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习题解析课堂总结课程导入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模仿大师—琴鸟》课程讲授声音的产生知识点一探究1: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现象:橡皮筋嗡嗡作响,能看到橡皮筋在振动;用手捏住橡皮筋后,橡皮筋不再振动,听不到声音。探究2:用手摸喉头,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声带的变化。现象:发声时,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后,振动也随之停止。探究3: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现象:钢尺上下振动时,有声音产生。综合以上现象,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实验1: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会不断跳动。实验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声音的产生及其特点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②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琴弦振动——固体发声水流振动——液体发声管内空气振动——气体发声声音的传播知识点二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真空不能传播实验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声音;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不能实现真空,这一结论是通过“实验推理法”得出的。两位同学通过土电话进行沟通,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将正在发生的防水音乐芯片置于水缸中,仍能听到音乐声,说明水可以传声。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举例:鼓面振动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类比法:声的传播过程跟水波传播相似。声波: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声速知识点三夏天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声音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时间。声速:人们用声速来描述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物质名称传播速度/m·s-1物质名称传播速度/m·s-1空气(0℃)331水(常温)1500空气(15℃)340钢铁5200空气(25℃)346大理石3320影响因素①介质的种类: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②介质的温度: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0℃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1m/s。回声知识点四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声(或回音)。听到回声的条件:发声物体发出的声音,只要遇到障碍物就存在回音。但只有当回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时,人们才能将回音与原声区分开。回声的应用①可以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发声物体到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的一半,即
,其中t表示声音从发声物体发出到听到回声返回的时间。②可以利用回声增强原声。教室的空间相对较小,我们无法区分出原声与回声,两者叠加使得我们听到的声音更响。1.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C习题解析2.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17m。课堂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①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②回声测距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文书要素提取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气液动阀门、电磁阀、自锁阀项目建议书
- 消费者保护工作总结
- 消防员年末工作个人总结
- 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文5篇
- 2025年碳纤维预浸布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厢式改装车、特种车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纯超细石英粉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沐浴清洁海绵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智慧城市背景下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政策支持与市场响应
-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完整版)
- 茶叶中茶多酚检测方法的改进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 GB/T 2423.1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温度(低温、高温)/低气压/振动(正弦)综合
- GB/T 18391.5-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5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
- 第二季度护理红黄警示及核心制度试题含答案
-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
-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课件
- 住院患者身份确认表
- 2023年度万科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
- 水合肼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