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_第1页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_第2页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_第3页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_第4页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11篇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43)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海运完成货运量1269.3万吨,

同比下降2.6%;货物周转量249.5亿吨公里,下降1.7%。

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4.3亿吨,同比增长15.3%,增速

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波动回升态势,上半年比前5个月回

升2.5个百分点。

从主要货类看,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钢铁吞吐量分

别为2.7亿吨、1.0亿吨和226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

22.3%和13・2%,分别比前5个月回升1.7、5.2和0.8

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55万标箱,增长41.5%,比前5

个月回升2.3个百分点。矿建材料和水泥今年增速远高于

去年,上半年吞吐量增长均达1.6倍,分别比前5个月回

升3.5和3.6个百分点。

分港口看,上半年新港黄骅港和曹妃甸港吞吐量同比分

别增长32.5%和26.9%,分别比前5个月回升6・3和3.4

个百分点,两港前5个月累计增速在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

中,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秦皇岛港吞吐量下降2.0%,但

比前5个月降幅缩小0.4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海运完成货运量同比减少量约为

()万吨。

A.1303

B.1237

C.339

D.33.9

1.2.

2013年前5个月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o

A.11.8%

B.12.8%

C.17.8%

D.18.8%

1.3.

2013年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低于全省港口货

物吞吐量增长率的是()o

A.金属矿石

B.钢铁

C.集装箱

D.曹妃甸港

1.4.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海运完成货运量与全省港口货物

吞吐量的比值约为()。

A.1:100

B.1:1000

C.3:1000

D.3:100

1.5.

关于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各类货物吞吐量增长量的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A.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增长量约占全省货物吞吐量增长量

的1/2

B.金属矿石吞吐量增长量约占全省货物吞吐量增长量的

1/3

C.钢铁吞吐量增长量约占全省货物吞吐量增长量的1/10

D.矿建材料和水泥吞吐量增长量占全省货物吞吐量增长

量的比重无法计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

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

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

工时占去10%o

>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

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

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

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2.1.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

B.90%

C.20%

D.10%

22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o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

2.3.实行40小时工时制时,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停工占

去百分之几?()

A.10

B.45

C.50

D.55

2.4.

实行40小时工时制与实行44小时工时•制相比,在没有被

利用的工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是

()。

A.提高10%

B.下降10%

C.下降15%

D.下降50%

25若实行35小时的工时制,而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停工时

间、非生产性工时分别是1.6、1.5、0.4小时,则该企业的制

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

B.85%

C.90%

D.95%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完成各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噌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

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

长6%;所占比重达到43.5%,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

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年

均增长1.2%;所占比重为56.5%,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

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

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

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

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

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

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

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

万,比重为8.4%;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

为0.4%;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比重1.7%o

3.1.

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o

A.1762.0万人

B.2500.5万人

C.2967.8万人

D.3520万人

3.2.

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

多少倍?

A.1.3

B.4.1

C.8.7

D.无法计算

3.3.

如果增长趋势同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该省第三

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o

A.403.6万人

B.542.8万人

C.2116.8万人

D.2267.1万人

3.4.

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

A.16.6%

B.17.4%

C.34%

D.50.6%

3.5.

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

多少百分点()o

A.56.7

B.37.6

C.16.9

D.无法计算

2008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75个,文化馆3171

个,公共图书馆2825个,博物馆1798个。广播电台257座.电

视台277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教育台45个。有线电视

用户1634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503万户。年末广播

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7.0%o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

种影片73部。出版各类报纸445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

书69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87个,已开放各

类档案7267万卷(件)。

2008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0万个,其中医院、卫

生院6.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

院(所、站)302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44个,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

2591个。卫生技术人员4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

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69

万张。乡镇卫生院3.9万个,床位8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87.4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54.1万

例。报告死亡1243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68.01/10万,

死亡率0.94/10万。

2008年,全年运动健儿在24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0个世

界冠军,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纪录。在北京奥运会上,

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

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在北京

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

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

展。

4.1.

2008年末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与有线电视用户数之

比是()o

A.27.55%

B.28.45%

C.28.78%

D.29.02%

4.2.

2008年我国故事片的产量比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

片的总产量多()o

A.246.2%

B.369.2%

C.456.2%

D.556.2%

4.3.

2008年我国平均每天出版各类期刊的册数是()。

A.786.56万册

B.819.67万册

C.887.28万册

D.912.69万册

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

(1)2008年末我国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

数量分别是3171个、2825个和1789个。

(2)2008年年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

(3)2008年末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1床。

(4)2008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

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为19.76%o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4.5.

我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上获得的奖牌总

数是()o

A.100枚

B.140枚

C.211枚

D.311枚

根据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2006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顷,增

长1.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202.22千公顷,增长1.1%。

油料种植面积920.23千公顷,增长2.7%o棉花种植面积

135.61千公顷,增长1.9%。蔬菜种植面积1048.91千公顷,

增长5.2%。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其中稻

谷产量2514.81万吨,增长1.2%。全年出栏肉猪7700.57万

头,增长2.7%;出笼家禽60447.05万羽,增长5.5%;水产

品产量190.74万吨,增长6.4%。

5.1.

2005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约为多少公顷?()

A.5295.42千公顷

B.5217.16千公顷

C.5374.85千公顷

D.6306.97千公顷

5.2.

2006年湖南省稻谷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多少()。

A.5984.48公斤

B.5984.48吨

C.5984.48斤

D.5984.48万吨

53

2006年湖南省蔬菜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长了多少?()

A.54.54千公顷

B.997.07千公顷

C.1048.91千公顷

D.5L85千公顷

5.4.

2006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几?()

A.13.56%

B.15.36%

C.86.68%

D.84.64%

55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o

A.与2005年相比,湖南省粮食亩产量有所上升

B.湖南省2006年棉花产量比2005年增长1.9%

C.湖南省2006年水产品产量比2005年大约多6.4万吨

D.2005年湖南省出栏肉猪7498.12万斤

答案与解析

1.L答案:D

解析:

观察发现:四个选项差距较大,可用估算法。2013年上

半年;河北省海运完成货运量1269.3万吨,同比下降2.6%,

下降量为

1269.3X2.6%/(1-2.6%>1269.3X2.5%/(1-2.5%)~32.5(万吨),

D项最为接近,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2013年上半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5.3%,比

前五个月回升2.5个百分点,故前5个月的增长率为15.3%

—2.5%=12.8%,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

2013年前5个月,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22.3%

一5・2%=17.1%,钢铁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13.2%—0.8%

=12.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41.5%—2.3%=

39.2%,曹妃甸港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26.9%—3・4%=

23.5%。根据上一题计算结果,2013年前5个月全省港口

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12.8%,只有钢铁吞吐量同比增长

率小于12.8%,故答案选B。

1.4.答案:口

解析: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海运完成货运量为1269.3万吨,

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4.3亿吨,即43000万吨,二者之

比为1269.3:43000-1260:43000-42x30:42000-3:100o正

确答案为D。

15答案:C

解析:2013年上半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量为

4.3X104X15.3%43000X0.15_43000X3

=5600+(万吨)

1+15.3%-~~~23~

A项,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增长量为

(27000xl2.5%)/(l+12.5%)=3000(万吨),约占全省货物吞吐量

增长量的1/2,正确。B项,金属矿石吞吐量增长量为

(10000*22.3%)/(1+22.3%),约等于2000(万吨),约占全省货物

吞吐量增长量的1/2,正确。C项,钢铁吞吐量增长量为

(2263.1x13.2)/(1+13.2%户250(万吨),约占全省货物吞

吐量增长量的1/3,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给出矿建材料

和水泥吞吐量的基数,故无法计算增长量,正确。正确答案

为C。

2.1.答案:B

解析: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

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所以该

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5%=90%。因此,本题答案为

B选项。

22答案:A

解析: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

革前,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

去50%,所以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44xl5%x50%=3.3小时。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3答案:C

解析:实行40小时工时制时,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

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则在没有被利用的工

时中占(1.6+0.4);(40x10%)=50%,所以停工占1-50%=50%。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4答案:D

解析: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3.3

小时,实行40小时工时制时,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1.6小时,

所以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下降了(3.3-1.7):3.3=50%。因此,

本题答案为D选项。

25答案:C

解析: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性工时分别

是1.6、1.5、0.4小时,所以非利用率为(1.6+1.5+0.4”35=10%,

则利用率为1・10%=90%。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L答案:B

解析:

利用估算法,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数为

1020.2-40.8%-10202-4=2550万人,估算值接近真实值且大

于真实值,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B

解析:

由前一题可知,1978年乡村就业人数为2500.5万人。由

“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以万人,增

加3.4倍”可知,城镇就业人数为2091.4+3.4=21000+34=617

万人,则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倍数

为2500.5+617%,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D

解析:

由“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

人,增力口2.9倍,年均增长7.1%”,可知2007年第三产业就

业人数为1574:2.9+1574旬574+3+1574=2096,2008年第三

产业就业人数为2096x(1+7.1%户2100+2100x7%=2247万

人,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B

解析:

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4%—

16.6%=17.4%,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只是分类叙述了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

业人员、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的比

重,未提及2007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

并且材料中也没有明确给出1978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

所占比重的情况,因此无法计算出2007年比1978年增加的

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D。

4.L答案:A

解析:

2008年末,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与有线电视用户数

之比是4503/16342<45/160=9/32^28.1%,而选项中小于

28.1%的只有A,故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C

解析:

2008年,我国生产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纪录、动画

和特种影片73部。所求值为(406-73)/73M(400-70)/70

=33/7,利用直除法,首位为4,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B

解析:

2008年,我国共出版各类期刊30亿册,全年共366天。

平均每天出版:300000/366(万册),直除首位为8,由此排

除选项A、D;对选项B、C,通过估算法可知

300000/366^300000/360=5000/6^833,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B

解析:

2008年末我国拥有博物馆的数量是1798个,而不是1789

个,说法(1)错误;

2008年末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说法(2)

正确;

2008年末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82万/3.9万

=82/4=21(张),说法(3)正确;

2008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机

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为87.4万/492万<91/490=13/70

<19%,说法(4)错误。

所以正确的说法有2个,故正确答案为B。

45答案:D

解析:

北京奥运会奖牌总数为100枚,北京残奥会奖牌总数为

89+70+52-90+70+50=210枚,故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奖牌总

数为100+210=310,故正确答案为D。

5.L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顷,

增长1.5%,故2005年种植面积约为5295.42-(1+1.5%)

=5300x(1-0.015)=5300—79.5=5220.5(千公顷),故正

确答案为B。

52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稻谷播种面积为4201.22千公顷,产量

为2514.81万吨。因4个选项中的数都相等,只有单位不相

同,因此计算中保证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位数(整数部分),

在此基础上判断单位即可。先将面积单位转换为公顷,产量

单位转换为公斤,稻谷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

2514.81x1OOOOx1000-(4201.22x1000)=25148100-4201.22,

商可得4位数,单位为公斤/公顷,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为1048.91千公顷,增长

5.2%,则2005年的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048.91:(1+0.052)

旬048.9”(1-0.052)=1050—1050x0.05=997.5。2006年

蔬菜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约为1048.91—997.5句048—

997=51(千公顷),故正确答案为D。

54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稻谷产量为2514.81万吨,粮食产量为

2901.18万吨,则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

2514.814-2901.18,直除可得商的首位为8,据此排除A、B

选项。为判断答案,在C、D选项中插入6/7(6-7=

0.857142^85.7%),比较2514.81/2901.18与6/7的大小,又因

为2514.81x7/2901.18x6=17603.67/17407.08>1,所以

2514.81^2901.18>6-7=0.857142^85.7%,故正确答案为

Co

55答案:A

解析:

A:根据材料2006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

顷,增长1.5%,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粮食

产量的增长率大于种植面积的增长率,故2006年与2005年

相比,粮食亩产量有所上升,故A正确;

B: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9%,并不是产量增

长,故B错;

C:2006年水产品同比增长6.4%,并不是6.4万吨,故C

错;

D:2005年湖南省出栏肉猪7498.12万头,并不是7498.12

万斤,故D错。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44)

1.

1,6,30,(),360

A.80

B.90

C.120

D.140

7,21,14,21,63,(),63

A.35

B.42

C.40

D.56

3.2,1,3,4,7,9,16,16,()

A.22

B.32

C.36

D.40

4.36,8,20,-32,84,()o

A.54

B.-200

C.223

D.-98

5.

12,25,39,(),67,81,96

A.48

B.54

C.58

D.61

答案与解析

L答案:C

解析:

本题为二级做商数列°

原数列1630(120)360

后项除前项65(4)(3)为等差数列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

本题的数字规律是:从左到右相邻四项,第一项的3倍等

于第四项。即:7、21、14、21、63、()、63,得7x3=21,

21x3=63,14x3=(42),21x3=63。按照这个规律,填

入括号内的应该是B项:42o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交叉数列,偶数平方数列,奇数项两者之差等于中

间所夹偶数项的值。

4.答案:B

解析:

观察数列可知,36-8x2=20,8-20x2=32,20-(-32)x2=84,

故下一项为-32-84x2=200。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B。

5.答案:B

解析:

原数列122539(54)678196

后项减去前项1314(15)(13)1415为周期数列

故正确答案为B。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44)

1•正方形边长扩大四倍,那么面积扩大()。

A.4倍

B.8倍

C.16倍

D.64倍

2.

一个数的23/35比一7多30,这个数是()o

A.70

B.35

C.20

D.40

3.

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

序,恰好是连续自然数1、2、3、4、5……,对参展作品的

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多

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品总数

是()。

A.14

B.15

C.16

D.17

4.药厂使用电动研磨器将一批晒干的中药磨成药粉。厂长决

定从上午10点开始,增加若干台手动研磨器进行辅助作业。

他估算如果增加2台,可在晚上8点完成,如果增加8台,

可在下午6点完成。问如果希望在下午3点完成,需要增加

多少台手工研磨器?

A.20

B.24

C.26

D.32

5.

两列火车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

行72千米。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

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70秒,乙车的车长

是()米。

A.700

B.400

C.300

D.350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面积扩大应为边长扩大的平方倍。

2.答案:B

解析:

解析1:设这个数为y,根据题意可得:yx23/35-(-7)

=30,解得y=35,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2:根据题意可知,这个数必定能被35整除,从而

排除C、D两个选项,然后代入A、B两个选项验证即可,

此处以70为例,70x23/35—(—7)=53,30,故A项错误,故

正确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

设,参展作品共有m种,则l+2+3+.・.+m=m(m+1)

/2,设第n种作品多数了一次(0<n<m+1),则Am(m+1)

/2+n=149,可知mV17,将m=16代入可得,n=13符合

题意,故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设原有电动研磨器为N台,需要增X台手工研磨

器,根据牛吃草公式有:Y=(N+2)10;Y=(N+8)8,解得N=22,

Y=240;代入Y=(N+X)5解得X=26,故选择C选项。

5.答案:D

解析:

甲车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15米/秒,乙车的速度为72

千米/小时=20米/秒。该运动过程实际是乙车车尾与该乘客

的追及过程,追及距离为乙车的车长。因此乙车的车长为(20

-15)x70=350米,故正确答案为D。

公式:追及问题。追及距离=(大速度一小速度)x追及

时间。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3)

1.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

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

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

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的总称。

下列不属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是()o

A.某采矿工程闭矿后,建设方采取了恢复表土层和植被的

措施

B.在铁路、公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除修建护城外,

还采取了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C.某大桥建设方为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

故时所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废液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在大桥上

设置事故池用于储存事故废液

D.某地修建水利工程时,尽量减少破坏植被,且将废弃的

砂、石、土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

2.

绿色消费:指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环

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

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o

A.骑自行车出游

B.闲置物品交换使用

C.砍伐荒山树木造纸

D.使用低能耗的空调

3.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

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社会关系中,应由民法调整的是()3

A.某市人民政府罢免该市某局副局长职务

B.李某因非法印刷商标被罚款

C.甲、乙两村因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纠纷

D.专利局对某发明专利予以宣告无效

4.

衰老是指机体从性成熟后开始或加速的一种持续发展且

不可逆转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衰老的是()o

A.老年人身高下降,脊柱弯曲,皮肤松弛,须发脱落

B.某干部退休后,睡眠不好,情绪烦躁,不愿与人交往

C.某青年原本活泼好动,热情奔放,但因学业繁重而郁郁

寡欢

D.某工人因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听觉能力下降

5.行政相对人: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

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

织。下述甲某不属于行政相对人的是()

A.交警对违章驾车的甲某罚款200元

B.执法人员对用手机拍摄执法过程的路人甲某大打出手

C.民警对多次给他人发黄色短信的甲某拘留10天

D.公安部门对非法入境的外国人甲某处予限期处境的处

答案与解析

L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水土保持”,但是在“水土保持”中涉及到了“水

土流失”的内容,所以需要通读题干。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

和损失”,“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选项中“采取了恢复表土层和植被的措施”,B选项中“土

地整治措施”,D选项中“减少破坏植被”均属于水土保持,C

选项中设置的事故池,是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时发生污染,

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有益健康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D三项都符合定义关键词强调的内容,属于绿色

消费。C项砍伐荒山树木不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不属

于绿色消费。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为行政机关内部的处分行为,不属于民法调整:B、

D项属于行政法调整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

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应该由民

法调整;C项中的甲、乙两村因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

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持续发展且不可逆转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人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

B项情绪烦躁,C项郁郁寡欢,D项听觉能力下降,都是

由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不符合定义

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B

解析:此题关键点在于行政相对人即为被管理者(管理者

可为组织和个人)触犯法律规定,进入到法律关系中时才成

为行政相对人。A选项的甲某事违章停车,C选项中的甲某

是发黄色短信,D选项中的甲是非法入境,他们都触犯了法

律规定,所以都属于行政相对人。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43)

1.

小王到商店买衬衫,售货员问她想要哪种颜色的,小王幽

默地说:“我不像讨厌黄色那样讨厌红色,我不像讨厌白色那

样讨厌蓝色,我不像喜欢粉色那样喜欢红色,我对蓝色不如

对黄色那样喜欢”。小李最后会选择的颜色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粉色

2.为了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许多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在学校里从来都是以学习成绩论优劣。你要么成绩好,要么

成绩差。在老师的眼里,你要么是好学生,要么是差学生。

由于所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好学生,所以每

个学习差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差学生。,,为使家长的论证成

立,以下假设必须成立的一项是()。

A.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指标

B.老师具有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能力

C.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未必是好学生

D.在老师眼里,好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

某厂有五种产品:甲、乙、丙、丁、戊。它们的年销售额

之间的关系为: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戊高于丁,而乙

不如丙高。

请问,哪种产品的年销售额最高?()

A.甲

B.乙

C.丙

D成

4.

在其生态区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老年大象的数量在逐年

减少,幼年大象的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了。照此发展下去,可

以预见两年内()o

A.老年大象的数量将少于幼年大象的数量

B.幼年大象的比例将提高

C.青年大象比例将减少

D.青年大象的比例将增加

5.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

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

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如果地

质学家的这一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未来

的石油消耗量加速增长,我们至少可以再满足5个世纪整个

世界石油的需求。

为得出上述结论,必须假设下面哪一项成立?()

A.人们有可能在未开发地区发现石油

B.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约一万倍

C.未来的石油消耗量不会迅速增长

D.未开发地区的石油储藏能量和已勘探地区一样得到有

效的勘探和开采

客案写解析

L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并总结规律

讨厌:黄〉红;白〉蓝

喜欢:粉>红;黄>蓝

按喜欢程度来排序就是:红〉黄,蓝〉白,粉〉红,黄,蓝,

即:粉,红>黄>蓝〉白。

第二步:分析题干确定正确答案

小李最喜欢的是粉色,最不喜欢的是白色,她会选择粉色。

正确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找论点,列论据:论点是“学生差的学生一差学

生”;论据是“学习好的学生―好学生第二步,根据加强技

巧选择答案:通过观察论点和论据,可以发现,两者没有必

然关系,即论证过程不完整,那么我们必须通过加强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即加强论证,本题必须建立好学生、坏学

生与成绩好和成绩差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好学生一成绩好,

成绩不好一差学生。D选项,建立了好学生和学习成绩好之

间的关系,是加强。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3.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年销售额关系为:丙〈丁,甲〈乙,戊〉丁,乙(丙。

第二步:根据题干分析判断正确答案

将第一步的关系连起来即为甲〈乙〈丙〈丁〈戊,则戊的

年销售额最高。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中的对象

注意本题隐含青年大象的数量基本不变。题干强调“老年

大象数量逐年减少”,“幼年大象成活率大大提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数量”和"成活率''的参照物不同,二者无法直接比较得出

老年大象的总量是否会少于幼年大象的总量,A错误。由“成

活率”提高可知幼象总量上涨,同时老象总量减少,青年象数

量不变,因此幼象比例提高,B正确;幼象变多,老象变少,

但大象总量的变化未知,因此青年象的比例变化未知,C、D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类比推理(43)

1.

时间:速度

A.空间:质量

B.体积:密度

C.压力:效率

D.价格:价值

2.

疾病:抑郁

A.赢利:质量

B.感冒:寒冷

C.书法:文雅

D.虫灾:减产

守株待兔:望梅止渴

A.唇亡齿寒:鸡鸣狗盗

B.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C掩耳盗铃:拔苗助长

D.不寒而栗:不学无术

4.

节俭:吝啬

A.好斗:进取

B.关注:疏忽

C.宽容:放任

D.机敏:精明

>劳动者:农民

A.野兔:草

B.动物: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昆虫:鱼类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构成对应关系,均属于一一对应的物理学名词。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相关。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B项中,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一定时,密度和体

积成反相关,与题干逻辑一致。A项中空间和质量并非完全

一一对应,CD项并非都是物理学名词。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因患疾病而感到抑郁。题干两词间构成因果关系,且前者

为因,后者为果。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D项因虫灾而减产,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符合题干逻辑。

A项“质量”没办法说明是否“赢利”;B项是因为寒冷而感

冒,因在后果在前,不符合题干逻辑;C项“文雅”是“书法”

的一个特点,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正确答案选D。

本题的强干扰项是B,有些考生认为“抑郁“导致”疾病\"

寒冷“导致,,感冒“,但哪郁”与”导致疾病”的联系不大,相较

而言,还是”疾病“导致”抑郁”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本题选择

D更为合适。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并列关系,且两成语结构相同,都为动宾关系。

守株和待兔,望梅和止渴都是并列关系;守株、待兔、望梅、

止渴这四个词又都是动宾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B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是顺承关系,且唇亡、齿寒

非动宾关系,起舞也不是动宾关系;D项不寒而栗是反对关

系。只有C项掩耳和盗铃、拔苗和助长是并列关系且掩耳、

盗铃、拔苗、助长四个词都是动宾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近义词,且前词是褒义词,后词是贬义词,节

俭过头则变成吝啬。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C,宽容过度则变成放任。A

中“好斗”和“进取”也是一对感情色彩相反的近义词,但前词

是贬义词,后词是褒义词,因此A错;B中“关注”和“疏忽”

是一对反义词;D中“机敏”和“精明”是近义词,但感情色彩

相同,因此D错。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中两词构成包容关系,“劳动者”包括“农民”。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的只有B,“动物”包括“脊椎动物”。

A中两词为对应关系,“兔子”吃“草。进食者与食物的对应;

C中两词为并列关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是动物的一种;

D中两词为并列关系,昆虫和鱼类都是动物群体之一。故正

确答案为B。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图形推理(43)

1.

A.

B.d

2.

B.

c.

3.

!□OA/s公?

B口

D食

4.

9

A.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面成?

()

■/X

C.

D.

答案与解析

L答案:C

解析:

原图中,有两个黑方块的面与一个黑方块的面是相对面而

不能相邻,因此,排除A项;B项中,有一个黑方块的面的

右边应该是空白三角形面,因此B项错误,C项是正确的;

D项有两个黑方块的面右边应该是三个黑方块的面。

2.答案:A

解析:

考查元素种类数。每行有2种元素,每列有3种元素。故

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

已知第一组图形中均由一条直线和一个封闭图形组成,且

直线和封闭图形的一边平行。第二组图形前两个图形均有两

条相交的直线和封闭图形的两个邻边平行,未知图形应是C

项,故正确答案为C。

A项都是曲线,不存在平行;B项平行但不是邻边平行;

D项有三条边平行。

4.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

第三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后一串图形中前两个图形

的阴影部分面积都是息面积的一半,则问号处的图形的阴影

部分是整个图形,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A

解析:

A项可由左面图形折叠而成,B项的正面和右面的对角线

的两条直线有交点,不符合左图,B项右面的对角线方向不

对;C项中右面的图形不正确;D项顶面的图形不正确。故

正确答案为A。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43)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

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

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

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

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o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

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

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

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

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

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

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

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

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

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

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

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

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

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

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

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

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

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

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1.1.

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o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

而成为文明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1.2.

在第二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两者的含义完全相同

B.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文明是自由的基础

D.二者互相融合,结为一体

1.3.

第三段中引用泰勒的话的意思是()o

A.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烧

B.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

C.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大

D.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1.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o

A.文化的社会功能十分显著

B.文化与文明关系密切

C.文化是文明的基石

D.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1.5.

文中[]应填入的词语是()o

A.相辅相成

B.意义相同

C.息息相关

D.彼此不分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

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

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

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

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

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

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

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

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

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

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

样读书的。据王粲《英雄记钞》,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

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观其大略

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

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

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

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

“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

是暂且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2.1.

根据本文,人们通常把“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为()o

A.不能够就所读书籍提出自己的见解

B.读书应该广泛涉猎从而扩大知识面

C.应多读书但无需完全理解书籍内容

D.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会向他人请教

2.2.

根据本文,“观其大略”地读书有利于()。

A.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B.更快掌握文章精髓

C.培养内容概括能力

D.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2.3.

下列现象中最符合第4段中陆象山语录主旨的一项是()。

A.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读书,更能了解书中真谛

B.有的书要多读几遍,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C.读书遇到困惑时暂且放过,以后会豁然贯通

D.有的书略读后似懂非懂,但精读会加深对它的理解

2.4.

填入文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o

A.所以

B.因为

C.但是

D.诚然

2.5.

这篇文章意在()o

A.论证会意是解决“不求甚解”的主要途径

B.介绍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历史背景

C.说明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

D.阐释读书过程中“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答案与解析

LL答案: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原文中“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

和“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可以

知①判断正确,②判断错误;“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

是文化进步''和”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

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

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知⑤判断正确。文化和文明都不可能创

造人。

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

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

的一步”这句话是在间接地论述文化、文明与自由这三个概念

之间的关系。通俗点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最初的野蛮社

会尚没有真正的文明,是不自由的,但是以后文化的进步会

孕育出文明,然后才会有自由。从文意无法直接推导出“自由

是文明的一个特征''这样一个结论。所以ABD存在错误,故

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B

解析:

此题是语句理解题。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

复合体”这一句话中,最关键的就是理解“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的意思、,而文中提到说,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

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

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

用。可见》文化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B项是最恰当的。A

项的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次会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C、

D两项与泰勒的话并无直接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主旨理解。

文中论述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文化与文明的息息

相关的关系,都是为了说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石。实际上,正

因为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才应该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智能文化的建设来构建社会主义文明。A、B、D三项分别只

说明了论点的一部分,不够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C

解析:

>此题是成语填空题。

>此空是强调文化与文明两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