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教学浅探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地坛不只是地坛,母爱不只是母爱——《我与地坛》教学浅探

文本分析:

作为节选内容,受内容限制我们不能呈现完整内容,不能呈现章节之间的关联,然而我们从文本建构理论上倒推作者创作思路,先入为主地就会紧抓题目,因为题目有概括全文内容、结构上串联章节等作用。但从教学论角度设计教学,我自己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地坛"的内涵价值及其在本文贯穿始终的精神意义。所以,我得设计一个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对题目产生疑惑。恰巧在与一位老师说课时,这位老师将一、二章作为两个课时,割裂开来,按照“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分别教学。我自认为如此讲授会浅化地坛的价值,那么就难于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情感,从而在说明题目《我与地坛》的合理性上欠妥。我又利用网络再深入了解这两章的相关解读。然而百度搜索,基本都是将这两章内容分别概括为:我与地坛的不解之缘;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及由此产生的自责感。也就是说,对于前两章的学习和理解基本就是这样一分为二地处理。

教学构想: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学,我始终觉得章节之间某种关联被忽略了,于是我反复阅读,将前两章可见的和隐藏的一些问题罗列出来,最终都可以回到起点,即从题目入手。

一.逻辑质疑:作品题目《我与地坛》,是否以偏概全,文不对题?(“地坛”是否辐射全文,地坛在作者心中的价值和意义是否很大?)

二.主次质疑:在“地坛"和“母亲”上,到底谁主谁次?(地坛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01

过程梳理:

一.地坛的价值和意义

要理解作品题目《我与地坛》,还是应该将整篇作品仔细品读,理解地坛对于一个“活到最狂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作者的精神意义。而要理解地坛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地坛”辐射《我与地坛》全文。在全文七章处处有描写,或是作为主角,成为作者专门描写和感悟的客体对象。或是隐身于后台,与作者一起成为审视生命的主体,来展现和思考其它客体对象。可以说,地坛是作者的精神空间,他的身体、他的精神一直在地坛里,地坛是他的精神起点,是他的精神栖居之所,他在地坛完成了精神的超脱,他的人生在地坛重启了。

第一章开头就写道:“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第二章开头写道:“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第三章也写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第四章写道:“现在让我想想,十五年中坚持到这园子来的人有谁呢?好像只剩了我和一对老人。”第五章紧承第四章写道:“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在地坛)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孩子。"第六章写道:“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凄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第七章开头写道:“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通过以上纵向梳理各章,作品题目为《我与地坛》是合理的,并且有助于我们对地坛精神的理解,也启发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对地坛更深厚和更丰富的情感。

2.作者作为思考的主体,近距离地对地坛这一客体细致地感知和理解。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他周围,而且是越搬离他越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他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入了这个院子,就再没长久的离开过他,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聚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起关于死的事。也同样以耐心和的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这绝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他多久,就像是你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这些理解就是地坛的价值,它等待,它目睹,它接纳,它启示……那么,地坛是如何像一位智者来启示作者的呢?在第一章还有几处对地坛的描写,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地坛以它自己来昭示作者去理解个体的生命,理解人的生命。

3.作者作为观察的主体,以地坛的客观景象来映照生命状态,从而理解自己的生命取向。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塌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首先,初见地坛外在之貌:这段描写内容一分为二,前者为繁华的衰落,后者为衰败的繁华。两者形成对比,既是对万事万物宿命的描写,又是通过景物描写,映照作者对生命的独特审美和深刻理解:即使荒芜,却不能衰落。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其次,细节描写园内微小事物:将自己和园子里的这些小生命放在同一个生命高度,理解他们的生命环境和生命姿态:竞相生长、片刻不息。再不堪的生命也有向生而活的本能。所以“死"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却绝对不是生命的努力方向。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他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了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什么,然后又到哪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他们镇静的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他们依然镇定的站在那儿,他们没日没夜的站在那儿从你没出生一直站在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最后,排比描写地坛的精神气质:作者以独特审美力和细腻的感受力表现地坛的精神气质。这十五年来,作者感受到园子随着时间流逝的的变与不变,从而理解生命随着时间流逝的变与不变,从而坚定生命中的某些坚守。“坚守”就是对作者在这段描写文字前提到的一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的抽象答案。也是对这段描写文字后的第二章“回忆母亲”内容的引出,从而在这一章解决“坚守的具体答案”,母亲,就是具体答案的具体解释。

二.地坛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地坛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他的。”可以说,母亲的形体被时间(或者说,被一切苦难)任意摧残,然而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由地坛到母亲的自然联想,使文章内容从描写地坛自然过渡到回忆母亲。所以说,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坚守。

而这种爱绝对不只是疼爱。作者在第二章第二段开头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对这种“爱儿子”和“理解儿子"的解释,作者在原文中是这样阐释的:他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儿无法代替。他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他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的最苦的母亲。所以,第二章的梳理可以沿着两个问题去思考:

1.母亲如何理解儿子?要理解儿子,就要思考如何爱儿子,思考孩子的思考。这恰恰就是感性与理性的斗争,恰恰就是母亲心灵的焦灼和煎熬,恰恰就是母亲的苦难。

文中多处借作者的理解展现伟大母亲的内心世界:“不该阻止”“又担心"不宜问”“犹犹豫豫"想问而不敢问”“无言"……等,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还原。

作者还借两个具体事件:“目送儿子”中我返身回来取东西,母亲竟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寻找儿子"中母亲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回他四处张望的情景,他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无法知道有多少回他没找我,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到这些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深彻。地坛是母亲苦难的见证者,也是母亲伟大的验证者。

然而,面对这些苦难,母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因为她是聪慧和坚忍的。面对儿子坏到极点的脾气,发疯一样离开家,中了魔似的不说话等极端行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面对我摇车去地坛,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是给我的提示。儿子不在家里的漫长时间里,她准是最后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她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幸福……是啊,这就是母亲的聪慧,母亲对儿子生命的尊重,母亲对儿子思考的思考。

2.作者能否找到母亲想要他找到的路?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而“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他去世之后,他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其实这恰恰应该是我想要找到的那条路,也是母亲想要我找到的那条路。也是母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