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_第1页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_第2页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_第3页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_第4页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实践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但目前课程思政与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教学的融合案例较少,在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地理教育硕士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地理相关思政元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以“地理教育前沿”课程为例,构建基于OBE与PBL耦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课程思政;地理教育硕士;教学改革;地理教学前沿高校是培养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将课程思政与高校地理教育硕士课程相融合开展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随着“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就要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2]。高校在地理教育硕士的课程思政教学上已有一定研究,但在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有效使用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地理教学前沿”课程为例,在内容上将课程思政融入地理教育硕士课程;在形式上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方法上使用基于OBE与PBL耦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整体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建设不足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旨在为学科教学(地理)的学生提供地理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地理教育者和教育领导者。地理教育硕士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建设,而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建设又影响地理教育硕士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但地理教育硕士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学资源与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目前,越来越多地理教育硕士课程任课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开发内容单一是推进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较少,难以有序地收集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课程资源;②教师在梳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时过分集中于已有认知,思政元素难以跳出已有认知框架,因此,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较为困难;③地理教育硕士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从课本、书籍、报刊等传统教学内容中挖掘教学资源,而缺少从思政育人角度出发挖掘教学资源的理念。2.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难以融合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育硕士课程的思政元素丰富、涉及面广、切入点多,教师在地理教育硕士的教学中难以找到正确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情感态度的升华,难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地理教育硕士课程中如何恰当选取素材、自然融入课堂、有效引导学生是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3.教学评价与思政评价方式单一传统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单一性和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期末卷面考核等终结性评价方式,缺乏课程中实践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采用单一的教师评价法;在评价频率上,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次数较少,缺乏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性和综合性评价,不能及时掌握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发展,挫伤其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二、“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地理教学前沿”是赣南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硕士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是一门集综合性、前沿性于一体的延展性课程,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热点问题等。该课程学习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灾害地理、地理教学、跨学科教学等各个方面,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都有广泛体现,形成了一批丰富的课程思政案例。因此,“地理教学前沿”课程具备融合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同时,“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建设与“三全育人”格局高度一致。1.打造一节课:推进全员育人“地理教学前沿”是地理教育硕士的必修课之一,面向的教学对象数量多、专业性强、联动性强。在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3]。“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帮助地理教育硕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为其走向讲台打下基础,为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典范。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全员育人,教师更应坚持将“言传”与“身教”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协调、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并重。以高等教育带动基础教育,实现教师、家长、社会共同育人。2.设计一个项目:落实全程育人在“地理教学前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以课程产出为教学起点,以项目案例为驱动,依托文献阅读及教学导入、PPT制作、文献汇报与课堂讨论、课程项目完成与成果展示等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设计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深化—感知”的教学闭环,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从而强化知识整合应用,提升课程难度,使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此外,教师通过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反馈机制,不断落实全过程育人的要求。3.构建一套案例库:实施全面育人“地理教学前沿”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充足的思政案例,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理教学前沿相关的思政案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新时代地理学的新方向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采用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制定一套标准,将思政案例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从各个角度切入进行思政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学效果。三、“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设计基于地理教育硕士课程思政建设的不足和“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的可行性,采用OBE与PBL耦合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BL)模式,结合CIPP评价模式,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立足于“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明确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中心任务,遵循“教师课前准备—学生合作学习—师生共同评价”的思路,提出“地理教学前沿”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图1)。1.明确教学目标,实现目标导向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有效控制教学过程。明确详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4]。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要求学生经过学科学习之后逐渐形成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4个方面的整体提升(表1)。“地理教学前沿”是地理硕士培养的专业课程之一,根据地理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地理核心素养,明确“地理教学前沿”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2.挖掘思政内容,确定课程项目要实现思政育人,教学资源与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是关键。“地理教学前沿”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在素材挖掘的基础上,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项目,才能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达到思想引领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2)。3.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中,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5]。因此,“地理教学前沿”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坚持“师指导、生主导、组辅导”三导结合的教学方法[6]。基于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以论文研讨、项目实训、成果汇报为教学关键点,整理知识点,改进教学方法。(1)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在“地理教学前沿”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OBE与PBL教学方法相耦合,并依托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线上课堂充分利用学习通录课视频、文献资源库、课程练习等拓宽学习渠道和巩固已有知识;线下课堂则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和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地理教学的相关内容和地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设置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研究相关的思政案例,达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内容,也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能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在理论学习中,教师精选高质量的地理学、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前沿的理论文章,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思政元素,分析相关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理解地理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地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和教师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实践运用中,通过分析新中国地理教学的发展、我国地理教学的影响力、地理教育的变化、地理大发现、地理教育中的前沿信息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使用ENVI等软件,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3)自主学习培养情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专业知识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地理教学前沿”课程主要采用产出导向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实训为重点,辅以理论教学。通过项目探究、成果汇报和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同时,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效果的量化评价是“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思政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因此,如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重点之一。“地理学科前沿”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首先要遵循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其次需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①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进行数量化分析时不忘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观察记录;②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不仅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学生个人的成长要求;③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地理学科前沿学习中的不断成长[7]。在“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的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课前、课中和课后分阶段评价。基于上述评价要求,本文结合CIPP评价模式从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效评价4个方面进行(表3)。四、“地理教学前沿”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8]。“地理教学前沿”课程思政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表4)。本问卷对2019级、2020级、2021级3个年级共47位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共回收47份有效问卷。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主要有以下心得:①本门课程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中英文文献阅读和汇报,有效提高了学生文献阅读与写作的自信心;③通过专题项目实训和成果展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激发了其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课堂内容展示和课前、课后表现对比,发现本课程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传授了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站位。在学生个人发展层面上,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增强了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的自信心与使命感,为今后开展中学地理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发展层面上,通过“我国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地理大发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等专题的学习,提高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五、结语地理教育硕士教学课程的设置应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立场,把培养人才、服务祖国放在首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合理设置实践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