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周——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每周一测1.对于藩镇势力较强的河北,杜牧说:“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二者意在说明唐朝节度使()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 B.由于中央决策失误所致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3.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4.唐太宗时期设置政事堂,三省长官在此办公;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徙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A.造成了官员冗余现象 B.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C.推动了相权再次集中 D.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5.有学者认为:“它在中国古代也叫‘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该学者所说的“它”是指()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B.“同姓不婚,娶于异姓”C.“受(授)民受(授)疆土” D.“公门有公,卿门有卿”6.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7.古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日照充足,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可耕地范围大约只有30%~40%。城邦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城邦秩序的维护逐渐依赖于粮食进口。这些状况()A.阻碍了农耕文明的诞生 B.导致城邦人口总数趋于稳定C.决定了小国寡民的特征 D.为城邦海外殖民提供了动因8.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并且规定1/4的参议员由国民议会选出并终身任职。其中,关于议员任期的规定()A.表达了共和派的要求 B.体现了人民的意愿C.体现了明显的保守性 D.合乎历史发展潮流9.英国、法国和德国从12世纪后期,先后进行军事改革。国王开始使用雇佣兵以弥补由于封建骑士军役人数下降所带来的损失,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俗称“盾牌钱”。部分拥有大量地产的骑士们利用手中的土地收取地租,成为地产主。这一举措()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改革D.易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10.古罗马元老院,最早出现于王政时代,由氏族的贵族长老组成,即长老会议。共和国时期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其他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拥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权力。这表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元老院()A.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B.是国家重要的权力机关C.具有制订法律的权力 D.制定国家政策并监督实施11.在苏格拉底心目中,德性就是知识。因此他主张,应由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这表明苏格拉底()A.提倡由少数精英治理国家 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C.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 D.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12.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维系这一双重性最关键的因素是()A.权力 B.人口 C.土地 D.宗教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掉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一般情况下任期1年。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其下属人员中,配有一位财务官,负责管理财政和军需供应;另有一位或多位副将,其职位由元老担任,可代理行使总督的部分职权;此外还配备一些副官。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实际上不受同僚官员协动和保民官否决权的限制,在司法方面除了涉及罗马公民的案件,也不受上诉权的束缚,所以,他在行省中握有绝对权力。这就为行省总监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篇(上卷)》材料二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城市有隅、坊,设隅正、坊正。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报呈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长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中央的监察机构要监督行省官员,行省长官要定期谒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同时实行“省官互迁”。行省制的确立,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并对罗马行省制度作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罗马行省制度与元朝行省制度的不同点。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藩镇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民族的侵扰,且藩镇在解决中央“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方面有重要作用,说明藩镇的出现是唐朝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故选D项,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故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2.答案:B材料中“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故选B项。3.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朝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和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这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C项正确;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通过郡县制等制度实现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思想统一,B项错误;秦朝暴政统治不是文书行政管理制度造成的,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设置政事堂,将三省联署办公,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三省六部制,没有涉及官员冗余现象,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而非降低,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而非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封诸侯,建藩卫”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而“受(授)民受(授)疆土”是分封制的体现,故C正确;“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商代的王位继承方式,故排除A;“同姓不婚,娶于异姓”是西周宗法制的内容,故排除B;“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是指先秦时期的人才选拔标准,故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也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排除;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并非,不符合材料主旨种族和文化认同,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排除。故选:B。7.答案:D解析:A.“诞生”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排除;B.材料不涉及人口总数,排除;C“决定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根据“古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日照充足,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可耕地范围大约只有30%—40%。城邦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城邦秩序的维护逐渐依赖于粮食进口”分析可知,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状况不利于农耕,因此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古希腊进行了海外的扩张,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法国参议院中有1/4的参议员是终身任职,这明显不符合民主制度中的任期制,是不符合民主发展潮流的,所以是共和派对君主派妥协的表现,体现了保守性,故选C;部分参议院终身任职的规定不可能是共和派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排除AB;这一规定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排除D。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通过“盾牌钱”的征收,使部分拥有大地产的骑士通过收租转化为地产主,这有助于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即反映了封建关系的改革,C项正确;民族国家要求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盾牌钱与封君封臣制度无关君封臣制度是指通过封受封土等手段结成的君臣关系,排除B项;盾牌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B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权力”,是国家重要的权力机关,B项正确;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表述虽符合史实,但与题中材料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只能批准、认可法律,立法权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排除C项;据所学,古代罗马制定国家政策的机构是公民大会,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A解析:选择A:材料“应由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体现的是苏格拉底主张由少数精英治理国家。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直接民主制度的反对。排除C:C项错在“完善”。排除D:材料中不是强调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到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C项正确;权力、人口和宗教均是维系这一双重性的因素,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排除ABD项。故选:C。13.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特点: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2)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解析:(1)第一小问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信息“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的特点,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从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的地方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信息“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郡县制。第二小问的特点,结合郡县制的特点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等角度分析。14.答案:(1)原因:罗马对外扩张;疆域不断扩大;原有制度不适合被征服地区;为了对被征服地区实施有效统治。评价: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有利于对各被征服地区实行有效的治理;有利于帝国境内各区域、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行省内部权力制衡、监督机制缺位。(2)不同点:罗马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元朝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罗马行省总督权力几乎不受监督和制约,元朝行省官员权力则受诸多节制;罗马行省之上中央不集权,元朝行省之上中央集权。解析:(1)原因:根据“罗马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得出罗马对外扩张;疆域不断扩大;根据所学可得出原有制度不适合被征服地区;根据所学可得出为了对被征服地区实施有效统治。评价:结合所学,可从多角度概括得出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有利于对各被征服地区实行有效的治理;有利于帝国境内各区域、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