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高邮市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大肠杆菌拟核DNA是环状DNA分子。将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3H标记的dTT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链中的脱氧胸苷均被3H标记。在第二次复制未完成时将DNA复制阻断,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此实验的理解错误的是()A.DNA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B.Ⅰ所示的DNA链被3H标记C.双链DNA复制仅以一条链作为模板D.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下列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 B.肽链的形成C.RNA的合成 D.葡萄糖的分解3.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结合后,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B.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C.抑制PD-L1的活性,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D.PD-1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4.人体移植器官数量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将病人的体细胞核放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让重组细胞发育为早期胚胎,利用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特定的器官,解决了这一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细胞体外培养和微生物培养都加入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B.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进行定向分化C.诱导分化时加入激素使特定器官移植时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特定器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病人体细胞遗传物质相同5.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 B. C. D.6.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麦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核糖体不具有生物膜B.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运输以及分泌等过程C.不借助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7.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8.(10分)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二、非选择题9.(1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塞门扎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知、适应不同氧气环境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la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HIF-la,而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即HIF-la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la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la能与VHL蛋白结合,致使HIF-la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情况下,HIF-la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la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HIF控制着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三位科学家一步步揭示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HIF-la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请回答问题:(1)下列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受氧气含量直接影响的是___。A.细胞吸水B.细胞分裂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兴奋的传导(2)HI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HIF的含量_______,这是因为____。(3)细胞感知氧气的机制如下图所示。①图中A、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VHL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由此推测,多发性肿瘤患者体内HIF-Ia的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___。③抑制VHL基因突变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___________。10.(14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研究小组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请回答:(1)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2)分析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________________种合理的假设,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则所作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判断眼色基因的位置。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果蝇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D区段(用XClD表示):D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即XClDXClD与XClDY不能存活),正常果蝇的X染色体无ClD区段(用X+表示)。让突变体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代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11.(14分)在肯尼亚草原上,举腹蚁居住在金合欢树的空心刺状叶中,取食小叶叶尖富含蛋白质的组织-Beltian小体。举腹蚁常常为金合欢树清除其他的遮光植物枝叶,驱赶长颈鹿等植食性动物。长颈鹿细长的舌头有厚皮质,还能灵巧地避开叶刺;金合欢树叶被啃食后,会产生有苦味的单宁酸,同时释放一种气体告知周围的金合欢树分泌单宁酸。长颈鹿尝到苦味后,迅速逆风寻找还未接收到信号的金合欢树。回答下列问题:(l)除了捕食关系外,举腹蚁与金合欢树的种间关系还有____。金合欢树的叶刺向长颈鹿传递的信息类型是____信息。(2)金合欢树叶被啃食后产生的单宁酸让动物有强烈的恶心感,植食性动物会转食其他植物,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作用。上述物种在相互影响中发展,进化出了适应性的特征或行为的现象称为____。(3)环境保护者曾为了保护一棵有18000多年的金合欢树,用栅栏将它隔绝起来,以防止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啃食。一段时间后,金合欢树叶分泌Beltian小体减少,最终死亡了。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出发,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12.PD-1是表达在多种活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和PD-L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PD-L1(见图2)。(1)请写出题干中未使用过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5个术语(专有名词)____________。(2)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_______结合,阻止了____________结合,从而____________。(3)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有的肿瘤患者治疗有效,有的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识图分析可知,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两条链都做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复制过程中,会边解旋边复制,因此双链会局部解旋,A正确;B、识图分析可知,Ⅰ所示的DNA链是新合成的子链的一部分,由于原料是被3H标记的,因此Ⅰ所示的DNA链有3H标记,B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双链DNA复制时两条链都作为模板,C错误;D、由于合成的子代DNA中保留了一条模板链,因此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C。2、B【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CO2可以在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肽链的形成在核糖体上完成,B正确;C、R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C错误;D、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细胞中几种重要代谢活动的场所,侧重考查理解能力。3、B【解析】

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它会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发生作用,PD-1和PD-L1一旦结合,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所以T细胞可能会减少,细胞免疫降低,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故体液免疫也会降低。【详解】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于胸腺,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癌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T细胞既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也可以参与体液免疫,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体液免疫也降低,B错误;C、PD-L1活性被抑制,可减少PD-1和PD-L1的结合,从而使免疫细胞发挥正常功能,以清除癌细胞,C正确;D、给癌症患者注射PD-1的抗体,可使T细胞表面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的PD-1减少,T细胞凋亡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增强,进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信息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的场所,明确抗体的专一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4、B【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微生物培养加入CO2的作用是充当碳源,A错误;B、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进行定向分化,B正确;CD、若要避免在器官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应进行自体移植,即用患者的体细胞核与去核卵细胞融合,构建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干细胞,再在培养液中添加分化诱导因子,使其形成特定的器官,这样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器官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与病人体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CD错误。故选B。5、A【解析】

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BbCc,对F1进行测交,即AaBbCc与aabbcc杂交,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情形,但现在只有4种,说明有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本题可以四幅图中基因逐项分析,考虑产生配子的种类,或根据四种后代的基因型确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进而判断连锁的基因。【详解】由于aabbcc只能产生一种abc类型的配子,而测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AaBbCc产生了abc、ABC、aBC、Abc的4种配子,说明B和C基因、b和c基因连锁,即对应图中A。故选A。6、C【解析】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和包括核膜在内的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详解】A、小麦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B、血红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错误。故选C。7、D【解析】

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竞争关系。【详解】从放入捕食者后蝌蚪的存活率可知,甲、丙两种蝌蚪随捕食者种类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增加,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不符合题意;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随着放入捕食者数目的增多,甲和丙的存活率减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说明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B不符合题意;从池塘1的结果可知,三种蝌蚪竞争的结果是乙的存活率很低,甲和丙的存活率很高,此条件下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不符合题意;因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随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和丙数量减少,与乙的竞争减弱,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多,D符合题意。

故选D。8、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其中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EF表示着丝粒分裂。【详解】A.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正确;C.DE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无关,C错误;D.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前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重组,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BD氨基酸上升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缺氧,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ɑ无法被VHL蛋白识别,HIF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HIF-1ɑVHL蛋白分子高加速HIF-1ɑ降解;阻断HIF-1ɑ进细胞核;抑制HIF-1ɑ与ARNT结合形成转录因子等【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1、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2、缺氧诱导因子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1ɑ和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部分是HIF-1ɑ;而蛋白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所以,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3、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1ɑ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1ɑ能与VHL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情况下,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α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4、研究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HIF-1ɑ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来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详解】(1)A、细胞吸水是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与氧气含量无关,A错误;B、细胞分裂,消耗能量,受氧气含量的影响,B正确;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不受氧气含量的影响,C错误;D、兴奋的传导,消耗能量,受氧气含量的影响,D正确。故选BD。(2)据题干信息可知,HIF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缺氧,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ɑ无法被VHL蛋白识别,HIF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导致骨骼肌细胞中HIF的含量上升。(3)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氧气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正常氧时,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1α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1ɑ能与VHL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缺氧时,HIF-1ɑ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ɑ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故图示中的A是HIF-1ɑ,B是O2,C是VHL蛋白,D是ARNT。②VHL蛋白是氧气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中一个重要分子,VHL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可推测与正常人相比,患者体内HIF-1ɑ的含量高,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旺盛,耗氧较多,因此对氧气敏感的部分的HIF-1ɑ就高。③要抑制此类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加速HIF-1ɑ降解、阻断HIF-1ɑ进核、抑制HIF-1ɑ作为转录因子的活性等。【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信息为背景,综合考查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掌握基因的表达过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题目难度适中。10、自由组合长翅对短翅显性6种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显性421/3【解析】

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F1长翅∶短翅=3∶1,红眼∶棕眼=1∶1,可知长翅和短翅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为显性,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及基因(B和b)的位置未知,可能有6种情况,亲本的基因型为(关于红眼和棕眼):①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XBXb)×长翅棕眼雄性(AaXbY);②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XbXb)×长翅棕眼雄性(AaXBY);③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BbXAXa)×长翅棕眼雄性(bbXAY);④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bbXAXa)×长翅棕眼雄性(BbXAY);⑤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⑥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详解】(1)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因此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亲本均为长翅,F1出现短翅,长翅为显性,短翅为隐性。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6种合理的假设。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则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棕眼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红眼(AaXbXb)×长翅棕眼(AaXBY),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aaXbY)所占的比例为1。(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亲代棕眼雄果蝇细胞的基因型为XBY或XbY或Bb或b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基因数量是体细胞的两倍,若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观察到4个荧光点(BBbb或bbbb),则;若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复制后会观察到2个荧光点。(4)让突变体雌果蝇(XClDX+)与正常眼雄果蝇(X+Y)杂交,F1代果蝇为:XClDX+(棒眼雌性)、XClDY(致死)、X+X+(正常眼雌性)、X+Y(正常眼雄性),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3。遗传图解如下,注意表现型中要有性别,各种符号需正确。【点睛】熟悉显隐性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判断,要学会从子代的表现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还有注意遗传中的致死问题。11、互利共生物理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共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无益,长颈鹿等动物啃食金合欢树的叶片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金合欢树叶生长。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人为地阻断食物链,破坏种间关系【解析】

1、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1)据题干信息“举腹蚁居住在金合欢树的空心刺状叶中,取食小叶叶尖富含蛋白质的组织-Beltian小体。举腹蚁常常为金合欢树清除其他的遮光植物枝叶,驱赶长颈鹿等植食性动物”,举腹蚁与金合欢树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互利共生。金合欢树的叶刺向长颈鹿传递的信息类型是物理信息。(2)信息使植食性动物会转食其他植物,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上述物种在相互影响中发展,进化出了适应性的特征或行为的现象称为共同进化。(3)合欢树被保护后反而死亡,说明了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无益,长颈鹿等动物啃食金合欢树的叶片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金合欢树叶生长。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人为地阻断食物链,破坏种间关系。【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同时(3)需要结合共同进化的知识进行分析。12、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巨(吞)噬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