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溪一中2024年高一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李纨相信理,秦可卿沉醉于情,王熙凤痴迷于权力和财富,薛宝钗关心的是仕途经济,史湘云想把握当下的美好,妙玉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林黛玉执着于纯粹的情感。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毁灭之后,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姓的不可抗拒,无论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还是杀死一双儿女的美狄亚,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整部小说描述的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哲学家牟宗三曾经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红楼梦》的悲剧,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但真正说来,人生见地之不同只是导致某些不幸发生的具体原因,贾政、王夫人、元春、王熙凤等的人生见地和林黛玉、贾宝玉不同,直接导致宝黛之间的爱情无法得到亲人们的祝福。贾府主人们优先考虑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而不是两个年轻人的感受。坚固的权力和财富等足以压倒一切柔软的东西,让有情之天下无法充分地实现出来。但根本说来,这种悲剧的核心是通过无常的变化呈现一切美好事物的稍纵即逝,以揭示生命、世界和价值的虚无本性。《红楼梦》在真假有无的追问中把幻灭感渲染到极致。对“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越是执着,“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带来的心灵冲击就越强烈。“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由入世而离尘,是主人公贾宝玉的生命轨迹,也是无常和虚无的展开之所。刻骨铭心的木石前盟、波澜壮阔的情感冲突、悲欢离合的往复循环、生离死别的亲历旁观,宝玉一直感受着这个爱他、也被他所爱的世界,不断感受着爱在这个复杂世界的纠结和无奈。这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网络,处在中心的宝玉被来自各个方向的力量撕扯着。他无法阻止任何不幸事情的发生,更谈不上对这个世界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改变。被无力感笼罩着的宝玉,对这个世界从热爱和执着变为失望和绝望。而在这种绝望中,宝玉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觉悟到世界虚无本性的自己,这个自己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呈现出来,不是如姽婳将军林四娘那样和这个世界的直接抗争,而是告别:觉悟到虚无的宝玉和贾府的告别,和自己“宝玉”身份的告别。告别也是一种抗争,是选择另外一种人生,这也是宝玉唯一能够自主选择的人生。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纷扰之后,炽热而跃动的心渐渐冷寂,宝玉只想在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下做一块无用的石头。但是人的伟大在于可以通过思想创造一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的世界。在虚无的废墟和荒漠之上,美好的东西获得了一个更坚固的根基。这个坚固根基的核心是矛盾和紧张,在入世和离尘之间、在相信和怀疑之间、在真假有无之间。《红楼梦》帮我们清理了地基,矗立起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一直相信,任何一种思考都通向一个更好的世界,其中有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有更适合保证这些美好事物存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精神性的存在,人们深知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完美,悲剧、残缺和遗憾无处不在,但对于它们的理解和接受就足以让我们更加强大,也更有力量去追求那些值得追求的东西。(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描述的毁灭是一种彻底的毁灭,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都毁灭了,在某种意义上,最后的出口也是一种毁灭。B.最早的古希腊悲剧中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物命运,而莎士比亚作品中人性和社会的矛盾导致了人物的悲剧命运。C.贾宝玉对这个世界由热爱和执着变为失望和绝望的生命轨迹,突出体现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D.绝望让宝玉悟到世界的虚无本性,这时的他充满力量,从而与这个世界进行了直接抗争即告别贾府和自己的身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建立在相信某些价值基础之上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所以真正的悲剧即价值的毁灭。B.悲剧的崇高来自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人对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以及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C.《红楼梦》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无常变化,揭示了生命、世界和价值的虚无本性,可见其思想是消极的。D.任何一种思考都通向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是思想具有创造性的体现,也是人的伟大之处。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悲剧深入到人物的心灵世界,在人物内心自审中揭示悲剧永恒的精神意义。B.悲剧让观众在观赏中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矛盾冲突,从而提升对世界的认同感和责任心。C.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庄严,在黑暗中见光彩。D.悲剧中的人物命运往往是悲壮与无奈的,但是他们始终不曾屈服,这感召我们不屈不挠。4.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文本分析其人生悲剧形成的原因。5.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D2.C3.A4.贾宝玉:

①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主人们关心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对贾宝玉寄予厚望;而贾宝玉力图挣脱家庭强加于他的名缰利锁,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直接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②兴亡盛衰无常:贾宝玉生活在贾府由盛而衰的时期,不仅经历了家族的没落,也亲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林黛玉:

①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主人们关心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而林黛玉不仅自己追求纯粹的爱情,而且鼓励宝玉“离经叛道”,直接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

②兴亡盛衰无常:林黛玉家道中落、父母早亡、自身多病又寄人篱下,种种人生境遇让敏感自尊的黛玉始终处于自卑自怜中,导致其香消玉殒的悲剧结局。5.①首先引用鲁迅的话阐释悲剧内涵,并分析《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的原因;

②然后结合西方戏剧具体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核心是无常和虚无;

③最后指出《红楼梦》的虚无帮读者清理了地基,从而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直接抗争”错误。从原文“被无力感笼罩着的宝玉,对这个世界从热爱和执着变为失望和绝望。而在这种绝望中,宝玉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觉悟到世界虚无本性的自己,这个自己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呈现出来,不是如姽婳将军林四娘那样和这个世界的直接抗争,而是告别”来看,宝玉并没有“和这个世界的直接抗争”,而是选择“告别”。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可见其思想是消极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虚无的废墟和荒漠之上,美好的东西获得了一个更坚固的根基。这个坚固根基的核心是矛盾和紧张,在入世和离尘之间、在相信和怀疑之间、在真假有无之间。《红楼梦》帮我们清理了地基,矗立起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可见无法得出“其思想是消极的”的结论。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只是强调了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与最后一段观点不符。

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贾宝玉:人生见地不同:由“贾府主人们优先考虑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而不是两个年轻人的感受”可知,贾府主人们关心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对贾宝玉寄予厚望;而贾宝玉力图挣脱家庭强加于他的名缰利锁,要做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直接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兴亡盛衰无常:由原著可知,贾宝玉生活在贾府由盛而衰的时期,他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也有条件实现金榜题名、家族振兴的人物。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贾政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是,他不仅经历了家族的没落,也亲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林黛玉:人生见地不同:由“贾府主人们优先考虑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而不是两个年轻人的感受”可知,贾府主人们关心的是家族权力和财富的延续,而林黛玉不仅自己追求纯粹的爱情,而且鼓励宝玉“离经叛道”,直接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兴亡盛衰无常:由原著可知,林黛玉有咏絮才能还有官宦世家的身份背景,但不幸的是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最终不得不寄人篱下,种种人生境遇让敏感自尊的黛玉始终处于自卑自怜中,导致其香消玉殒的悲剧结局。【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毁灭之后,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可知,首先引用鲁迅的话阐释悲剧内涵,并分析《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的原因;由“《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整部小说描述的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坚固的权力和财富等足以压倒一切柔软的东西,让有情之天下无法充分地实现出来。但根本说来,这种悲剧的核心是通过无常的变化呈现一切美好事物的稍纵即逝,以揭示生命、世界和价值的虚无本性”可知,然后结合西方戏剧具体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核心是无常和虚无;由“但是人的伟大在于可以通过思想创造一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的世界。在虚无的废墟和荒漠之上,美好的东西获得了一个更坚固的根基。这个坚固根基的核心是矛盾和紧张,在入世和离尘之间、在相信和怀疑之间、在真假有无之间。《红楼梦》帮我们清理了地基,矗立起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可知,最后指出《红楼梦》的虚无帮读者清理了地基,从而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五幕]关汉卿的书斋田汉关汉卿的好友杨显之,在看已经写成的几折。关汉卿站在其后面。关汉卿:显之,你看这样写,行了吗?杨显之:行。我看这倒是你的压卷之作。不过有几点想问问你:第一,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当作坏人写吧,她又是窦娥的婆婆,窦娥是为了救她才屈死了的。关汉卿:这个人大体上还是善良的,她不是很爱窦娥的吗?杨显之:不过你当她是好人写,她又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借给你五两银子,隔一年连本带利要你十两;借给你十两,隔一年要你二十两。没有钱还她,你就得把女儿卖给她做儿媳妇。这样的人还能是好人?我倒是赞成赛卢医那个办法,要用绳子勒死她。关汉卿:勒死她。就没有人再放高利贷了?杨显之:那当然还会有。关汉脚:却又来了。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相比之下,蔡婆婆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了。要找真正的好人,除非世界上没有高利贷了。杨显之:好,这一点算过去了吧。第二点,山阳县逼供之后,马上说“明日杀窦娥”。既不经三审六问,也不申请刑部批准,就处决人犯,作一个前代的戏,不是符合惯例啊!关汉卿:你这一点提得好。可是我问你,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忽辛杀朱小兰,不是刚问过一堂,第二天就稀里糊涂把她给砍了吗?杨显之:哦,原来你是这个用意,那就没有说的了。此外在文字上,我觉得第二折那支《感皇恩》很好。“……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挺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写得又生动,又深刻。后面那支《滚绣球》,“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我看干脆改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关汉卿:好,那就这么改吧。杨显之:不,你自己斟酌吧,我说得不一定对。关汉卿:不,你说得很对,(确定地)改!从桌上落下一张纸,杨显之忙拾起,看了一下。杨显之:(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杨显之:文丞相?你是说文天祥丞相?关汉卿:对,就是他。……杨显之:好。我今天还有事,我走了。(站起)文丞相的诗,我带着了。杨显之匆匆地走出去了。关汉卿看着已经改过的前三折,出了神,不觉朗诵起来。关忠上场。关忠:老爷,叶先生来了。关汉解不应。他已独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好半天,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叶和甫上,关忠欲再报告,叶和甫止住他,轻轻地走进来,听关汉卿朗诵。关汉卿:(朗诵)[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罚,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关忠:(提醒)老爷,叶先生来看你来了。关汉卿:谁?(他醒过来似的)哦,和甫。关忠:叶先生来了好一会儿了。关汉卿:请坐,请坐。没有知道你来了,失迎得很。叶和甫:哪里,哪里。还是我来得莽撞,扰乱你的文思了。关汉卿:(吩咐)关忠,上茶。关忠;是,(端茶给叶和甫)您请喝茶。叶和甫:昨儿个帘秀告诉我,你在给她打一个新本子,就是你刚念的这个吗?关汉卿:对。叶和甫:已经完稿了?关汉卿:没有。还差一折,不过也快完了。叶和甫:一定又是个杰作吧,刚才的这支《滚绣球》就不错。让我先观为快吧。(他接过前几折,看了一下)关汉卿:哦,还是所谓的“乱头粗服”,刚才想请显之给仔细改一改,可他没工夫。叶和甫:“乱头粗服,丰韵天然”,你从来不是这样写的么?不过听刚才念的,什么“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连天地也骂起来了,不能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吗?关汉卿:你是内行,当然应知道,这戏的写法是随着情节而定的。这戏原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情节,怎么能用这些笔法呢?我甚至鄙视那些写法,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叶和甫:(不了解)哦,不。还是往常那样的好。你开的是薄荷、甘草的店,人家就向你买薄荷、甘草,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关汉卿:你们那样看我?叶和商:哦,这是开玩笑。(转话题)刚才这个戏是写的哪个朝代的故事呢?关汉卿: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应是汉朝吧,东海地方有一个孝妇被太守给冤杀了,后来那地方三年没下雨。直到于公治狱,这案子给平反了,这才下起雨来。叶和甫:这不过是个传说,你不会是还要替传说中的人物担忧吧?关汉卿: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叶和甫:唔,帘秀告诉我,你对最近朱小兰一案很抱不平。关汉卿:对,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为她不平的。叶和甫:是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何况你这样多情的文人呢?不过,别人议论尽管议论,你可千万别写。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叶和甫:我觉得,你近来的几出戏。像《救风尘》《望江亭》啊,称得上是洛阳纸贵。歌台舞榭没你的戏就不卖座。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关汉卿:胡说什么,我哪是什么“烟花粉黛的大师”。我写《救风尘》是歌颂赵盼儿那样急人之难的侠妓,我写《望江亭》是赞美谭记儿那样机智勇敢、保卫自己幸福的寡妇。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再说了,我不是在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吗?我也不求什么盛名,怕什么一落千丈?叶和甫:(遮住地)别生气嘛。再说了,朱小兰一案其说不一,你不要只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据李驴儿的说法……关汉卿:你这不是一面之词吗?叫我说,是李驴儿这狗杂种,把一个无辜的女子陷害死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也跟着附和,玷污她的清白。叶和甫:汉师,别忙。还有了,你刚才埋怨皇天“欺软怕硬”。其实,我们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估量一下。李驴儿当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可是他后面有萨千户,还有忽辛大人。忽辛原也没有什么,其人贪赃枉法,不辨贤愚,不分好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不是我恭维你,你在戏里骂得真对。但有什么用呢?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别忘了,老朋友,已经有几个人被下狱了。监察御史白栋、宿卫秦长卿秦大人,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叶和甫:(越发说得唾沫四溅)你写的这个戏本子,不管假托哪一个朝代的事,只要一演出来,明眼人哪个不知是在挖苦忽辛大人?只要人家在阿合马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不管是演戏的还是写戏的,准保都得……嚓,(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抹脖动作)掉脑袋啊。关汉卿:(质问)别瞎说了,我这戏跟阿合马有什么关系?叶和甫: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再不好连我们都……关汉卿:(走前一步)你说了两点,那我也说两点。我写的主角窦娥,是她舍己救人的性格感动了我,使我不能不写,绝不是单纯为的骂什么人。你千万替我解释解释。而且,我是爱上了戏才写戏的。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别连累了您,“士各有志”,您请吧。(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6.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幕先写关汉卿与好友杨显之在书斋中斟酌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各自发表修改意见。随后,叶和甫劝关汉卿不要写《窦娥冤》。B.田汉笔下的关汉卿倾尽才力和心血创作杂剧,带有维护正义、崇尚自由、敢作敢为的精神气质,闪烁着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光华。C.从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显之对待文学创作严肃、认真,他长于修改作品,有文人风骨,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D.叶和甫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只是出于对关汉卿的安危考虑,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汉在此幕中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B.“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的第五幕中有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论争,有关汉卿与叶和甫的矛盾冲突等。C.第五幕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关汉卿等人物形象,如舞台说明中的“确定地”即属于神态描写。D.“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用“甘草、薄荷”比喻那些情节较轻松愉快的作品。8.关于(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关汉卿的文本为:“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杨显之建议他改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为什么非常赞成这种改动?9.现当代戏剧家田汉很善于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在历史剧(关汉卿)以生花之笔血肉丰满地再现了十三世纪梨园领袖关汉卿的光辉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本剧中是如何呈现和渲染历史的真实性的。【答案】6.D7.A8.①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杨的质问(反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

②关的唱词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③杨的两句唱词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④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9.①多次切入《窦娥冤》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等内容,以此突出历史真实。

②注意嵌合历史词、文言词,如表人名和官职的“萨千户”“忽辛大人”“阿合马”“宿卫秦长卿”等,有时也用带点行业色彩的词语,如“给她打一个新本子”“烟花粉黛的大师”等,渲染时代氛围。

③凸显时代背景,反复强调“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等,让读者重视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历史的厚重感。

④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关汉卿的“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D.“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只是出于对关汉卿的安危考虑,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说法错误,叶和甫不是规劝,而是别有用心,也并没有把关汉卿看成“烟花粉黛”的大师,他虚伪、趋炎附势,是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A.“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说法错误,主要手法是对比衬托,文章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独特表达效果的能力。从语气上看,“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关的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杨的“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为质问语气,陈述语气不如质问语气强烈,杨显之改动后感情更强烈一些。从主题上看,关的唱词“地啊……天啊……”是对天的哀告和祈求,而杨改动后,“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是对天地鬼神发出的控诉,形容天地不公,窦娥所受的冤屈难申,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人物形象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写窦娥呼天抢地、指天骂地,既是对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世道的愤怒控诉,更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从句式上看,杨的两句唱词字数相同,“不分好歹”对“错勘贤愚”,“何为地”对“枉做天”,对仗工整,句式更整齐,较之原句音韵感更强,读来朗朗上口,表达效果更好。【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文中“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罚,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等内容可知,文中多次切入《窦娥冤》的内容,引用其中的台词,并且融入文天祥写作《正气歌》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等内容,以此突出了历史的真实性。由原文“文丞相”“萨千户”“忽辛大人”“阿合马”“宿卫秦长卿”等表人名和官职的词语可知,文中嵌合了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历史词、文言词;由原文“给她打一个新本子”“烟花粉黛的大师”等词可知,文中也出现了带行业色彩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渲染了时代的氛围,突出了历史的真实性。根据原文“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等句子可知,文中出现了大量描写时代背景的文段,让读者可以充分了解那充满苦难和黑暗的时代,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文本紧扣人物身份、地位、遭遇、个性来刻画关汉卿、杨显之、叶和甫等人物形象。由文中“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等对关汉卿的描写可知,他话语掷地有声,铁骨铮铮,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立体感强。叶和甫的“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再不好连我们都……”,突出他的虚伪、趋炎附势,凸显其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的嘴脸。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事著于史籍,不能具道。至如齐、隋间谗谮事,耳目所接者,略与公等言之……又隋太子勇抚军监国,凡二十年间,固亦早有定分。杨素欺主罔上,贼害良善,使父子之道一朝灭于天性,逆乱之源,自此开矣。隋文既混淆嫡庶,竟祸及其身,社稷寻亦覆败。古人云‘世乱则谗胜’,诚非妄言。朕每防微杜渐,用绝谗构之端,犹恐心力所不至,或不能觉悟。”魏征曰:“《礼》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诗》云:“恺悌①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②,交乱四国。’又孔子曰:‘恶利口之覆邦家。’盖为此也。臣尝观自古有国有家者,若曲受谗谢,妄害忠良,必宗庙丘墟,市朝霜露③矣。愿陛下深慎之!”贞观七年,太宗幸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谒路左盛饰廨宇修营楼雉以求媚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太宗知,召而数之曰:“朕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朕心,改旧态也。”以元楷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贞观十六年,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比来记我行事善恶?”遂良曰:“史官之设,君举必书。善既必书,过亦无隐。”太宗曰:“朕今勤行三事,亦望史官不书吾恶。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④;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①恺悌:平易近人。②罔极:不中正。③市朝霜露:人众会聚的闹市变得霜披露凝、冷落无人了,文中形容国破家亡。④元龟: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刺史A赵元楷B课父老服C黄纱单衣D迎谒E路左F盛饰廨宇G修营楼雉H以求媚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二十年间”与“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并序》)两句中“凡”字的意思相同。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庙字,也用来指代朝廷或国家政权。C.“以元楷在隋邪佞”与“秦以攻取之外”(《六国论》)两句中“以”字的意思不同。D.“数日不食而卒”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两句中“而”字的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自己历览前代历史,发现凡是阿谀逢迎、搬弄是非的人,都是危害国家的败类。B.唐太宗列举杨素谗言祸国的事例,表达了要防微杜渐、杜绝谗言的观点,并表示自己仍担心不能察觉问题。C.魏征引经据典,引用了《礼记》《诗经》中的句子以及孔子的话来提醒唐太宗要对谗言保持谨慎。D.蒲州刺史赵元楷本来想献媚、讨好唐太宗,还准备送羊、鱼给皇亲国戚,结果唐太宗知道后将他打入大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2)隋文既混淆嫡庶,竟祸及其身,社稷寻亦覆败。14.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告诉褚遂良,他正在做哪三件事来行善避恶?请简要分析。【答案】10.DFG11D12.D13.(1)所以兰花想要长得繁茂,却被秋风摧折;国君希望自己英明,却被献媚的小人蒙蔽(被迷惑)。(2)隋文帝混淆了嫡子与庶子的名分,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国家不久就灭亡了。14.①对照前代成功、失败的事实,将它作为鉴戒。②任用品德良好的人,共同办好政事。③斥退小人,不听信谗言。【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蒲州刺史赵元楷督促当地百姓一律穿上黄纱单衣,在路边迎接拜谒,并大肆装饰官署,修建城墙用来献媚皇帝。“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是兼语句,“父老”既是“课”的宾语,又是“服黄纱单衣”的主语,结构完整,中间不可断开,在“黄纱单衣”的后面断开,D处断;“迎谒路左”省略介词“于”,应为“于路左迎谒”,状语后置句,在后置状语“路左”后面断开,F处断;“盛饰廨宇”是动宾结构,结构完整,宾语“廨宇”后断开,G处断。故选DF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凡,总共。句意:总共二十年间。/总共六百一十六字。C.正确。以,因为;/用。句意:因为赵元楷在隋朝时就有奸邪谄佞的恶名。/秦国除了用战争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D.错误。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句意:几天吃不下东西,很快就死了。/却被秦人积累起来的威势所胁迫。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结果唐太宗知道后将他打入大牢”错误,根据原文“召而数之曰……”可知,唐太宗只是召赵元楷来训斥,并没有将他打入大牢。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败”,摧折;“欲明”,希望英明;“蔽”,被蒙蔽,被迷惑。(2)“竟”,最终;“寻”,不久;“覆败”,灭亡。【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依据原文“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可知,第一件事是对照前代成功、失败的事实,将它作为鉴戒;依据原文“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可知,第二件事是任用品德良好的人,共同办好政事;依据原文“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可知,第三件事是斥退小人,不听信谗言。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考察前代的历史,发现凡是阿谀逢迎、搬弄是非的人,都是危害国家的败类。他们巧言令色,结党营私。君主如果昏庸无能,就会被他们蒙蔽,忠义之臣就会受到排挤打击,蒙受不白之冤。所以兰花想要长得繁茂,却被秋风摧折;国君希望自己英明,却被献媚的小人迷惑。这样的事情在史书中不胜枚举。至于齐代、隋代年间诽谤、诬陷忠良的事例,我曾耳闻目睹,简略地说给你们听听……另外,隋太子杨勇领军监国,总共二十年之久,本来早已确定了储君的名分。杨素欺瞒君主,残害忠良,使他们父子之间的亲情泯灭于瞬间,叛逆祸乱的根源也就由此产生了。隋文帝混淆了嫡子与庶子的名分,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国家不久就灭亡了。古人说‘世道混乱那么谗言就会大行其道’,这话的确不是妄言。我常防微杜渐,用来杜绝谗言的根源,但仍担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自己不能察觉出问题。”魏征说:“《礼记》上写道:对自己不能亲见的事情要谨慎,对自己不能耳闻的事情要警觉。《诗经》说:‘平易近人的君子,不听信谗言。谗言极不公正,只会搅乱天下四方。’另外孔子说:‘厌恶那些用谗言利嘴使国家覆灭的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曾观察自古以来统治国家的人,如果被谗言蒙蔽,妄杀忠良,就必定使宗庙变为废墟,朝野零落。希望陛下对此要特别谨慎!”贞观七年,唐太宗巡幸蒲州。蒲州刺史赵元楷为此规定当地百姓一律穿上黄纱单衣,在路边迎接拜谒,并大肆装饰官署,修建城墙用来献媚皇帝;他还暗中饲养了几百头羊、几千条鱼,准备馈送皇亲国戚。唐太宗知道这事后,把他召来训斥道:“我巡察黄河、洛水一带,历经许多州县,大凡有什么需要,都由国库供给。你却为此养羊养鱼,雕饰庭院楼宇,这是已灭亡的隋朝所留下的坏习气,如今不能再这么做了。你应该体会我的用心,改掉这套旧的陋习。”因为赵元楷在隋朝时就有奸邪谄佞的恶名,所以唐太宗讲这番话来警诫他。赵元楷听后既羞愧又害怕,几天吃不下东西,很快就死了。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工作,近来你们记录我所做的事情是善还是恶呢?”褚遂良说:“朝廷专门设置了史官,君主一举一动都得记录下来。既然善的必须记,过失也一定不加隐瞒。”唐太宗说:“我现在正在认真做三件事,也是希望史官没有我的过失可写。一是对照前代成功、失败的事实,将它作为鉴戒;二是任用品德良好的人,共同办好政事;三是斥退小人,不听信谗言。这三点我会坚持下去,始终不会改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释:①二江是宋代的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黍离》:见《诗经·王风》。旧说为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怀故国而作。麦秀:见《史记·宋微子世家》。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15.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将前代创业与后世守业作对比,写出了在金陵建都的王朝兴亡盛衰相继的历史现象。B.颔联紧承首联文字,高屋建瓴地概括了金陵政权盛衰兴亡的规律,揭示了其盛衰兴亡的原因。C.颈联怀想古今,昔日奢靡的东城府,如今只剩几间佛寺。秦淮河上,亡国遗曲依旧余唱未休。D.尾联用典发出嗟叹。殷周旧事,盛衰无常,怀古吊今又有何益?暂且顺应天命,将忧思化入酒缸。16.本诗颔联有什么含义?必修下册背诵篇目中哪句与之蕴含着相近的道理?请举例简要说明。【答案】15.D16.(1)人们成功之后追求豪华生活,亡国之祸总是和贪图安乐连在一起。(2)例1《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诸侯君王夺得大权之后,放纵情欲,失去本心,大多蹈亡国覆辙。例2《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王骄奢淫逸,以致亡国。【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怀古吊今又有何益?暂且顺应天命,将忧思化入酒缸”错误,末句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却隐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即历史上的朝代兴衰,都不是偶然的,骄奢淫逸,是取败之道,要重人事而非顺天命。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歌主旨思想的能力。首先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意思是“大功告成,便穷奢极侈,岂不知逸乐从来都是与灾祸相伴随的”,这两句诗慨叹往事,说明贪图逸乐,肆意挥霍,只会招致祸端。然后联系必修下册背诵篇目中蕴含道理与之相近的句子。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意思是“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这是说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始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成功后就放纵自己的欲望,傲慢待人,最终踏上亡国之途。如《阿房宫赋》中提到“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意思是“而独夫的心,日益骄傲而顽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刘邦一举攻占函谷;楚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成了焦土”,这是说秦王骄奢淫逸而导致“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这些都是成功后贪图安逸享乐而招致的祸患。(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灭亡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指出齐国灭亡的根源是“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表现秦对人民疯狂掠夺和剥削,而又大肆挥霍的暴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谏太宗十思书》中,魏征告诫唐太宗如果担心耳目被蒙蔽,就要做到“___________”,如果担心邪恶之人说坏话陷害别人,就要做到“___________”。(4)《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答案】①.弊在赂秦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用之如泥沙⑤.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⑥.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⑦.度义而后动⑧.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弊,赂,嬴,锱铢,壅蔽,谗,黜。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918年初,对人类社会危害极大的流感病暴发,造成严重的国际性公共卫生事件。此次大流感持续时间久,波及范围大,危害性极高。在美国,政府疏于管控,未能及时隔离患者,阻断传染源,应允英法盟国的增兵请求,调派流感重灾区将士前往欧洲作战,致使病毒在国内外四处。1918年大流感之所以波及全球,危害巨大,除医学界对流感病毒的认知与应对能力不足等因素外,与各国公共卫生管理严重缺位紧密相关。有鉴于此,1920年,英法主导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特别添设了国际卫生组织作为其附属机构,针对疫病扩散等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予以管控防治。人类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始终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共存演进。各国政府要本着对公共卫生负责为原则,动员充分国家力量,执行隔离防疫政策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各国政府都要保持足够警惕,不可,认为病毒毒性轻微或在某个时间段内危害不大就可以放松管控,要针对病毒可能的发展而。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反而漫延掉以轻心居安思危B.而且漫延心安理得未雨绸缪C.反而蔓延掉以轻心未雨绸缪D.而且蔓延心安理得居安思危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英法主导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品质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B.大家随着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念起来:“我们——爱——自己的——祖国。”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异常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我发现邮袋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一叠作业本,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国政府要本着对公共卫生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国家力量,执行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和构建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B.各国政府要本着对公共卫生负责为原则,充分调动国家力量,实行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和构建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C.各国政府要以对公共卫生负责为原则,调动充分国家力量,执行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D.各国政府要以对公共卫生负责为原则,充分调动国家力量,建立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答案】18.C19.D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而且,表示进一步。根据语境,强调行为态度的相反应选“反而”。第二空,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漫延,水向周围扩展,连绵不断。根据语境,形容病毒像蔓草一样扩散,应选“蔓延”。第三空,掉以轻心,对某种问题漫不经心,不当回事,贬义词;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中性词。根据语境“不可”后该接错误态度,再结合后语境“认为病毒毒性轻微或在某个时间段内危害不大就可以放松管控”,显然应选“掉以轻心”。第四空,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根据语境“要针对病毒可能的发展而”,可见并非安定的环境,应选“未雨绸缪”。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A.总结上文;B.声音延长;C.语意转折;D.解析说明。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结构混乱,“本着对公共卫生负责为原则”中,“本着……”“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去掉一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动员充分国家力量”中,修饰限制语“充分”应该放到“动员”前,改为“充分调动国家力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执行隔离防疫政策”改为“执行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执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动宾不搭配,改为“构建公共卫生管理制度”。D.搭配不当,“建立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中,““建立……政策””当宾搭配不当。只有A项修改整正确。故选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露珠在诗人眼里别有一番风味,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咏露珠》,对露珠作了精彩的描绘:“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雨后树叶、草上的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不小心打碎了体温计后,里面的水银掉到地上,小水银滴也呈球形。所有这些现象②。那么,什么是表面张力呢?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处于界面的分子与处于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子却不如此。因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③,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层犹如紧绷的橡皮膜,从而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我们知道,球形是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这就是“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的原因。21.根据文中信息,给“表面张力”下定义。不超过25个字。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合力垂直向内导致表面缩小的收缩力。22.①为什么露珠是球形的

②都与表面张力有关

③所受合力不等于零【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的格式是“种差+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中的“收缩力”,是邻近属概念。“种差”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说明“表面张力”的形成特点,是种差。综合以上内容,按照下定义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得出答案: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合力垂直向内导致表面缩小的收缩力。同时注意字数的限制。【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露珠在诗人眼里别有一番风味,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咏露珠》,对露珠作了精彩的描绘:‘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可知,露珠呈现球形,根据后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雨后树叶、草上的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不小心打碎了体温计后,里面的水银掉到地上,小水银滴也呈球形”可知,生活中很多事物呈现球形,又根据横线后的问号,可看出此处是填关于露珠呈球形的原因的问句,所以可填“为什么露珠是球形的”。第二空,根据原文所有这些现象”可知,此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