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1.物理观念:(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知道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2)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3)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科学思维:通过自制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转换和迁移的思想认识其他温度计。3.科学探究:利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学习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建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方法和读数。烧杯、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不同状态的物体图片、课件等。新课引入大自然很神奇,冬天水会结冰,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会晾干,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会变少,水变成什么了?问题:水、冰、水蒸气,它们该怎么分类呢?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呢?引出: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不同的状态存在。进一步引出:物质三种状态的名称(固态、液态、气态)。过渡:物理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就从区分物质的状态开始。知识点一物态及其变化出示物体的图片(如铁钉、冰块、水、牛奶、气球等),让学生分别回答其状态。观察分好类的三组物体,思考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引出:固、液、气态的不同特征。并让学生填写下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一定形状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教师提问问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总保持不变吗?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水发生了状态的改变?教师进行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否可以变化。实验器材:冰块、烧杯、陶土网、支架、酒精灯。实验步骤:(1)如图,将器材组装起来。(2)用酒精灯对烧杯不断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烧杯中的冰块逐渐变成水,继续加热,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水面上方不断有白气冒出,最后烧杯内的水越来越少。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温度变化”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条件。知识点二温度引入:现在天气很热,过一段时间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体验(1):请学生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并描述感觉。体验(2):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感觉和右手感觉。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知识点三温度计1.实验室温度计(1)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玻璃泡、玻璃管、刻度和单位。②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玻璃泡里面装着液体,内径越细,测量越准确。③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数字代表温度的高低。④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20~110℃。⑤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1℃。⑥0℃是怎样确定的?100℃是怎样确定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⑦1℃又是怎样确定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2)练习读数:引出问题:有没有最高的温度和最低的温度?它们分别会是多少?引出绝对零度的概念,并让学生阅读“科学窗”,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3)进行温度的测量:学生自由测量。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①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待测液体的温度。②把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触碰容器底和容器壁。③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视线要与玻璃管内液面相平,如图中B所示。2.体温计的使用教师:使用体温计时,能不能离开人体读数?学生:可以离开。教师:体温计在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间有一“缩口”,即很细的弯管。使用时,体温计内的液柱能够遇热自动上升、遇冷不能自动下降,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板书设计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和固定体积。二、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四、温度。五、温度计与温度的测量。本节课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了物质的三种状态,与平常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科学探究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还不够好。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理观念:(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物态变化。(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4)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2.科学思维: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科学探究: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相关物理规律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关注自然现象,使学生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酒精灯、铁架台、陶土网、两支温度计、秒表、海波、蜂蜡、水、烧杯、试管、搅拌器、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新课引入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物态变化。教师引导:工厂在铸造金属零件时,先将块状金属原料进行高温熔炼,再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定型。在铸造金属零件的过程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你能举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吗?组织学生讨论。知识点一熔化、凝固让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回答问题: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提出问题】(1)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2)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3)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否相同?【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提出不同看法和这样猜想的依据,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猜想。【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请观察教材图1.2-4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后回答。(1)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隔着陶土网加热?学生:通过“水浴法”对试管进行加热,使海波受热均匀。(2)温度计的液泡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泡要插入物体中间,但是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不然温度测得不准确。(3)要记录什么数据?怎样记录数据?实验时,需要记录某一时间点对应的温度。(4)怎样保证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只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灯焰。【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按照教材图1.2-4组装实验仪器,注意顺序是自下而上、自左而右、位置要适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小组同学观察物质的变化情况,当被测物质的温度达到40℃时开始记录数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参考教材P16)。【分析和论证】在坐标纸上描出蜂蜡与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图像(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根据记录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值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认识图像:认识图像时,首先要从横、纵坐标轴开始,弄清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以便了解物理图像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图像的切入点,能使学生把每段物理过程和每点的物理场景联系起来。比如从曲线上的特殊点入手,分析它们所对应的物理意义、物理状态等。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海波完全是固态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一旦开始熔化,虽继续加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它完全变成液态,温度才继续上升。而蜂蜡在熔化时,需要不断地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它是逐渐变得越来越软,直至完全变为液态。固体和液体之间无明显的界限。知识点二熔点和凝固点同样是固体,为什么蜂蜡与海波却不同呢?原来,固体可分为两类:晶体、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1.在学生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熔点。为什么在室温下,冰棒会熔化,而钢铁却不熔化呢?同学们思考,得出不同种晶体,它们的熔化温度一般不同。这也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叫熔点。2.指导学生查熔点表。通过提问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查表、用表。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教师:钨的熔点是3414℃。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414℃不变。3.根据熔点表能回答以下问题:(1)表头上的1.01×105Pa说明什么?(2)哪种晶体的熔点最低?熔点是多少?(3)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可高达2000℃左右,根据物质的熔点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材料作灯丝?(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吗?(5)能否用铝锅作为容器来熔化铁?为什么?(6)如果你想知道冰是不是晶体,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判断?学生讨论并回答。4.讨论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48℃既是海波的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达凝固点时,放热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持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持续放热。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7~P18内容,了解我国古代铸造技术。板书设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定义eq\b\lc\{(\a\vs4\al\co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3.eq\a\vs4\al(固体)eq\b\lc\{(\a\vs4\al\co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水晶、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4.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持续吸热。5.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凝固点,二是持续放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将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学生的创造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敢于解放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全体参与,要体现出全体学生的思维拓展理念。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2)知道沸腾与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2.科学思维:(1)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2)会用图像描述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3.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一杯冷水、一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陶土网、针管、乙醚蒸汽等。新课引入清冷的早晨,我们经常能看到花草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而到了温暖的中午,我们却发现这些露珠消失了。【问题】露珠哪去了?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出概念。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问题】你能举出哪些汽化现象?教师从学生举例中引出: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知识点一蒸发【演示实验】将水擦抹在毛玻璃上,一会儿玻璃上的水变干了(若将此毛玻璃放在投影仪上,可起到实验时间短,可见度大的作用)。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回忆起小学学过的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特点。【情景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图1.3-4几种日常生活中晾衣服的情况。【问题】三幅图分别突出了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三幅图分别要对比什么)?导致什么结果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你还能举出其他实例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吗?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二沸腾我们每天要喝水,开水即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现象,提出你看到的及想知道的问题。学生讨论:水的沸腾是否有规律?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P22的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按教材图1.3-5介绍实验器材和装置。2.讨论。(教师做适当的操作示范及说明)(1)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的规律。(2)实验操作步骤:当水温升到60℃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一直到水沸腾后3分钟左右停止。共同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并把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教材P23的表格中。3.小组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教师巡回指导。4.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教材图1.3-6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并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水的沸腾图像。5.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沸腾时水中的变化情况怎样?说明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学生讨论回答: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前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学生讨论回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3)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那么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不会继续沸腾,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是个吸热过程。先请学生把上面3个结论归纳起来表述,然后教师总结。6.沸点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表1.3-2的沸点表,提出下列问题:甘油的沸点是多少;谁的沸点最高?谁的沸点最低?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甘油的沸点是290℃,液态铁的沸点最高,液态氦的沸点最低。知识点三液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液化过程,提出猜想: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火锅热气腾腾,你们想过没有,“热气”是水还是水蒸气?意见不一,引发争议,这说明了同学们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并没有近距离、较长时间的仔细观察。设计与实验:如何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来观察水蒸气的液化过程?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建议用其中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各小组拿出两个塑料杯,一杯倒入适量的热水,另一个塑料杯倒扣在上面。同学们两眼紧盯着上面的塑料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开始时,上杯中是否有水蒸气?你能否看到水蒸气?2.过一会儿,上杯还透明吗?用手触摸塑料杯内壁有什么感觉?3.再过一会儿,白蒙蒙的杯壁上的水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用手摸杯外壁,有何感觉?交流与讨论:学生A:我看到了水蒸气,它在杯中往上冒呢。学生B:我也看到了水蒸气,它是白色的。教师参与:教室中有没有水蒸气?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学生C:可能是教室中水蒸气少的缘故吧。学生D:我想: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是看不到的。学生E:上杯逐渐模糊,用手摸一下内壁,有水,说明杯的内壁附有一层肉眼难以分辨的极细小的水珠。学生F:我看到上杯壁的水珠逐渐变大了,有些还顺着杯壁滚落下来。教师点睛:秋冬季节,我们常见到的“白气”“热气”一般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后的产物。学生G:摸上杯外壁发热,发现水蒸气液化后,要放出热量。教师拓展:其他气体液化也放热吗?展示课件:电冰箱原理——冷凝器的作用。知识点四液化的方法那么怎样使气体液化?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烧水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甚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水蒸气,当我们想要使水蒸气液化时可以采取哪些办法?设计实验: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组别,选用实验器材不同,探究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各自看到什么现象?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交流与拓展:在学生解释现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如“空气液化”“冰箱里面水蒸气液化后跑到门外”“冰棒先熔化,再蒸发成白气”。教师加以指导,予以纠正,并有意引导学生对各组的现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让学生观察打火机。提出问题:1.它里面是水吗?2.里面的液体是怎样装进去的?3.有何好处?视频展示:用注射器压缩乙醚蒸气使其液化。知识发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课件:①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压缩机的作用。②介绍长征运载火箭及低温技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压缩体积能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时放热。板书设计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在这节课中,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开始,认识、研究汽化和液化现象,将大部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物理观念:(1)了解升华和凝华。(2)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科学思维: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3.科学探究:通过碘的升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教学难点:人造雾凇实验。试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碘、樟脑球、茶丸、挂图、烧杯、热水等。新课引入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讨论。知识点一升华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4-1,启发学生思考:下列的生活现象同学们观察过没有?(1)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2)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思考一下,它们都到哪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2.进行实验让各小组按照教材图1.4-2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试管密封要严,由于碘蒸气有毒性,碘蒸气溢出来,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引导学生观察:(1)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学生回答: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紫色的气体产生。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碘。教师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并重新解释教材图1.4-1的现象。知识点二凝华1.完成上面的实验后,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交流。2.学生小组总结: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碘。3.仿照升华的定义,让学生自己说出凝华的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教材图1.4-3所示的现象。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回答: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凝华需要放热,因为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出现了固态碘。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9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尝试利用手头工具做人造雾凇。板书设计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本节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训练。另外,还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第五节设计海水淡化装置1.物理观念:(1)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认识晒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2.科学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涉及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及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3.科学探究:结合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海水晒盐的知识,思考获取淡水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并进行实验测试。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结论,产生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的责任感和自觉行为。教学重点:水循环和晒盐过程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多媒体、烧杯、食盐、水等。新课引入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表面约有70%被水覆盖,而地球上的海水大约占总水量的97%。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而淡水中又有约70%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因此,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如果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就能有效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么,要实现海水淡化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尝试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任务分解】1.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认识晒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3.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进行实验测试。任务一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为主。让学生阅读教材P31~32的相关内容,观察图1.5-1并思考: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霜、雹、雾等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接触过,教师简单讲解,学生便能接受。教师在讲解中,要进行一些环保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白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任务二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2~P33相关部分的内容,并回答问题:(1)海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我国古代沿海居民怎样制取食盐?制取食盐过程中有哪些物态变化?海水中,除了水外还含有大量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食盐)。我国古代沿海居民就开始利用海水来制取食盐,通过把海水引入盐田,使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从而获得食盐。那么我们能否利用类似的方式将海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可以饮用的淡水呢?任务三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要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首先需要思考采用什么原理和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冷冻法、反渗透法和蒸馏法。蒸馏法就是先把海水加热,使海水产生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蒸馏水。如图就是利用太阳能蒸馏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示意图。请你利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怎样加快海水的汽化,从而获得大量的水蒸气?(2)如何使从海水中汽化出来的水蒸气迅速液化?(3)怎样将液化后获得的水收集起来,从而获得淡水?制作好海水淡化装置后,可以利用食盐水进行实验测试,并根据测试效果改进你的装置。将改进后的装置在同学中进行展示、分享、交流。板书设计第五节设计海水淡化装置一、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二、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三、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此节内容要求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在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资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收集资料。如指导他们从图书馆的索引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目;从自己需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来选择应查找对应刊物和网址。让学生尝试用摘抄、复印、下载、打印等方法收集资料,提升对本节内容的认知与了解。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1.物理观念:(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3)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科学思维: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科学探究:(1)观察、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4.科学态度与责任:(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建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学难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多媒体课件等。新课引入我们生活中常见到汽车的行驶,鸟儿的飞翔,白云的飘动,奔腾的河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位置都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并给出运动的定义。也有些物体我们看到是相对静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运动和静止。知识点一参照物和机械运动1.参照物(1)教师提问: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地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向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骑行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由此可知: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作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作参照物。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2)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3)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汽车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机械运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2)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知识点二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我们生活中的运动随处可见,我们总会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那么我们从A点走到B点可以如何走呢?并用绳做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出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让学生举一些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1)定义。(2)选择方法。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机械运动:(1)定义。(2)分类:①直线运动②曲线运动。本节课从实例中引出物体运动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运动的普遍性,并给机械运动下定义,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普遍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没有深入的思考,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把课本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第二节长度及其测量1.物理观念:(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了解物质世界空间尺度的数量级。(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道有效数字。(3)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科学思维: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能利用身上的“尺”估测长度。3.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4.科学态度与责任:(1)结合长度的测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动手操作和评估的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由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长度的估测。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新课引入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列车从一个车站行驶到另一个车站的过程中,它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该如何描述和比较物体的这种位置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长度及其测量。知识点一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请同学们自学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长度,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上面提到的那些数字都是长度,长度这一物理量用符号L(l)表示。2.(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常用的还有km、dm、cm、mm、μm和nm等。(2)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学生讨论总结: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请同学们结合P42图2.2-2至2.2-5认真阅读教材,体会不同尺度的差异。让同学们阅读并思考图2.2-6表示的是什么意义?各小组观察、讨论并得出:从蛇头到蛇尾形象地表示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从大到小,也说明不同物体的尺度是不同的。思考: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27m,最小尺度是10-17m。这句话对吗?小组同学思考并讨论。在天文学上,我们还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它等于光在1年中所走的路程:1光年约为9.46×1015m。除了长度之外,描述空间尺度还需要用到其他物理量,例如我们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用体积来描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面积一般用符号S表示,体积一般用符号V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图2.2-7,总结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同学分组讨论回答:可以用尺子来测量长度,常用的刻度尺有以下几种。演示各种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等。(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前必须观察:①有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②刻度尺的量程;③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教师讲解量程和最小分度的定义。2.长度的测量。(1)请同学们结合图2.2-8自己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学生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一估: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二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将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三看: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正对被测长度的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四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五记:在记录数据时,要标明单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科学窗,了解“有效数字”。(2)让学生动手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与自己估测的数值进行比较。知识点三误差与错误1.教师请三名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尺子测同一个仪器盒的长度,写在黑板上。学生发现三人的结果不太一样。2.教师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我们怎样才能测出一个物体真正的长度?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有误差,而且误差是不可避免的。3.教师介绍误差的概念、产生误差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讨论减小误差的方法。(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时受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换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误差。板书设计第二节长度及其测量1.单位及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误差:(1)误差概念。(2)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本节课从实际生活的物体长度入手,结合实验操作,让同学们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有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应该把目光放在更多的学生上,带动整个班级一起进步。

第三节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物理观念:(1)知道时间的单位,会用停表测量时间。(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科学思维:通过路程和时间之比定义速度,初步了解比值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3.科学探究:(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比较,理解速度。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时间的测量、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新的物理量。多媒体、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停表等。新课引入先来回答一个问题: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你是怎么判断的?知识点一时间的测量在百米赛跑中,我们会比较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用时短的获胜。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测出运动员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呢?阅读教材P48~49的对应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3)怎样测量脉搏跳动的时间?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1h=60min;1min=60s。(2)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光电计时器等。简单介绍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圭表、日晷、滴漏等。(3)时间的测量。教师讲解:估测时间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知识点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设计方案: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车A、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1)定性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①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②可以有哪些方法?③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2)定量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①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②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2.交流讨论:谁先到达谁跑得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谁跑在前头谁跑得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学生讨论出方案并设计记录表格。3.开始实验:(1)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哪辆行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行驶相同的距离,看哪辆小车用的时间短。(2)记录两辆小车行驶的时间t1、t2,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距离s,分别计算出eq\f(s,t1)、eq\f(s,t2)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内行驶的不同距离s1和s2,分别计算出eq\f(s1,t)、eq\f(s2,t)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3)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4)学生分组实验。4.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A、B小车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出的结论。知识点三速度根据上面的实验探究可以看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用到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让学生阅读教材P5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速度?学生回答: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学生回答:v=eq\f(s,t),s的国际单位是m,t的国际单位是s,所以v的单位就是m/s,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1表2.3-4,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板书设计第三节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渗透科学探究的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节平均速度1.物理观念:(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3)知道瞬时速度。2.科学思维: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3.科学探究:通过实例体验比较做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概念与计算。教学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媒体。新课引入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m跨栏项目中以12.91s的成绩夺冠。某位同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得到比赛中刘翔的速度约为8.52m/s。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刘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速度是一成不变的吗?知识点一匀速直线运动事实上,刘翔在比赛中起步阶段会加速奔跑,中间过程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快到达终点时又会加速冲刺,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画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s-t图像)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阅读教材P54相关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s-t图像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有什么特点?2.如何通过图像直接判断出哪个物体的速度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直线。2.在s-t图像中,离时间轴越远的直线,所代表的速度越大。理想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际中并不常见,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运动,乘自动扶梯上楼的运动等。知识点二平均速度学生阅读教材P55~56对应部分内容,讨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eq\f(s,t)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作平均速度。1.计算公式:v=eq\f(s,t)。2.教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是通过全部路程所用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例题1:请同学们看教材P56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例题2: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帮助同学分析。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过程用投影投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过程投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投在屏幕上。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知识点三瞬时速度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7“科学窗”内容,提问:1.什么是瞬时速度,它和平均速度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实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3.那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它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板书设计第四节平均速度本节课从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导入了平均速度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导入了平均速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对于平均速度的测量,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动手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五节平均速度的测量1.物理观念: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科学思维:逐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测量平均速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3.科学探究:(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教学重点:测量平均速度。教学难点:测量平均速度,停表的使用。多媒体、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卷尺、小红旗等。测量物体运动的快慢1.测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演示教材P60图2.5-1中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才可以测出小球下落过程中的任意阶段的平均速度?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表2.5-1,并总结小球下落的运动特点。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小球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2.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1)s1=t1=v1=s2=t2=v2=小组分组实验: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阅读教材P62实践活动,利用课间或休息时间完成活动内容。板书设计第五节平均速度的测量本节课引导学生亲自设计活动方案并执行,在实践中学会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又一次对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是在教室外做实验,应该加强学生的纪律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理观念:(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知道回声及其应用。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初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难点:做真空罩实验。音叉、小锤、水槽、水、玻璃罩、抽气机、橡皮筋、小闹钟(或小收音机)、钢尺、小鼓、小锣等。新课引入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悠扬的琴声、朗朗的书声、汽车的喇叭声、飞机的轰鸣声等。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想过没有,这些声音都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又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探究性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音叉、橡皮筋、钢尺、小鼓、小锣等)。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学生动手:手指帖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2.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学生列举更多有趣的发声方法。3.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先引导学生做下面的小实验。小实验(1):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能否听到声音?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声音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小实验(2):请两个同学利用“土电话”小声交谈,其他同学听不到,说明什么?通过以上自主探究,让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教师再提出问题。在钓鱼时,如果有人从岸边经过,鱼会跑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鱼会跑掉?说明了什么?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的动作整齐一致,是怎样做到的?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液体也能传播声音。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3.师生总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这些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真空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实验——玻璃罩中的电铃:把一只电铃(或手机)放在接有电动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实验要注意密封情况,同时用减震材料,如软绳、橡皮垫等,使其与瓶壁、底座等隔开,防止从瓶壁、底座传声。空气未抽出时学生很明显地听到铃声,让学生猜想空气被抽出时铃声有什么变化。当空气都被抽出,玻璃罩内形成“真空”时铃声又如何?说明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利用在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直接交谈,只能靠无线电来交流的实例加深认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0表3.1-1“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2.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各小组讨论后回答:1.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更快。让学生阅读教材P70~71对应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声波?2.人的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各小组讨论后回答:1.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2.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知识点三声音的反射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会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回来,产生回声。人耳能分辨出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或声源和障碍物的距离大于等于17m)。若时间间隔小于0.1s,则会感觉声音“加大”了,人感觉在教室中说话的声音会比室外大就是这个原理。回声在建筑中还有很多应用,如录音室、影剧院、天坛中的回音壁和圜丘等。最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2“科学窗”。板书设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物理观念:(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定义,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做“决定响度的因素”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样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鼓、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的高低、强弱和发声体各不相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有哪些特征吧。知识点一音调1.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特性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猜想。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小组动手做P75图3.2-2实验。2.教师提出问题,并巡回指导:(1)尺子伸出的长短跟振动的快慢有何关系?(2)振动快慢和声音的高低有何关系?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各小组选代表回答:(1)尺面伸出得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尺面伸出得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音调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音调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发声体的振动快慢用频率表示,并介绍频率单位——赫兹(Hz)。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对应部分内容及表3.2-1,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及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教师引导总结相关概念。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知识点二响度1.演示实验:教师拿起一面鼓,同时用鼓槌一次比一次用力地敲击鼓面。提问:你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音调发生了改变吗?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不是,是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教师引出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响度,即声音的强弱。2.提问: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讨论回答:要通过实验来探究。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4.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各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5.提出新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相同?6.引出决定响度的其他因素,安排演示实验。实验:拿出闹钟让学生们听,前排学生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各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说明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知识点三音色1.演示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听一听下面几种声音,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播放的是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教师提问:你没看见怎么知道是它们的声音呢?学生回答:因为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声音。2.教师引出乐音的第三个特性——音色,它反应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音色也叫音品。平时我们能听声辨人,听声辨物,就是利用了音色来区分的。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有关。板书设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2.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二、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2.响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发声体振动幅度。三、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本节课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将大量的实验过程、知识和技能蕴含其中,使学生理解音调、响度、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使学生感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制作隔音箱1.物理观念:(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2.科学思维: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结合调查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3.科学探究:设计隔音箱,制作隔音箱模型并测试隔音效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控制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隔音箱。鞋盒、闹钟、分贝仪、尺子、海绵、泡沫塑料、示波器、玻璃、剪刀、透明胶、彩笔、彩纸、多媒体。新课引入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太强的噪声甚至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伤。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请你为工厂车间设计一个隔音箱,并完成隔音箱模型制作,为创造安静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贡献力量。【任务分解】1.认识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了解噪声防治的方法,结合调查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3.设计隔音箱,制作隔音箱模型,并测试隔音效果。任务一认识噪声1.噪声的定义(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含义,学习乐音和噪声的定义、波形的不同之处。(2)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得出噪声的含义: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一般是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有规则,噪声的波形无规则。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3)教师进一步总结噪声的来源: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产生和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噪声有大小之分,该怎么表示呢?(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两个问题:①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②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3)学生阅读课本P81,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①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②分贝过高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任务二了解噪声的防治方法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82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同学们阅读后,分组讨论并回答: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2.教师提问: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同学们总结实验结果后回答:(1)在声源处减弱或消除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阻碍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减少不必要的噪声干扰,保护环境。向学生宣传噪声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任务三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要使隔音箱实现最佳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关键。通常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隔音材料可以反射声音,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吸音材料可以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吸音作用。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隔音或吸音效果,设计一个隔音箱。将你设计的隔音箱制作成模型在班级进行展示,并从材料、结构等方面交流你的设计方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讨论如何提升隔音效果,为噪声污染治理贡献力量。板书设计第三节制作隔音箱一、噪声及其来源。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三、噪声的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或消除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阻碍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四、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通过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热爱。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四节声波的应用1.物理观念: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2.科学思维: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教学难点:声波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音、视频及图片(超声波、次声波、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多媒体播放设备、蜡烛。新课引入播放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的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蝙蝠是如何捕食的吗?由此引入课题。知识点一超声波的应用1.让学生阅读教材P85“超声波的应用”的内容。2.播放声呐探测鱼群的视频和超声波加湿器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讨论:超声波有哪些特点?超声波有哪些应用领域?教师总结: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特点:频率高、波长短,对液体和固体的穿透本领强,容易会聚成一束定向发射。另外,超声波沿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远,且不易被吸收。主要用途:1.声呐——超声定位,超声测距。探测海洋深度、鱼群、敌方潜艇和礁石的位置。2.超声测速仪——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3.B超——检查人体。4.超声波清洗器——清洗钟表、眼镜片、牙齿。5.超声粉碎机——击碎并除去人体内的结石。6.超声焊接——使塑料焊接处摩擦生热,从而黏合在一起。知识点二次声波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P86~87“次声波的应用”的内容,并思考次声波的特点及主要用途。教师总结:特点:频率低,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破坏性大,不容易被吸收。主要用途:1.检测风暴和火山,发出警报。2.监视探测大气、天气的情况。3.检测确定核爆炸的强度和位置。知识点三语音识别阅读教材P87“语音识别”的内容,播放机器人图片。让学生思考、探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定义:让机器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优点:不需要记忆,不会遗失和忘记,使用方便。用途:电话银行,电话炒股,电子购物。(防止盗窃,保护人民财产)板书设计第四节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主要用途:(1)传递能量。(2)传递信息。2.次声波特点及用途:传播速度快,可预报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3.语音识别——让机器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应用领域:电话银行,电话炒股,电子购物。此次授课内容较为生动,虽说是学生陌生的内容,但学起来不是那么吃力,课件上有较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疏的内容。从学生的反映上来看,学生轻松收获本节的知识。

第一节光的传播1.物理观念:(1)知道光源的定义。(2)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科学思维:知道“光线”是物理模型,是研究光学的基本工具。3.科学探究: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光的兴趣。(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牛奶、玻璃砖、手电筒、白炽台灯、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蜡烛、塑料薄膜、剪刀、硬纸筒、火柴。新课引入右手拿手电筒,左手用一本书挡住,问学生:大家能看到我的右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拿开书本再让学生看,看到了吗?如果是在漆黑的夜里,能看到手电筒吗?如何才能看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入新课:我们要看见东西,必须有光射入眼睛。本章学习光的初步知识。知识点一光源1.教师提问:光从哪里来的呢?让手电筒发光、播放一组五彩的发光图片,让学生观看,提问:刚才看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都能够发光,都是光源。教师引导学生给光源下定义,最后总结: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教师提问:我们大家还见过哪些光源?学生讨论回答:太阳、萤火虫、火把、点燃的蜡烛、电灯、霓虹灯等。3.教师提问: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不是,因为它反射的太阳光。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教师提问: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2.学生讨论,猜想,教师播放演示实验视频。实验(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看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实验(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看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实验(3):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果冻中,观看光在果冻中的传播路径。3.教师提问: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共同活动得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随后引出“光线”的定义: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知识点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了许多的自然现象。1.教师展示课件:(1)演示手影的游戏,学生讨论回答影子的形成原因。(2)日食的成因,学生讨论回答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知道了日食的成因后,就不会相信古代人们认为的日食现象是一种凶兆的迷信说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科学才是战胜迷信的有力武器。2.再请学生举应用实例。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射击时的三点一线、植树、排队、激光准直等。3.做游戏:请学生排直队,比比哪队排得更齐。引导学生讨论:这是利用了什么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知识点四光的传播速度1.教师提问:发生电闪雷鸣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2.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教师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3×108m/s。3.教师可做如下比喻加强学生对光速的具体认知: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5圈,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这个非常接近,在水中的速度为这个数值的eq\f(3,4),玻璃中为这个数值的eq\f(2,3)。板书设计第一节光的传播一、光源。二、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四、光速c=3×108m/s。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对光有一个具体而生动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对日常现象缺乏观察和思考,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第二节光的反射1.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对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知道科学探究中收集证据包括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进而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认识到收集证据的重要性。4.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光的反射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激光笔、平面镜、可对折的半圆形纸板、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新课引入老师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新剂喷出的气雾清晰地显示激光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发出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线。让学生描述现象,由此引入新课。知识点一反射现象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看到反射现象中的光线。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应位置。学生观察,记忆各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