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Integratedemissionstandardofvolatileorganiccompoundsforstationary—Part3:miscellaneousorganicchemicalsindustry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I 2 5 8 8 8 9 9 9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第6部分:其他行业。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第2部分:农药制造工业。规定了农药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求。旨在加强控制安徽省农药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促进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监测和监控要求。旨在加强控制安徽省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促进工业生——第4部分:印刷工业。规定了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加强控制安徽省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促——第6部分:其他行业。规定了化学纤维制造,现代煤化工,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控要求。旨在加强控制化学纤维制造,现代煤化工,橡胶塑1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第3部分: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GB/T8017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GB/T15501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GB/T15502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盐GB15581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3157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GB31572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GB37824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T3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HJ/T3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HJ/T3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HJ/T3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68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的测定气相色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2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38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83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HJ759环境空气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801环境空气和废气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5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HJ1006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卤代HJ109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10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1153固定污染源废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HJ1154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1261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DB34/T310007设备泄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3利用各种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的工业。包括GB/T以石油馏分、天然气为原料的制造)、C2619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包括无机化学类原料制造)、C265合成材料制造(不包括C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适用于GB31571、GB31572、GB1558有机化学原料制造manufactureoforganicchemicalrawm生产有机化学原料(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及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的生产活动(不包括以石油馏合成材料制造manufactureofsynthetic专用化学产品制造manufactureofspecialchemi信息化学品、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和其他专用化学产品的制造,不包括C2667动物胶制造和C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确定VOCs外,可根据20℃时蒸气压不小于10Pa或者101.3高于250℃的有机化合物或者实际生产条件下具有以上相应挥发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4排气,以及真空泵等辅助设备排气等,也包括储罐、装载、清洗等辅助环节的废气。VOCs物料VOCs-containingmat),真实蒸气压大于等于0.3kPa的单一组分有机液体;或混合物中真实蓄热燃烧装置regenerativethermaloxid换热降温的装置,由换向设备、蓄热室、燃烧室和控制系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本文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均以标准企业边界enterprisebou54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mg/m3mg/m31NMHC2——a污染治理设施的去除效率≥90%视同最高允许b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和苯乙烯,表2工艺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污染1苯223456785955556aN,N-二甲基甲酰胺Q处理前——污染治理设施处理前的气量,Q处理后——污染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气量,4.6企业应考虑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废气性质、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废气进行分类收集,按照规定4.7VOCs燃烧(焚烧、氧化)装——进入VOCs燃烧(焚烧、氧化)装置的废气需要补充空气进行燃烧、氧排放浓度。利用锅炉、工业炉窑、固废焚烧炉焚烧处理有机废气的,烟气基准含氧量按其适基=−×实·················································(2)实——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进入VOCs燃烧(焚烧、氧化)装置的废气含氧量可满足自身燃烧、氧实测浓度作为达标判定依据,但装置出口废气含氧量不得高于装置进口废气含氧量;7——采用VOCs燃烧(焚烧、氧化)装置处理含氯、溴、氟废气时,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减少腐——利用锅炉、工业炉窑、固废焚烧炉处理有机废气的,应符合VOCs燃烧(焚安全要求,有机废气应作为燃料气或助燃空4.8吸附、吸收、冷凝、生物、膜分离等其他VOCs治理设施,4.9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应与生产工艺设备同步运行。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4.10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除外),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4.11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按排放的,企业应及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修5.1确定VOCs物料时,有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按照标准算范围。5.2除本文件规定的要求外,VOCs无5.3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应优先选用内浮顶罐,使用低泄漏的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应对呼吸阀进行5.4当采用移动缸操作时,优先采用底部、浸入管给料方式实施挥发性有机液体转移;移动缸及设备零件(不可拆卸的搅拌轴等除外)清洗时,应采用密闭系统或在密闭空气收集处理系统;不可拆卸的搅拌轴等部件清洗时,废气应排至NMHC686.1企业应对排放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12苯3456a7897.1.3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采样孔和采样平台应符合GB/T16157、HJ/T397的7.1.4大气污染物监测应在规定的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气治理设施的,应在治理设施后监测。根据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产品、副产品等,确定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项目。7.1.5企业应在污染治理设施的出口设置采样口和采样平台;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对去除效率有97.1.6实施执法监测期间,企业应提供工况数避免受到其他处理工艺(如双氧水催化氧化、生物滴滤等)对氧含量的干扰。7.2.4因工艺需要设置废气应急旁路的企业,按规定应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应将其7.4.1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按HJ/T55的规定执行。1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气相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2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3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5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6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78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9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高效液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高效液N,N-二甲基环境空气和废气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烷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7.5.2本文件实施后国家和安徽省新发布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若适用性满足要求,同样适用于本8.2对于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可采用手工监测或在线监测进行达标判定;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测得8.3对于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采用手工监测或在线监测时,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测得的任意1h9.1本文件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实施。9.3本文件未列出的污染控制项目执行国家或安徽省相关标准。文件颁布实施后,国家或安徽省发布9.4企业是实施排放标准的责任主体,应采取必要措施,达到本文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9.5现有企业在本文件实施后应制定达标规划,在新标准规定生效的时效前完成达标治理。现有企业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应在本文件规定生效的时效前更改排污许可表A.1给出了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排放的主要挥发性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二氯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氯苯类、氯基醚、氯乙酸、丙烯酸、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硫酸二甲酯、乙腈、丙烯腈、苯胺类酰胺、肼、甲肼、偏二甲肼、吡啶、四氢呋喃、光气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甲醛、苯酚、丙酮、乙醛、苯乙烯、丙烯腈、1,3-丁二烯、环氧氯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苯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赛事用帐篷购销合同
- 双方夫妻离婚协议书
- 柚子水果购销合同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去哪弄
-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供应协议
- 绿色出行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砂石场劳动合同
- 农产品电商运营推广合同
- 房产中介公司劳动合同
- 新人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课件
- 肺部查体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生字拼音+偏旁+结构+组词+造句课件
- 英文报价单模板
- 无线电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完整版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0篇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表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