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1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2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3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4页
云南省广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广南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出卷人:审卷人: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不在指定区域答题的不给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战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其因素有哪些()①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②德意志、奥匈帝国垮台③英法虽胜但遭受重创④美国、日本迅速崛起⑤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答案】A【解析】当时的世界格局实际上包含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及殖民体系等。①④⑤是新的力量崛起冲击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②③是传统的欧洲大国自身力量的衰败,使其不能再独控世界格局。正是新旧因素使旧的世界格局遭遇挑战,①②③④⑤均正确,故选A。2.1918年,世界因患“西班牙流感”(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的人数约为4000万人,交战各国几乎都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这反映了()A.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B.灾害因素能够影响战争进程C.传染病加速了全球化进程D.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疾病【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1918年“西班牙流感”导致大量人口死亡,从而制约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兵力的补充,故反映了灾害因素能够影响战争进程。答案为B。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答案】B【解析】二战后,西欧经历战争的打击,百废待兴。美国首要的目标就是通过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4.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的理解能力。美国等国家的加入,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使协约国阵营发生了变化。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都是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争霸活动全面收缩,这表明()A.苏联要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B.苏联与美国一决雌雄定出胜负C.苏联军事力量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D.苏联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濒临瓦解【答案】C【解析】经济是政治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困难,难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得不转入全面收缩。6.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A.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B.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C.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D.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答案】D【解析】巴黎和会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不符,C项是列强调整关系的一部分的具体表现。7.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关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出现“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削弱,被迫转攻为守。经济实力决定其外交政策。8.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比军队军事实力相对强大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答案】B【解析】此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并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国难以承受战争长期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因此正确选项为B。9.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②宗教信仰的差异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综合分析能力。印巴长期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印巴地区的内因,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也有其外在因素,即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故选D项。10.结合《美国的征兵广告》,你认为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有()①美国爱好和平,为正义而战②美国为了赚取战后的利益③如果协约国失败,美国的大量投资将会化为乌有④战争一定程度上危及了美国人的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美国是打着和平的幌子,因而应排除含①的选项。11.《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但可以拥有10万官兵的陆军。这一规定主要反映了()A.法国的愿望B.德国的要求C.英国的愿望D.日本的心理【答案】C【解析】这一规定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又不过分削弱德国,有利于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和对抗苏俄,这反映了英国的愿望和要求。12.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美与日本侵华问题上的矛盾。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正是为了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13.俾斯麦曾说:“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这“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依托教材知识可知,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最为激烈,故选D。14.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双方发现:有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他们是()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④德国⑤奥匈帝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答案】D【解析】英法两国只在西线作战,俄国只在东线作战,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奥匈帝国在东、南两线同时作战。15.法国曾发誓要“掏空德国人的腰包”。下列对德和约内容不能够体现法国人这一意愿的是()A.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C.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D.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答案】D【解析】巴黎和会上法国力图最大限度地打击德国,法国本意是要占领德国的萨尔区,但遭到了英国的抵制,英国为了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A、B、C三项都实现了法国打击德国的愿望,只有D项不能体现。16.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印度独立法案》未明确该地区的归属,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这一地区引发了前两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17.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表述错误,它与当时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不符,C项美国不属于欧洲,“光荣孤立”政策对美不适用。18.那是一场恶战,历时300个昼夜,交战双方损失惨重,迄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据比较普遍的估计:法国伤亡约46万人,其中162440人战死,德国伤亡约30万人,战死143000人。关于这场“恶战”的说法,错误的是()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B.因伤亡人数多而被称为“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C.此战后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D.交战的双方是德法【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灵活掌握教材中有关战役的基本史实,特别是教材中有关战役过程和结果细节的描述,然后根据题干中新情境的描述进行推断解析依据“历时300个昼夜”“双方损失惨重,迄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法国伤亡约46万人”“德国伤亡约30万人”等信息可知,与凡尔登战役前后持续10个月、德法伤亡总人数达到70多万人等史实相符,因此这次战役是指凡尔登战役。A项是指马恩河战役,故A项表述错误,B、C、D三项都符合凡尔登战役。19.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A.维也纳体系B.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体系D.雅尔塔体系【答案】C【解析】注意把握材料中的信息:会议是在巴黎召开,建立的新秩序充满了诸多矛盾。“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世界新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A项是19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的;B项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确立的;D项是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A、B、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C。20.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欧洲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里程碑。下列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B.公约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C.公约是欧洲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D.战败国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国【答案】C【解析】公约的签订暂时缓解了欧洲紧张的国际关系,因此不能说它是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2.0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获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获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2)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解析】第(1)题应该非常明确战争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欧洲变得脏乱、寒冷、饥饿、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第(2)题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要从美国加强对欧洲援助的目的出发,思考其对欧洲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同时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的联合一致,将二者结合考虑。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二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以上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材料三它(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1)据材料一、二,分析一战对英、法的影响。(2)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在一战期间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结果。(3)据材料二、三,概括一战对美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一战给我们国家发展留下哪些历史思考?【答案】(1)一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英法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2)日本工农业、航运业及对外贸易得到了发展。日本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3)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大战使日本经济获得了发展,由债务国一跃变成债权国。(4)和平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前提;我们应当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坚持和平崛起;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解析】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国际关系史》材料二还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2)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3)绥靖政策的影响如何?【答案】(1)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2)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是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本题相关材料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解答的关键是全面分析材料,切勿漏掉要点。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材料二1945年2月,美、英两国同意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集》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的认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美、苏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答案】(1)减少美国的军事损失;利用日本削弱苏联实力;限制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影响。(2)美、英两国牺牲中国权益,换取苏联对日作战;苏联对日作战,有利于加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