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8(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8(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8(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8(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8(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全国卷老教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的。

1.四川三星堆遗址和安徽阜南都出土过龙虎尊(如图1、2),两者在造型、纹饰方面几乎一样。阜南出土

的龙虎尊系商代晚期青铜酒器,年代更久远,做工更精细。这可以用来证明()

A.礼乐制度逐渐推广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青铜工艺世界领先D.华夏文明多元一体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考古发现的三星堆遗址和安徽阜南都出土

的龙虎尊在造型、纹饰方面几乎一样,阜南出土的龙虎尊时间更早,做工更精细,体现出商文化对周边文

化的影响,反映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

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能够反映商文化与四川三星堆文化存在交流,但不能判断这种交流

是否频繁,排除B项;材料只有中国的青铜器,没有与世界青铜器作对比,不能反映青铜工艺世界领先,

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授风俗使“美风俗”之责。风俗使的主要任务有:代行天意,宣示‘圣德”,搜访民情民意,按察各

地的施政情况,惩处有违“圣政”者。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A.形成了上下互动的统治机制B.推动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意在确立新的官吏选拔方式D.适应解决相权问题的需要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时期的中国。汉武帝授予风俗使“美风俗”的职责,令其代行天意,宣示“圣德”,搜访民

意,按察地方施政情况,惩处有违“圣政”者。这种做法构建起皇帝与百姓、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形

成了上下互动的统治机制,A项正确;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材料中

未涉及儒学,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涉及官吏选拔方式,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社会治理,未涉及相权

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中举

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铃选考核,铿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授官。这

一变化反映了唐玄宗前期()

A.官员的实际才能受到重视B.事权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C.君主专制制度在逐步加强D.中枢权力机构间的相互制衡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代(中国)。材料中可以看出唐玄宗提高了主持科举考试人员的官员等级,同时完善了科举考

试的程序,要求中举的士人还要参加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铿选考核,而“身言书判”强调了官员的实际才

能,A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低下,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选官制度的完善,而不是君主专

制加强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枢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表为元明两代部分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节梗概。这反映了()

角色情节梗概居!1作

萧淑萧淑兰求爱张世英,张世英拒绝并云:“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元]贾仲明《萧淑兰情寄

妁之言,廉耻不拘。”菩萨蛮》

卓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受阻挠后私奔文君为相如驾车,并有台词“为[元末明初]无名氏《司马

君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相如题桥记》

李云李云英的丈夫从军后不知所踪,亲友规劝再嫁时以“烈女不更二夫”为理[明]李唐宾《李云英风送

英由拒绝。梧桐叶》

A.经济发展下市民文化的繁荣B.社会环境宽松催生批判意识

C.戏剧作品蕴含社会教化功能D.政府极力维护理学的正统性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朝至明朝时期。根

据材料“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

随”“烈女不更二夫”可知,这些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具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观念,说明儒家倡导的纲常

伦理思想深刻约束着女性的婚嫁自由,由此可见,戏曲作品带有明显的社会教化意图,C项正确;材料未

涉及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繁荣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这些戏曲作品属于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的

产物,并未产生批判意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戏剧作品价值观念的引导,并且此时理学的正统

性地位并未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

5.《南洋官报》于1907年发表的《论吾国商民宜知外人实业之侵略》・文指出,“-一切瑰奇绚丽之品物名

皆冠以东西洋者无非实业侵略之军队也”,“窥察我民之嗜好是实业侵略之侦探也,内外转运浸至偏僻是实

业侵略之向导也,烟间茶肆、零星小贸与夫街市设摊,罗列求售,是实业侵略之支队也”。《南洋官报》发

表该文意在

A.强烈批判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B.揭露本国商人小贩唯利是图

C.宣扬国民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D.批判政府软弱无法抵制侵略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7年(中国)。根据材料“窥察我民之嗜好是实业侵略之侦探也,内外转运浸至偏僻是实业侵

略之向导也”可知,作者认为他国经济上的强大并不是最大的威胁,而国人不知其然、任人宰割的态度才

是一切的祸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倡导国民实业救国,C项正确;材料作者看到了西方经济侵略,也表

现了一定程度的不满,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强烈批判,且这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能够反

映出当时国内商人小贩唯利是图没有国家安全意识的现象,但这不是发表该文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

《南洋官报》是当时清政府创办的官方报刊,不可能直接批判政府自身的软弱,排除D项。故选C项。

6.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

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己”。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1915年后(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要猛烈批判封建礼教思想,提倡怀疑精神和批判精

神,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发民众的理性自觉,B项正确;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而不是目的,

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7.1957年4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提倡,向科学进军"去

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比从1950年到1955年六年内所出版的全部加起来还要多。”这反映出中国()

A.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双百”方针调动了学者的积极性

C.“一五”计划取得了全面胜利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根据材料“1957年”“去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比从1950年到1955年六年内

所出版的全部加起来还要多”可知,1956年学术著作出版非常多。联系所学可知,1956年“双百”方针

的提出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学术界空前地活跃起来,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具体的学术研究

内容,也没有与外国进行对比,A项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与工业化建设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由中国发起成

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到2021年10月,共有104个成员国,数量仅次于世界银

行。这些组织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

A.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B.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据材料“中国倡导

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以看出中国

倡导下,成立了上合组织和亚投行,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无法得出中国的外交原则,也不能得出对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排除AC项;“主导

者”,表述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

9.古罗马人在票决制度上创立了双重多数制,其精神是:一个决定,不仅应获得多数人的赞成,而且也

应获得多数地方的赞成,这样就避免了赞成者过分地集中在某些地区,也保障了人数较少地区的政治参与

度。这种精神()

A.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B.保障了罗马法向万民法过渡

C.体现了联邦制和共和制原则D.影响了近代欧美的票选制度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材料所述的古罗马人的这种“双重多数制”,明显类似于近代美

国总统选举中的计票程序和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修宪程序,D项正确;A项错在“臻于完备”,不符合

材料主旨与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万民法,排除B项;C项错在“联邦制”的原则,排除C

项。故选D项。

10.1884年,英议会通过法案:将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无论是在郡

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价值10英镑的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主要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

业工人的选举权。这一法案的通过主要缘于()

A.秘密投票选举方式的形成B.第二国际坚强有力的指导

C.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D.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建立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84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

选举权范围,C项正确;这一法案的通过主要缘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A项和材料无关,排除A

项;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排除B项;18世纪中叶,英国就形成了责任内阁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1.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

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

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B.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D.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本题材料“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

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

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据所学知识可知,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入资本积累时期,而非资本原始积累时期,A项符合题意,选择A

项;材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们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B项不符合题

意,排除B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私产阶级认为自由竞

争虽然加剧了贫富差距,但能增进社会财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欧洲要加强战略自主。他表示,成为盟

友并不意味着成为附庸,法国乃至欧洲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权利。这招致一些批评的声音,特别是来自美国

的批评。据此可知()

A.欧洲要求与美国分享霸权B.欧洲期望扩大世界影响力

C.资本主义阵营面临着瓦解D.美国企图在欧洲制造分裂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法国呼吁欧洲要加强战略自主,不能成为美国的附庸,实际上是

期望欧洲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B项正确;欧洲没有分享霸权,排除A项;资本主义阵营在二十世纪五

六十年代已经开始解体,排除C项;材料内容表明,美国批评法国总统的言论。但不能直接得出美国企图

在欧洲制造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

第n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

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叔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

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秘引以为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

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王观《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

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滩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

国的版图。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指出材料一中认为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双重治理体制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0分)

【答案】(1)主要原因:“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5分)

看法:不完全赞同。中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一方面是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长期的

生产、生活和经济交流中形成了“中国”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6分)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和大一统思想也强化了国家认同,而这一美称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分)

(2)表现:清朝对内地汉族地区仍然沿袭明朝的行省制度进行管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蒙古

地区实行因地制宜的统治措施;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进行册封,并设置驻藏大臣。(3点,每点2

分,共6分)

影响:缓和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指展了统治疆域;巩固了清朝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4分)

【详解】(1)本题第一小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0到13世纪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中

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和吸引力”可知原因是“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极具吸引力。本题第二小问是

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0到13世纪的中国。看法:不完全赞同。一方面是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

长期经济文化交流,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封建化,使得逐渐形成了“中国”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另一方面

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都在政治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且都有大一统的思想,这些都强化了国

家认同,而这一美称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表现:根据所学清朝对内地汉族地区仍然沿袭明

朝的行省制度进行管辖;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蒙古地区实行因地制宜的统治措施;对西藏宗教

领袖达赖、班禅进行册封,并设置驻藏大臣。对蒙古设盟旗制度。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

空是清朝。影响:双重治理体制缓和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使得边疆地区同归中央政权管辖,扩

展了统治疆域;使得边疆安定,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传统全球化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都是由西方大国主持制定、颁布和实施的,人类文

明是由西方主导建构的……但正如全球经验事实所呈现出来的,“西方文明的福祉刚好包藏了它的祸

根”。

——摘编自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

围绕材料中传统全球化时代的“福祉”和“祸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史论

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2分)

论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它们大肆对外殖民扩张,建立了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重新划分世界,美

苏两极治理格局最终取代了近代以欧美为主导的治理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相继崛

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的出现,国际治理体系面临进一步变革,各国人民对和平发

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迫切。(8分)

总之,坚持公平正义,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2分)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近现代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取自《世界

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描述了全球治理由大国主导,结合史实,围绕材料中传统全球化时代的“福

祉”和“祸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

体、明确。根据材料“西方文明的福祉刚好包藏了它的祸根”可得出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其

次,结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治理体系的变革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

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

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

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于1949年前后建立了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

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

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

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总起来看,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是在特

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体制,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

索,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宝贵财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

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编自黄建红《解放战争时期的大行政区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大行政区制度的意义。(9分)

【答案】(1)背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统一党和政府各方面方针政策的需要:各解放区存在地区性差

异;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转变的需要(3点,每点2分,共6分)

(2)意义:有利于统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大行政区制度切合当时的历史

条件,具有创制性的意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有益探索;为新

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3点,每点3分,共9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1949

年,可知大行政区建立是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根据“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

策”可知是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的需要;根据“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

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可知各解放区存在地区性差异;根据“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

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可知根

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转变的需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从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背景背景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举有利于统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根据材料“大行

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

政府建设演进……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说明此举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根据

“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

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可知此举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有益

探索;根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可知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

供宝贵经验和启示。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们最喜欢的狩猎场之一,拿破仑三世每次到贡比涅森林狩

猎,乘坐的都是专线火车2419D号车厢。1918年冬,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起义,赶走了德皇威廉二世,新

的德国政府决定向协约国投降。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

2419D号车厢中,希望以此羞辱德国,以雪一战中的失地、损兵之耻和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

仑三世的前耻。一战后,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

“停战空地”。在其中树起一座“阿尔萨斯一洛林人纪念碑”,并建成“停战博物馆”。

1940年6月21日至22日,在贡比涅森林2419D号车厢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

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

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对法国人

而言,“停战空地"和''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已经从建成初的全民复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

怀逝者的方向演变。2018年11月11日是法国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

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幕,并且一道登上“停战车厢”,为停战纪念册题词。两人

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

——据《见证德法百年恩怨的2419D火车厢》、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

成及其意义》、央视报道《法国一战停战日重访2419D列车车厢》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内涵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认识。(9

分)

【答案】(1)形成背景:①近代以来,法德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而展开激烈较量;②19世纪下半叶至

20世纪上半页,法德围绕“阿尔萨斯―洛林”展开反复争夺;③一战中德国投降,被迫对法签订割地赔款

的停战协定,法国基于对德复仇成功的喜悦而建立了“停战空地”“停战车厢”;④二战中法国临时政府向

纳粹德国投降,纳粹德国怀着复仇心理,极力抹除“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和法国人的一战胜

利记忆;⑤二战后,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灭,法国政府重建“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铭记历

史、追忆往事、缅怀逝者。(6分)

(2)变化:一战后至二战期间,“停战空地”“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战争与相互复仇的象征。二战后,

“停战空地”“停战车厢”成为法国人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成为欧洲一体化背景下法

德和解与紧密合作的象征。(3分)

认识:法德两国从战争、仇恨到和解与合作,是国际形势和两国根本利益决定的;二战后法德两国的实力

都受到严重削弱,在两极格局之下,反思和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走上了和解合作的道路;欧洲一体

化促进了法德和解;战争和对抗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包容和理性、和平与合作才能共享繁荣;国家之间要

反思对抗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在维护主权完整和核心利益前提下,积极通过谈话、协商、谈判加强沟通与

合作。(6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和现代的英法。形成背景:据材料“(法国)希

望……雪……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仑三世的前耻”“树起一座‘阿尔萨斯一洛林人纪念

碑'”,并结合所学,“停战空地”“停战车厢”源于英法历史上长期的敌对和斗争,具体而言,近代以来,

法德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而展开激烈较量,发生了普法战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页,法德

围绕“阿尔萨斯―洛林”展开反复争夺,普法战争中德国割占阿尔萨斯―洛林,一战后法国收回阿尔萨斯

—洛林;据材料“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2419D号车厢

中,……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停战空地’”得出

一战中德国投降,被迫对法签订割地赔款的停战协定,法国基于对德复仇成功的喜悦而建立了“停战空

地”“停战车厢”;据材料“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

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得出二战中法国临时政府

向纳粹德国投降,纳粹德国怀着复仇心理,极力抹除“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和法国人的一战

胜利记忆;据材料“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从建成初的全民复

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得出二战后,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灭,法国政府

重建“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铭记历史、追忆往事、缅怀逝者。

(2)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和现代的英法。变化:据材料“从建成初的全民复

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

幕”“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得出一战后至二战期间,“停战空地”“停战

车厢”是法德两国战争与相互复仇的象征。二战后,“停战空地”“停战车厢”成为法国人追忆往事、缅怀

逝者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成为欧洲一体化背景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