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_第1页
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_第2页
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_第3页
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_第4页
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远古时期,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氏族、部落。战国时人记得“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汉朝时人则说黄帝、尧帝时天下就有“万国”。文献所载古人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与考古学家的推断是契合的。苏秉琦考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六大区系丰富的资料,指出文化遗址的分布呈现着“满天星斗”的状态。费孝通指出:“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点。”我们考索的眼光不妨再放远一些。从“满天星斗”的天下万国到秦汉时代天下一统的大帝国的形成这中间经历了数千年之久。正是在这个时段里,大大小小的数以万计的氏族、部落正历经着融汇的历史进程,从“万家”到“一家”,这是上古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诸多氏族、部落融汇为中华民族的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个时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天下一家”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大致有两个思路:一是将天下作为皇帝一家(或一人)的私产;二是将其理解为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后世称颂皇帝的臣工常从前一思路说话,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则多取后一思路。历来的有识之士强调“天下一家”是谓天下一统,唐儒杜佑说:“秦汉以降,天下一家,即岭南献能言鸟及驯象,西域献汗血马,皆载之史传以为奇物,复广异闻,声教远覃。”宋儒欧阳修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欧阳修和杜佑的说法一致认为“天下一家”,指的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惟有在此局面下,物品得以交流、士人可以平等参加科举考试。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反过来说,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历经了诸氏族、部落之间漫长时段的相互融汇。在融汇的过程中,氏族、部落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学习的进路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大势,此一历史发展大势,可以用“认同”进行概括。诸氏族、部落间的“认同”,以及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认同”,如对于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也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的。而国家认同,则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节选自晁福林《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国家认同》)材料二: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材料三: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胸怀仁爱之心,践行互助之义,济人之困,解人之忧,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节选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战国时人、汉朝时人、苏秉琦和费孝通的观点,说明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存在着“满天星斗”的“万国”。B.称颂帝王的臣工常将“天下一家”理解为天下是皇帝一人的财产,而皇帝却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C.天下一家局面的形成,是“国家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是诸邦国、部落间的“认同”,是对中央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D.白衣战士冲锋在前、普通人坚守岗位、八方支援物资,这些场景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杜佑和欧阳修的观点,意在表明天下一家指天下一统。这种局面有利于扩展见闻、远播教化、交流物品以及择取人才等。B.材料二中说“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这里的“全世界”与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围一样。C.材料二中“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与材料三中面对疫情我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可见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一脉相承。D.材料一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壮阔的历史进程”,材料二与材料三所涉及的主要事件也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一部分。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这是天下是皇帝私产的观念的体现。B.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天下,是中华民族融汇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分裂的战国而言是巨大进步。C.材料三第一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言的引用,既让文本内容变得丰富,又让传统精神与当代表现相映生辉。D.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在今天都不必要,我们重点还是要关注国家认同。4.材料三中使用的一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试进行分析。5.对于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医猫记李广贤白雪一定是生病了。一大早刘老太太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她倍加呵护地把它从床上抱起来,放到了自己的双腿上。眼前的白雪僵着一张没有表情变化的脸,额上的两撮黑毛也失去了昨日的明艳。虽然保持着平日的睡姿,却没了香眠时的响亮鼾声。不行,必须带它去看医生。可儿孙都在外打工,刘老奶奶只好自己去诊所了。“奶奶,哪里不舒服啊?”村医刘心记问。刘老太太没理会年轻人,而是小心地打开小毯子,将白雪展示在他眼前说:“俺的白雪总不睁眼,你给看看,它咋了?”刘心记愕然片刻,急忙替她将毯子裹了起来说:“奶奶,我这诊所只能给人看病,您还是带着猫咪去渡北李庄找李杏林吧。他开的是宠物诊所,专门给猫狗看病的。”刘庄、李庄同属一个村委,一个在古渡之南,一个在古渡之北,相距也就二里地。可刘老太太年逾八旬,恐怕一口气走不到那儿了。在路口等了片刻,有辆小轿车停在了她面前。“老奶奶,去哪儿?”是邻居家的孙子欢欢,那问话的语气与脸上的笑容高度一致。年轻人的文明让刘老太太舒服了许多,她告诉了欢欢去处。天飘起了细雨,车窗玻璃上很快淌起了一道道的水流。白雪就喜欢这样的天气,它常常去扑打窗户,妄图在屋里擦掉玻璃外的“泪水”。每当这样的时刻,她都会被逗得乐不可支。小轿车将她拉到了李杏林的宠物诊所门口。下车后欢欢告诉她,一个小时后他就回来,让她给白雪看完病在这儿等着。李杏林的诊所,其实就是一间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他六十来岁,天生的一脸喜庆,一看到刘老太太来了,那好听的声音随即布满了房间:“哎哟,刘大娘,您咋亲自来了?让谁捎个口信,我不就去了。”“李医生,客气了。俺的白雪像是得病了,烦你给诊治诊治。”她把白雪轻轻地放到一张小木床上。李杏林没有怠慢,遂将一只手放到了白雪身上。“哎呀!”没想到李杏林脸色骤变,缩回手的那一刻,两只本来讨人喜欢的眼球差点没掉到地上:“都僵了,不会是……”“别胡说!你看它的眼睛,虽然没睁开,但是笑眯眯的;你再摸摸它的皮毛,依然暖融融的。怎么可以胡乱猜想呢?”“噢——”李杏林捋了捋自己的胸口,长长吐了一口气。闭目许久,终于用镇定替换下了吃惊。“那么,再让我听听。”他迟疑一下,转身拿过听诊器,戴在了耳朵上。先听胸部,再听肚子。严肃的面部慢慢现出了笑意:“气若游丝,心跳时有时无。您的白雪恐怕是患上了深度睡眠症。”“啥是深度睡眠症?”“就像有些动物的冬眠,长睡不醒。”“长睡不醒?要是饿坏了咋办?老天爷,白雪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也没法活了。”“大娘,可不敢胡思乱想。这样吧,您将白雪留在这儿,我保证一个星期将它治好。”“为啥非要等上一个星期呢?”“咋给您说呢?白雪这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慢慢调理。如果下猛药让它快速醒来,恐怕会适得其反。”“有道理,俺听您的。”秋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个星期。仅仅七天,对刘老太太来说恍若过了半辈子。第八天一早,她草草喝点粥,也没等着搭便车,一路歇歇喘喘地去了李庄。一进门,她发现李杏林有点不对劲,她心脏像是给揪了一下。“大娘,听我慢慢跟您说。”“是不是要告诉俺一个不好的消息?”“不不。这样跟您说吧,白雪是醒过来了,但是,它有可能会失忆。也就是说,它也许一时记不起您了,会对您感到陌生。”“怎么可能呢?哦,俺的白雪呢?”刘老太太一脸的不相信。“在那儿。”顺着医生手指的方向,她看到了一个铁丝做的笼子,笼子内卧着一只通身雪白的猫咪,亮白的额上长着的两撮黑毛也恢复了往日的明艳。“好白雪,俺就知道你不会丢下俺的。咦!才住了几天院,俺咋就觉着你比来时年轻了?”她蹲下去,想要打开笼子去抱它,谁知猫咪把头一缩,发出了陌生的呜呜声。“看来它真的失忆了,”说着,不无失落地站起身来。“大娘,我向您保证,最多一个星期,它就能与您交好如初。”此时此刻,李杏林似是如释重负,露出了本真的笑容。她满怀感激地抓过李杏林的手,端详起来。这双手除了几道像是猫爪留下的伤痕外,与别人的手也没啥两样。最后她摇了摇那双手,道了声“谢谢!”。一个星期未过,白雪真就恢复了记忆一般与主人交好如初了。刘老太太也眼看着恢复了原先的健康气色。不过,有一点让她怎么都想不明白:白雪雪白的额头上那两撮曾经明艳喜人的黑毛,竟然一天天地淡了下来,并最终也转为了雪白……(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白雪一定是生病了”简洁明了,说明刘老太太养的猫咪白雪生病了,拉开了医猫故事的序幕,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刘老太太一到诊所只顾着将白雪展示给村医刘心记看,后来去看医治后的白雪时也不等搭便车就走去李庄,说明她是一个急性子的人。C.刘老太太与李杏林先后以“胡乱猜想”“胡思乱想”说对方,前者是刘老太太不愿相信白雪已经死去,后者是李杏林不愿吓到刘老太太。D.刘老太太来查看白雪时,李杏林的表现有些不对劲,直到刘老太太相信了白雪失忆的说辞后,他才如释重负,体现了他紧张的心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邻居家的孙子欢欢这一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从其对刘老太太的态度中不难看出他的热情淳朴。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写刘老太太由车窗玻璃上的水流联想到白雪喜欢扑打玻璃外的雨水,增添了人与猫间的温情色彩。C.“秋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个星期”烘托了刘老太太在等待接白雪回家时内心的悲伤沉郁。D.小说在刻画李杏林的形象时,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使这个宠物医生的形象跃然纸上,鲜明生动。8.小说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白雪已经死掉了这一事实,但是从文中的多处细节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宠物医生、刘老太太、白雪这三个主体的深刻意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姚希孟,字孟长,长洲人。生未周岁,父颖庵逝世;母文太君方二十有二,坐荼蓼中,乳血杂哺。外大父文卫辉公甚器之,尝曰:“外孙与吾儿,异日当比圭廊序。”壬戌,舅震孟为廷对第一人,与希孟同官翰林。是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与希孟同道相勖,每言:“世界即有缺陷,只此方寸却缺陷不得耳。”庚申后,有停封、移宫诸秘事,杨、左先后发疏,皆从希孟质疑义,希孟亦匡直不辞。亡何,震孟以建言归,希孟亦请假予告。里居二年,党祸既发,诸君子就槛中,累累无一免者。希孟出对朋友,凝涕在睫,太君亦微闻外间有异,疾日笃,遂不起。希孟绝水浆三日扶榇出国门徒步哭趾血目肿。丙寅三月,缇骑至吴门逮周忠介,齐民数万为呼冤,捽旗尉杀之。当事者愠,欲迁祸于希孟,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戳五人,余置不问。希孟始放迹湖山,自谓得生之余也。崇祯改元,以右庶子充经筵日讲。希孟在讲筵,本正叔、淳夫之意,竭诚悟主。是时,忌者犹虑希孟以文行被主知,乃阴摘讲章语深中之,遂废置,不复起用。希孟局量恢廓,才识通敏。见万历以来数十年邪正消长之势,欲以宽大持之,其于世务,凡人才、兵农、河渠、漕屯之事,无不讲究。尝语当道诸君子“宜先实事,后虚声”,故人皆以“救时宰相”目之。而不究其用,为世所惜。(节选自张岱《石匮书后集》)材料二: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七》)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希孟绝水浆A三日B扶榇C出D国门E徒步F哭G趾血H目肿。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勖,文中指勉励、鼓励,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勖尔植”的“勖”意思相同。B.笃,文中指加重,与《陈情表》中“刘病日笃”的“笃”意思相同。C.语,文中指说、告诉,与《项脊轩志》中“述诸小妹语”的“语”用法相同。D.考,文中指考证,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考”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希孟身世凄苦,父亲早逝而母亲在艰难的环境中抚育他,他的外祖父对其期望甚高,认为他与自己儿子震孟必定能同朝为官。B.姚希孟对诸多正义之士被捕囚禁深感悲痛,再加上其母离世的沉重打击,促使他在险遭牵连之后,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C.姚希孟凭借右庶子的身份为崇祯讲筵,他以正叔、淳夫的思想为根本希冀皇帝有所醒悟,不料所讲言论被人中伤而遭免职罢官。D.姚希孟气量宏大、才识敏捷,目睹朝堂正邪势力的消长之势,想用宽大之法处置,虽被誉为“救时宰相”,可惜最终不被任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戮五人,余置不问。(2)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14.姚希孟哪些行为体现了顾炎武所说的“不空言、重实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龙潭①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②轻。临流欲写猗兰③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①龙潭:滁州的龙池。此诗作于平定宁王叛乱后,被张忠陷害之时。②葛衣:泛指夏季穿的衣服。③猗兰:即《猗兰曲》,古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多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花香、溪声激发了诗人的游兴,先从嗅觉、听觉写起,扣住夜坐龙潭落笔。B.颔联化用《鸟鸣涧》诗句,用“月出”“鸟鸣”“空山”等景物突出了月夜的清雅、幽静。C.颈联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表现了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的忧郁心情。D.诗中“幽人”形象具有中国传统隐士文化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16.本诗末句一个“情”字总揽全诗,是文言文“当自求诸心”的表现,富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失误后要及时止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表述,表明诗人要告别过去,放眼未来,这两句是:,。(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3)杜甫《蜀相》中“,”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四十年轮椅生涯,肉身的痛苦可想而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充满力量的无形心魂去战胜和超越这种有形的痛苦。幸与不幸,要纵观一生的心路。把活着当作奖赏,依然心怀感恩,才能创造很多的可能性,就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轮椅上,史铁生将他对生和死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观察、对身与心的思辨等都写成文字,他从肉身的痛苦中挣脱出来,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纯洁的心魂感悟生活,他活成了一束光,并且光芒万丈,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人永远在路上,要做的就是①地走好人生之路,而不是轻言放弃,这就是过程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谁②,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欣然前行,谁的快乐就更多些。有时读史铁生,像是进了一条悠远而变幻莫测的隧道,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有许多生活感悟,引导许多人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二)(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一种理论也极有趣,就是说自己老了,①。一位比我年轻得多的至今还不足40岁的作家见我也能不无结巴地与说英语的同行用英语瞎白话一气,便叹息道:“老王你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应该学习英语!”我说:“太好了,快快学吧。”他回答:“我老了。”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他现今的岁数比我要小得多,学习没有年龄控制,所谓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人说自己笨,学也学不成。②,没有学好,谁也不应当责备你。问题在于,努力学习并且学有成绩的人常常被夸奖为聪明,而不肯学习不肯下功夫读书的人却正是自命的笨人。难道我们不知道“笨鸟先飞”的俗语吗?③,为什么不多下点功夫,早下点功夫,先飞多飞一番?请问,到底是不学习而变得比别人笨,还是笨了才不学习呢?到底是学习使人聪明了,还是聪明使人爱学习了呢?这里至少有个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区别吧!20.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难道我们不知道‘笨鸟先飞’的俗语吗?’”中的“我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课前,老师说:“上周已经讲完了第九课,现在我们讲第十课。”B.周朴园对侍萍说:“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C.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转变错误观点,我们要有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D.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都勇于攀登科学高峰。”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在获奖感言中说:“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而皇帝却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二是将其理解为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则多取后一思路”,可知“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的不是所有皇帝,而是“未昏庸的皇帝”,且是“多取后一思路”。故选B。2.B.“这里的‘全世界’与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围一样”错,根据材料一“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材料二“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等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全世界”指全球范围,材料一中的“天下”指中央王朝所统治的区域,二者范围不一样。故选B。3.D.“在今天都不必要”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认同’,如对于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也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的”,可知这些“认同”“不是必要的”,而不是“都不必要”。故选D。4.①表示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或注释;②这一组破折号之间又构成递进关系,共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5.①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也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融汇过程,国家认同是其中重要的因素。②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③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6.B.“说明她是一个急性子的人”错,选项中所说的两个情节说明的是刘老太太对白雪病情十分担忧。故选B。7.C.“内心的悲伤沉郁”错,根据“仅仅七天,对刘老太太来说恍若过了半辈子”,可知此处的描写烘托的是刘老太太的焦急、不安。故选C。8.①小说开头对白雪的神态描写:白雪的表情僵着没有变化,额上的黑毛失去了神采,“睡姿”不变但是没了鼾声。②他人看到白雪后的反应:刘心记“愕然片刻”急忙裹起毯子,让刘老太太去宠物诊所;李杏林将手放到白雪身上后“脸色骤变”,并说“都僵了”“您的白雪恐怕是患上了深度睡眠症”“就像有些动物的冬眠,长睡不醒”“它有可能会失忆”等。③小说结尾对“白雪”特征变化的描写:“白雪”额上明艳的两撮黑毛日渐褪色,最终变为白色。9.①宠物医生:通过宠物医生李杏林这一乡村医生形象,歌颂了乡村医生的仁心善行和人文情怀。②刘老太太:刘老太太的儿孙都在外打工,只有白雪相伴,作者通过塑造刘老太太这一形象,反映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呼吁大家关爱空巢老人。③白雪:白雪是刘老太太的精神寄托,作者通过写白雪生病后刘老太太的焦急与担心,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10.句意:姚希孟三天不吃不喝,亲扶母亲棺木走出城门,徒步大哭,脚趾磨出鲜血眼睛也哭肿了。“绝水浆三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三日绝水浆”,应在“三日”后B处断句;“出国门”是“扶榇”动作趋向,“扶榇出国门”同省略的主语“希孟”构成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可独立成句,故应在“国门”后E处断句;“徒步哭”同省略的主语“希孟”构成主谓结构的句子,可独立成句,故应在“哭”后G处断句。故选BEG。11.A.正确。句意:当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和姚希孟志同道合、彼此勉励。/勉励你们种植。B.正确。句意:疾病日益加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C.错误。动词,说、告诉;名词,话语。句意:他曾经告诉众多的当权人士说“应当先做实事,后求声誉”。/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D.正确。考证;敲击。句意:不考证历朝的典章制度。/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故选C。12.B.“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错,由原文“崇祯改元,以右庶子充经筵日讲”可知,后来他又出仕。故选B。13.(1)然而朝廷评议害怕吴地百姓,担心东南会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仅诛杀五个人,对其他人都舍弃不再问罪。“惮”,害怕;“叵”,不可;“置”,舍弃。(2)重臣懒惰则政事荒废,武将匮乏则四方混乱,于是国家动荡倾覆,宗庙社稷变为废墟。“股肱”,指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爪牙”,武将;“丘墟”,名词作动词,变为废墟。14.①义不容辞地与好友指摘时弊,匡正社稷。②借讲筵之机开导皇帝。③专心于各种世务实事,不贪慕自身虚名。参考译文材料一:姚希孟,字孟长,是长洲人。出生未满周岁,他父亲姚颖庵就去世了;母亲文太君当时才二十二岁,坐在杂草中,用混着血液的乳汁来哺育他。外祖父文卫辉公十分器重他,曾经说:“我的外孙与我儿子,他日定当位列廷堂、同朝为官。”壬戌年,他的舅舅文震孟考中状元,和姚希孟一起官任翰林。当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和姚希孟志同道合、彼此勉励,常说:“时局虽然有缺陷,但内心不可有缺陷。”庚申年后,朝廷有停封、移宫诸多秘事,杨涟、左光斗先后上奏章,都向希孟提出疑问以求解答,希孟也对此匡正不推辞。没过多久,文震孟因为上书直言而辞官,姚希孟也告假归乡。家居二年,东林党祸爆发,众多道义之士被捕拘禁,人数众多无一幸免。姚希孟出来接待朋友,眼含泪水,他母亲文太君也渐渐听闻外边发生变乱,疾病日益加重,最终亡故。姚希孟三天不吃不喝,亲扶母亲棺木走出城门,徒步大哭,脚趾磨出鲜血眼睛也哭肿了。丙寅年三月,缇骑到吴门逮捕周顺昌,数万百姓都为其喊冤,揪操旗尉并杀了他们。当权者恼怒,想要嫁祸姚希孟,然而朝廷评议害怕吴地百姓,担心东南会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仅诛杀五个人,对其他人都舍弃不再问罪。姚希孟便开始远行山泽,自认为是劫后余生。崇祯登基改年号,姚希孟凭右庶子身份担任经筵日讲。姚希孟在讲筵之时,以程颐、范祖禹理学要义为根本,竭尽诚心想让主上有所感悟。此时,妒忌贤能之人仍然担忧姚希孟凭借文章德行被皇上重用,就私下摘取姚希孟讲章中的语句来深深诋毁他,于是他被罢官,不再任用。姚希孟气量宏大、才识敏捷。看见万历以来朝堂数十年间正邪势力的此消彼长,想以宽大为怀,他对于世事,只要是科举选才、战争农事、疏通河渠、漕运屯田等事没有不钻研的。他曾经告诉众多的当权人士说“应当先做实事,后求声誉”,所以人们都将其视为“救时宰相”。然而他最终不能受重用,为世人所惋惜。材料二:先前古人清谈,谈论的是老庄之学,如今士林清谈,谈论的是孔孟之道。没有学到其中的精华却已遗漏其大义,没有探究其根本却已先远离了其末节。不研习儒家经典的文章,不考证历朝的典章制度,不综论当代的现实事务,却拿明心见性的空洞话语,来代替修身治人的实际学问。重臣懒惰则政事荒废,武将匮乏则四方混乱,于是国家动荡倾覆,宗庙社稷变为废墟。15.CC.“忧郁心情”错。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表达诗人的旷达洒脱之情。故选C。16.①对自然美景(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②面对人生波折的豁达之情:颈联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表现了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表达诗人的旷达洒脱之情。③心怀天下的家国之情。尾联“江北江南无限情”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的情怀,诗人心怀天下,心胸豁达,表达对大江南北壮丽风光的无限热爱。1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易错字:谏、捷、满、襟。18.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唉声叹气(长吁短叹)19.①原句使用对偶,“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纯洁的心魂感悟生活”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强调了史铁生是如何从肉身的痛苦中挣脱出来而活成一束光的。②原句使用比喻,把“他”比作“一束光”,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文章、思想和人格魅力散发出光芒,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③改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没有生动地描绘,内容简单,只是叙述他引导许多人前行。20.C“难道我们不知道‘笨鸟先飞’的俗语吗’”中的“我们”,泛指包括说话人在内的所有人。A.“我们”,指说话人老师和听话人学生们。B.“我们”,指说话人周朴园和听话人侍萍。C.“我们”,泛指包括说话人在内的所有人。D.“我们”,指听话人每个同学。故选C。21.①没法学了②如果你确实下了功夫

③既然笨22.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比他现今的岁数要大得多,学习没有年龄限制,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他现今的岁数比我要小得多”错,结构混乱,应改为: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比他现今的岁数要大得多。“学习没有年龄控制”,搭配不当,应把“控制”改为“限制”。“所谓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成分赘余,删去“所谓”。修改后,正确表述为: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比他现今的岁数要大得多,学习没有年龄限制,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3.例文: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在获奖感言中提到个人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个人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个人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诚然,任何时代,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国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而我们也应满怀理想与激情,心怀家国,向上攀登,让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就像18岁的战士陈祥榕说的那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爱国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血脉中最浪漫的情怀。顺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你会听见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痛惜;你会听见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你会听见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他们,还有无数个他们,把个人荣辱与国家荣辱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才能笑谈生死,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首首用血泪写就的壮丽诗篇,那是文人志士的慷慨悲歌,他们用生命在践行个人是一个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