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教材解析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教材解析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教材解析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教材解析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教材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学段中“常见的量”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中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

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1时=60分。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

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

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

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

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标解读

第一学段中“常见的量”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已经会看整时和半时,会读写几时几

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1时=60分。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

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

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

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四、具体内容

(-)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

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

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

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

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

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

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

=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做一做(第61页)(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

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

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

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

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

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

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

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

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

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X5计算。

(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

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

五、教学建议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

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

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

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

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

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

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

(2)减法:云南旅游。

(3)加减法验算:购物。

2.加强估算。

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1)计算5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

(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

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

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选择适

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中,

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笔

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几

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

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

加、减法的最后阶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

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

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在课程实施中,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

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

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

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脸算的习惯。

3.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重点,更

是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

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

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内容

(一)加法

1.主题图

(1)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

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2)等学生学会后面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选择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

再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主题图。

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

(1)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

(2)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

生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

(3)不再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1)题材仍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

(2)先估算后精确计算,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

(3)把例2的连续进位加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数

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体现。

4.做一做(第18页)

最后一题是三次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二)减法

1.例1(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1)借助于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为自然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很

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机会。如,昆明的标志性旅游

景点是石林、大理是三塔、丽江是玉龙雪山。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2)三个插图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图中给出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及昆明到大理、

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第二个图给出故事的具体情境,这是不涉及到时间、速度的最简单的行

程问题,给出了出发点、终点、此刻位置、相对距离等要素,很自然地提出问题。第三个图

是一个线段图,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条件(如

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路程、求的是什么,等等。)

(3)也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教材上只是给出一种估算的策略,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

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如520—150。

(4)笔算的详细过程教材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知识,通过

小组讨论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和加法一样,教材上也没有借助直观的操作和动态的退位过程图来帮助理解算理。

2.做一做(第23页)

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加法和减法都可以。

3.例2(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

(1)在例1的基础上改变数据。

(2)教材上只列出竖式,具体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编排意图同前,都是让学生运用

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计算问题。

4.例3(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

在这儿,教学的重点不是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的技巧,在这儿不作重点讲解。重点是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

三种不同的算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算法。

(三)加减法的脸算

1.主题图

提供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

例2的内容。

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

且验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

2.例1(加法的验算)

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

3.例2(减法的验算)

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五、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

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

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

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

解决计算问题。

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

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第三单元《测量》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

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

克”基础上教学的。

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

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和质量单位吨,

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

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

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

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也是由于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材删减了一些较复杂的探

究性活动,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介绍有关内容。例如,教学分米的认识时,不再安排学生去

测量课桌有多长,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教学千米、吨的认识也是如此。另外,

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

再次,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

现、探究、体脸。例如,在千米的认识教学后,第30页第14题利用学生熟悉的三组情境,

巩固长度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和体脸,感悟新知

首先,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例如,在体会了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并初步认识毫米的含义后,教材先是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出1毫米的长度,再通过一些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1毫米的实

际长度。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通过“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列举出更多熟悉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其次,千米和吨都是比较大的单位,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教材通过加强体脸,并借助学生

熟悉的事物通过推理认识千米和吨。例如,在认识千米时,选用学生熟悉的操场上的跑道来

介绍1千米有多长;安排实际走100米,推测1千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

千米的实际长度。在认识吨时,通过集装箱、货运火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介绍生活中“吨”

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大米和小学生的体重等素材,通过推理帮助学生认识1吨有

多重。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生活中经常需要通过估计量的大小做出合理的判断。即使在精确测量之前,也需要通过

估计确定测量的单位并选择合适的工具。因此,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

专门安排了第27页例6,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计家到学校大约多远,积累估测活动

经验,掌握估计的方法,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材还在练习中安排了先估计再测

量、估计教室的长和宽、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选择合适的单位、选择正确的说

法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尝试进行估测,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修正自

己的估测策略。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教材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

情境,为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并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和

方法创造丰富的机会。在确保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材加大了练习的思维含量,

安排了大量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例如,在练习六中,设计了“描出

最近路线”的实际问题(第10题);练习七中安排了“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的实际问题

(第4题)。教材专门安排了例9及相应的练习,通过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

通过列表进行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

方法。并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相应的题目,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用此策略的体验,体会

数学的思考方法。掌握多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数学的思考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提升。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理

解常见的量”“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感

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

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

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个阶段;在本单元,学生将要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

“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和容积单位

及其测量奠定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系统、

完整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

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

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具体内容

(-)毫米、分米的认识

1.例1(毫米的认识)

(1)例1,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体会毫米是更小

的长度单位。

(2)通过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估计的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

判断估计得是否准确,引出精确测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厚不到1厘米,

课本的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是毫米,并给出表示毫米的符号“mm”,让学生了解。

(3)利用直尺上的毫米刻度直观告诉学生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让学生数刻度尺上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引出“1厘米=10毫米”帮助学生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4)通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并给出生活中长度是1毫米的实物,帮

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需要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的物品,让学生体

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试着读出用直尺测量时含有毫米的测量结果;第2

题则是让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写出以毫米为单位的结果,同时巩固厘米和毫米的进率。

2.例2(分米的认识)

(1)介绍长度单位“分米”,并给出表示分米的符号“dm”,让学生了解。

(2)利用米尺直观告诉学生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并给出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给

出1分米=10厘米。

(3)通过让学生借助直尺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

念。

(4)让学生探索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给出1米=10分米。

3.例3(简单的单位换算)

(1)例3和“做一做”,教学毫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米之间的换算,限于单名数。

(2)通过想1厘米是10毫米和10厘米是1分米,引导学生去推理几个厘米里面有多

少个10毫米和几十个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厘米,教给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的思考方法,

从而掌握换算的方法。

(二)千米的认识

1.例4(千米的认识)

(1)例4介绍长度单位“千米”,并给出表示千米的符号“km”,让学生了解。

(2)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脸建立联系,说明1千

米有多长。并用已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自然地引出千米和

米之间的关系

(3)第二幅情境图和“做一做”,通过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增强学生对

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2.例5(单位的换算)

例5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

直接推算出结果。

3.例6

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安排的是估测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例4通过各种活

动感知1千米有多远的基础上展开的,意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以

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吨的认识

1.例7及“做一做”(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

(1)例7,通过生活实际说明生活中有“吨”这个质量单位,并给出表示吨的符号“t”,

让学生了解。

(2)结合大米的质量,说明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的引

出了1吨,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儿童的体重”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

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

2.例8及“做一做”(单位换算)

例8和相应的“做一做”,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间

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例9及“做一做”

(1)例9,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到“把符合要求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是解决这

个问题的有效策。呈现完整的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

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3)呈现一名学生从“只用2吨的车运4次”想起,提示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

空间,同时在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上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有序地列出各种方案,防

止列出方案时产生遗漏和重复。

(4)在“回顾和反思”环节提出检验结论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

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

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

要增加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例如,在认识毫米和分米时,可增加医疗保险卡、电话磁

卡、储蓄卡等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

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活动。学生凭借自己

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

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

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

2.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体验和感知,并逐步达

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大量操作的基础之上。例如,在初步认识毫米

和分米后,要让学生掌握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尤其是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

体长度时,对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的要求较高,因而难度较大。这就需

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积累活动经验。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看看有多远,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

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

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

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要合理安排“动”与“静”的时间,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

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安排的教学活动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

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为此专门安排了例题,并且在练习中提供了大

量的估测活动。但估测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教师要注意

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长度或质量进行估测的意识,同时要注意对估测的方法进行指

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用熟悉物体做参照物的方法,测量较

长距离时运用分解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4.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

的需要。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有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

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

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

的全过程,即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其次,在反

思和交流中,要注意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

漏地进行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最后,要注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四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

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

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

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

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

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

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的例题编排按照整套教材计算教学的编排思路,一是通

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

实背景中。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

生产情况的问题等。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

决。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

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

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喊法的基本方法。如,数位要对

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因此,本单元在编排时,尊重学生已

有的知识基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与两位数加、减法类比,推出三位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在一过程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大

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脸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

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

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

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

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

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万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并不困难,但计算比较复杂,涉及

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问题,要使计算达到比较熟练、准确,难度比较大,需要一定的练习

时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脸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

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修订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

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同

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例4中,突出根据不

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用精确计算解决:解决''爸

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

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选择适

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中,

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笔

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教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几

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

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

加、减法的最后阶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

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

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在课程实施中,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

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

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

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重点,更

是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

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

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内容

(­)加法

1.主题图

(1)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

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2)等学生学会后面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选择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

再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主题图。

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

(1)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

(2)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

生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

(3)不再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1)题材仍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

(2)先估算后精确计算,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

(3)把例2的连续进位加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教

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体现。

4.做一做(第18页)

最后一题是三次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二)减法

1.例1(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1)借助于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为自然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很

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机会。如,昆明的标志性旅游

景点是石林、大理是三塔、丽江是玉龙雪山。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2)三个插图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图中给出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及昆明到大理、

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第二个图给出故事的具体情境,这是不涉及到时间、速度的最简单的行

程问题,给出了出发点、终点、此刻位置、相对距离等要素,很自然地提出问题。第三个图

是一个线段图,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条件(如

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路程、求的是什么,等等。)

(3)也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教材上只是给出一种估算的策略,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

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如520-150。

(4)笔算的详细过程教材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知识,通过

小组讨论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和加法一样,教材上也没有借助直观的操作和动态的退位过程图来帮助理解算理。

2.做一做(第23页)

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加法和减法都可以。

3.例2(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

(1)在例1的基础上改变数据。

(2)教材上只列出竖式,具体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编排意图同前,都是让学生运用

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计算问题。

4.例3(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

在这儿,教学的重点不是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的技巧,在这儿不作重点讲解。重点是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

三种不同的算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算法。

(三)加减法的验算

1.主题图

提供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

例2的内容。

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

且脸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

2.例1(加法的验算)

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

3.例2(减法的验算)

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迂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

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应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

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

尽管以例题的方式呈现,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

2.注重实质,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和表达算法

本单元是整数笔算加减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运

算能力的形成,影响小数加、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学习。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其内涵

包括数和运算的意义、运算的规律和性质,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对算理的不

理解,会影响到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要突出基本算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笔算的

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的话,教师可借助直

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例如,在教学第二小节减法的例4“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

减法”时,可借助计数器的操作过程提示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反映出来,

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后,要给学生时间对计算方法进行交流和反思“怎样

算”“为什么要这样算”,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运算程序和步躲的抽象与概括,将对运算

的认识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升到思维层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水平要求不要

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计算法则概括出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在表述计

算法则时,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做出

示范。

3.重视错题,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强调: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

适度,不能依赖机械地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

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

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是加减法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中出现的

错误,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另外,不仅教给学生验算

的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脸算之前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以后要检查抄

在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等。

4.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速度要

求是“2〜3题/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过了乘、除法之后,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柘宽应用

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主要包括这些内容: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

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

变化,其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学生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

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

的概念;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

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实际操作、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掌握方法,建立模型。

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榻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

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先利用“几

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信的本质是

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标准量就是标准量

的几倍。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

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先通过对萝卜的

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

认识倍的概念。再通过比较圆片、小棒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

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线段图,表达出倍概念的本质特

征,抽象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与整套教材编排的思路一致,在建立了倍的概念之后,教材专门安排让学生运用“倍”

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在深化对“倍”概念的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

力。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

倍的基本数学模型。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

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

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

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信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在二年级下册介绍“色条图”的基础

上,进一步介绍“线段图”。例2和例3,都展现了借助图示表示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

思路的方法。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

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最后,注重展示丰富的问题情境,以便建构数学模型。修订教材将“求倍数”和“求比

较量”的问题集中安排,并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

问题的数学模型。而且,紧扣信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目。例如,

教材第55页第8题,要求根据小丽今年的年龄及和爸爸年龄的倍数关系算出去年两个人年

龄的倍数关系;第55页第9题,在保证倍数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要求增加或减少某一

个量的数量等。在掌握信的概念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和方法之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标准(2011)》中把“几何直观”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并明确其内涵“主要是指利用

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

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本套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重让学生感受几何直观的价值,并有目的有计

划地教给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

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

层次不断递进。本单元在编排过程中十分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

直观地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一

方面,在倍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将所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例如,每两根为

一组把萝卜圈出来、每3个一组出示圆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

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

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

系的同时,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培养借助图形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几何直观”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并明

确其内涵“主要是指利用图彩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

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

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本套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重让学生感受几何直

观的价值,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如,呈现实

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

——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本单元在编排过程中十分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

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

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一方面,在倍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将所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关系

直观化。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每3个一组出示圆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

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

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在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系的同时,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培养借助图形去思考的意识和能

力。

三、教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