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月夜溪庄访旧

柴望①

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花?

石室冷凝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②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③。

【注】①柴望,宋末元初诗人。②故人:与“幽客”同指溪庄老友。③河汉斜:

银河西斜,指黎明。

1.本诗标题中的哪个字是诗眼,为什么?

2.“石室冷凝水,溪流白似沙”被称为“写月佳句”,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

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詹敦仁①

公幼聪敏过人,从学徐寅,能文善赋,尤工于诗。诗文崇尚自然,意蕴深远,有

儒家之关怀济世,兼道者之出世清虚。时人以公之诗、郑绒之文、林滋之赋,并称闽

中三绝。

清溪既县,无心案牍政务,引避纷繁官场。|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耕庐两适

乃去官归隐|卜筑其顶,名之“清隐”。公隐佛耳,躬耕林下,秉耒②挈卷,横书牛角。

林泉之渚,柳极之荫,辍耕展诵,悠然自怡。公居官则忧其民,归隐则忧其国,品清

性洁,学高德淳,泉郡守留从效③仰其高格,旌④其隐居之所曰"崇待骂信”,名其里

日“崇信里”。

【注】①詹敦仁:清溪(安溪)首任县令,辞官后隐居佛耳山。②耒:古代形似木

叉的翻土农具。③留从效:永春桃城人,五代时曾任泉州郡守。④旌:表彰。

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加粗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使用词典选择最恰当的义项。⑴过:

公幼聪敏过人

过:①经过;②超过;③过于。

关联教材,⑵辍:

辍耕展诵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

⑶名:

名其里曰“崇信释。

里”名:名字,名称。

4.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耕庐两适/乃去官归隐/

B.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耕庐两适/乃去官归隐/

C.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耕庐/两适乃去/官归隐/

D.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耕庐/两适乃去/官归隐/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学徐寅,能文善赋,尤工于诗。

⑵公居官则忧其民,归隐则忧其国。

6.詹敦仁的“学高德淳”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田万里

①既然是山,山就会永远站在比我高的地方。

②仰望着黔南的大山,我的心情并没有被它的高度所征服,绿油油的、厚厚的植

被反而直接撞进了我的眼睛,让我的目光浸透了绿色,让我的呼吸氧化了激动。地球

的这一面就好像是由植被组成的,高高低低的柏油路面起伏不定,放眼到处都是连绵

不绝的绿色。

③这些养眼的绿色在大雨和雾中闪耀着露水的、晶莹的宝光,远远望去,绿色的

形状就是大山的形状。山是什么样的造型,绿色就会随着山的形状而生长、而扩大。

绿色的消极就在于山的绝壁陡峭,故而,山的固执也影响了植被的发力。水位越高,

植被的生长就越旺盛。所以,所有的水在山上萦绕回转,渗透了这里的土壤,浸透了

这里所有的树林。

④水养活了植被,植被也挽留住了水。这种相互理解、相互穿越、相互依赖、相

互生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就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决定性作用。山在暴雨中即将被激

流冲垮、崩塌的时候,是广阔的植被的根系保护了山,就像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厚厚的植被、绿色的植被永远谦虚地扎根在山上,山的营养也滋润着它们的成长。

⑤这仿佛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座右铭。

⑥植被本身对水的迫切需栗,也是植被从根本上就离不开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所

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哪种高度而言,山的信念从未发生过变化,也从未索要过什

么。

⑦山一直在坚强地挺立着植被,植被们也感谢山的无私胸怀和付出。这种生死相

依的关系也是根深蒂固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参透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⑧山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万物重生的根本,是人类的生命需要;人类的脚步无

论走到了哪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需要,何时、何地都会得到相应的满足。这种平衡

遭到人为的破坏,大自然的游戏法则反过来就会惩戒人类,比如地震、海啸、泥石流

等,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大自然也是以自身的力量和形式,时时维护着它自身的

个性和权益。

⑨山不像人类有语言,会说话,懂交流。然而,植被仿佛它的千言万语,这也意

味着它们的交流是多么融洽、多么和谐。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水流,恰似它们的欢声笑

语,都是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速度扩散开来。它们滋养着世间万物,

这才让我懂得了山、懂得了水,也呼吸到了植被们为人类净化的空气,感觉到了它们

共同所做出的这一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是实实在在停留在我生命里的。

⑩时时刻刻,它们影响着我的生活,或让生命和语言里的水分得到了满足,或让

生活和血液里的养分得到了补充。山或凶猛、或高大、或挺拔、或伟岸、或温和。囚

类的世界无处不山,人生何处不见山I。山,被一些人随心所欲地利用着、挥霍着,但

也有人见了山就掉过头来,另辟捷径,游走他乡。然而,山在我的心里却是垂直升

降,我敬重它的挺拔、它的伟岸。

⑪山在我的生命里,一不留心就长成了信仰和观念。山在我的心里从未消失过,

近也是山,远也是山;山已经融化在了我的感觉里,脚下有山,走路是山,眼里有

山,心里看山。细细想来,人生的每一步所留下的脚印都有山的痕迹、山的味道。长

时间与山在一起,我的才华才得以显现和发挥。假如某一天,山离开了我,生命就会

失去颜色。

⑫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那些植被可是浩浩荡荡的、原生态的大森林啊!一路向人

类走来,几千年、几万年,必将成为所有人生命的归宿。

⑬山也是不安分的因素,有时一滴水就会使天空倾斜,就会使大地发生剧烈震

动;山也是温馨的,从小上山捡地皮、创红薯的记忆,我始终都没有忘记;山更是一

种态度,比如愉快的旅行、温婉的约会。

⑭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千万不要随便更改山的坡度,否则,灾难就会接踵而

至。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独句成段,既照应标题,又突出本文主要写作对象。

B.文章围绕山与植被、山与人类、山与“我”等内容展开。

C.文章结尾,作者认为人类接下来会面临接踵而至的灾难。

D.文章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景情理交融。

8.阅读第②至④段,简要概括植被的特点。

9.请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析第须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0.文章前半部分写山,却用大量笔墨写植被与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

析。

11.文中画框句子”人类的世界无处不山,人生何处不见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西游记》是有趣的“奇书”,阅读这类小说,要放松一点,可用“游戏”的

姿态去读,而不是一本正经精细阅读,总想着完成任务,对付考试。那太“煞风景”

了。事实上,多数孩子在幼小时候就已熟悉并喜欢上了《西游记》,此乃“天性”

也。

②《西游记》之“奇”,在于曼衍虚诞的情节和丰富怪异的想象,在文学史上独

树一帜。它以幻想创造出奇异的神魔世界,如天上的凌霄宝殿,地下的阴间阎罗,东

海的水晶龙宫,取经途中的通天河、火焰山、车迟国,还有神仙菩萨,鱼虫鸟兽,妖

魔鬼怪,无所不奇,读来让人匪夷所思又趣味迭起。“九九八十一难”是一个完整的

大故事,其中包含着七十多个小故事环环紧扣,曲折惊险。阅读时要设身处地,跟随

唐僧师徒去“历险”。正是这故事的悬念“控制”和引领我们进入奇异怪诞的神魔世

界,得以暂时地超离现实,遨游天地,这种阅读状态很诱人,也很''治愈"。

③《西游记》之“奇”,又在于人物的塑造生动有趣,虽“神魔”,却让人感到

“真实”,仿佛都有人间的影子。特别是孙悟空,已成为一个符号式的“共名”,一

提到他,几乎所有国人都立马想到''神力无边”,小读者更是会“追星”般地津津乐

道。孙悟空跳出三界,天马行空,有饱满的生命力,坚强的抗压力,蔑视权贵,除妖

伏魔,永不言败。他是“超人”,也是调皮、顽劣的猴子,让人感到亲切、可爱,既

赘佩又神往。他是自由的精灵,有“七十二般变化”,能翻“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何等潇洒畅快!这些都是人世间不可能实现的,这位英雄“解开”了现实的束缚,

“弥补”了人生的遗憾,让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得到宣泄与寄托。

④《西游记》之“奇”,还在于它对传统文章中常见的说教、功利与拘谨的超

越,有意以“趣味”引发阅读愉悦。读《西游记》,要的就是这种“趣味”。对于小

读者而言,《西游记》充分满足他们阅读的欲望。《西游记》也是一部奇特的童话,

适合少年儿童,也可当作“成人童话”。读《西游记》,要采取读童话那样的放松、

游戏的姿态,全神投入去读,尽量放飞想象。著名作家和学者林庚先生说:“动物世

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

的童话气氛。”

⑤如果说,在《西游记》的“游戏”阅读之余还需要有些思想感悟,那也可以朝

励志方面引导:为追求理想而奋斗前行,不畏艰难险阻,而重要的是勇气、毅力与本

事。

(摘编自温儒敏《何妨“游戏”读〈西游〉》)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数孩子因为天性在幼小时候就熟悉并喜欢上《西游记》。

B.“天马行空”的孙悟空,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式的“共名”。

C.《西游记》既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也可当作“成人童话”。

D.第④段中林庚先生的话,属于举例论证,能增强说服力。

13.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猪八戒虽然笨拙、懒惰、贪小便宜,令人讨厌,可是本分老实,亦不失可爱。他

的存在让《西游记》增添了喜剧性。八戒的毛病也多是人性弱点,读者也可能从他身

上“照镜子”。

14.用“游戏”的姿态阅读《西游记》这类“奇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请

结合选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表说“回南天”

回南天

定义我国南方春季时有发生的湿度快速回升、地物返潮的天气现象。

地点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江西和湖南等)

名字

“回”是返回,“南”是南风,由于春天南风再次刮来而成,也称南风天。

来源

一般发生在2-4月,出现日期不固定,与当时大气温度、湿度有关。短则2-5

时间

天,长可达10余天,

特征空气湿度大;“厝内墙湿窗画花”;间有大雾或绵绵小雨。

形成1.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均气温低于12℃且持续3天以上;2.有天气突变,长

条件时间低温后突然变得暖湿。发生回南天时,湿度有时高达100%。

家具、衣服、木制品、食物易受潮;易引起风湿病、关节痛、高血压等慢性

影响疾病,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回南天严重时,能

见度降至50m,常造成交通事故。

首先要紧闭门窗,减少室外暖湿空气的流入量。其次是增加水汽的排出速率

防范

和水汽吸收速率,在衣橱、书房等易受湿气困扰的地方放置竹炭、生石灰、

措施

樟脑丸等。再次是提高室内温度和物体表面温度,如开启电暖器等。

类似

开车时遇到车外气温较低,车玻璃出现水珠;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

生活

不一会儿就会在瓶身附着一层水珠...

现象

【材料二】

图示“回南天”

15.下列对回南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南方沿海省份以外,江西、湖南等非沿海地区也会出现。

B.长时间低温,日均气温低于12℃且持续3天以上,就会形成。

C.一般发生在2-4月,屋内墙会湿,窗户玻璃上会形成“窗画花”。

D.会对人体的健康和人类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积极防范。

16.从回南天形成过程的角度,简要描述材料二图示内容。

17.发生回南天时,根据材料,对以下人物你会作出怎样的提醒,理由是什么?

①邻居体弱的老奶奶

②开车上下班的爸爸

③休假在家的妈妈

二、写作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本试卷第二大题第(一)题古诗《月夜溪庄访旧》中,“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

花”一联既实写梅花,又以梅花喻人,表现人物品格高洁。

读了上面材料,你想到了什么花?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花中窥人”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600字。

三、材料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走进福建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宁化,无须

①(k8)意寻找,就能感受到:当天色还是黝黑时,他们信仰的翅膀,已迎

着②(shCi)光飞翔。长汀中复村的观寿公祠前,一队队身着红军军装参观的

队伍,整齐划一③(sh8)级而入公祠,从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中不断()

营养。当年,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一同用生命和鲜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

征魂。()的长征精神,是福建苏区军民共同参与创造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

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篇章,续写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19.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0.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吸取造就无与伦比

B.汲取造就出类拔萃

C.吸取铸就出类拔萃

D.汲取铸就无与伦比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篇章,续写我们这一

代的长征路。

B.我们要弘扬、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篇章,续写我们这一

代的长征路。

C.我们要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篇章,走好我们这一

代的长征路。

D.我们要弘扬、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篇章,走好我们这一

代的长征路。

22.请从《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

择一部,仿照下面示例完成《名著阅读作业检查单》。

名著示例作业要求《朝花夕拾》

我读过,知道这本回忆了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介绍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等

书的主要内容往昔亲友和师长,叙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父亲的病一步步恶

化等事件。

我读得很认真,清

阿长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

晰地记得书中的细

“我”没有余地翻身。

-4+-

四、默写题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曹操《观沧海》中“树木丛生,"两句,有人翻译为“树木郁郁葱葱地

生长,各种草木长势也很旺盛”。

⑵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志

趣。

⑶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视听结

合,描绘了边塞凄凉悲壮之景。

(4)在《马说》中,韩愈借古老传说另翻新意,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

(5)当你登高纵目,也许会感到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王安

石《登飞来峰》)的感觉。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一:访。诗歌的主要事件是作者月夜拜访溪庄老友,主要内容是拜访过

程中的所见、所感。

示例二:旧。诗歌通过描写老友所居环境、塑造老友形象,抒发高洁志趣。

示例三:月。对月色的刻画是诗歌的突出亮点。

解析:本题考查诗眼。“月”字是诗眼。因为整首诗都是围绕“月”来展开描写的,

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情境都笼罩在月光之下,诗人与故友的重逢和离别也都发生在月

夜,故“月”字是全诗的关键。

2.答案:月下的石室,像凝结了一泓寒水;庄外的溪流,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一片白

沙。前句通过触觉突出了月光的清冷,后句运用比喻形象呈现月色的皎洁。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这两句通过侧面描写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月夜的特色。

“石色冷疑水”以石室寒冷如水的错觉,衬托出月夜的清寒;“溪流白似沙”则以月

光下的溪流泛着白光的景象,描摹出月夜的明亮。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冷

而明亮的月夜氛围,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月夜的独特魅力。

3.答案:超过;停止;命名;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翻译。

A句意:詹敦仁自幼聪明,超过常人。过:超过。

B句意:(他)停止耕作,开卷诵读。辍:停止。

C句意:把他的乡里命名为“崇信里”。名:命名。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

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喜欢佛耳山的峻峭高大、雄镇三

地、适宜耕作和居住,就辞去官职隐居。据此断句为:喜佛耳之峭绝高大/雄镇三郡/

耕庐两适/乃去官归隐。

故选Ao

5.答案:(1)(詹敦仁)跟从徐寅学习,善于写文作赋,特别擅长写诗。

⑵詹敦仁处在官位上,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隐居避世时,就替国家担忧。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从,跟从;学,学习;善,擅长;尤,格外。

②重点词:忧,担心;民,百姓。

6.答案:学高:能文善赋,诗文意蕴深远,与人并称“闽中三绝”。

德淳:关怀济世,忧国忧民;隐避官场,品清性洁。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依据“能文善赋,尤工于诗。诗文崇尚自然,意蕴深

远,有儒家之关怀济世,兼道者之出世清虚。时人以公之诗、郑绒之文、林滋之赋,

并称闽中三绝”可知,能文善赋,诗文意蕴深远,与人并称“闽中三绝”。依据“无

心案牍政务,引避纷繁官场”“公居官则忧其民,归隐则忧其国,品清性洁,学高德

淳”可知,关怀济世,忧国忧民;隐避官场,品清性洁。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作者认为人类接下来会面临接踵而至的灾难”错误。结合原文“但我一直

念念不忘的是,千万不要随便更改山的坡度,否则,灾难就会接踵而至”分析,此处

指在山坡上随意更改植被,否则就会带来灾难,而不是人类。

故选Co

8.答案:颜色绿(绿油油的);长势旺(厚厚的);分布广(连绵不绝);有美感(养眼);

随山形而生;根系作用大。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分析的是“植被的特点”。然后结合第②至④段的语句来分析。

第②段中“绿油油的、厚厚的植被”可以看出植被是绿色的、茂密的。

第③段中“这些养眼的绿色在大雨和雾中闪耀着露水的、晶莹的宝光”,说明植被是

生机勃勃的,在雨雾中显现出宝光,非常美丽。

第③段中“所有的水在山上萦绕回转,渗透了这里的土壤,浸透了这里所有的树

林”,以及第④段中“水养活了植被,植被也挽留住了水”,都体现出植被对水的依

赖,水是植被生长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植被的特点有:绿色、茂密;生机勃勃;依赖水生长。

9.答案:示例:通过排比,突出山与“我”融为一体的深刻程度,有力强化了山对

“我”生命(信仰和观念等)的深远影响;短句句式齐整,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的分析。

第⑪段中“山已经融化在了我的感觉里,脚下有山,走路是山,眼里有山,心里看

山”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句子结构的重复

和语气的强调,达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在这句话中,作者通过四个并列的短句:“脚下有山,走路是山,眼里有山,心里看

山”,强调了“山”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每个短句都以“山”字开

头,形成了一种句式的对称和节奏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

共鸣。

同时,这四个短句分别描述了山在作者不同感官中的存在:脚下触感到的山,走路时

感受到的山,眼睛看到的山,以及内心深处对山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感官的叠加和层

次感,使得山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物体,而是与作者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的一种存

在。

通过这样的排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山的深深热爱和敬仰之情,以及山在自己生活中

的重要地位。同时,这种排比的句式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和艺术表现力。

10.答案:表现山、植被、水之间融洽和谐、生死相依的关系;引出下文对人与大自

然之间关系的感慨(铺垫);寄予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敬重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文章前半部分写山,却用大量笔墨写植被与水,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有以下几点:突出

植被与水在山中的重要性:通过描述植被的绿色、茂密以及水对植被生长的重要性,

强调了植被与水在山中的重要作用,为后文写山与人的关系做铺垫。表达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理念:植被与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

念,暗示了人类与大自然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引出人与山的关系:通过描述植被与

水的关系,引出了人与山的关系,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为后文写山在作者心中的地

位和影响做铺垫。增强文章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对植被与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机

勃勃、和谐美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丰富文章的内容和

层次:通过对植被与水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清晰,增强了文章的

艺术性和吸引力。

11.答案:自然界的山随处可见,与人类相互依存;山贯穿我们的人生历程,给予我

生命乃至精神养分;山象征人生成长乃至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坎坷、困难、成就等,不

能挥霍,也不回避、不随意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人类的世界无处不山,人生何处不见山”意蕴丰富,表达了以下

几个方面的含义:山的普遍性:这句话强调了山在人类世界中的普遍存在,无论是在

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山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山象征着坚韧、稳重

和永恒,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象征。山的生命意义:文章中多次提到山的重要

性,如山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万物重生的根本,是人类的生命需要。这句话进一步强

调了山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山的存在赋予了人类生活以意义和价值。人与山的关

系:文章通过描写人与山的关系,表达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句话反映了

人们与山的紧密联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们都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山的精神象征:在作者的心中,山已经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是垂直升降、挺拔伟岸

的精神象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敬重和崇拜,以及山在作者精神世界中的重要

地位。山的永恒性:山的存在是永恒的,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山都是不变

的。这句话体现了山的永恒性和稳定性,与人类生活的多变相对比,强调了山的可靠

性和不变性。综上所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山在人类世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还反

映了人与山的关系,以及山的精神象征和永恒性。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第④段中林庚先生的话,属于道理论证,能增强说服力。

故选Do

13.答案:第③段。这则材料写猪八戒的形象增添了小说的喜剧性,读者可从其身上

看到人性的多面;与第③段的观点对应。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补充。结合材料“猪八戒虽然笨拙、懒惰、贪小便宜,令人讨

厌,可是本分老实,亦不失可爱。他的存在让《西游记》增添了喜剧性”可知,这里

主要讲述的是人物身上的多面性,与第③段“《西游记》之‘奇',又在于人物的塑

造生动有趣,虽‘神魔’,却让人感到‘真实',仿佛都有人间的影子”相照应,因

此这则材料放在第③段最合适。

14.答案:示例:可以暂时超离现实,很“治愈”;可以让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得到

宣泄与寄托;可以超越传统文章中常见的说教、功利与拘谨,引发阅读愉悦。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概括能力。结合第②段“正是这故事的悬念控制’和引领我们进入

奇异怪诞的神魔世界,得以暂时地超离现实,遨游天地,这种阅读状态很诱人,也很

治愈”可概括为:可以暂时超离现实,很“治愈”;

结合第③段“这位英雄解开了现实的束缚,弥补了人生的遗憾,让我们对于自由的渴

望得到宣泄与寄托”可概括为:可以让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得到宣泄与寄托;结合第

④段“《西游记》之‘奇',还在于它对传统文章中常见的说教、功利与拘谨的超

越,有意以趣味引发阅读愉悦”可概括为:可以超越传统文章中常见的说教、功利与

拘谨,引发阅读愉悦。

15.答案:B

解析:B.错误。根据材料一表格中“回南天”形成条件“1.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均气

温低于12℃且持续3天以上,2.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突然变得暖湿。发生回南

天时,湿度有时高达100%"可知回南天形成需要两个条件,“长时间低温,日均气温

低于12℃且卡续3天以上,就会形成”表述不完整,缺少第二个条件。

故选Bo

16.答案:示例:在冷空气长时期影响下,室内外温度低。气温骤然升高时,空气中

的水汽在较冷的墙面、地面及家具表面凝结。

解析:材料二左图产生的现象是冷空气作用,图中的温度计以及象征着冷空气的云图

告诉我们现在屋内气温很低,右图产生的现象是暖湿空气作用,图片中的湿字,还有

温度计,以及暖空气云图和墙壁上的水珠告诉我们现在屋子里面有暖湿空气涌入,墙

面凝水。

示例:材料二图示内容:长期低温让室内充分冷透;当气温骤然升高时,暖湿空气快

速涌入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在较冷的墙面、地面及家具表面凝水。

17.答案:(1)提醒:走路要小心,别滑倒,注意身体。理由:地面潮湿;容易引发各

类疾病。

⑵提醒:开车一定要慢一点儿,注意安全。理由:能见度降低,汽车玻璃上有水汽凝

结。

⑶提醒:紧闭门窗。理由:减少室外暖湿空气的流入。

解析:

18.答案:例文:

花中窥人

记忆就像五彩斑斓的肥皂泡,在阳光下尽显它的绚丽。记忆深处的泡泡脆弱无

比,但有些仍然记忆犹新。幼稚的我早已在心头种下了一颗种子。那一瞬间,美丽的

鲜花绽放在我的心头。

哥哥升初中,我也准备上二年级,在乡下没有初中,正好爸爸的工作是栗城里乡

下来回跑,他便打算把全家搬到城里。可妈妈却因留念老家的和谐生活,固执的要留

在乡下,住在那个陈旧却干净的老房子里。没办法,爸爸最终只能妥协,并叮嘱我和

哥哥每个周末轮流来这儿陪陪妈妈。

今天,我正在去看望妈妈的路上,我激动的在泥泞小路上狂奔。小路两边长满了

不知名的小花,野花是淡黄色的,还有几枝紫色的蝴蝶兰穿插在花丛里。蝴蝶兰或隐

于花丛内,或傲立在花丛上。若隐若现的紫色蝴蝶兰和淡黄色的野花互相映衬,跑是

观看颇像两条长长的绸带,上面有星星点点紫色的碎花儿图案,都快速的向我的身后

跑去。

透过栏杆,我看见了妈妈正在那洗衣服。妈妈手抓着衣服,不停地搓着。不知怎

么的,我总感觉妈妈手上的动作有些僵硬。妈妈抬头正好看到我站在门口,边洗手,

便嚷着让我快进来。妈妈甩了一下自己的手,冲干净了手上的泡沫,往干毛巾上热了

撼,便伸手欲拿我的书包。我惊讶的发现母亲的手与她的面孔格格不入,就想饱经风

霜一样。妈妈的手中有许多老茧,甚至在手指关节处皮肤都有裂开。我的眼望向水池

边盛在小碟子里的一小堆洗衣粉,心想妈妈一定是省着这钱,用这种低劣的洗衣粉不

仅会让皮肤粗糙,还会烧手。看到这一景象,我心如刀绞。我已买本子为由跟妈妈栗

了四元钱,跑向附近的超市。我心中一直在自责,母亲如此节省,我在之前还浪费了

十元买了个无用的玩具,我懊悔我现在才发现。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在滴血。飞奔

中,泪珠停留在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很刺眼,也很美?

我买了一个好牌子的香皂,又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卷绷布。回去后,妈妈看见了,

责怪我浪费,买这个无用的东西干嘛。我对妈妈说:“妈,以后别用洗衣粉了,烧

手。”我呜咽着,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妈妈也感动的眼里闪着泪光。

有一篇文章曾讲过一句话:“在的天平上,母爱永远胜过儿女对父母的爱。”是

啊,母亲这样省是为了谁呢?关爱、孝顺在那个幼稚的我心中早已存在,关爱之花在

我与母亲的心中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

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

关键词语。文题“‘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花’一联既实写梅花,又以梅花喻人,表

现人物品格高洁”的关键词是“以梅花喻人,表现人物品格高洁”,即要写成长中能

让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通过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游戏或者是一场表

演,表现人精神的高尚,情感的动人,如乐于助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等,“花”

比喻美好的人和事,是一种被喻化了的精神,写作时最好选用比喻义。所以,本题的

写作必须扣住“花的精神意义”加以演绎。

二、选材立意。就本文来说,既然是成长路上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

义;既然是“花”,一定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让自己深深感动、有所触动的。所

以,所选的题材必须具有积极意义。写你记忆深处的人,也许小到没人知道,独人忧

怜;也许大到叱咤风云,众所周知。但不管材料的大小,都要着意于人所凸显出来的

“精神”,当然这是一种喻化的“精神”。说具体点,就是你既可以写亲人关爱自己

的真情往事,又可以写朋友之间的诚挚友情;既可以写令人难忘的博大师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