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桂林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的法案,该法案授权美国联邦政府在1919–1931年间,每年向欧洲提供1亿美元的购货信贷和低息贷款。美国此举旨在A.巩固凡尔赛体系B.遏制法西斯势力C.扶持欧洲经济恢复D.争夺欧洲市场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的法案,本题要求分析美国此举的目的。选项A,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及组成的国际联盟的总称,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与巩固凡尔赛体系无关,故排除选项A。选项B,法西斯势力崛起于20世纪20、30年代,晚于材料中的时间,美国此时进行经济援助并不是为了遏制法西斯势力,故排除选项B。选项C,一战后,欧洲经济因战争而陷入困境,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能够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故选项C正确。选项D,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在客观上会帮助欧洲经济的恢复,但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夺欧洲市场,故排除选项D。因此,美国此举旨在:C.扶持欧洲经济恢复。2、1946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共和国,从而否定了君主制。法国政府还进一步采取措施,确立了共和政体。这表明法国A.共和政体最终确立B.共和制与君主制并存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君主专制制度得以恢复法国在1946年通过法令宣布为法兰西共和国,并确立了共和政体,本题要求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选项A,法国在1875年已经通过法律确立了共和政体,但君主派并不甘心失败,不断图谋复辟,共和政体面临君主派的挑战,到1946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共和国,共和政体才真正得以最终确立,故选项A正确。选项B,法国在1946年通过法令否定了君主制,确立了共和政体,所以共和制与君主制并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选项B。选项C,法国共和政体虽然确立了,但民主共和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因为君主派一直图谋复辟,故排除选项C。选项D,法国在1946年通过法令否定了君主制,确立了共和政体,君主专制制度得以恢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选项D。因此,本题表明法国:A.共和政体最终确立。3、中国古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唐太宗答案:C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由董仲舒提出,旨在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虽然也有统一思想的行为,但主要是通过“焚书坑儒”来实现的。汉高祖和唐太宗在文化政策上并没有采取类似的措施。4、下列哪项不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发展近代教育事业C.推行君主立宪制D.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政府进行的一场自强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发展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等。而推行君主立宪制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主张,不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5、明朝嘉靖年间,政府规定:商人用银向官府换取盐引(即取盐的凭证),再到指定的盐场支盐,然后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减轻百姓经济负担C.打击盐商囤积居奇D.促使白银成为货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商人用银向官府换取盐引(即取盐的凭证),再到指定的盐场支盐,然后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可知,明朝嘉靖年间政府规定商人用银换取盐引,再到指定盐场支盐,最后到指定地区销售,这一规定加强了政府对食盐的专卖,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商人会提高盐的价格,会加重百姓经济负担,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人囤积居奇,故C项错误;白银在明朝中期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6、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撤退到香港,其中一些人利用香港作为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干部和重新组织力量的基地。这反映出A.革命力量的转移和保存B.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C.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革命根据地建设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材料介绍了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撤退到香港,并利用香港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干部和重新组织力量。这体现了革命力量在失败后的转移和保存,故A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这些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但材料只提到了广州起义失败后的革命力量转移和保存,故B项错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这只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开始,并未全面展开,故D项错误。7、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性的,’百家争鸣’是学术性的。”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B.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C.确立“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D.改造知识分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选项A,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通过这一方针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学术研究的自由性,故选项A正确。选项B,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邓小平主持工作后进行的,与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时间不符,故排除选项B。选项C,虽然“双百”方针是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但“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与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时间不符,故排除选项C。选项D,改造知识分子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但与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不符,故排除选项D。8、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B.改造知识分子C.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D.清除“左”倾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目的。选项A,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的提出,旨在通过鼓励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学术研究的自由性,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故选项A正确。选项B,改造知识分子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但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直接关联,故排除选项B。选项C,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邓小平主持工作后进行的,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时间不符,故排除选项C。选项D,清除“左”倾错误是改革开放后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直接联系,故排除选项D。9、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提出“考成法”,对各级官吏完成职责的情况进行考察,以随事考成之法,逐一查究其实行情况,要求做到“事有专责,课有定程”。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B.削弱了六部行政权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标志着内阁成为决策机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影响。选项A,考成法主要是对官员政绩的考核,虽然强化了官僚制度的管理,但并未直接强化君主专制集权,故A项错误。选项B,考成法主要考察的是官员的政绩,与六部行政权的削弱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选项C,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吏对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并随事考成,逐一查究其实行情况,这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选项D,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故D项错误。10、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文明开化”政策,推动日本向近代化社会迈进。以下属于“文明开化”内容的是A.殖产兴业B.废藩置县C.实行征兵制D.提倡“和魂洋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选项A,殖产兴业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提出的经济发展政策,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各种近代工业,以奠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与“文明开化”的文化教育政策不符,故A项错误。选项B,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文明开化”政策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选项C,实行征兵制是日本明治维新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文明开化”政策不相关,故C项错误。选项D,文明开化是指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和魂洋才”,既保留日本民族的传统精神,又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以图建立近代化国家,故D项正确。11、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统一度量衡B.书同文,车同轨C.推行郡县制D.实行科举制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包括统一度量衡(A)、书同文,车同轨(B)、推行郡县制(C)。而科举制(D)是隋朝时期才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并非秦始皇时期的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D。12、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并非起点。八国联军侵华(C)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更加严重,但也不是起点。辛亥革命(D)则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重大事件,但并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1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原则在当时提出的背景是()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B.新中国开始打破外交孤立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D.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A项错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是在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之后;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1953年提出的,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中国同周边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而提出的,当时新中国正努力打破外交孤立,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项错误,“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一原则的提出更多地是为了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14、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实质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经消灭了资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B项正确,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实质都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项错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矛盾之一,但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这一矛盾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D项错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基本解决。15、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下列关于唐朝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B.进士科重视诗赋的考查C.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D.世家大族子弟垄断政权答案:D解析:唐朝科举制度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A项正确,唐朝科举制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B项正确,进士科在唐朝尤为受到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也有时考时务策,策取士的办法使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C项正确,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D项错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6、北宋时期,东京(今开封)出现了“瓦子”这一娱乐场所,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贸易的繁荣B.城市商业的繁荣C.统治者的喜好D.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瓦子”出现的原因。选项A,海外贸易的繁荣主要表现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商品种类的增多,与“瓦子”这一娱乐场所的出现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选项B,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满足市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出现了“瓦子”这一娱乐场所,故B项正确。选项C,虽然统治者的喜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的发展,但“瓦子”作为市民文化娱乐场所的兴起,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而非单纯由统治者喜好决定,故C项错误。选项D,市民阶层的壮大是“瓦子”出现的条件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结果,而“瓦子”的出现则是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法人孟德斯鸠曰:’鸦片之害,甚于洪水猛兽。’盖鸦片之流毒,蔓延中国,横被海内,凡各省之奸民、莠民,无不借鸦片以图利,而各省之良民、善民,亦无不因鸦片而失业。鸦片之害,深于洪水猛兽,实为中国之大患。”——林则徐《禁烟奏折》材料二:“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来,英吉利以鸦片之故,与我构衅,遂启衅端,以致兵连祸结,国势日蹙。是鸦片之害,不仅耗我财用,且伤我国体,实为我国之大耻。”——魏源《海国图志》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鸦片流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答案及解析答案:1.鸦片流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方面:鸦片贸易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危机,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方面:鸦片泛滥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民众健康受损,劳动力减少,社会生产力下降。政治方面:鸦片问题引发官场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清政府实行禁烟政策,特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其他原因:英国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以及中英两国在贸易、外交等方面的冲突。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丧失: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关税等主权。思想觉醒: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觉醒,反思传统,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经济结构变动:外国商品涌入,冲击了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中林则徐的奏折强调了鸦片对经济、社会和民生的破坏,材料二则从国家层面指出鸦片贸易导致的财政危机和国际地位的下降。结合两段材料,可以全面概述鸦片流毒的多方面影响。2.第二小问: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既要提到英国的扩张需求,也要指出清政府的禁烟政策作为导火索,还要考虑中英之间的长期矛盾。3.第三小问: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需要从社会性质、主权丧失、思想觉醒和经济结构变动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体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深远影响。通过这道题,考生不仅能巩固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第二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然秦以严刑峻法而亡,汉以宽政待民而兴。”——司马光《资治通鉴》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对秦朝的继承与发展,并说明其对汉朝兴盛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历史借鉴与创新”的理解。答案:1.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统一。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中国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2.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对秦朝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影响:继承:汉朝保留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实行郡县制,并在此基础上设立郡国并行制。发展:汉朝在秦朝严刑峻法的基础上,推行宽政待民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注重农业生产,提倡儒家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这些措施使得汉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等繁荣局面,奠定了汉朝长期统治的基础。3.对“历史借鉴与创新”的理解:历史借鉴是指后代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吸取前代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创新则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历史借鉴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解析:1.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李白的诗句描绘了秦王统一六国的雄伟气势,反映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考生应从统一局面的形成、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以及政治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阐述。2.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对秦朝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影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汉朝继承并改进了秦朝的制度。考生需结合具体史实,分析汉朝在制度上的继承与发展,并说明这些措施对汉朝兴盛的积极影响。3.对“历史借鉴与创新”的理解:此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历史借鉴与创新的看法。考生应从借鉴的重要性、创新的必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体现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三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唐代中后期开始,南方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并出现了许多商业都市,如扬州、成都等。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逐渐繁荣,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和艺术作品。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之一,其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中后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对文化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答案:1.唐代中后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对文化的影响:南方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得南方成为文化繁荣的中心。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和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2.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宋代科技发展达到了高峰,多项发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推动了社会进步。科技成果的对外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商业都市的兴起,如汴京(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海外贸易兴盛,宋代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纸币的出现和使用,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标志着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第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