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时空坐标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学习要点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核心概念]编户制度: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编户农民要担负田租、算赋和口赋、更赋、徭役和兵役等。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1.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2.演变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秦朝户籍实行
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①汉朝
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③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分类登记丞相隋唐时期①隋朝:命州县官“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②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按
将户口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
”,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主要是登记人口和土地档案清朝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
,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大索貌阅主户职业诸色户计永停编审[微点归纳]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核心要语
记一记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多数是将人口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禁止不经官府允许的随意流动,并对随意流动的人口进行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进而保障政权的稳定。②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边角要语
读一读①教材P99《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说明,明朝对户籍的管理非常严格,户籍对封建国家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②教材P100“历史纵横”介绍了东晋的黄籍和白籍及户籍转化的情况,说明户籍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赋役征发。③教材P100图片《元朝亦集乃路户籍文书》,内容包括人口、财产等项目,是研究元朝户籍制度的重要史料。易混易错
辨一辨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②“黄籍”是西晋时期建立的户籍,“白籍”是东晋时期从北方南渡人口的户籍。(
)③中国古代的户籍长期推行分类登记制度,如元朝的“诸色户计”等。(
)√√√图解历史
议一议
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核心概念]乡里制度: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通过户籍管理来实现人身控制,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思想各个领域。1.基层组织形态(1)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
。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
,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实行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亭坊里甲制2.基层社会治理(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演变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北宋实施保甲制明朝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地方乡里自治色彩日趋淡化(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微点归纳]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①教化民众,劝民行善。②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③患难相恤,互帮互助。④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⑤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核心要语
记一记①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与管理。②清朝推行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边角要语
读一读①教材P101图片《明洪武河南卫辉府汲县迁民碑》真实地反映了明初由山西泽州向河南迁民的情况,也是研究明初里甲制度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史料。②教材P101“史料阅读”的材料说明,清朝保甲不仅承担治安任务,也承担户口登记的职责。易混易错
辨一辨①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如秦汉的乡里制、明朝的里甲制。(
)②古代皇权不下县,宗族享有了完全的自治权。(
)√×提示
古代宗族在地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宗族并不能完全地进行自治。图解历史
议一议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核心概念]善会和善堂:善会是以实行善举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的民间自由结社,其办事机构所在以及实施善举的设施称作善堂。它们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指导,是中国传统社会较早的社会性慈善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及近代广泛存在。1.历代社会救济(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特点①主体: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救济的重点在
,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②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
。
救灾赈济(3)发展实质是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保护农民
汉朝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宋朝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2.古代优抚政策
鸠杖[微点归纳]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总结①整体保障水平较为低下,覆盖面较广。②具有规范化法律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③保障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点在养老保障中体现得最为明显。④社会保障水平与综合国力相互影响。核心要语
记一记①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②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边角要语
读一读①教材P102“史料阅读”的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对积蓄特别重视。②教材P102《朱子社仓》图片表明,社仓是古代民间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救助模式,一般由乡绅发起,小范围内互助性地共同投入和维系。③教材P103“史料阅读”的材料表明,宋代以来宗族力量在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易混易错
辨一辨①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儒家仁政学说、民本思想和佛教观念。(
)②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③社会救济的作用是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④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图解历史
议一议古代中国赈济的种类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古代户籍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史料实证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及特点材料
朝代户籍制度的内容商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①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已相当完备朝代户籍制度的内容汉朝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②——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教你读史
①自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登记制度日益严格②秦汉时期形成了户籍制度,并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探究一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提示
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的控制日益严密。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史料实证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材料
明朝中叶,咸阳县城隍庙的碑记记载:“吏奉朝命为郡县者,其始至若旦日视事,则于今夕斋戒宿庙,鸡鸣起祀神,誓言不敢殃民。殃民者神其殃我无悔!①”“雍正七年,奉行顺庄法,将丁口、蜡茶、匠班、蜡茶时价、药材时价等款摊派田地,尽除繁科琐屑之条。”雍正十年,李卫定顺庄规条,“以上碑禁,俱行各府,转发所属各州县,照式刊碑,竖立县官堂侧并城隍庙内”②。
清代官员汪辉祖曾借助城隍庙进行审理案件。在城隍庙里犯罪嫌疑人“四体战栗,色甚惧”“遂将听从父命,击开禄至死颠末,一一吐实”③。——摘编自朱翠林《明清城隍庙与地方治理实例分析》教你读史
①强调了城隍庙在约束官员行为中的作用②强调了城隍庙在宣传政府政策中的作用③说明了城隍庙在协助司法活动方面的作用探究二根据材料,概括城隍庙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并分析其作用。提示
职能:规范官员行为;宣传政府政策;协助处理案件。作用: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有利于强化对地方基层的管理;协助处理案件,有助于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史论史识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基层治理(1)背景: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基层治理的特点:持续时间长;与时代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治理理念多元,内涵丰富;较庞大的管理队伍,拥有多种管理职能。(3)趋势:制度逐渐转变;国家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4)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官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有利于赋税的征收;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主题二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史料实证
中国古代福利体系的发展趋势材料
朝代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西汉初期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①唐宋时期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②朝代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③——摘编自贾康等《中国财政思想史》
教你读史
①西汉初期,政府通过社会福利支出进行社会救济②唐宋时期,政府与宗教团体合作进行社会救济和公共服务③明清时期,以政府为主,但也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探究三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
提示
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史料实证
中国古代救济体系的特征材料
我国古代社会的贫困救助,可以分为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我国在传统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发生天灾人祸时,政府大规模的赈灾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于日常的贫困救助,实际上是由民间社会自己来实施的①。针对古代聚族而居的情况,宋代范仲淹开设了“义庄”,购置族田,以族田收入在宗族内部开展救济、赡养和助学。南宋朱熹也曾提议民间创办“社仓”,向灾民贷赈钱粮以济贫困。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在贫困救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此外,一些财力丰厚,影响较大的佛寺,都有过一些救灾济贫的举措②。——摘编自刘志扬《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途径与成效》教你读史
①中国古代政府举行大规模的赈灾活动,日常的贫困救助则由民间社会负责②北宋范仲淹开设的“义庄”、南宋朱熹提议创办的“社仓”、明清商人和佛寺的参与均是民间救济的重要表现探究四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救助体系的特点。
提示
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相结合(或以官府救济为主,以民间社会救济为辅);救济形式多样;注重可持续性;注重救助与经济手段的结合;施助主体多样(或以前以官绅为主,明清后商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佛寺发挥重要作用;宗族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儒家思想。史论史识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封建农耕经济给予适度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起到减少灾害损失的作用。(2)保证社会安定:保障百姓生产,防止百姓破产和平民流亡,避免社会动荡,保证社会安定。(3)弘扬传统美德:以伦理道德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现代社保借鉴:一些措施对现代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推行预防为主的保障措施、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等。培养•史学思维家国情怀——中国古代社会的福利思想中国传统的福利思想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它注重发挥家庭、家族血亲关系的特有功能,同时从人性自然的亲情关系入手去培养社会关怀与救助,使得相关的福利思想与措施能够贯彻下去。既调节了基层社会——即宗族内部的关系,又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既有宏观的大同思想与德政管理,又有微观的个体修为与人伦关怀。我们今天要建构现代化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不能忽视自身传统所提供的独特视角及其有效经验。——摘编自刘华丽等《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综述》【理论升华】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1)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民本思想、重民思想基础之上的。百姓的生活安定状况直接影响到统治的稳定,统治者根据当时民间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福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具有明显的“宗族福利保障”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有国家实行的福利措施,但是并没有立法,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福利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宗族制度,在宗族内部实现福利举措。宗族制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3)在当时生产水平的限制下,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关注方向大多只停留在提供人民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对点训练1.孟子劝诫“为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给予民众以福利,使“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才能赢得天下。这表明孟子(
)A.开启儒家民本思想的先河B.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C.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D.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D解析
据材料可知,孟子看到了民众强大的力量,认为只有为民众谋福利,才能赢得民众支持,赢得天下,D项符合题意;孔子思想中就蕴含着民本思想,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宋徽宗崇宁初年,宰相曾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听读”。此举(
)A.消除了统治阶级与民众间的矛盾B.顺应了宋代社会转型的需要C.确保了宋代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D.蕴含了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D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了北宋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济,该举措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蕴含了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D项正确;“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宋代属于封建社会,“社会转型”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确保了”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C项。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题组1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到战国时期政府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一变化主要服务于(
)A.军事战争的需要 B.社会秩序的维护C.官员选拔的便利
D.专制皇权的加强A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于商王朝,战国时期政府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政府需要掌握全国人口情况而迅速组织军队,故选A项;“社会秩序的维护”是次要目的,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编排民户与战国时期官员选拔关系不大,排除C项;皇帝制度首创于秦朝,排除D项。2.下表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的秦朝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秦朝(
)经济政治分家拆户计户授田以户纳税丁徭更役编户什伍乡里制度郡县制度家国同构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机构
A.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B.制度设计使专制皇权空前强化C.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扩张 D.分权制衡的理念渗入政治体制A解析
由表格可以看出,秦朝在经济领域的管理涉及纳税、授田、徭役、编户等方面的制度,而政治领域则体现出由乡里制到郡县制再到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机构体系,经济与政治管理制度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其探究的主题是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故选A项;秦朝经济与政治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管理,与“专制皇权”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国家治理的制度设计,并未涉及与此相关的官僚体系,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出分权制衡的理念,排除D项。3.宋代改变户籍制度,分主户与客户,佃农摆脱了过去只能是地主私属的身份,成为编户齐民。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户口主要按其职业进行分类B.政府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轻C.户籍制度的变革适应了租佃关系的发展D.主客户之分违背了征税标准的变化趋势C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改变户籍制度,形成拥有地产的主户和没有地产的客户制度,这适应了宋代不抑兼并政策下土地兼并频繁,大量农民租地耕种的现实,故选C项;宋代主户和客户的划分依据是土地占有情况,不是按照职业分类,排除A项;材料与政府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轻无关,排除B项;主客户之分并未违背征税标准的变化趋势,排除D项。题组2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4.据《逸周书》记载,周公在营建王城时,因郊区地域广阔,故“分以百县,县有四郡”。这说明周王室(
)A.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创新基层管理模式C.普遍设置郡县机构 D.尚未推行分封制度B解析
周公在王城之下设置县、郡的做法,加强了对王城郊区的管理,体现了创新基层管理模式,故选B项;推行郡国并行制度的是汉朝,排除A项;“普遍设置郡县机构”的说法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西周推行了分封制,排除D项。5.据出土汉简记载,汉代乡里居民如需外出,应先去乡开具无“官狱”的证明,方可办理通行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车抵押给个人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器械股份协议书范本(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培训合同(职业经理人)
- 二零二四年物联网传感器安装调试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原料供应与质量保证沥青购销合同
- 农业开发开荒清洁服务合同
- 英文企业贷款合同示例
- 滑雪器材使用管理规范制定合同
- 角钢钢材购销合同
- 第十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课件
- 发电厂、变电站地网检测12.11
- 精馏操作知识简介
- 第四章设计素描的形态变异
- AB Logix5000系统硬件配置
- 柯蒂斯控制器课件
- 电池中英文报价单模版
-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延期换证申请登记表
-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培训教材(共29页).ppt
- 跨越架搭拆专项施工方案(共22页)
- API-685-中文_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