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王维诗云:“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诗歌的创作反映了()A.佛教成为主流思想B.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C.传统价值观渐渐变更D.道家思想影响深远2、明朝地方日历中曾提到:正月头八天,分别主管鸡、犬、猪、羊、牛、马、人、谷的运势。假如第一天晴,鸡就会生长发育良好;假如是阴天,则会有病灾。以此类推,第七八两天的天气确定了一年人和庄稼的好坏。材料反映了()A.传统农学与天文学结合B.传统历法蕴含人文主义C.天文学发展陷入了停滞D.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3、《朱子家礼·序》中说:“因其大体之不行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於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可见朱熹制定《家礼》意在()A.以儒学指导百姓日常生活 B.践行格物致知求理之法C.淘汰儒学中陈腐落后观念 D.推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4、伏尔泰在《论宽容》中告诫人们,“企图使全部的人都用同样的方式就形而上学进行思索,是绝顶荒唐的想法。运用武力折服整个世界,这比制服一个城市全部人的头脑简单得多”。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A.强调人的思想自由

B.摆脱宗教对人的束缚C.突出革命的合理性

D.批判君主制的局限性

5、唐诗倾向于感性抒发,宋词则趋于理性,更具有说理性、思辨性。造成宋词这种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商品经济的旺盛发展B.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C.理学强调修养的影响D.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6、明代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特别时期。民间出现大量数学书籍,各种公式和法则编成歌诀,朗朗上口,珠算渐渐普及。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对科技的影响突出B.科学理论探讨氛围深厚C.士人价值取向呈现重大变更D.工商皆本成为社会共识7、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讲解并描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挚友送给他一件精致的睡袍,为了能使书房中的家具与睡袍相称,最终他把书房中的家具全部换掉了,但他却感觉“自己尽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狄德罗意在()A.指明国家政治要顺应民主潮流B.批判人们对于财宝的无限追求C.揭露封建神学束缚了人们精神D.告诫人们应当理性地对待生活8、毛泽东在《湖南农夫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孙中山先生的那篇遗嘱,乡下农夫也有些晓得念了。他们从那篇遗嘱里取出了‘自由同等”三民主义"'不同等条约'这些名词,颇生硬地应用在他们的生活上。一个绅士模样的人在路上碰了一个农夫,那绅士摆格不愿让路,那农夫便愤然说:'土豪劣绅!晓得三民主义吗?’”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三民主义符合民众需求B.民众思想深受时代影响C.土地革命已经逐步绽开D.国民革命缺乏群众基础9、1919年5月,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主动参加了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集会,筹划并参加了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学校全体师生还致函北京《晨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爱国热忱彭湃不已。”材料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影响力空前提升 B.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加 D.社会思想界呈现多元化的格局10、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深受牛顿思想的影响,他们信任不仅物质世界存在限制其运行的自然法则,人类社会同样存在自然法则,他们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由此,西方掀起了一场()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C.思想启蒙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11、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它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而且“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由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宏大的变更”。这主要是因为达尔文()A.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 B.启迪人们用理性来视察社会C.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D.为启蒙运动供应了思想武器12、据《上海通史》记载,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上述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新文化运动中心形成的缘由 B.五四运动中心转移的条件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 D.民族工业体系畸形的表现1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阻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需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见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同等的主见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赞成暴力革命,后者主见“主权在民”14、魏源热忱洋溢地赞美了彼得大帝以一国之君之尊微服潜往外国学习先进科技的壮举,称其为“聪慧奇杰”,由于彼得大帝的开放英明,俄国“其兴勃然,遂为欧罗巴最雄大国”。魏源的分析意在()A.破除传统的“夷夏之防”B.主见学习俄国进行改革C.阐述对外学习的重要性D.突破传统经世致用思想15、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体现了共产党人()A.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B.将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C.彻底地订正了“左”倾错误D.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世界意识”已经普遍盛行,甚至出现用以“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替代“普天之下”意义上的“天下观”,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替代传统“四夷观”。这一时期“世界意识”的增加(

)A.丰富了“中体西用”内涵 B.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C.开启了外交理念近代化 D.维护了正式的正统意识17、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看法的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A.坚韧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 B.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C.主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 D.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18、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复原中国”,源于朱元璋反元口号“驱除胡虏,复原中华”,1905年又将“复原中国”改为“复原中华”。这一变更反映了孙中山()A.具有种族革命的倾向 B.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C.提倡各民族一律同等D.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19、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创刊的《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早年提出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到1924年他又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说明了三民主义,提出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一变更客观上()A.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状态B.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接着保持革命性的一面D.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0、据《五代会要》载,后唐政府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抄写注出,细致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这一记载说明()A.民众不再运用手抄经书B.雕版印刷用于官方刻书C.政府推动印刷技术革新D.活字印刷推动文化发属21、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视察、试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起先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相识供应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22、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①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②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③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④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3.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样24、19世纪90年头,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宣扬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25、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所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调。该主见()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B.在肯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供应了理论基础 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26、美国哈佛高校中国近代史思想史专家华兹认为:中国近代史上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同时出现的事实,说明它们是在很多共同观念的架构里运作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都具有剧烈的民族主义热忱 B.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情C.都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旗帜 D.都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27、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意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全部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同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A.强调普遍同等民权 B.极力宣扬反清排满主见C.主见推翻封建帝制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8、“主权在民”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精髓和内在核心。1897年,孙中山就表示“国皆自主,人尽独立”;民国建立后,他签署了全面体现“主权在民”思想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面对军阀复辟与独裁,他为维护共和而依法进行斗争;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他又提出代表全体“平民”的“干脆民权”。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变更()A.体现了民主思想随形势不断发展 B.说明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更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发展 D.表明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29、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输赢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化人心C.阳刚与力气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3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日,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建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独创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独创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独创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显明的特点:一、在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上,承认民族同等,维护民族团结;二、继承中国酷爱统一的传统,始终将追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三、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反对以强凌弱,提倡“济弱扶倾”,寻求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志向的辩证统一。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民族主义思想往往具有的狂热心情和各种不理性成分,避开了由信仰民族主义而走上大国沙文主义歧途以及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不但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亦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不失为一份珍贵的人类的共同思想财宝。——摘编自崔志海《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几个待点》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他为了实现民族主义而做出哪些努力?(6分)依据所学学问,概括评价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0分)32、(24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表为《中国的世界记录》中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训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行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宏大民族的另一种“色调”。——《中西对比500年》材料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建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摘编自《自然科学与神学》材料四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供应焦炭和供照明用的珍贵的煤气外,还赐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觉了真正的珍宝——种种衍生物,_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甲酯、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缘由?(6分)(2)据所学学问分析四大独创对欧洲社会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5分)(3)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缘由?(5分)(4)据材料三,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2分)(5)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6分)33、(附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对新文化运动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因而视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结论。——摘编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绽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学校————————————————班级学校————————————————班级——————————————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