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中的插曲》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大战中的插曲》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大战中的插曲》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大战中的插曲》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大战中的插曲》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成武聂荣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厘清全文的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学习本文选材的特点,提升文本鉴赏能力。3、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之情。了解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中

帅了解《聂荣臻回忆录》

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之一。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聂荣臻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通过本书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本书是作者作为军队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的回忆录。书本全面回顾了作者自己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全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本书通过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识背景——1940百团大战井陉煤矿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识背景——1940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华北敌后战场数十万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百团大战消灭敌伪日寇20645人,俘虏日寇281人,八路军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扫荡"。就在这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识背景——聂荣臻救助日本孤女识背景——聂荣臻司令与美穗子2005年8月24日,聂荣臻之女聂力(右二)向当年在抗日战争中被八路军和聂荣臻司令员救护过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左)赠送字幅1980年7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美穗子题目解说大战中的插曲“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插曲”:“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作用:(1)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2)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3)显得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性。初读文章,总结本文一共回忆了几件事?救助女孩的背景和原因回忆和女孩在指挥所相处的情形送女孩回去并给日本军队写信战后美穗子来中国探访聂帅(一)结构内容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事件,写百团大战中救起了二个日本小姑娘。第二部分(第2--10段):回忆救起日本小姑娘的过程;第三部分(第11--13段):聂帅惦念并寻找救起的日本小姑娘,以及战后美穗子回访聂帅。第四部分(第14--15段):点明事件的意义:这段大战中的插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一)结构内容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整体感知(一)结构内容

1.顺叙法: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2.倒叙法: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3.插叙法: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聂荣臻元帅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做了哪些事情?体现出怎样的情感?体现出聂帅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借以表现出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二)文本感知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询问孩子姓名大一点的孩子拽聂帅马裤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小姑娘聂荣臻元帅为什么要救日本小姑娘?“孩子是无罪的”,“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日本侵略军不同,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日本人民尽最大力量进行爱护和关心。充分显示了八路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利于对一部分日本人进行工作,促进反战联盟的形成。对日本小女孩的关怀更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日本侵华的“三光”政策正好形成对比,体现出残酷的战争不仅是中国群众遭受苦难,而且日本人民也没有幸免于难。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控诉。(二)文本感知仔细阅读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析聂帅的用意以及蕴藏其中的情感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城,葬身沟壑而后已。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专此即颂安好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三)深入探究第一层,揭露并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痛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第二层,指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倡导的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三层,提出希望,希望日军与中国士兵齐心合力,谋求解放,谋求和平。目的:在打仗的过程中,宣传教育,“长征是宣传队”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以宣扬和平和人道主义精神。(三)深入探究仔细阅读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析聂帅的用意以及蕴藏其中的情感作者在讲述救助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时插入致日本军人的信,信的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不能删。①这封信件既交代了对两名日本孤女的转交和安置,又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日两国人民的残酷迫害,更传达出中国军民爱好和平、善待无辜日本百姓的人道主义精神。②信件全文的收入,真实全面地还原事件原貌,使叙述更加严谨,也使这篇文章有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意义和政治高度。(三)深入探究聂荣臻元帅的形象特征井陉之战中,聂荣臻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认为“孩子是无罪的”,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照料孤女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从给日本官兵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体现出他的善良仁慈。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四)总结形象百团大战作为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值得人们记录的内容有很多,作者为什么着重讲述这个战中的“小小的插曲”呢?这个“小小的插曲”,虽不像激烈的战斗那样惊心动魄,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战火中抢救日本人的孩子,这一举动以小见大,折射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怀,反映出了中国军民在残酷战争中依然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意义深远,影响深刻。它既见证了中日友谊,也见证了军国主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回忆这件特殊的战争往事,是呼吁和号召中日两国人民爱好和平、珍视和平。(五)思考探究写法探究:《大战中的插曲》作为一篇回忆性文章,在叙述方式、语言风格和选材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语言浅白质朴,口语化。

聂帅的回忆录语言浅白,用口语的形式进行叙述,娓娓道来。多样的叙述方式,夹叙夹议,感情充沛。

运用了倒叙、顺叙、插叙。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对落难百姓的同情,对小女孩的关爱,还有对日军暴行的披露和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内容更加丰富,感情充沛,主旨更加深刻。小题材,大主旨:选择了大战中的一支小插曲。巧用材料,深化主旨:如在回忆录里收录了致日本官兵的书信内容。(五)思考探究两篇文章,在选材、叙述和语言风格上有何异同?两位革命家在文中表现的革命情怀有何异同。文章选材叙述语言风格感情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相同点(六)对比阅读文章选材叙述语言风格感情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相同点长征胜利【大】救助日本小姑娘【小】战争叙述顺序:以时间为序,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述视角:只用了有限视角。运用了倒叙手法,以救助日本小姑娘为行文线索。在有限视角之外插入了全知视角——报刊杂志的报道,视角恰当转换。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限视角朴实、易懂。使用了大量的成语。运用拟人和排比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雅俗共赏。信件带有外交属性,庄重典雅,多文言词汇和成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文学性和通俗性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之情。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在残酷战争中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对革命回忆的无限感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你赞同“以德报怨”“以怨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写一篇文章,说明你的理由。联系现实请结合具体实际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中日关系?联系现实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日本)松下幸之助最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