世界。其旧派则任有何种法律,然我曹自有我曹之窟穴,自有我曹之本领及伎俩。此二派水火之不能相容。”作者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

)A.不适用于西方民主政治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需经历深刻的社会革命 D.民主法制建设不够完善15.1980年,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1982村民委员会被写进宪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这表明(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 B.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C.改革开放改变基层组织结构 D.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贵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参加廷议的人员也很广泛,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具有一定代表性,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发布之前都经过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廷议、朝议和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封建统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议会政党政治之所以昙花一现而迅速落败,在于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封建传统根深蒂固,封建军阀势力强大的现实里,在资产阶级基础薄弱,中央威权真空的状态下盲且推行西方式议会政党政治的尝试是失败的。……民国初年的政党组织十分涣散,且有无休止的议会和内阁席位的争夺,当把握重兵的北洋派的利益受威胁从而出手打击议会政党政治时,很快倒退回独裁统治和军阀混战的状态。——摘编自刘松吟《民国初年的议会政党政治为什么失败》材料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执政经验,留下一批宝贵的政治遗产。随着抗战胜利的临近,新中国也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望见,“参议会”将为……所取代。“三三制”民主的统战协商功能将分隔出去,因而更加凸显“人民民主”的实质内涵。那种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治参与和政治教育的民主,将开辟民主的中国模式,而在抗战中形成的“延安道路”亦将延伸为“中国道路”。——摘编自刘晨光《“三三制”民主:原因、问题与实质》(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决策方式的特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不能成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延安道路”延伸为“中国道路”的具体制度表现。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DDBAABB题号1112131415答案ACACB16.(1)特点:以廷议朝议为主要方式;参加者广泛;皇帝兼听独断;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任三点)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