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2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1178年出版的某份文件记载,英格兰王室的日常开销均取自王室庄园,还要求维兰(农
奴)定期提供劳役。不堪重负的维兰向宫廷申诉劳役地租的种种弊端……最后国王按照货币
形式征缴地租。这推动了()
A.庄园经济兴盛B.商品经济发展C.民族国家兴起D.西欧城市发展
2.威廉•华莱士(1270年—1305年),是一名苏格兰骑士,他领导了苏格兰独立战争,但
最终失败。在英格兰历史上,他被视为一个叛逆和暴徒。15世纪,苏格兰诗人布莱克却在
长诗《华莱士》中着重称赞了他的英勇和无畏。据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史家以成败来评判英雄人物B.政治立场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C.文学作品缺乏历史研究价值D.历史真相淹没在时代长河中
3.如表为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天数。1860年相对于1820年时间大为缩短,这主
要得益于()
城市1820年(a)I860年(b)缩短时间(a-b)
亚历山大531043
开普敦(南非)773938
加尔各答(印度)15439115
香港1415487
纽约321319
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船的改进C.苏伊士运河的开通D.电话的问世
4.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
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A.希望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B.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C.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D.主张通过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
第1页共19页
5.1960年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提出,要积极应用民族国家政府力量抵消西方跨国公司及
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创造利于非洲发展的环境。众多非洲学者也在21世纪后一再发出被
重新殖民化或遭遇帝国主义者霸凌的申诉。这反映出()
A.旧经济秩序制约非洲国家发展B.非洲国家积极争取民族独立
C.跨国公司是非洲发展最大障碍D.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
6.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
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
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7.图1、图2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列强对华()
A.借助商品输出方式攫取财富B.控制了清朝财政收入
C.通过资本输出参与国际分工D.加快了经济侵略步伐
8.某时期创办的军事院校,在财政、武器和制度创建等方面均得到俄国的支持,俄方亦派
员充任顾问并帮助筹建学校。在学校开学典礼上,有人致辞说:组织革命军,以后着着(逐
渐地)进行,所以能够消灭旧党和外来的敌人,大告成功。据此可知,该军校()
A.践行了中共一大的最高纲领B.丰富了国民革命三大政策的实践
C.助推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开展D.体现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9.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
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
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
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线建设的开展B.城镇化发展迅速
第2页共19页
C.改革开放的深入D.西部开发的推进
10.”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
为今天的镜鉴。”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历史告诉我们……”、"历史
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样的语句,
从历史角度出发来阐述治国理政,既充满生动性、具有说服力,又展现了他深远的历史眼光、
深邃的历史思维。这主要体现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
A.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B.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
C.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D.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
11.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
1.6吨。其中有兵器100多件,显示其重要军事家身份。”这反映了()
A.商朝时妇女政治地位高于男子B.随葬青铜器多少是地位的象征
C.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水平精良D.青铜器具的主要作用在于随葬
12.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
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13.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
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
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14.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
白居易《重赋》
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
传》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
《南郊赦文》
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第3页共19页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15.如表是唐宋时代服饰的对比。由此可知,宋代()
官员服饰普通民众服饰画作的物证
唐流行服黄或白色衣服,崇尚戴胡帽;妇
代女居家装柬比较开放。1
依政府规定严格按i
等级着朝服、公服、
常服等。北宋后期,中原百姓服饰效仿官宦人
宋
家,并且衣冠着色从鲜艳、单纯变为繁
代
复、多样且协调;胡服流行。1
A.士族制度衰落,家族观念流行B.民族交融发展,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i
C.契约关系盛行,世袭奴婢减少D.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16.“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
遣令回国。”下列对乾隆帝说的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尔国”的目的是扩大对华贸易B.上述政策有利于打击海盗走私
C.此时期清朝禁止一切对外贸易D.清朝统治者开始改变外交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职方“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
“夷”晚明
争之前外纪》国)。”
鸦片战《圆明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
“鬼子”晚清
争到新园失宝刹国”
第4页共19页
中国初叹》
期
民国初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
年和新法兰西耶?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
“外国佬”
中国初大利、瑞士耶?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
1901《过渡
期匈牙利耶?”
年时代论》
“老外”;信
改革开
息时代网称
放后
“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
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洪亮吉(1746—1809),今江苏常州人,诗人、学者,精通考据学、经学、史
学、舆地学和人口学等。他反对信天命、讲鬼神,提出为学要“推本述原,实事求是”。他
认为,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万物自生自灭,既不以人欲而存,也不以人欲而灭。乾嘉时期,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洪亮吉不甘沉默,倡言变革。1799年,他提出改革地方和
中央的行政制度,改革官吏选拔和考试办法,打击贪官污吏,但他的建议不仅没被采纳,反
被革职流放新疆。他不怕打击,写了不少文章探讨解决危机的办法。他认为农民起义是腐朽
的官吏逼出来的。他揭露当时“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
且地方官绅又肆意兼并,“一人而据百人之屋,一户而占百户之田”。面对人口暴增带来的
社会问题,他建议开垦荒地,减轻赋税,抑制兼并,禁止浮靡,推广社会救济。洪亮吉的言
论反映了客观实际,具有经世致用的典型性。
——摘编自李喜所《鸦片战争前的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思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亮吉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指出洪亮吉经
世致用思想的内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洪亮吉的经世致用思想。(8分)
第5页共19页
1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被冠以“历史学的世纪”之名。一个时代的思想归根到底是这个时代
与社会的反映或折射。这一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雄视天下,可谓志得意满”。法国大革命
使德意志人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同属性”,发掘德意志的历史则是最有效的途径。19世
纪30年代,德国史学家兰克通过对近代一些著名历史学家的分析研究,系统总结贯彻了“如
实直书”的原则,运用史料批判方法严格考订各种史料,强调以第一手档棠文献材料为基础
来撰写历史,但第二手史料绝不是完全没有用而必须被舍弃的。兰克继承并发扬了自修昔底
德以来的政治军事史传统,在他看来,历史著作的主角只能是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人
物,民族与国家,正是兰克等人在史学科学化,专业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德国成为19世
纪西方史学的中心。
——摘编自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兰克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兰克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9分)
第6页共19页
2024年新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2•教师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1178年出版的某份文件记载,英格兰王室的日常开销均取自王室庄园,还要求维兰(农
奴)定期提供劳役。不堪重负的维兰向宫廷申诉劳役地租的种种弊端……最后国王按照货币
形式征缴地租。这推动了()
A.庄园经济兴盛B.商品经济发展C.民族国家兴起D.西欧城市发展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占时期(欧洲)。据材料“最后国王按照货币形式征缴地租”及所
学知识可知,劳役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一方面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另一方面有利
于商品经济发展,B项正确;中世纪中后期,庄园经济走向衰落,排除A项;材料中未出现
王权加强等民族国家形成的标志,排除C项;材料中未出现城市,不能得知城市发展,排除
D项。故选B项。
2.威廉•华莱士(1270年—1305年),是一名苏格兰骑士,他领导了苏格兰独立战争,但
最终失败。在英格兰历史上,他被视为一个叛逆和暴徒。15世纪,苏格兰诗人布莱克却在
长诗《华莱士》中着重称赞了他的英勇和无畏。据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史家以成败来评判英雄人物B.政治立场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C.文学作品缺乏历史研究价值D.历史真相淹没在时代长河中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题。时空是:13世纪
的英格兰。根据材料可知,13世纪时,英格兰国王视威廉.华莱士为叛逆和暴徒,而15世
纪苏格兰诗人布莱克则称赞他的英勇和无畏,这说明时代不同,人们对同一人物的评价也不
同,即政治立场影响人物形象,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家以成败来评判英雄人物,排除
A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排
除D项。故选B项。
3.如表为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天数。1860年相对于1820年时间大为缩短,这主
要得益于()
城市1820年(a)I860年(b)缩短时间(a-b)
亚历山大531043
第7页共19页
开普敦(南非)773938
加尔各答(印度)15439115
香港1415487
纽约321319
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船的改进C.苏伊士运河的开通D.电话的问世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空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完成,蒸汽船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使得远程航行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得各地到伦敦的通
信时间也相应缩短,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影响的是大西洋两岸的交往时间,而表格
中的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不仅有大西洋两岸,还包括其他地区的内陆交通时间,
排除A项;苏伊士运河主要影响的是红海两岸的航运时间,而表格中的各地向伦敦传递信息
所需要的时间涉及的地区更多,不仅仅是红海两岸,排除C项;电话主要影响的是语音通信,
而表格中的时间缩短主要是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4.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
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A.希望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B.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C.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D.主张通过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线选择题。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苏维埃内战时期。依据材料信息”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
攻”可判断列宁主张“退却”而不是“进攻”,如果没有后来武装叛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可能未必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证明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C项正确;结
合题干时间信息1918年4月可知,十月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被消灭,排
除A项;结合苏维埃政权内战结果,苏维埃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可以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是一
次成功的经验,不是失败的探索,排除B项;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18年4月,苏维埃政权
正处于三年内战期间,实施的是余粮征集制,不是粮食税,排除D项。故选C项。
第8页共19页
5.1960年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提出,要积极应用民族国家政府力量抵消西方跨国公司及
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创造利于非洲发展的环境。众多非洲学者也在21世纪后一再发出被
重新殖民化或遭遇帝国主义者霸凌的申诉。这反映出()
A.旧经济秩序制约非洲国家发展B.非洲国家积极争取民族独立
C.跨国公司是非洲发展最大障碍D.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非洲。据材料可知,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和众多非洲学者都看
到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包括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
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A项正确;20世纪60年
代末,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排除B项;
“跨国公司及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被重新殖民化”“帝国主义者霸凌”才是非洲发展
最大障碍,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
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
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砖国家(2023年)。金砖国家是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
同利益的重要平台,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也给非洲和中东地区带来经济、政治
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A项正确;金砖国家寻求全球合作,维护世界安全,排除B项;中国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不称霸,排除C项;金砖国家并非限于“一带一路”国家,
排除D项。故选A项。
7.图1、图2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列强对华()
第9页共19页
A.借助商品输出方式攫取财富B.控制了清朝财政收入
C.通过资本输出参与国际分工D.加快了经济侵略步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商埠(部分)”中
的地图信息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开放了越来越多的商
埠,这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马关条约》(部分)的条款规定显示清朝允许列强开商埠、
经营工商业,这体现了列强在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加剧了资本输出、参与更多的国际分工,
以攫取更多的财富,D项正确;因“借助商品输出方式攫取财富”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列
强对华加快了经济侵略步伐”不一致,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手段,
无法得出列强控制清朝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C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手段,
但并非是最佳选项,排除C项。故选D项。
8.某时期创办的军事院校,在财政、武器和制度创建等方面均得到俄国的支持,俄方亦派
员充任顾问并帮助筹建学校。在学校开学典礼上,有人致辞说:组织革命军,以后着着(逐
渐地)进行,所以能够消灭旧党和外来的敌人,大告成功。据此可知,该军校()
A.践行了中共一大的最高纲领B.丰富了国民革命三大政策的实践
C.助推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开展D.体现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材料是对国民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描述,该军校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丰富了国民革命三大政策的实践,B项正确;中共一大的最高纲
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发生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与材料无
关,排除C项;此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非新中国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
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
第10页共19页
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
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线建设的开展B.城镇化发展迅速
C.改革开放的深入D.西部开发的推进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至198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三线建设事20世纪60~
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
出了极大贡献,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
要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B项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
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而改革开放促进了东部地区人口增长,排除C项;西部地区人口增
长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0.“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
为今天的镜鉴。”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历史告诉我们……”、"历史
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样的语句,
从历史角度出发来阐述治国理政,既充满生动性、具有说服力,又展现了他深远的历史眼光、
深邃的历史思维。这主要体现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
A.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B.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
C.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D.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习近平强调用历史
思维指导实践,特别是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及科学方法论因为历史就是治国安邦
的经验宝库,D项正确;材料强调历史的重要性,没有提到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
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体现历史的重要性,与民族精
神传承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
1.6吨。其中有兵器100多件,显示其重要军事家身份。”这反映了()
A.商朝时妇女政治地位高于男子B.随葬青铜器多少是地位的象征
C.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水平精良D.青铜器具的主要作用在于随葬
第11页共19页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题干“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L6吨。其中有兵
器100多件,显示其重要军事家身份。”可知正是因为妇好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且是
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地位高,故其随葬青铜器数量多、份量重,B项正确;商朝是奴隶社
会的发展时期,男子的政治地位高于妇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水
平,排除C项;商朝时青铜器具主要是礼器、食器,排除D项。故选B项。
12.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
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史学家班彪仿《史记》,续写纪
传体《史记后传》百余篇,这体现了《史记》的纪传体通史影响之深远,材料中“批评司马
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体现出班彪强调用儒家正统思想撰写史书,D项
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史记》的地位和影响,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撰写史书
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3.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
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
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户口秩序混乱,
土地兼并严重,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B项正确;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并非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A项;伴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但并非瓦解,
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
进工具,与土地兼并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4.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
第12页共19页
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
传》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
《南郊赦文》
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皇帝多次颁布诏
令,禁止两税(指户税和地税)之外滥征赋税。这反映了两税法的实施防范重复以前赋税滥
增现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藩镇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的状况,
排除A项;材料虽有政治斗争,但没有农民起义问题,排除C项;材料虽涉及租庸,但未涉
及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B项。
15.如表是唐宋时代服饰的对比。由此可知,宋代()
官员服饰普通民众服饰画作的物证
唐流行服黄或白色衣服,崇尚戴胡帽;妇
代女居家装柬比较开放。
依政府规定严格按$J
等级着朝服、公服、■
常服等。北宋后期,中原百姓服饰效仿官宦人
宋1I
家,并且衣冠着色从鲜艳、单纯变为繁
代i
复、多样且协调;胡服流行。9
A.士族制度衰落,家族观念流行B.民族交融发展,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契约关系盛行,世袭奴婢减少D.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据材料可知,从唐代到宋代,崇尚戴胡帽变成胡服流行一一
第13页共19页
民族交融得到了发展;公服为百姓“所效仿”“衣冠着色从鲜艳、单纯变为繁复、多样且协
调”一一社会成员的身份平等逐渐增强,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宋代家族观念淡化,排除
A项;“契约关系盛行,世袭奴婢减少”只体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没有体现材料中民
族交融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官方对社会的管制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6.“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
遣令回国。”下列对乾隆帝说的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尔国”的目的是扩大对华贸易B.上述政策有利于打击海盗走私
C.此时期清朝禁止一切对外贸易D.清朝统治者开始改变外交政策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结合所学和乾隆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可知,“尔
国”指的是英国,英国使团来华的目的是扩大与清朝的贸易,A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沉浸在
天朝的迷梦之中,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客观上造成海盗走私活动猖獗,排除B项;1757
年,乾隆对外贸易诏书颁布,只留下广东海关,清对外贸易锁定在广州十三行。“禁止一切
对外贸易”说法绝对,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看不出清政府改变了对外政策,排除D项。故
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职方“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
“夷”晚明
争之前外纪》国)。”
鸦片战
《圆明
争到新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
“鬼子”晚清园失宝
中国初刹国”
叹》
期
民国初1901《过渡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
“外国佬”
年和新年时代论》法兰西耶?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
第14页共19页
中国初大利、瑞士耶?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
期匈牙利耶?”
“老外”;信
改革开
息时代网称
放后
“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
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答案】【示例一】观点: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发生变化。(2分)
阐述:自先秦始,“夷”逐渐成为所有非华夏民族的统称,表达了中原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
对所有非同族蔑视与鄙夷的态度。
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始使用“洋鬼子”一词称呼日本、欧美等外国人,原因是:“鬼”在中
国文化中,一直是作为负面的文化标志存在,多半是害人的形象;由于外国人通常体貌特征、
生活习惯等与中国人迥异所致。在中华民国及新中国初期,国人对于外国人的称呼也出现过
“外国佬”。“佬”在汉语中微含轻视和轻蔑之意。由这是由于中国人对外国人了解增加,
曾经由于不了解而给外国人带上的神化光环已不复存在,这样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这一称呼的
出现。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人来华,拉近了中国人同外国人的距离。因此,“老外”的称
谓随之产生,“老”是中性词汇,因此,“老外”这一称呼也反映出国人对于外国人的情感
态度的变化已逐渐理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上也常将“老外”切换为“歪果仁”,
以示友好。(12分)
结论: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演变史是中国西方观的演变史。中国对西方的态度经历了从倨傲
自大到正视现实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而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
进程中,中国更应时刻保持理性的西方观,才能更好的与西方世界共同发展,与国际接轨。
(2分)
【示例二】观点:时代的变迁导致了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称呼发生变化。(2分)
阐述: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方世界开始慢慢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往来与接触,在明
代中期至清代前中期,中国对于西方国家的称呼大多还是采取直接的音译,这也反映出当时
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处在交往初期,在对其国家名称的翻译选择上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属
第15页共19页
于最基本的直观感受。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到西方侵略,于是有国人以“狼”和中国古
代厉鬼形象“罗刹”来形容法国和俄罗斯对待中国的惨无人道。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西
方的态度开始转变,率先用美好的字眼等褒义词来称呼西方国家,这也影响到其后各个社会
阶层。由此可见,用“吉”“利”“兰”“德”“瑞”“美”“坚”等一系列在汉语中表达
美好的褒义字眼来称呼西方国家,无疑表现了在正视到中西方文明技术差距后,中国国人迎
头赶上,努力向西方学习的正确态度。(12分)
结论:同世界文化交融的历史中,中国对西方的态度经历了从倨傲自大到正视现实的不同的
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应时刻保持
理性,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世界共同发展,与国际接轨。(2分)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中国史(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观点一:首先,选择“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前至改革开放后”
可知,从先秦时期到改革开放,每一个历史阶段对外国人都有不同的称呼,可以概括归纳其
观点为: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发生变化。
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可以从先秦时期、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等时间
段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对每一个阶段进行描述说明,如:自先秦始,“夷”逐渐成为所有
非华夏民族的统称,表达了中原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对所有非同族蔑视与鄙夷的态度。鸦
片战争后,国人开始使用“洋鬼子”一词称呼日本、欧美等外国人,原因是:“鬼”在中国
文化中,一直是作为负面的文化标志存在,多半是害人的形象;由于外国人通常体貌特征、
生活习惯等与中国人迥异所致。在中华民国及新中国初期,国人对于外国人的称呼也出现过
“外国佬”。“佬”在汉语中微含轻视和轻蔑之意。由这是由于中国人对外国人了解增加,
曾经由于不了解而给外国人带上的神化光环已不复存在,这样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这一称呼的
出现。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人来华,拉近了中国人同外国人的距离。因此,“老外”的称
谓随之产生,“老”是中性词汇,因此,“老外”这一称呼也反映出国人对于外国人的情感
态度的变化已逐渐理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上也常将“老外”切换为“歪果仁”,
以示友好。
最后,对提炼的观点总结升华,再次明确提炼观点的准确性,如: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演变
史是中国西方观的演变史。中国对西方的态度经历了从倨傲自大到正视现实的发展阶段,这
也是中国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而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更应时刻保持理性
的西方观,才能更好的与西方世界共同发展,与国际接轨。
第16页共19页
观点二:首先,选择“中国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晚明《职方外纪》、晚晴
《圆明园失宝叹》、1901年《过渡时代论》”可知,从晚明到晚晴,直到1901年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每个阶段对西方国家都发生了称呼上的变化,可以概括归纳其观
点为:时代的变迁导致了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称呼发生变化。
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洋务运
动以及《辛丑条约》签订多中国的影响等角度对观点进行描述说明,如:随着西方大航海时
代的来临,西方世界开始慢慢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往来与接触,在明代中期至清代前中期,中
国对于西方国家的称呼大多还是采取直接的音译,这也反映出当时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处在
交往初期,在对其国家名称的翻译选择上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属于最基本的直观感受。自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到西方侵略,于是有国人以“狼”和中国古代厉鬼形象“罗刹”来形
容法国和俄罗斯对待中国的惨无人道。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西方的态度开始转变,率先
用美好的字眼等褒义词来称呼西方国家,这也影响到其后各个社会阶层。由此可见,用
“吉”“利”,,兰”“德”,,瑞”“美”,,坚”等一系列在汉语中表达美好的褒义字眼来
称呼西方国家,无疑表现了在正视到中西方文明技术差距后,中国国人迎头赶上,努力向西
方学习的正确态度。
最后,对提炼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观点的准确性,如:同世界文化交融的历史中,
中国对西方的态度经历了从倨傲自大到正视现实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正确认识世
界的发展过程。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应时刻保持理性,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世界共同
发展,与国际接轨。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洪亮吉(1746—1809),今江苏常州人,诗人、学者,精通考据学、经学、史
学、舆地学和人口学等。他反对信天命、讲鬼神,提出为学要“推本述原,实事求是”。他
认为,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万物自生自灭,既不以人欲而存,也不以人欲而灭。乾嘉时期,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洪亮吉不甘沉默,倡言变革。1799年,他提出改革地方和
中央的行政制度,改革官吏选拔和考试办法,打击贪官污吏,但他的建议不仅没被采纳,反
被革职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FA考试行业监管分析试题及答案
- 站内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考核试卷
- 关注市场变化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烘焙食品企业生产设备升级考核试卷
- 玻璃保温容器市场营销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与户外广告屏考核试卷
- 银行从业资格证的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出租资产招商方案范本
- 微生物样本管理中的生态道德审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提炼试题及答案
- 航空与航天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自考《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岁月漫长解锁幸福密码教学设计高中下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城区重点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物理试题和答案
- DL∕T 619-2012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一体化运行工作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高考英语3500词高频单词词块默写
- 子宫脱垂护理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