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复习:综合题规范答题技巧规范答题1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1.地理位置的描述描述角度常用术语半球位置位于东(西)半球,位于北(南)半球,跨南北(东西)半球纬度位置位于低(中或高)纬度地区,地处热(温或寒)带海陆位置位于大陆东部(大洋西岸),深居内陆(地处沿海),位于大洋中部相对位置位于××地形区(行政区)北(南)部,位于××河(湖)沿岸,地处××交界处,位于××经济区(带)交通位置位于××交通线沿线,位于××交通要道,连接××交通线2.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纬度位置纬度低(高),热量充足(不足)海陆位置地处沿海(内陆)地区,对外联系便利(不便)交通位置地处交通要道,有利于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经济位置位于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政治位置地处政治中心,战略位置优越[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石家庄仅90千米。西柏坡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千米,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西柏坡所在的地区被称为“北方的鱼米之乡”。材料二西柏坡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总指挥部,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材料三下图为西柏坡区位图。(1)描述西柏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2)从地理角度分析当时西柏坡被选择为中共中央总指挥部的原因。[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属于半湿润地区。(2)具有地形地势优势,易守难攻,可进可退;距离石家庄较近,交通方便;农业较为发达,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物质供给。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由图中信息可知,西柏坡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东,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且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湿润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一“西柏坡,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可知,具有地形地势优势,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由材料可知,距离石家庄较近,交通方便;根据材料一“西柏坡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千米,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西柏坡所在的地区被称为‘北方的鱼米之乡’”可知,农业较为发达,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物质供给。规范答题2地形特征类综合题1.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2.地形的评价特点评价地形起伏地形起伏小(大),有(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密集(稀疏),城市众多(稀少),交通建设难度小(大)地形类型山地地形起伏大,有利于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布局立体农业平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深水域可用于深水港和深水航线浅水域可开发为养殖水域、浴场等[考题链接](2023·河北保定部分学校第一次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滑翔伞是飞行运动员驾翼型伞衣,利用空气升力起飞翱翔的一项航空运动。北京十三陵飞人基地起点位于天池西侧,终点位于十三陵水库北岸,目前已成为较成熟的滑翔伞体验与训练基地。滑翔运动初级体验者一般适合在腾空高度较低、大气环流形势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滑翔。下图示意十三陵飞人基地适合初级体验者的滑翔伞路线。(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图示滑翔伞路线适合初级体验者的原因。(3)判断天池东侧是否适合成为飞人基地终点,并简述理由。[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西北最低。(2)初始阶段平行于等高线飞行,刺激程度较低:后期顺着山脊上方飞行,腾空高度较低,安全感较高;全程不穿越山谷,大气环流稳定,安全系数高。(3)不适合。理由:在合适的距离内缺乏宽敞的降落空间。解析第(1)题,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区域东部地区海拔较高,多数位于200米到500米之间,局部高于500米,西部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地势较低,在200米以下,西北部地形最平坦。第(2)题,据材料可知,滑翔运动初级体验者一般适合在腾空高度较低、大气环流形势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滑翔。图示滑翔伞路线从天池西南侧开始,最初平行于等高线,腾空高度较低,不会太刺激;中间路线主要沿山脊飞行,海拔较高,腾空高度较低,安全感较高;全程没有穿越山谷等负地形,大气环流形势相对稳定,安全系数高。第(3)题,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天池东侧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大,缺少宽敞的降落空间,因此不适合成为飞人基地的终点。规范答题3地貌类综合题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貌类型答题模板褶皱背斜山向斜谷内力作用(挤压)位于××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岩层受挤压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断层断块山断层谷断层崖内力作用(挤压或拉伸)位于××板块与××板块张裂地带,相对上升岩块形成断块山,相对下降岩块形成断层谷,断裂面形成断层崖岩浆活动火山熔岩高原火山喷发地下炽热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或熔岩高原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貌类型答题模板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冲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或沉淀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地貌类型答题模板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风在运动中携带着大量沙尘,当风受到阻挡或风力减弱时,大量物质堆积形成堆积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融化,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3.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貌类型答题模板背斜谷、向斜山内外力作用岩层在挤压作用下形成背斜和向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内外力作用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层谷;河流携带泥沙在谷地堆积而形成[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川东地热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温塘峡、明月峡、沥鼻峡等地质构造区,主要表现为天然出露温泉和深钻井人工温泉两类,天然温泉水温普遍低于人工温泉,温塘峡、明月峡、沥鼻峡等地质构造区往往形成“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地貌(如图一所示)。图二示意温塘峡地质构造区附近地层、河流等分布。(1)简述图示各地层形成环境的演变特点。(2)简析川东地区“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地貌的形成原因。(3)说明川东天然温泉较人工温泉水温低的原因。[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地壳总体呈上升趋势,岩层形成环境由海洋沉积向陆地沉积演变;温塘峡等地质构造隆起为山地后,山地各地层又以沉积为主演变为以水蚀为主。(2)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岩层上拱形成背斜地质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在背斜顶部形成槽谷;槽谷两侧遗留地层形成山岭。(3)天然温泉出露位置是区域内受到侵蚀和溶蚀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浅层低温地下水与深部上升的地热水混合,导致天然温泉水温度较低;人工温泉水来自深井,受浅层地下水影响很小,因此人工温泉水温度较高。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有海相沉积地层,又有陆相沉积地层,说明前期地壳稳定,沉积环境为海洋沉积,发生海相沉积,形成海相地层;地壳抬升,由海洋环境转变为陆地环境;地壳稳定,发生陆相沉积,形成陆相地层;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为温塘峡、明月峡、沥鼻峡等峡谷,主要是山地抬升之后,遭受流水侵蚀形成的。第(2)题,岩层遭受水平方向的挤压,发生弯曲,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质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层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槽谷两侧的山地残留下来,形成山岭,形成“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的地貌。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然温泉为天然出露的温泉,主要出现在易遭受侵蚀和溶蚀作用的地区,主要为流水的作用,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热水之间发生能量交换,导致天然温泉的温度较低;人工温泉为深钻井温泉,其水体直接来自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热量交换较少,受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较小,因此,人工温泉水温相对较高。规范答题4气候类综合题1.气候特征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气温特征最冷月、最热月最冷(热)月出现在××月气温高低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温和等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际变化年际变化大(小)光照特征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2.气温、降水影响因素答题术语影响因素说明气温纬度位置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气温低(高)海陆位置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大)地形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洋流寒(暖)流,气温低(高)降水大气环流气流上升易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风向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降水,如夏季风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有10余个国家。下图示意几内亚湾西部沿岸部分地区。(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非洲气候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2)判断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并说明成因。(3)图中R城市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方,试分析原因。[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非洲大陆面积广阔,轮廓完整,地形较为平坦;赤道穿越中部;气候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影响,而呈纬向地带性分布。(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沿海地区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及沿岸几内亚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内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丰富的对流雨;夏季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明显。解析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大陆面积广阔,轮廓完整,地形以高原为主,较为平坦;赤道穿越中部,以赤道为对称轴,同种气候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气候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影响,由刚果盆地大致向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地区,沿海地区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加之沿岸几内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内陆地区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第(3)题,从纬度位置看,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丰富的对流雨;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明显,进一步增加了降水量,故R城市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方。规范答题5河流特征类综合题河流特征类综合题答题模板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流速流速快(慢)汛期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为××月至××月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凌汛有(无)凌汛含沙量含沙量大(小)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河流较长(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河流流向自西向东(其他方向)流,先向东流后向南流落差落差大(小)水系形态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支流支流多(少)河道特征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考题链接](2020·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2)变化:径流量减少;输沙量减少。原因: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解析第(1)题,“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第(2)题,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为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降水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第(3)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尼日尔河自迪雷—洛科贾河段,河流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规范答题6海水性质和运动类综合题1.海水的性质温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水温高(低)原因纬度低(高),太阳辐射强(弱);受暖流(寒流)影响;受陆地影响大(小),增温快(慢),降温快(慢);水深增加,水温降低盐度分布由东向西增加(减小),盐度高(低)原因降水少(多),蒸发旺盛(少),受暖流(寒流)影响,海域封闭(开阔),无(有)淡水注入密度分布由东向西增加(减小),密度高(低)原因水温低(高),盐度高(低),深度深(浅)2.海水运动波浪特点波浪高(低),规模大(小),形式多(少),危害大(小),利用难(易)影响塑造海岸地貌,破坏自然环境,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潮汐特点周期性,潮位高(低),影响大(小)影响利于发电,清洁、可再生洋流特点向南(北)流,规模大(小),呈顺(逆)时针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渔场的形成;多冰山,不利于海上航运;顺风顺水(逆风逆水),航速快(慢);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扩大污染范围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现象形成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减弱,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海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加剧洪涝,秘鲁渔场减产;西太平洋地区相反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增强,沃克环流增强东太平洋海区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加剧干旱,秘鲁渔场增产;西太平洋地区相反4.渔场形成角度答题术语生存空间河道宽阔/河面广阔/大陆架广阔,生存空间大;天敌少水温水温高,适宜鱼类繁殖,生长快(水温低,生长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较低的环境)光照大陆架海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盐度淡水、冷水鱼类喜低盐水域;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饵料为鱼类生长提供丰富饵料;河流注入/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考题链接](2021·广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南部受极地东风吹拂,自东向西流动;北部受盛行西风吹拂,自西向东流动;受到海陆轮廓约束,发生旋转;离岸的陆坡流也对罗斯环流起到驱动作用。(2)受到极地东风的吹拂,向西北方向漂移;受到罗斯环流的影响,沿着环流顺时针漂移;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移。(3)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解析第(1)题,罗斯环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风带的影响,加上陆坡流、大陆形状和其他洋流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罗斯环流。第(2)题,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盛行风、洋流和地转偏向力。第(3)题,海冰融化加速可从海冰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海冰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速海冰融化。规范答题7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综合题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综合题答题模板思考方向答题模板气候位置、地形、洋流等①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④洋流影响气温和降水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①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②河流、海洋、冰川对地貌造成影响。③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也影响地貌水文气候、地形、植被、土壤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汛期、水能等。②地形影响河流的含沙量、水能等。③植被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和水量变化。④土壤主要影响河流的含沙量等植被位置、气候、地形、土壤等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下,发育的植被不同[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克赛钦湖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封闭型高原湖泊。材料二某研究小组在阿克赛钦湖中心深水区采集完整的沉积岩芯,按粒级大小将沉积物分成黏土、粉砂和砂3个等级。根据不同类型沉积物含量和粒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将该沉积岩芯按照深度分为4个阶段。材料三图一为阿克赛钦湖采样点位置示意图。图二为阿克赛钦湖岩芯粒度参数及沉积物组成示意图。(1)描述阿克赛钦湖沉积物的构成及变化特点。(2)推测影响阿克赛钦湖沉积物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3)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Ⅱ阶段沉积物的形成过程。[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构成:以粉砂为主,黏土次之,砂质含量最少。变化特点:第Ⅰ和第Ⅳ阶段,沉积物含量比较稳定;第Ⅱ和第Ⅲ阶段,沉积物含量变化较大。(2)气温。阿克赛钦湖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补给;气候温暖时期,冰川融水补给多,湖面上升,水动力搬运弱,沉积物粒度细;气候寒冷时期,冰川融水补给少,湖面下降,水动力搬运强,沉积物粒度粗。(3)封闭性高原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干旱,湖区植被稀疏;Ⅱ阶段气候寒冷干燥,冰川融水补给少;湖水蒸发加强,湖泊水位降低,湖面收缩;水动力增强,沉积物粒径偏大。解析第(1)题,据图文材料可知,图二四条曲线自左向右分别表示黏土、粉砂、砂的比例随深度的变化及平均粒径随深度的变化。从沉积物构成看,以粉砂为主,其次是黏土,砂的含量最低。从四个时段看,Ⅰ和Ⅳ,沉积物的含量比较稳定,Ⅱ和Ⅲ,沉积物的含量变化大。第(2)题,据材料一“阿克赛钦湖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封闭型高原湖泊”可知,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图示区域北部有冰川分布,说明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气候温暖时期,冰川融水补给多,湖面上升,湖面和冰川的相对高度减小,河流的落差减小,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的粒径小;气候寒冷时期,正好相反。第(3)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湖泊属于内陆封闭性高原湖泊,气候干旱,湖区植被稀疏,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小;读图可知,Ⅱ阶段沉积物的粒径偏大且变化比较明显,说明Ⅱ阶段气候寒冷干燥,冰川融水补给少,湖水蒸发旺盛,湖泊水位降低,湖面和冰川的相对高度增大,流水的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沉积物粒径偏大;此阶段气温变化较为明显,沉积物的粒径变化大。规范答题8自然带与自然环境差异类综合题自然带与自然环境差异类综合题答题模板思考方向答题思路自然带特点以××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区,分布范围大(小)成因纬度低(高),海拔低(高),热量充足(不足);距海近(远),地处迎风坡(背风坡),降水多(少)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由低纬向高纬,热量减少);干湿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发生显著变化)雪线/林线纬度低(高),地处背(迎)风坡,雪线高(低);纬度低(高),降水多(少),蒸发弱(强),林线高(低)[考题链接](2021·河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一)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二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1)据图二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3)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水土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土资源丰富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应发展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应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读图,该区域谷底为落叶阔叶林,坡地为疏林草原,顶部为灌木草原,落叶阔叶林到疏林草原主要是水分的差异,谷底海拔低,蒸发量小,水热相对丰富,故适合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坡地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森林减少,草地增加;丘陵顶部,水热不足,分布有耐寒、耐旱的灌木丛以及草本。第(2)题,根据材料,该地土壤干燥化是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首先应从坡耕地变为林草地入手,植被生长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山坡陡,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蒸发量大,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森林退化;森林的郁闭度较低,加剧蒸发,所以使林地干燥化。第(3)题,植被应因地制宜的配置,谷底水热条件好,布置落叶阔叶林;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应布置郁闭度高的草本,一方面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减少土壤干燥化;山顶海拔高,气温低,土壤贫瘠,所以应布置耐寒以及耐旱的灌木丛和草本。规范答题9自然灾害类综合题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措施答题模板(1)自然灾害分布分析角度答题方向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时间分配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2)自然灾害成因分析角度答题方向自然原因地形复杂,地壳运动频繁;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久旱或持续性降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3)防灾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方向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山天池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冰川湖,湖面海拔1910m,面积2.44km2,年均温2.27℃,降水集中在夏季。发源于高山冰川末端的三工河为汇入天池的最大支流,也是湖水外泄的唯一通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工河流域泥石流频发,严重制约了天池旅游业的发展。为治理泥石流灾害,当地采取了拦截沉沙的工程措施,主拦沙坝宽达235m,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宽的拦沙坝,并在三工河入湖口之前营造人工湿地,引入乡土的湿生、中生植物,进行人为辅助的自然修复。下图示意天池水系及三工河治理项目。(1)简述三工河对维持天池景观的意义。(2)分析三工河流域泥石流对天池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3)说明三工河下游进行人为辅助自然修复的必要性。(4)指出三工河流域泥石流治理措施所起的作用。[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接纳高山冰雪融水,为天池提供充足、清澈的水源;湖水可通过三工河外泄,促进天池水体的自然更新,利于维持水质稳定。(2)输送大量泥沙在天池淤积,导致天池面积减小(水深变浅),水体核心景观被破坏;泥石流毁坏公路等基础设施,降低景区接待能力;泥石流主要爆发时期与旅游旺季(夏季)重合,威胁游客人身安全,可能导致景区关闭。(3)泥石流掩埋沿岸植被和土壤,裸露的土壤贫瘠,自然恢复难度大;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集中,生态系统脆弱,自身恢复能力低;植被破坏和地表裸露导致景观观赏价值下降,制约景区发展,亟须人工修复。(4)减少天池泥沙淤积;降低流域地质灾害风险;丰富天池景区的景观类型。解析第(1)题,据材料“三工河为汇入天池的最大支流,也是湖水外泄的唯一通道”可知,三工河能够调节天池的水量,使其保持动态平衡;三工河发源于高山冰川末端,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三工河为天池提供优质、充足的冰雪融水;湖水通过三工河外泄,促进天池的水体循环,维持较好的水质。第(2)题,据材料“三工河为汇入天池的最大支流,也是湖水外泄的唯一通道”可知,三工河流域的泥石流降低三工河的水质,增大含沙量,使天池泥沙淤积增加,水质下降,水量减少;泥石流会冲毁道路和房屋,降低景区接待能力;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发生泥石流,夏季为旅游旺季,泥石流爆发威胁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第(3)题,采取人为辅助修复主要是自然修复时间长或者难度大;三工河汇入天池,根据材料可知天池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恢复难度大;根据材料可知三工河流域多发泥石流,泥石流填埋植被和土壤,不利于自然恢复;泥石流多发,植被破坏严重,影响旅游景观,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自然恢复时间长,需要人为辅助修复。第(4)题,泥石流治理后能够减少天池泥沙淤积,增加水量,提高水质,改善旅游景观,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治理泥石流能够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规范答题10人口类综合题1.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分布是否均衡;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集中原因自然原因气候温和湿润(凉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水源充足;矿产丰富;环境优良等经济原因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等社会原因教育环境好;政治稳定;政策优惠;宗教信仰相同(或自由)2.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1)人口迁移的原因的答题模板(2)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答题模板3.人口问题问题原因影响增长过快经济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政治独立;医疗卫生的发展;传统观念影响人地矛盾加剧,环境问题突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负增长或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好;社会福利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技术进步;文化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阻碍经济发展性别比失调传统观念的影响;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战争;移民等婚配困难;影响社会安定[考题链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迁移趋势更加显著。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析南北方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异规律及机理,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演进过程。下表为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km2)。研究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标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密度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密度1982633822273167520819906397225332045236200084783280325642562010956303024421227120208879332747579276(1)据表描述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原因。(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分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始终大于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总体向南移动;南北方地区内部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人口过度集聚。(2)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随着城镇化发展,南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差异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对人口吸引力强。(3)导致南方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振兴;人口在少数大城市集聚会带来城市环境质量变差、人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解析第(1)题,由表格数据可知,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人口密度大于北方,南北方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南移;南北方地区内部城乡经济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第(2)题,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城市发展较早、较快,经济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对人口的吸引力大;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经济水平较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第(3)题,南方人口密度大,北方人口密度小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多,环境问题严重,管理困难,就业压力增大。规范答题11城市类综合题1.城市布局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沿海,海运便利社会经济条件临近公路、铁路(位于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的大力支持2.城镇化问题分析角度相关要点生态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社会问题人口大量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过多的人口造成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伴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设施不能与之相适应,易发生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其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求等3.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重视城市绿化,保护城市水域;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等。[考题链接](2022·安徽淮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动力。经济发展是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等也影响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四类地区。下图为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1)简述2001~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2)归纳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3)列举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不断增加;低协调城镇不断减少;由以低协调城市为主转变为以中等协调城市和较高协调城市为主。(2)总体上分布不均,东部和中部协调程度高,西部、北部和南部协调程度较低;高协调城市主要分布在上海到南京长江沿线及杭州市;较高协调城市分布在高协调城市的周边,且成片分布;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多位于皖南、皖北、苏北和浙南地区;中等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低协调城市面积较小。(3)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加大城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运输网;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采取更多优惠政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等。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可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中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所在的范围扩大,说明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不断增加;低协调城镇化范围减小,且2001年低协调城市比重较大,到2016年以中等协调城市和较高协调城市为主。第(2)题,据图可知,各种协调城市分布不均,东部和中部主要以高协调城市为主,而西部、北部和南部协调程度较低;上海到南京长江沿线及杭州市沿线主要以高协调城市为主;较高协调城市分布在高协调城市的周边,且成片分布;而皖南、皖北、苏北和浙南地区主要以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为主;从面积来看,中等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低协调城市面积较小。第(3)题,加强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充分依托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该地区转移,缩短产业升级的周期,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进而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等。规范答题12农业类综合题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关键词答题思路观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3.农业生产特点特点答题思路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规模规模大或小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或低劳动力劳动力投入多或少资金资金投入量大或小经营模式分散或农场熟制一年×熟4.区域农业发展(1)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表现环境问题农业污染严重,土地(耕地)退化,草场退化(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结构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渔业)比例过大(小),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布局农业布局不合理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农产品品质差市场销售商品率低,价格低(2)农业发展的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高产、稳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考题链接](2020·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2)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仍需进口。(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解析第(1)题,适宜咖啡种植的地区应具备以下条件: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并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在1000~2300米最适宜。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咖啡生豆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但由于部分生豆出口,导致国内咖啡生豆仍需进口。第(3)题,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政策优惠。第(4)题,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种植技术;对咖啡生豆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专业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品牌;加快咖啡销售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培育国内外市场。规范答题13工业类综合题1.工业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自然因素原料、燃料、水源、土地××等原料丰富(缺乏);××等能源丰富(缺乏);靠近(远离)河流,水资源丰富(缺乏)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农业基础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农业基础好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环境要求政策支持;环境优美(污染严重)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市场指向型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动力指向型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等能源较丰富的地区技术指向型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3.工业的影响关键词答题思路经济影响经济水平、相关产业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就业、生活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环境影响污染、土地、资源造成(大气、水、土壤)污染;占用土地;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发展措施关键词答题思路技术投入、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技术;研发新技术资金引进、投入吸引外资;增大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制度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结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生产方式循环、清洁改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考题链接](2021·广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上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西移,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2)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汽车研发人才多;研发资金充足;与苏州市形成战略合作,有政策支持;“长三角”人口密集,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三地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地应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范围和规模扩大,冷点区域减少;热点区域分布往西移动,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第(2)题,该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产业基础、人才、科技、资金、政策和市场等方面回答。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上海市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汽车研发人才多;经济发达,投入资金雄厚;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协定,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政策支持;“长三角”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第(3)题,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可以从发挥各地优势、打造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等方面回答。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嘉定区经济发达,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相对土地丰富,劳动力较廉价,又有政策支持,可以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市则利用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从而构建汽车产业链;优劣互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为实现长远发展,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为更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应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规范答题14服务业类综合题1.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思考方向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地形类型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效益及组织形式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商品的类型人文因素市场影响服务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影响服务业的布局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及成本影响服务业的类型集聚服务业集聚影响其经济效益、知名度和影响力政策法规影响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网络信息技术使服务业的地理空间限制逐渐减弱2.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分析方法[考题链接](2021·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产业类型:第三产业。企业类型: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2)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3)该品牌知名度高、品质较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主要目标消费者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人。(4)邻近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借助上海的机场、港口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通勤),昆山也有消费需求;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解析第(1)题,客户到咖啡馆消费,支撑了咖啡馆蓬勃发展,客户消费水平高,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主要来自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第(2)题,由图可知,整体上,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不均,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品牌知名度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故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人员,如高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另外,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有文化内涵,主要目标消费人群也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消费者,如大学生等。第(4)题,由图可知,昆山邻近上海,而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布局在昆山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昆山邻近上海,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布局在昆山便于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便于借助上海的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等,方便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昆山地处上海附近,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昆山也有该咖啡品牌的消费需求;与昆山相比,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故选址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规范答题15交通类综合题交通类综合题答题模板答题角度常用术语交通布局交通网密集(稀疏);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单一);连接××地区和××地区;××地交通网密集,××地交通网稀疏交通运输方式评价速度快(慢);运量大(小);成本高(低);灵活性好(差);连续性好(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小)交通线区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受自然条件(自然灾害)影响大(小);自然资源丰富,促进资源开发;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社会经济条件:连接××和××地区,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对人口的影响交通便利(不便),人口稠密(稀少),有(不)利于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影响交通便利(不便),城市众多(稀少);交通条件的变化,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沿交通线往往形成城市带对资源开发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促进商品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交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繁荣与稳定;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带的形成;促进物资运输,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不合理的交通建设,会破坏地表结构,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占用耕地[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勒拿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河道宽阔、水深较浅,但勒拿河中下游一直没有桥梁。俄罗斯冰城雅库茨克位于勒拿河谷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之一,人口仅有30多万,夏季跨过勒拿河仍依赖气垫船。雅库茨克跨勒拿河公路桥项目,经过多年规划,2019年底终于得到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将由中俄公司联合承建,预计2025年可投入运行,该桥将把区域内铁路、联邦公路、地区公路、河港、国际机场等连接起来。下图示意勒拿河流域。(1)试对“勒拿河中下游一直没有桥梁”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简述勒拿河大桥建设与中国公司合作的原因。(3)简述建设勒拿河大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气候严寒,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河道宽阔,修建桥梁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成本高,对环境破坏大;河流结冰期长,大部分时间可以从冰上过河;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对桥梁的需求不足。(2)我国桥梁建设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东北和青藏高原上路桥建设的经验均可借鉴;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有政策与资金的支持。(3)连接公路、铁路、河运和空运等交通方式,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雅库茨克交通枢纽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区域内及区域间的联系,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便利;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为出行提供便利。解析第(1)题,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该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俄罗斯地域辽阔,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地广人稀,运输需求量小;河流封冻期长,冰层厚,大部分时间可以从冰上过河,便于通行;河流解冻后,水流平稳,有便捷的气垫船;气候恶劣,冻土广布,建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工程量大,成本高;地处高纬,生态脆弱,建桥对环境破坏大。第(2)题,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友好,大桥建设有两国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勒拿河公路桥建设难度大,工程量大,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质量好,东北和青藏高原上路桥建设的经验均可借鉴;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造价低。第(3)题,由材料可知,勒拿河公路桥将把区域内铁路、联邦公路、地区公路、河港、国际机场等连接起来,完善雅库茨克地区的立体交通网,促进雅库茨克交通枢纽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区域内及区域间的联系,促进该区域的生产协作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出行,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收入。规范答题16区域发展战略类综合题1.我国不同时期的宏观发展战略2.某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思路(1)分析区域的范围、位置、地形、人口、面积、交通、城市、经济等概况。(2)分析区域发展背景——结合区域的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工业、农业、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等)、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展开分析。3.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①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②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③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④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2)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措施①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的联系。②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③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④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⑤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考题链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22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和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进行存储、计算、反馈。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具有高温、高耗能的特点。综合考虑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全国共规划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图一)。成渝枢纽是其中唯一位于西部的“东数”。成都市规划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被选定为起步区(图二)。(1)与东部相比,简述我国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的有利条件。(2)分析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作为成都市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共同区位条件。(3)分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对成都市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4)列举“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发展的产业。[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气候适宜,有利于数据设备降温。(2)现有数据中心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主要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外围,土地成本相对较低;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线路多,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3)进一步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吸引资金、人才,促进技术创新(输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借助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据(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有助于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提升成都数字经济水平。(4)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绿色能源产业、IT设备制造业、土建工程产业等。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国家算力枢纽占地规模较大,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中发热量大、能耗高,规划时主要考虑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从土地及产业布局角度看,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从气候角度来说,西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可以增加自然散热的时间,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能源角度来说,西部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发电成本较低,且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数据中心的运行。第(2)题,影响数据中心的区位因素可从能源、市场、技术、土地、交通、政策、产业基础等方面回答。结合图二信息,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数据产业发展时间较早,现有数据中心多,有一定产业基础;主要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外围,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多;区内高速公路、机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完备,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政府规划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大。第(3)题,成都市产业升级主要指现有第二产业向高技术工业或第三产业转型,对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要求较高。因此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调整生产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吸引资金、人才流入,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进驻,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可以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第(4)题,由材料可知,“东数西算”工程需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因此可带动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IT设备制造业等发展;由材料可知,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具有高温、高耗能的特点,可带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大型工程的建设会带动土建工程产业发展等。规范答题17可持续发展类综合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类综合题答题思路思路具体内容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限制因素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⑥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区域协调发展①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全县东、西、北三面被中低山环抱,喀斯特地貌占全县土地的60%。该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降雨多集中在春末夏初。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红岩村距县城14km。20世纪90年代之前,红岩村经济发展落后,在此之后,红岩村村民不断探索,发展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一),上山垦荒种柿子树,屋前屋后建栏养猪,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21世纪初,红岩村村民开始走上了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从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成“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二)。(1)简述红岩村养殖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当地喀斯特地貌区的果农并未跟风种植柑橘,而是选择种植耗水较少的柿子树。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简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当地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牲畜消耗果皮等废料,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牲畜的粪便可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果园提供有机肥;增加肉类产出,丰富农产品的种类。(2)当地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喀斯特地貌区下渗强烈,地表水资源短缺;柿子树需水量较少,耐旱性较强。(3)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降低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规模;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观光旅游。解析第(1)题,读图一可知,猪以果皮等为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使废弃物充分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猪粪产生沼气,用于发电、生产、生活用能等,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猪粪还可以产生沼肥,为果园和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养殖家猪可以生产猪肉,提供优质农产品。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降雨多集中在春末夏初,降水集中度高,雨季短,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喀斯特地貌占全县土地的60%,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下渗强烈,地表水资源短缺;柿子树生长耗水较少,耐旱性较强。第(3)题,图中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部门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收入,吸引人口迁入,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循环经济增加发展机遇,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循环经济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观光旅游,带动民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规范答题18地理环境特征及区域差异类综合题1.自然地理要素思考方向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思考方向答题术语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地理要素思考方向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镇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镇化水平××农业农业类型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以××工业为主区位条件原料、能源、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生态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考题链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为贵州省和黑龙江省的比较。贵州省黑龙江省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全年多阴雨;农业类型多样;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3852万人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多湿地;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3125万人材料二下图为贵州省和黑龙江省地形示意图。(1)比较贵州省和黑龙江省的地形差异。(2)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贵州省全年多阴雨的原因。(3)归纳黑龙江省湿地的形成条件。(4)分析贵州省农业类型多样且商品率低的原因。[考题链接答案解析]答案(1)贵州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黑龙江省: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2)夏季,贵州省因纬度位置较低,且位于我国西南,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贵州省位于准静止锋的锋面之下,为锋面雨控制区域,阴雨较多。(3)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存在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4)水热条件好;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人多地少,农业商品率低。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地形示意图可以看出,贵州省海拔相对较高,以山地丘陵为主,黑龙江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贵州省海拔大致从1900多米过渡到700米以下,地势起伏大;地势总体从西南向东北降低。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大,山地海拔较低,地形起伏较小;地势总体南北高、中间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在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南下冷气团在贵州省受到山脉阻挡,停滞不前,从而形成准静止锋,贵州省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较多。第(3)题,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为湿地形成带来水分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积水不易排出;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发育有永久冻土层,地表积水难以下渗;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蒸发量小。第(4)题,农业类型多样:所处纬度低,热量水分条件组合较好,可满足作物的生长;从平地到高原,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在不同海拔各异,可发展立体农业。商品率低: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所占比重小;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农业主要是自给自足,农业商品率低。规范答题19产业发展类综合题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①邻近××,地理位置优越;②地形平坦开阔(崎岖);③适宜的气候条件;④土壤肥沃(贫瘠);⑤水源充足(缺乏);⑥自然资源丰富(缺乏)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①国内(国际)市场广阔(狭小);②交通便利(不便);③劳动力丰富(缺乏)而廉价(价格高),劳动力素质高(低);④科技发达(落后);⑤优惠的政策等环境条件距居民区远近、风向、河流流向①距居民区较近(远),对居民区污染较重(轻);②位于盛行风下(上)风向,对居民区(城区)污染轻(重);③位于河流上游(下游),污染较重(轻)2.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方向满分术语环境问题(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资源问题资源短缺(枯竭)、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失业率高、人口压力大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比重过大,重化工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3.经济发展措施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科技教育,引进人才;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交通;加强政策引导(提供优惠政策)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高产、稳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工业加强企业管理;达标排放;发展科技,实行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改善交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考题链接](2022·广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合同登记与备案
- 2024年度物联网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合同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转让标的及转让条件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退出机制合同
- 幼儿园大班课件
- 《地产销售报告》课件
- 2024年商场电梯清包维修保养项目合同3篇
- 八年级物理上册 3 物态变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度企业物业租赁合同
- 2024年度玻璃制品销售合同simpletemplate
- 新《烟草专卖法》应知应会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新版)管道工(初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Happy Birthday!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 做一颗硬核牛油果让勤励成为青春底色课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 糖尿病教育幻灯片
- 小区物业、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生鲜肉购销简单合同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 2024-年体育赛事承办合同协议书共五则
- 职熵-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