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2D/wKhkGWbYquSACEcqAAGLbZBAmLs167.jpg)
![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2D/wKhkGWbYquSACEcqAAGLbZBAmLs1672.jpg)
![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2D/wKhkGWbYquSACEcqAAGLbZBAmLs1673.jpg)
![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2D/wKhkGWbYquSACEcqAAGLbZBAmLs1674.jpg)
![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8/2D/wKhkGWbYquSACEcqAAGLbZBAmLs1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核心考点讲练)
考点01分子热运动
【高频考点精讲】
一、物质的构成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大小: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3、注意:能够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例如尘土飞扬、云雾缭绕等。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更明显,此时外〉瑞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更明显,此时心<居『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注意:当「=马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当r2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四、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热点题型精练】
第1页共14页
1.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酷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
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是很微小的
解:由题意可知,打开活塞后,右侧浸过酚酥溶液的试纸逐渐变红,说明氨气从左侧的瓶中运动到了右侧的瓶中,
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Ao
2.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p二氧化氮>p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
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
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解: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
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
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
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
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
答案:Bo
3.以下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
第2页共14页
B.将等体积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用铅笔画出连续直线,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
解: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是物体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A错误;
B、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
C、铅笔画出的线我们可以看到,它肯定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的,而分子非常小我们看不到,因此用放大镜观察
到碳粒间有空隙也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C错误;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由于分子是很微小的,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有限,不
能观察到分子、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答案:Bo
4.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
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解: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A错误;
B、分子十分微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肉眼看不见的,水珠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B
错误;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对荷叶是不浸润的,而此时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有斥力和引力的作用,且分子间的
作用力很小,故C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
了一滴,故D正确。
答案:D。
5.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
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JI
力(选填“引力”或“斥力”)。
第3页共14页
解: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
答案:扩散;剧烈;引力。
6.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
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o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
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
为排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分子
间的F斥和F引随者Br的增大而减小。
②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D
A.当「=「0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
B.当r<ro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
C.当r>ro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
D.当r=lOro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
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分子间同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A、当「=「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故A错误;
B、当r<ro时分子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
C、当r>ro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
D、当r=lOro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正确。故选D。
答案:(1)分子的距离;斥力;减小;(2)D„
7.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
第4页共14页
匀的淡蓝色,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
较细(选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丙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
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
固体很难被拉伸(选填“拉伸”或“压缩”)。
解:(1)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上面的水分子要向下运动,进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同
理硫酸铜分子向上运动,进入到上面的水中;
(2)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100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
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总体积变小;
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因此应先注入水,其目的是便于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
由于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化不大,选择内径较细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时,其高度变化更明显,实验现象更
加明显;
(3)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用弹簧测
力计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由于分子间引
力的存在,固体很难被拉伸。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隙;水;细;(3)分子间有引力;拉伸。
考点02内能
【高频考点精讲】
一、内能
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特点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第5页共14页
(2)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2)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
(3)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4)热传递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5)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6)注意事项
①热传递是传递热量(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
②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热传递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2)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热点题型精练】
8.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解: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
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C正确;
D.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答案:C»
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
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页共14页
A.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D.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解:A、活塞下压挤压空气,压缩空气体积,对空气做了功,故A正确;
BCD、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
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BCD错误。
答案:Ao
10.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C.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
D.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解:
AB、向瓶内打气,压缩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塞子跳出时,瓶中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D正确。
答案:Bo
1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
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7页共14页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解: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
答案:D„
12.如图所示为我国古老中医疗法一艾灸,用艾条熏烤患者的穴位时,局部有温热感,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使其内能增加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艾条中的中药渗入人体的速度会选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解:用艾条熏烤患者的穴位时,局部有温热感,是因为身体吸收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艾条中的中药渗入人体的速度会变快。
答案:热传递;加快。
13.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
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
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瓶盖飞出的同时,
瓶口冒“白雾”,其物态变化是液化。
解: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
第8页共14页
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瓶内气体的内能;
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是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把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
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一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口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答案:做功;做功;液化。
14.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用皮条缠绕在金属管上,
迅速来回拉动皮条,过一会儿会看到软木塞被顶开。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来回拉动皮条,使金属管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2)酒精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3)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的过程,酒精蒸气的内能减少(选填“增加”或“减少”),转化为木塞的机械
能(选填“机械”或“内”)。
(4)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时,金属管□出现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
解:(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金属管内能;
其能量转化过程与内燃机中的压缩冲程相同;
(2)酒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3)塞子被酒精蒸汽顶出,是筒内酒精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酒精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4)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时,酒精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一部分蒸气发生液化,变成液态,
所以管□出现的“白气
答案:(1)做功;(2)热传递;(3)减少;机械;(4)液化。
考点03比热容
【高频考点精讲】
一、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
度乘积之比。
2、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强弱。
4、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为4.2X103JO
第9页共14页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
无关。
二、热量的计算
1、公式:2=cmAt,其中加为“温度的变化量”。
2、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时,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有。吸=。放。
【热点题型精练】
1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沿海地区温差
比内陆地区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含量变大,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
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故冬天室内的暖气
用热水循环供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海水比热容大,所以温度升高慢,白天时陆地温度高,热空气膨胀上升,因为陆地表面和海水表面产生
压强差,所以形成海风,风从大海吹向陆地;晚上时大海温度上升,海面气体受热膨胀上升,陆地晚上空气下降,
同样形成压强差,形成了陆风,风从陆地吹向大海,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6.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X103J/(kg・℃)
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沙石铝铜
比热容4.22.42.10.142.10.920.880.39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第10页共14页
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固态冰的比热容比液态水银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根据Q吸=cmAt可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
热量多,故B正确;
C、水和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变化了,故C错误;
D、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和干泥土的比热容,根据Q=cmAt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
水的温度变化小于砂石和干泥土温度的变化,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故D错误。
答案:Bo
17.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g和400g的A、B两液体
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液体在。〜8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
B.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液体的强
D.A液体比B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解:A、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所以在0〜8min内,A、B两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在0〜8min内,A液体温度升高了△tA=40℃-20℃=20℃,
B液体温度升高了AtB=30℃-20℃=10℃,
根据。=志可得,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Q
CAmAtmAt0.4kgxl0℃2
一=A%A&=--B---B-=-----------=-=2:1,故DB错误;
Cp——乜—0.1k^x20C1
C、由B知,B液体的比热容比A液体的比热容小,所以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液体的弱,故C错误;
D、由于A液体的比热容比B液体的比热容大,根据Q=cmAt,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A液体吸收的热
量比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故A液体比B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故D正确。
答案:Do
18.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
第11页共14页
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解:
由图象知:
A、tl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虽然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A
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B正确;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O-ti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c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小,
但由于不知道b、c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出b、c比热容的大小,故D错误。
答案:Bo
19.利用相同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如图所示,这是通过热传递(选填“做功”或“热
传递”)使液体内能增大。实验表明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温度上升得比水快,这是因为食用油的比热容比水
(选填“大”或“小”)。
食用油水
解:食用油和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温度上升得比水快,这是因为食用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答案:热传递;小。
20.煲汤时需将骨头中的营养成分尽可能多地溶于汤中,这就需要用温火炖,故煲汤多用砂锅,如图所示.砂锅比热
容较大,导热性能也较差,因此用砂锅煲汤,在同等条件下,汤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小(大/小),若
第12页共14页
使砂锅内初温为20℃,质量为500g的水温度升高至40℃,需要吸收4.2X104J的热量,实际上所需提供的
热量要大于(大于/小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4.2X1()3J/(kg-C)]
解:
(1)因为砂锅比热容较大,因此用砂锅煲汤,根据公式Q=cmAt可知,在同等条件下,升高的温度少,汤水
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小;
(2)水的质量m=500g=0.5kg,
水吸收的热量:Q1»=cm(t-to)=4.2X103J/(kg»℃)X0.5kgX(40℃-20℃)=4.2X104J;
(3)加热过程中由于有热量的损失,提供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所以实际上所需提供的热量要大于水吸
收的热量。
答案:小;4.2X10%大于。
21.为了比较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如图甲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
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1)如图乙所示,实验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在。〜4min内: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
吸收的热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B液体在第6min的内能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4min的内能;
(3)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B(选填"A”或"B”)液体。
假如B液体是水,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2.1X1Q3J/(kg・℃)[水的比热容为4.2Xl()3j/(kg»℃)]□
(4)小明观察到试管外壁有一些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5)继续加热后,A、B两种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是不能从烧杯中的水中吸收热量(写出一种可能)。
第13页共14页
解:(1)在0〜4min内,加热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
(2)B持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B液体在第6min的内能大于第4min的内能;
(3)因质量相等的A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两间门面租赁合同
- 单位向私人借款合同书
- 国际空运运输代理合同
- 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制定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泰安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小学三年级,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比赛试卷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口算题
- 2025年北京交通运输从业资格证怎样考试
- 2025年西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系统
- 2025年乌兰察布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实验动物与动物福利
- 南京地区幼儿园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课件
- 《南京瞻园赏析》课件2
-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初中物理光学难题难度含解析答案
- 幼儿中班故事《猪太太生宝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